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亲情计算题 亲情计算题"引心酸 转载) 口 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亲情计算题 引心酸 (转载) _口 袋推推 [原文地址] 引导语: 引导语:计算题我们经常都做。上学时,数字和数的加减乘 除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收入和开销的斤斤计 较则变成工作动力和生活压力。 可你有没有做过“自己还能陪 父母多久?”这道简单的“亲情计算题”?
一位与父母分隔两地的网友说,假如父母再活 30 年,自己 平均每年回家 1 次,那么只剩 30 来次了。每次 5 天,抛去 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 的时间大概只有 24 小时左右,30 年总共不及 720 小时,差 不多一个月。这个结果如此残酷,令人唏嘘、沮丧和心酸。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岳晓东说过,对很多人来 说,尽孝永远是“未来时”和“未完成时”。希望每个看完计算 结果的人, 立即给父母打个电话, 把尽孝变成“现在进行时”。
及时就访
90 后小徐 想珍惜每一次回家机会 我的家乡在江苏昆山的一个小镇,那里很漂亮。爸爸今 年已经 48 岁,和妈妈一样都开始慢慢变老。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希望我能一直留在他们身边。 当时来云南上大学妈妈就担心云南太远,很舍不得我,我还 不以为然。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多么的离不开父母,离不开 家乡。我不敢计算和父母之间还有多少次相聚的机会,我只 想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机会。离放寒假还有 1 个月,但我已早 早订好回程机票,希望能利用假期好好陪伴父母。
80 后小闻 按时寄钱愿父母过得好 生我那年,我妈 29 岁了。如今,我 27 岁,父母都已近 花甲之年。他们远在湖南,而我在云南。我一年回去一次, 每次都处于纠结状态:回家前下决心要好好陪父母,珍惜相 聚的时光,但每次都是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妈妈做的饭菜,
就又启程了。返程时又觉得后悔。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按时寄 钱回家,希望父母可以过得更好些。
妈妈现在常常担忧我的终身大事,因为遇不到有缘人, 我无能为力。
70 后阿峰 把父母接到身边最幸福 我爸 62 岁,妈妈 56 岁,一直都是住在江西宜春老家。 从云大研究生毕业后,我就留在了昆明。工作以后,因为比 较忙,再加上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都是每年回家一次,一 次待 20 天左右。这个月初,我把父母从江西接到了云南, 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并不要求我在物质上给予多 少,就是希望我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而我最大的心愿, 就是能永远陪在父母身边,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60 后老王
珍惜母亲健在的每一天 时间过得很快,我来云南已经 27 年了,如今也为人夫、 为人父了。我家兄弟姐妹 8 人,除了我,他们基本都待在湖
北,围在父母身边。19 岁那年,我到云南当兵,从此就留在 这里,远离家乡和父母。因为路途遥远,我一般两三年才回 去一次,每次父母都很高兴。
前年,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岁月不饶人,我和母亲 在一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今年春节母亲会到云南来,我 会好好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天。 采访手记 别让借口成愧疚 采访其他人之余,我也掰着手指计算,假如我的父母还 能再活 30 年,按照我回家的频率,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机会 只剩 30 次左右了。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哪怕沉重得令人心酸。为什么 相聚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是路途遥远,还是工作繁忙?或许 都是借口吧!
还剩多少次相聚机会,或许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无法阻挡生 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过,如何度过看似寥寥无几的相聚时 光,怎样减少若干年后的愧疚,主动权应该掌握在我们做子 女的手中。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 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终结……”我想,在余光中的这首 《今生今世》里,会有许多人泪光闪烁。 专家支招 1.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觉得,我的孩子是最靠得 1.
住的,这就是最大的孝顺。 2.勤“请安”。在同一城市应每周看望一次,分隔两地 2. 则应每周打 1~2 个电话。 3.多和父母说些嘘寒问暖的“废话”。 3. 4.给父母庆生。 4. 5.过年给父母发红包。 5. 6.让父母享受“隔代亲”。 6.
编后语: 编后语:临近春节,你是否有过回家的打算?是否很久没回 过家陪爸爸妈妈过团圆年了?是否很久没向家里打电话保 过平安了?其实不管你在哪里,能力怎样,身处何位,不管 你有没有时间,“请”你抽出时间回家陪爸妈过一个团圆年 吧!他们其实要的真的很简单,那就是多陪陪他们
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亲情计算题 亲情计算题"引心酸 转载) 口 自己还能陪父母多久? "亲情计算题 引心酸 (转载) _口 袋推推 [原文地址] 引导语: 引导语:计算题我们经常都做。上学时,数字和数的加减乘 除是必须完成的作业和考试;工作后,收入和开销的斤斤计 较则变成工作动力和生活压力。 可你有没有做过“自己还能陪 父母多久?”这道简单的“亲情计算题”?
