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教案-中华少年-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搜集诗歌中出现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历史事件。

搜集课外爱国诗歌和歌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知道了我们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给予我们血肉之躯的亲生母亲;一个是哺育、滋养我们的祖国母亲。今天,我们将借李少白的一首诗《中华少年》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板书课题)

二、诵读诗歌

1、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2、标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读的最好的段落。3、把自己选择的段落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其他成员给予指导意见。

4、小组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教师适当指导和点拨。

三、悟读诗歌

1、祖国母亲用什么哺育滋养着我们?(锦绣山川、悠久的文化、民族传统风俗)

2、从文中哪几个小节体现出来的?(2、3、4小节) 学生从中选择喜欢的一节诗进行朗读,教师给予指导。读后谈谈对这节诗的理解(可以就整节诗歌品析,也可以就其中一两句进行品读)。

3、祖国母亲用她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哺育出了怎样的中华少年?文中哪一节体现出来?(学习第1节)

理解几个意象的比喻意:雪莲——纯洁 乳燕——勇敢乐观

雏鹰——抱负远大 山丹丹——热烈顽强

①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xiaoxue.xuekeedu.com 4、学习第5自然段,学生在查找的资料的基础上理解下面几句诗。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②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③“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本段诗句。

四、美读诗歌

1、四位学生表演朗读全诗。

2、用一两句话说说读了这首诗的体会。

3、全班分为四组分角色朗读全诗。

五、课外延伸

国庆即将来临,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祖国母亲献上生日的祝福。可朗诵课外搜集的诗歌;可演唱爱国歌曲;可以写上建设祖国的誓言或生日的祝愿。

附板书设计:

锦绣山河

悠久文化

少年英姿艰难历程铮铮誓言【课后反思】 《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xiaoxue.xuekeedu.com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教学方法:以感情朗读为学习方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由于本首诗歌朗读需要很多时间,一节课完成不了,所以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汇报,帮助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第二,学生课前反复朗读本诗,小组表演朗诵。 本节课的最成功之处:

1、对教材的处理非常好,通过4个问题把8节诗歌有条理地穿起来,重点分析了第一小节和第5小节。整节课思路清晰,衔接自然。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朗读还是回答问题,都很精彩。

2、以读带讲。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多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不足之处:

1、就是学生对体会诗歌的意境存在问题。在学生喜欢的诗中我们是选择的第三小节来学习的。“甲: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丁: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丁: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

在这节诗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绚烂,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所拥有的自豪和骄傲,特别是最后一句诗,写出了炎黄子孙的外貌特征,那种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就油然而生了。”也许是学生的经历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确实无法体会到那种自豪和骄傲,在朗读的时候也就读的不到位。而且,学生在体会灿烂文化的时候,应该随时体会此种文化带给我们的感情冲击,比如,

xiaoxue.xuekeedu.com

体会““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的时候就有一种豪情壮志满心胸;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唐诗宋词的如歌如画的优美意境,从而能读出不同的感情。但是从学生的朗读中听不出并无多大的变化,他们只是读出了一种赞叹之情。

2、对第五节诗歌中的意象挖掘得不是很深刻。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

xiaoxue.xuekeedu.com

中华少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本诗。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

搜集诗歌中出现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历史事件。

搜集课外爱国诗歌和歌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怀念母亲》这篇课文,知道了我们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给予我们血肉之躯的亲生母亲;一个是哺育、滋养我们的祖国母亲。今天,我们将借李少白的一首诗《中华少年》来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板书课题)

二、诵读诗歌

1、同学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这首诗歌。 2、标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读的最好的段落。3、把自己选择的段落在小组内进行朗读,其他成员给予指导意见。

4、小组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在班上交流。教师适当指导和点拨。

三、悟读诗歌

1、祖国母亲用什么哺育滋养着我们?(锦绣山川、悠久的文化、民族传统风俗)

2、从文中哪几个小节体现出来的?(2、3、4小节) 学生从中选择喜欢的一节诗进行朗读,教师给予指导。读后谈谈对这节诗的理解(可以就整节诗歌品析,也可以就其中一两句进行品读)。

3、祖国母亲用她壮丽的山河、灿烂的文化哺育出了怎样的中华少年?文中哪一节体现出来?(学习第1节)

理解几个意象的比喻意:雪莲——纯洁 乳燕——勇敢乐观

雏鹰——抱负远大 山丹丹——热烈顽强

①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xiaoxue.xuekeedu.com 4、学习第5自然段,学生在查找的资料的基础上理解下面几句诗。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②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③“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本段诗句。

四、美读诗歌

1、四位学生表演朗读全诗。

2、用一两句话说说读了这首诗的体会。

3、全班分为四组分角色朗读全诗。

五、课外延伸

国庆即将来临,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为祖国母亲献上生日的祝福。可朗诵课外搜集的诗歌;可演唱爱国歌曲;可以写上建设祖国的誓言或生日的祝愿。

附板书设计:

锦绣山河

悠久文化

少年英姿艰难历程铮铮誓言【课后反思】 《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xiaoxue.xuekeedu.com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歌,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教学难点是学生要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教学方法:以感情朗读为学习方式,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由于本首诗歌朗读需要很多时间,一节课完成不了,所以我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而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汇报,帮助了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第二,学生课前反复朗读本诗,小组表演朗诵。 本节课的最成功之处:

1、对教材的处理非常好,通过4个问题把8节诗歌有条理地穿起来,重点分析了第一小节和第5小节。整节课思路清晰,衔接自然。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朗读还是回答问题,都很精彩。

2、以读带讲。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多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不足之处:

1、就是学生对体会诗歌的意境存在问题。在学生喜欢的诗中我们是选择的第三小节来学习的。“甲: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

丁: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丁: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

在这节诗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绚烂,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所拥有的自豪和骄傲,特别是最后一句诗,写出了炎黄子孙的外貌特征,那种民族的骄傲和自豪就油然而生了。”也许是学生的经历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他们确实无法体会到那种自豪和骄傲,在朗读的时候也就读的不到位。而且,学生在体会灿烂文化的时候,应该随时体会此种文化带给我们的感情冲击,比如,

xiaoxue.xuekeedu.com

体会““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的时候就有一种豪情壮志满心胸;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唐诗宋词的如歌如画的优美意境,从而能读出不同的感情。但是从学生的朗读中听不出并无多大的变化,他们只是读出了一种赞叹之情。

2、对第五节诗歌中的意象挖掘得不是很深刻。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


相关文章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