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灵素(1075~1119),原名灵噩,字岁昌(一说字通叟),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家世寒微,少依佛门为童子。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林灵素传》载,少时曾为苏东坡书僮,东坡问其志,笑而答曰:“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但据《家世旧闻》记载,“少尝事僧为童子,嗜酒不检,僧笞辱之,发愤弃去为道士”。改从道教后,远游至蜀,从道人赵升之数年,后得其书《五雷玉书》,由此能行五雷法。
林灵素何时至京、何以得宋徽宗宠信,历来异说多端,矛盾迭出。有历史记载的是政和七年二月,林灵素受命于上清宝箓宫,宣讲青华帝君夜降宣和殿事,与会道士多达二千余人。四月,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林灵素升为温州应道军节度。在京期间,备受恩宠,先后被封赐、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据赵与时《林灵素传》,徽宗每以“聪明神仙”呼之,亲笔赐“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道家两府”)班上。林灵素得势后,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满,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对,促使政局动荡,社会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门羽客王允诚。林灵素败露源于一次水灾:宣和元年(1119)五月,都城暴水,林灵素登城厌胜,遭到役夫袭击,徽宗始知其为众所怨。他又与皇太子争道,终触怒徽宗,降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另一种说法是:他登城治水,水势不退。结果太子登城四拜,是夜水退尽,京城之民皆仰太子圣德,他因而上表乞归。不论何说为是,但他因触帝怒而被斥还,当属事实。放林灵素归山,《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皆称在宣和元年十一月。至于他死于何时,官修史书均无记载。其他各书又多牴牾。据史料推断,约死于宣和二年至七年间。死前,仅有弟子皇城使张如晦随行。
林灵素在道教的发展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通过他在京城中十余年的活动,使道教的发展达到了极盛的阶段,朝野上下都掀起了讲道诵经的潮流,众多高道频繁出入宫禁,大量道经的收集、整理,这对于道教信仰的传播与道教文化的普及是有益的。第二,由于他的大力宣传,道教神霄雷法得到了徽宗的首肯,神霄雷书及有关道经被征集入藏,全国各地皆建神霄万寿宫,使神霄一派眩目天下,从而世人知晓。第三,由他编着的神霄道经客观地反映了北宋时期道教雷法盛行的情况,并指出道教雷法渊源甚古,神霄道法与张绫天师派的继承关系,这些都是研究道教历史、道教流派的演变以及道教法术的可贵文献。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神霄派亦奉林灵素为该派宗师之一,并将所传道法纳入神霄门庭。如现存《道法会元》中的《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金火天丁神霄三气火铃歌》、《金火于丁凤气紫书》、《金火天丁玉神解关云篆》、《金火天丁摄召仪》、《金火天丁阳芒炼度仪》、《金火天丁召孤仪》、《正一口牛神灵官火犀大仙考召秘法》等,均为林灵素所传。
林灵素的著述情况,今已难于详考。除《释经诋诬道教议》一卷外,还有《归正议》九卷,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引及他曾注《老子》,但卷数不详。
张伯端(987—1082)一说(984—1082)。后改名用成(或用诚),字平叔,号紫阳、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浙江天台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火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晚年返回江南传道。死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相传张伯端在成都遇到仙人刘海蟾,授其“金液还丹诀”,因此修炼得道。他将此诀传给石泰,石泰又传给薛式、薛式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就是内丹派“南五祖”。“南五祖”再加上张伯端的弟子刘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鹤林,则被奉为“南七真”。又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清雍正年间张伯端被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他宗承钟吕派内丹说,以《道德经》、《阴符经》为依据,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其学术思想,始则以儒入道,倡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归一论,继而又出道入禅,以禅宗性学为宗旨;最终形成了道禅融合、先命后性,以求得无生空寂、神通妙用境界为归宿的独具特色的内丹南宗派。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张伯端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其中《悟真篇》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该书以诗词歌曲的形式写成,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藏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历代都有大量的注疏本;