一位与父母分隔两地的网友说,假如父母再活 30 年,自己 平均每年回家 1 次,那么只剩 30 来次了。每次 5 天,抛去 和朋友聚会、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一年中真正能陪父母 的时间大概只有 24 小时左右,30 年总共不及 720 小时,差 不多一个月。这个结果如此残酷,令人唏嘘、沮丧和心酸。
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岳晓东说过,对很多人来 说,尽孝永远是“未来时”和“未完成时”。希望每个看完计算 结果的人, 立即给父母打个电话, 把尽孝变成“现在进行时”。
及时就访
90 后小徐 想珍惜每一次回家机会 我的家乡在江苏昆山的一个小镇,那里很漂亮。爸爸今 年已经 48 岁,和妈妈一样都开始慢慢变老。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希望我能一直留在他们身边。 当时来云南上大学妈妈就担心云南太远,很舍不得我,我还 不以为然。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多么的离不开父母,离不开 家乡。我不敢计算和父母之间还有多少次相聚的机会,我只 想珍惜每一次回家的机会。离放寒假还有 1 个月,但我已早 早订好回程机票,希望能利用假期好好陪伴父母。
80 后小闻 按时寄钱愿父母过得好 生我那年,我妈 29 岁了。如今,我 27 岁,父母都已近 花甲之年。他们远在湖南,而我在云南。我一年回去一次, 每次都处于纠结状态:回家前下决心要好好陪父母,珍惜相 聚的时光,但每次都是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妈妈做的饭菜,
就又启程了。返程时又觉得后悔。我现在能做的就是按时寄 钱回家,希望父母可以过得更好些。
妈妈现在常常担忧我的终身大事,因为遇不到有缘人, 我无能为力。
70 后阿峰 把父母接到身边最幸福 我爸 62 岁,妈妈 56 岁,一直都是住在江西宜春老家。 从云大研究生毕业后,我就留在了昆明。工作以后,因为比 较忙,再加上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都是每年回家一次,一 次待 20 天左右。这个月初,我把父母从江西接到了云南, 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并不要求我在物质上给予多 少,就是希望我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而我最大的心愿, 就是能永远陪在父母身边,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60 后老王
珍惜母亲健在的每一天 时间过得很快,我来云南已经 27 年了,如今也为人夫、 为人父了。我家兄弟姐妹 8 人,除了我,他们基本都待在湖
北,围在父母身边。19 岁那年,我到云南当兵,从此就留在 这里,远离家乡和父母。因为路途遥远,我一般两三年才回 去一次,每次父母都很高兴。
前年,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岁月不饶人,我和母亲 在一起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今年春节母亲会到云南来,我 会好好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每一天。 采访手记 别让借口成愧疚 采访其他人之余,我也掰着手指计算,假如我的父母还 能再活 30 年,按照我回家的频率,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机会 只剩 30 次左右了。
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哪怕沉重得令人心酸。为什么 相聚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是路途遥远,还是工作繁忙?或许 都是借口吧!
还剩多少次相聚机会,或许并不重要,因为我们无法阻挡生 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过,如何度过看似寥寥无几的相聚时 光,怎样减少若干年后的愧疚,主动权应该掌握在我们做子 女的手中。
“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 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终结……”我想,在余光中的这首 《今生今世》里,会有许多人泪光闪烁。 专家支招 1.规划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觉得,我的孩子是最靠得 1.
住的,这就是最大的孝顺。 2.勤“请安”。在同一城市应每周看望一次,分隔两地 2. 则应每周打 1~2 个电话。 3.多和父母说些嘘寒问暖的“废话”。 3. 4.给父母庆生。 4. 5.过年给父母发红包。 5. 6.让父母享受“隔代亲”。 6.
编后语: 编后语:临近春节,你是否有过回家的打算?是否很久没回 过家陪爸爸妈妈过团圆年了?是否很久没向家里打电话保 过平安了?其实不管你在哪里,能力怎样,身处何位,不管 你有没有时间,“请”你抽出时间回家陪爸妈过一个团圆年 吧!他们其实要的真的很简单,那就是多陪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