2013-2014学年下学期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期末考试初一历史质量分析发言稿 初一历史组 王冰
时间:2014年7月3号
一、试题特点
1.试题体现基础性。本次考题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教材、本地学生实际水平,考点分布很广,基本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六年来所要达成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
2.试题突出历史性。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积累、历史能力积累与运用、语言主观表达等。引导教师把历史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作为考查历史水平的主要指向。另外,考察也适当地触及了延伸阅读与综合实践,意在强调“处处留心皆学问”。
3.试题能动性增加,强调方法运用。与以往几年不同,例如今年的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的第一小题增加图表分析题。强调了知识的运用,考察的知识依旧是书本的知识但已不限于正文主体部分,问题的设置也不再是“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而是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然后调用已有知识答题,对能力和方法的要求提高。这种命题倾向应该引起重视。
二、测试结果
1.学生答题情况
一方面,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从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历史常识”、“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时期的启示意义”等。
另一方面,在答题过程中,也暴露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如对知识内容的转换存在着一定的水平差异,无法灵活运用,存在着一定死记硬背现象;审题习惯不是很好,根据以往习惯性思维,盲目答题。
三、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着重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1)规范教学制度。备课、上课、改作、辅导、考试各环节要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切实规范落实。上课,特别要强调追求目标与效率;考试,特别要强调
师生反思与教学校正,逐步形成科学评价制度;辅导,则要突出针对性。
(2)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毕业班历史课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条:第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历史教学的总目标,把握各年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第
二、抓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第三、以学定教,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第四、重视材料分析,适当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强化材料分析题训练。
2.改变定势思维适应命题新形势
此次历史考试,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题测试方面表现都还不错,所以及格率和良好率都较高,但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延展阅读量欠缺,材料分析第一题和选择题中相关知识迁移的试题得分率都较低。同时要注意的是不仅学生存在问题,我们的历史学科老师也受“定式思维”的影响,犯了墨守成规,疏忽大意的错误。根据历年的考题分析,认定初中阶段的历史考试重点是熟记书本知识,忽视了对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要根据,强调方法和能力,增加新题型这一命题趋势做改变,实现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方法的转变,适应命题新形势。
2013-2014学年下学期厦门一中集美分校
----期末考试初一历史质量分析发言稿 初一历史组 王冰
时间:2014年7月3号
一、试题特点
1.试题体现基础性。本次考题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教材、本地学生实际水平,考点分布很广,基本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六年来所要达成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
2.试题突出历史性。主要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积累、历史能力积累与运用、语言主观表达等。引导教师把历史知识的积累与运用作为考查历史水平的主要指向。另外,考察也适当地触及了延伸阅读与综合实践,意在强调“处处留心皆学问”。
3.试题能动性增加,强调方法运用。与以往几年不同,例如今年的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的第一小题增加图表分析题。强调了知识的运用,考察的知识依旧是书本的知识但已不限于正文主体部分,问题的设置也不再是“一问一答”的机械形式,而是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然后调用已有知识答题,对能力和方法的要求提高。这种命题倾向应该引起重视。
二、测试结果
1.学生答题情况
一方面,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从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历史常识”、“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时期的启示意义”等。
另一方面,在答题过程中,也暴露出学生的一些问题:如对知识内容的转换存在着一定的水平差异,无法灵活运用,存在着一定死记硬背现象;审题习惯不是很好,根据以往习惯性思维,盲目答题。
三、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1.着重加强教学常规建设
(1)规范教学制度。备课、上课、改作、辅导、考试各环节要根据学校和教师实际切实规范落实。上课,特别要强调追求目标与效率;考试,特别要强调
师生反思与教学校正,逐步形成科学评价制度;辅导,则要突出针对性。
(2)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毕业班历史课堂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条:第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历史教学的总目标,把握各年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第
二、抓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明确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第三、以学定教,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第四、重视材料分析,适当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强化材料分析题训练。
2.改变定势思维适应命题新形势
此次历史考试,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题测试方面表现都还不错,所以及格率和良好率都较高,但是知识迁移能力和延展阅读量欠缺,材料分析第一题和选择题中相关知识迁移的试题得分率都较低。同时要注意的是不仅学生存在问题,我们的历史学科老师也受“定式思维”的影响,犯了墨守成规,疏忽大意的错误。根据历年的考题分析,认定初中阶段的历史考试重点是熟记书本知识,忽视了对知识迁移能力和历史方法的运用。因此我们要根据,强调方法和能力,增加新题型这一命题趋势做改变,实现从重视知识到重视方法的转变,适应命题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