白玉蟾(1194~?)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祖籍福建闽清,生於琼州。原名葛长庚,父亡后,母改适白姓,故更名白玉蟾。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更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在罗浮山拜陈楠为师,相从流浪各地九年,尽得其道法。陈楠逝后,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进御香,白玉蟾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此后即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正式创建内丹派南宗,“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卒后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王文卿(1093—1153)一名俊,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又被称为“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告其父有方外之志。父殁,辞母远游。宣和四年(1122),徽宗礼聘赴京,赐馆于九阳总真宫。赏赐甚厚,皆不受。后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宣和七年,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未几,又敕加凝神殿侍宸等,授金门羽客封号,并追赠父母封号。奉诏于广德宫行持南昌受炼司大法,拔度亡魂,旋加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成为当时统领道教的领袖人物。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但王文卿不同于林灵素,虽得徽宗宠信,但不交结权贵,干预朝政,且能洞察时事,知进退。钦宗靖康元年(1126),知天下将乱,乞还侍母,还山后怡神山水,隐居故乡南丰,著书立说,讲道授徒,仍以宏扬神霄道法为己任。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高宗诏书来召,推辞不赴。绍兴二十三年(1153)八月二十三日,早起作颂题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颂毕,隐化于清都观许旌阳炼丹之堂。年六十。
王文卿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传神霄五雷法,为道教神霄派创始人,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所撰雷书多达数十种,并大多仍存在于世。如《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两书为王文卿与弟子袁庭植讨论雷法至秘的记录,前书系统地论述了神霄雷法的四十个重大问题,后书全面地概括了雷法修持的八个阶段、丹功玄机及运雷祈雨秘诀,为研修神霄雷法之必读。此外,尚有《玄珠歌》、《上清五府五雷大法玉枢灵文》、《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雷说》、《先天雷晶隐书》、《侍宸诗诀》、《上清雷霆火车五雷大法》、《中皇总制飞星活曜天罡大法》、《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等雷法要典,或为王文卿自著,或为王文卿编传,皆为神霄派的重要文献。另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其弟子广布大江南北,历宋元至明清,道脉尤存,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四记王文卿弟子郑道士行五雷法,“往来筠、抚诸州,为人请雨治祟,召乎雷霆,其响如雷。”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饶洞天,五代时著名道士,道教“天心派”创始人。号大士,江西临川人。初为县吏。道教徒传说饶洞天夜梦神人相:“汝用心公平,执法严正,名已动天矣!”梦醒见华盖山上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寻光掘地,乃获金函一枚,开视,有玉箓仙经,题曰:《天心经正法》。因此开创道家之天心派,饶洞天也被称作“天心初祖”。天心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天心正法以天上北极为主神,所传有天罡大圣、黑煞、三光三符、北极驱邪院、都天大法主。著有《上清骨髓灵文鬼律》3卷等。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累世为地方大族。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遂后建立全真教团。大定九年十月,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人西归,次年一月殁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葬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糅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他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也不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务必除情去欲,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即“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丘处机(1148年2月10日—1227年8月22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被奉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祖师。
丘处机十八岁开始学道,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号长春子。金大定九年(1169)丘处机随王重阳西游,王途中病逝于汴梁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将王重阳迁葬终南山后,遂隐居皤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潜修七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六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1174年为王重阳守丧的期限届满后,丘处机先后在陕西宝鸡磻溪和陇州龙门山修炼十余年,自此声望日隆。1186年冬,他重返终南山主持“祖庭”(今重阳万寿宫)事务。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春(1188年),应金世宗的诏书邀请前往中都会面,受命主持万春节醮事,留居官庵,期间获得金世宗三次召见。他在中都留居半年后,当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圣旨,1189年春,返回终南山祖庭。1191年冬,由于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陕西的活动,丘处机被迫带领部分弟子回到故乡栖霞。稍后,他将旧宅拓建为太虚观,继续弘扬道法。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1203至1219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藉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1216至1219年间,南宋和金朝政府屡次诏请丘处机赴朝,但他都没有前往。
元太祖十四年(1222)派使臣来莱州征召。第二年正月丘处机便率领弟子十八人启程北上,经过两年多跋涉,行程万余里,于铁木真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阿姆罕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军营,这时他已七十三岁高龄。在应太祖“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称丘处机为神仙:“神仙前后之语,悉合朕心”,并要群臣铭记:“天俾神仙为朕言此,汝辈各铭诸心”(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636页)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之法,嗣后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后为全真教掌教),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三藏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渡到吴承恩《西游记》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价值。丘处机还为成吉思汗征服山东、河南出谋划策,因此深得成吉思汗信任优宠。两年后丘处机辞归,成吉思汗赐给虎头金牌、玺书,令其掌管天下道教。邱与弟子还抵燕京后,蒙古达官显贵争着与之交往恳请驻大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从此该观成为全真道祖庭之一。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金朝正大四年、1227)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在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赠封他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在道教思想建设上,丘处机在继承王重阳重在修心、除情去欲内修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龙门派“内外双修”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尚符箓,不事黄白,同样认为成仙证真的根据建立在人心所具有的“真性”上,超出生死或长生成仙之道,唯在自心中体认真性。“按全真道的观点,自心真性本来无欠无余,只因被邪念遮蔽迷乱而不自觉,只要在心地上下功夫,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便可于一念间顿悟,乃至超出生死。既然要除情去欲,自然把家庭看成“牢狱”、“火宅”,称父子夫妻亲情为“金枷玉锁”,宣扬人的七情六欲是成仙证真的大障,丘处机本人就身体力行,在磻溪修炼时,“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簟瓢不置也。……昼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隐陇州七年,如在磻溪时。”全真道的这种唯重修心见性,要除情去欲、以期超出生死的修炼路线,已十分接近佛教之道。“内外双修”另一方面是“外修功行”,主张修道从积累功行开始表现在为民做实事上,他不顾年老体衰,万里西游,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清心寡欲”,“戒杀”;他调停金庭与山东杨安儿起义,十数万生灵免遭杀戮皆是“外修功行”的实证。《磻溪集》收录了他在接受成吉思汗征召,出发前写的《复寄燕京道友》,道出他此行目的是要劝诫成吉思汗“敬天爱民”:“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上述与成吉思汗的问对,也证明他并非徒作空言。实事上,他也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关心,如其《满庭芳·述怀》云:“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无漏子·乐道》亦云:“昏告宿,馁求食,坊村没阻颜。”。这种“外修功行”是吸收儒家思想,显示出儒家所具有的入世倾向。任继愈甚至认为它已成为儒教的一个支派:“应当指出,金元时期的全真教把出家修仙与世俗的忠孝仁义相为表里,把道教社会化,实际上是儒教的一个支派。”
总之,丘处机创立的“内外双修”,实际上就是儒道结合,内道外儒,这也是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是龙门派与王重阳其他弟子道学主张的主要区别所在。
丘处机的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鸣道集》等。丘氏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其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顾嗣立编《元诗选》、陶湘补编《景宋金元明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沉》、朱祖谋辑《瞗村丛书》亦收入其诗词。丘词收入《磻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磻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
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其先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平)人,宋末徙居开州观城(今山东范县)。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初隐东莱之牢山,复徙天柱山之仙人宫。听从元太祖十四年(1222)宫之主者嘱咐往从邱处机,邱赐号真常子。次年,邱处机应召西觐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丘处机觐见铁木真东返,李志常随师居燕京长春宫,甚受倚重,“凡教门公事,必与闻之。”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邱处机逝世,弟子尹志平接任。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春,尹志平以年老荐李志常继任掌教。元太宗窝阔台和继任的宪宗蒙哥对李志常尤为赏识。窝阔台屡次召见李,封其为“玄门正派演教真常真人”,并对李志常大建全真教道观大力支持。蒙哥登基后,命其遍祭岳渎,令掌全国道教,宪宗三年(1253),命其作“金箓大斋”,任命李为“印押大宗师”,可以“给散随路道士、女冠普度戒牒”。李志常秉承龙门派“内外双修”宗旨。宪宗五年,蒙哥数次召见,咨以治国保民之术。问曰:“朕欲天下百姓安生乐业,然与我同此心者,未见其人,何如?”志常答称:“自古圣君有爱民之心,则才德之士必应诚而至。因历举勋贤并用,可成国泰民安之效。”(《道藏》第19册745~74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宪宗称是。李志常掌教期间,不少士大夫因金亡之后流离失所,或沦为贱隶,或冻饿街头。李志常则“委曲招延,饭于斋堂,日数十人”(同上)其中不少人士大夫因此去儒为道,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就因此加入全真道。另一位著名散曲家王恽说:“全真教倡于重阳王尊师,道行于邱仙翁(指邱处机),逮真常李公,体含妙用,动应玄机,通明中正,价重一时,可谓成全光大矣”(《秋涧集》卷三十九:《真常观记》)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道发展至极盛时期。
李志常晚年,因佛道矛盾激化,宪宗五年爆发了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之争。元廷袒佛,全真道在辩论中失败,被勒令焚毁道经,全真道遭到严重打击,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李志常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于次年六月将教事付张志敬后去世。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追赠为“真常上德宣教真人”。世祖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真常妙应显文弘济大真人”。
著作有《又玄集》二十卷,已佚。《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现存于《正统道藏》中。该书对研究我国西北和西亚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三藏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渡到吴承恩《西游记》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价值。
萧抱珍(?~1166)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萧抱珍事迹史籍语焉不详,明人无名氏所编纂的《卫辉府志》卷十三有《萧抱珍传》,中仅记载他“道貌纯古,性至孝。尝嗣道士李天竞,业以符水应治,随用辄验。王鄂《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记》则说萧抱珍的道号叫“广升”;《忽必烈大王令旨碑》称其为“羽升微妙大师”、“太一一悟传教真人”。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乡汲县传教,拓展至赵州、真定一带。皇统八年(1148),熙宗闻其名,召赴阙,因“有祈雪、伏龙、退星、禳火、平瘿、开哑之异”,受到礼遇,赐名所居之庵为“太一万寿观”。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太一道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据王恽《故太一二代度师先考韩君墓碣铭》,称其在“天眷(金熙宗完颜亶年号,1138—1140)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设教,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封微妙大师。元世祖忽必烈追赠其为“太一悟传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
刘德仁(1122—1180),金代道教真大道创始人,所留资料极少,只知道他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后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他自称太上老君下降,授给他《道德经》,令其创教。刘德仁根据《道德经》义,糅合老子、儒家、佛教思想,订立:“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除邪淫,守清静”、“安贱贫,力耕而食”等九条规戒为立教宗旨。这些都反映出大道教提倡自食其力,少私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久视,融合儒释道三教,特别是援儒入道的特点。表明他与早期符箓派道教有着明显的不同,也与丹鼎派道教有所区别。大道教这些主张,颇能适合当时中下层社会的宗教需求,因此“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州郡”“传其道者几遍中国”(陈垣《道家金石略》)。大定(公元1161—1189)初,金世宗诏居京城天长观,后赐号“东岳真人”。刘德仁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载,于大定二十年(1180)去世。元代被加封为“无忧普济开微洞明真君”。
郦希成,真大道五祖,天宝宫派创始人。金、元之交,“大道教”“四祖”毛希琮将教法分别传给天宝宫太玄真人郦希成和玉虚宫湛然子李希成。这样,真大道就有两个五祖,分裂为天宝宫和玉虚宫两派。元代宗教政策比较宽松,大道教两派都得到元室的承认,分别进行传法。但玉虚宫一派传法时间较短,连李希安在内,只传了三代。天宝宫派的传法较玉虚宫派为长。
典籍上关于郦希成的记载同样寥寥。只知道他号太玄真人,妫川(今河北怀来县)水峪人元初“为教门举正,而阐教山东。四祖毛君,暑月病剧,速召而来燕。既承其法,拂袖有深山之隐。”(《重修隆阳宫碑》)郦希成为何刚接任掌教即想隐遁深山呢?据《先天宫记》称:“五祖当教之日,值大元立国之初,法令未行,逆魔乱起,始终一十五载,遭逢逆魔。”所谓“逆魔“,可能就是大道教内与之抗衡的反对派势力,而且还势力不小。在这种宗派纷争的严重局面下,郦希成无法掌教而退隐深山了。最后“以五祖道德崇高,威灵显赫,魔不胜道”,郦希成经过十五年的斗争之后,终于克服其他反对力量,回到燕京天宝宫,成为大道教天宝宫派掌教。时间大约在元太宗十年(1238)左右。郦希成正式掌教以后,受到元室的支持,元宪宗曾封他为太玄广惠真人。在他掌教期间,组织有所发展。《先天宫记》中说:“自戊戌(1238)以来,化因以洽,南通河岳,北极燕齐,立观度人,莫知其数。”近年新发现的《汴梁路许州长社县创建天宝宫碑》记载:“先是大道一宗,其所崇尚不过河北有焉。自五祖太玄广惠真人命举师卢德清往河南典教,其后教法流行。“也就是说,在郦希成掌教期间,大道教由原来的河北、山东,发展到了河南许州(今河南许昌)一带。许州天宝宫即建于元太宗十二年(1240)。《郦希成本行碑》则说:“自巴邛汲洛,逮燕齐碣石,遐陬异域之人,凡崇向者莫不恪恭奉承,望尘下拜。”由此可见,郦希成掌教时大道教已从山东、河北传到了河南、四川等地,大大推动了大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宪宗四年(1254),郦希成特请元室批准他将“大道教”改名为“真大道”,以示正统。宪宗“特降玺书,赐名‘真大道’,中宫赐之冠服“。真大道名称从此正式确立。
郦希成是大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从他开始,大道教分裂为两个派系,而他直接经历了分裂的整个过程。郦希成属于坚守祖训、不尚符箓的一派,为天宝宫系争得了大道教正统的地位,郦希成“阐教三十六年,享寿七十八岁。
张留孙,天师道龙虎宗一个重要的支派—玄教的创始人。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传正一符箓﹑祠祭天地百神之法。继师李宗老。后以所学游江淮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从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因祷雨和为皇太后祷疾神验而获得元世祖的宠信﹐遂留阙下。世祖命为上卿,铸宝剑,镂其文曰:“‘大元赐张上卿’,敕两都各建崇真宫,朝夕从驾。”至元十五年,赐号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次年,奏复宫观,令自别为籍。此后,“宠遇日隆,比于亲臣”,或奉命外出祠名山大川,或奉旨到江南访求逸遗,又相继受命为武宗、仁宗取名。世祖病重时﹐谕隆福宫曰:“张上卿事朕岁久﹐始终一德﹐宜令诸皇孙尊信其道。”又谕张留孙“善事嗣皇帝”。张留孙此后历经成宗、武宗、仁宗、英宗等朝,“朝廷每有大谋议,必见咨询”。随着政治宠遇日隆,皇帝赐予道教职衔与权力也逐步上升。由道教都提点到玄教宗师、玄教大宗师;由上卿到特进上卿;由法师到真人、大真人;由知集贤院(元代管理儒、道的机构)道教事,到领集贤院道教事,位大学士上,再加开府仪同三司。爵位也由三品到二品,再到一品。至仁宗延皊二年(1315),所得头衔多达四十三字,曰:“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志道弘教冲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贤院事、领诸路道教事。”既有勋号,又有实际职掌,其政治地位之高,道教权力之大,居当时道教诸派首领之冠。
张留孙在其政治地位日益显赫、道教权力日益扩大的过程中,陆续从江西龙虎山征调道士到两京崇真宫(后升崇真万寿宫),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江南各地管理教务,从而在他周围集合起大批道士,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道教派别,即龙虎宗支派玄教。这个道派是元代龙虎宗的核心,其组织规模和社会影响,不仅超过了江南诸道派,而且较之北方的全真道也毫不逊色。张留孙也是全国著名道观北京东岳庙的修建者。他见元大都(今北京)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遂自愿筹资兴建东岳庙。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时已71岁的张留孙在齐化门(即今朝阳门)外买好了地,筹建东岳庙,但还没来得及兴建庙宇,他便羽化。其徒弟吴全节秉承师志,用6年时间建成了大殿、大门、东西两院,塑了神像。朝廷赐名“东岳仁圣宫”,并在其东配殿供有开山祖师张留孙的塑像。
张留孙不仅开创玄教,为天师道领袖,也是元朝道教领袖。他在元代道教出狱危厄之际,挽救了道教,也由于他的积极活动,使道教重新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至元十八年,全真道在与佛教斗争中失败,道教经书面临全被焚毁的厄运,张留孙密启太子真金(后来的裕宗)云:“黄老书,汉帝遵守清静,尝以治天下,非臣敢私言,愿殿下敷奏。”裕宗启奏世祖,乃“集儒臣论定所当传者,俾天下复崇其教。”张留孙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领导玄教四十余年。除宗教活动外,并参预不少政治活动。至元二十八年曾以卜筮之术,参预任命宰相的重大决策。赵孟瞓《玄教大宗师张公碑铭》称,张留孙“每进见,必陈说古今治乱成败之理,多所裨益。士大夫赖公荐扬,致位尊显者,数十百人。及以过失获谴,敕公救解,自贷于死者,亦如之”。元初集贤与翰林院同一官署,张留孙向元世祖建议分置两院。世祖即专设集贤院,掌管提举学校,征求贤良、隐逸,凡国子监、玄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皆隶属之。可见张留孙在襄赞朝廷政治与调和官吏矛盾方面,曾作过不少工作,起过不少作用。因此,一方面更加取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另方面在大臣和士人中结交了许多朋友,“大臣故老心腹之臣,莫不与开府(指张留孙——引者注)有深契焉”。从而使他领导的玄教能盛极一时。张留孙地位的不断上升,正是道教在元代政治生活中重新活跃起来的一个标志。
英宗至治元年(1321),张留孙逝世,年七十四。皇帝为之大办丧事,将其遗体送至龙虎山安葬,“自京师至其乡,水陆数千里,所过郡县,迎送设奠,不约而集。比葬,四方吊问之使交至。自王公以下,治丧致客,未有若此盛者。”天历二年(1329)加封“辅成赞化保运神德真君”。卒后﹐文宗于天历二年(1329)追赠道祖神德真君号。
张留孙墓位于贵溪市彭湾乡溪源南山村,八十年代被盗,现裸露的墓室可见石棺一口,长3米,内宽1.2米,高1.3米,板石厚0.4米,草丛中有石羊一尊,石龟一尊,石翁仲二尊,残断的石料上刻有“大元至治十二年,大明崇祯四年八月吉旦”“府玄教大宗师达观堂茔”字迹清晰。张留孙墓为研究元至明时期的道教文化和一代宗师的墓葬构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杜道坚(1237—1318),字处逸,宋末元初天师道茅山宗代表人物,号南谷子。当涂(今属安徽)人。“年十四,得异书于异人,即嗜老氏学”,十七岁时入宣州天庆观,师从陆修静裔孙葛师中为御前道士。“继入茅山,阅道藏,宗师蒋玉海(蒋宗瑛)见而器之,授大洞经法”,为茅山宗嫡传弟子。(卿圣泰《中国道教.第一卷》。杜道坚曾获宋度宗召见,赐号辅教大师。后住持湖州升元报德观,兴玄学,建清规,废俱兴,徒众悦服。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大举南侵,所至震慑。道坚冒矢石,叩军门见元军统帅太傅伯颜,以不杀无辜相请。伯颜久闻其名,与语大悦,乃下令禁止士卒劫掠。江南既平,乃随伯颜至上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上疏陈当务之急,在于求贤、养贤与用贤。后奉旨提点道教。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复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宣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
杜道坚深研玄理,论道探玄,认为,天下万事万物已被《老子》包罗无遗。故称“道德五千余言,包络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赅备”。又称“老圣之言,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见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几千百代,历历可推。”曾建玄通观,作览古楼,聚书达万卷。主持杭州宗阳宫时,又筑老君台,绘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庄子等十贤。他也多折中儒道,以儒道之理与“天地同功”将帝王历史熏蒸于玄经,求经世之用。认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书》解老,又汇通《周易》、《道德经》,用邵康节《皇极经世书》注疏《老子》。著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关尹阐玄》、《文子缵义》等。
张雨(1283—1350),元代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以吴郡海昌(今浙江海宁县南)人而居钱塘(今渐江杭州市)。为宋崇国公张九成之后裔。生性狷介,渺视流俗,年二十乃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以儒者抽簪入道,登茅山(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授大洞经箓。仁宗时随王寿衍至京师。名公文士争与之友,仁宗闻其名,欲官之,张雨坚辞不仕,乃归句曲。往来于华阳、云石间,作黄蔑楼,储古图史甚富,日以著经作诗为业。至治间主茅山崇寿观,晚居三茅观,晚年辞宫事,以饮酒赋诗为务,或焚香终日,坐密室,不以世事接目。
张雨为茅山道士,道学上无多少建树,则以诗文书画名世。为人博学多闻,善谈名理。《新元史》称其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居杭州开元宫,与当时文士如杨维桢、张小山、马昂夫、仇山村、班彦功等均有唱和往来,杨维桢曾谓其诗作“俊逸清赡,侪辈鲜及。不目之为仙才不可也”。传世书迹有《台仙阁记》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句曲外史集》)五卷。
张雨现存词50雨首,多是唱和赠答之作。其中一些祝寿之词,多为他的方外师友而作,内容较狭窄,语言也较陈旧。他与世俗朋友的唱和词作,反倒寄托了一些真实的思想感情。如他的〔木兰花慢〕《和黄一峰闻筝》、〔石州慢〕《和黄一峰秋兴》等,就描写了“哀音暮年多感,奈对花,对酒更闻鹃”,“闻说,谪仙去后,何人敢拟,酒豪诗杰,草草山窗,还我旧时明月”。表现了他感叹流年易逝的世俗情绪,这些情绪,具有元代士人多愁善感、格外消沉的共同特点,毫无道士的清拔超脱之气。他的有些即兴之作,如《朝中措·早春书易玄九曲新居壁》:“行厨竹里,园官菜把,野老山杯,说与定巢新燕,杏花开了重来”,写出了山居的恬淡情趣。张雨还有一些描写他半是道士、半为儒生、半隐半俗的生活情景,以及“难留锦瑟华年”一类的闲情和清愁的词,表现了金元间新道教道士的特点。他还有一些咏物词,虽然极意摹写情态,但总有拘泥局促的痕迹。他的一些词着意摹仿宋词婉约派,有的词又故作奇语,但艺术上没有突破,所以个人的风格不很明显。一些小令倒是通俗清新,在元人小令中也堪称佳作,如描述他辞去道职过起平民生活的感受的《双调·水仙子》:“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茶”。张雨也写诗,有的作品抒发他的民生关怀,如《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百姓的痛苦。又如《题仲穆墨兰》显露其民族气节:“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仲穆是赵子昂的儿子,此诗有讥讽赵氏父子出仕元朝之意,据说赵仲穆见此诗后,感到惭愧,不再画兰花。张雨工书画,其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学怀素、张旭。字体楷草结合,俊爽清洒自成一格。存世书迹有《山居即事诗帖》、《登南峰卷》等。倪瓒在《题张贞居书卷》称“贞居真人诗,人,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其画以淡彩见长,善画石木,用笔古雅,尤善以败笔点缀石木人物,颇有意韵。画迹有《霜柯秀石图》,《双峰含翠图》等。
刘玉(1257~1308)为元初符箓派净明道的重创者。净明道是由何真公创立于南宋,但到宋末战乱中湮灭。刘玉字颐真,号玉真子。南康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人,后随父迁隆兴新建(今江西南昌)。弱冠时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力耕而食。但刘玉视尘事不足为,笃志于神仙之学。据《净明忠孝全书·玉真刘先生传》,大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至元贞三年(1297)间,刘玉在江西南昌西山就开始净明道的重建活动。他编造了大量仙真降临神话来吸引道众,并建造一批坛、靖,招收一批弟子,从组织上使净明道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对净明道教义才重新阐释。主要围绕“净明忠孝”四字。忠就是忠于君,孝就是孝于亲。但这个“君”不仅是皇帝,,最重要是“心君”“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孝”也不仅仅是指父母,而要“一体皆爱”,这样就获得各级政权个社会的广泛认可。至于如何达到“一物不欺”和“一体皆爱”,刘玉提出必须经过“始于忠孝立本,中于去欲正心,终于直至净明”这三个修炼步骤(《净明忠孝全书》,见《道藏》24册)。也就是说,刘玉的净明道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永恒,不再追求肉体的长生不老,主要追求忠孝道德的完善,忠孝道德最完善的人就是真人、仙人。这与儒家主张已极为相近。总之,刘玉重建的净明道带有极为强烈的入世精神,不同于传统的符箓派,鬼神之气较少,这在道教诸派中极为罕见。刘玉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去世,由其弟子黄元吉继位第二代传人。
莫月鼎,南宋、元代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及生卒年,诸书记载不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讳洞一,字起炎,浙西川人”。宋濂《元莫月鼎传碑》说他名“起炎,入道后,更名沾乙,自号月鼎”。人称“莫真官”、“莫月鼎真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浙江通志》说为钱塘人)大约生于南宋宝庆(1225~1227)年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卒。莫月鼎出身宦族,祖、父在宋时皆为显官。生而聪慧,幼习科举,三试不利,乃弃家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观,从徐无极受五雷法。又闻南丰邹铁壁得王文卿斩勘雷书,秘不外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九天雷晶隐书》。于是“召雷雨,破鬼魅,动与六合。虽喜笑怒骂,皆若有神物从之者。”因此名重当时。会稽混融韩公,钱塘杨和玉蟾川诸公,望重当代,为道法所宗,皆炷香座下,由是道法愈重。据宋濂《莫月鼎传碑》言,宋理宗宝佑戊午(1258),浙东大旱,太守马光祖请其祷雨。月鼎建坛祷之,雨立至。理宗闻之,赐诗一章,谓其为神仙。(见《苏州府志》)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世祖召见于滦京内殿。问曰:“可闻雷呼?”月鼎对曰:“可。”即取胡桃掷地,雷应声而发,震撼殿庭,世祖为之改容。复命请雨,雨立致。或谓令祈雪,立验。世祖大悦,厚赐之,不受。请其掌道教,则以老耄辞,旋南归。于是踵门求授道者益众,有疾患求治者,或书符与之,或嘘气授之,“无不立验”,人常称之为“莫真官”。莫月鼎也不积蓄财物:在京城行雷后,“一时名动京师,奔走后先者如云如堵,有不远千里及门而求道者,有奉束五十缗,师受之,一日袖之而去,遇酒肆陋者乃入,见贫寒者济之,有老病孤弱者必以物与之,及晡而还,缗皆罄矣。平素“落魄无家,随所寓而止焉,求其道者甚众。往往遗世绝俗离伦,饮酒辄醉,自乐天真”。世祖至元末逝世于苏州。“卒前书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阴晴圆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虚空透彻’。书毕,端坐而逝,颜面如丹。”(见《苏州府志》)所得王文卿秘籍,一如邹铁壁,不轻授人。得其传者,唯王继华与潘无涯。
张守清,(1253一?)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元初武当山清微派代表人物,明代任自垣《武当山志》称其“独冠武当”。幼年读经书习儒业,曾做过吏员,至元21年(1284)9月,他30岁时,听说武当山道士鲁洞云“仙誉超群,不干名利”,慕名入山拜洞云为师,修炼金丹大道。鲁洞云尽授其道要,得本山派符箓嫡传;后又师事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尽得清微雷法之秘传及汪贞常所传全真大道。因此张守清全面继承武当派、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等各派之长,成为武当道教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形成了内炼金丹大道、外行清微雷法的、融贯各家为一体的新武当派。至大三年(1310),皇太后答己听说张守清道行高深,遣使命建金箓大醮,征召入宫。元仁宗皇庆元年、二年,京师连续干旱,皇室诏张守清到京城祷雨,屡祈屡应。皇太后赏赐甚厚。但张守清将赏赐“尽散与其众,不以一钱私己。”时任翰林学士承旨的赵孟頫赞叹说:“其行若是,真所谓绝无而仅有者哉!”张守清返归时,仁宗御赐南岩宫匾额,并赐张守清“体玄妙应太和真人”之号,管领武当教门公事。元代诗人范德机奉旨送张守清还山,作有《送张炼师归武当山》五言诗一首,对此叙述甚详。
此前后,武当各宫观也先后被纳入官制,置提点、甲乙住持等职。张守清管领武当山道教事务前后,广收弟子、门徒达四千多人。这时在当时的道教人物中,收徒之多,几乎绝无仅有。因此无疑壮大了武当道教的教团组织,扩大了武当道教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而且,他当时还命弟子编刊道书,如《道藏》中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启圣嘉庆图》、《清微玄枢奏告仪》、《请微神烈秘法》等道书,都与他有相关。
张守清在武当道教大兴之后,遂激流勇退,隐修于清微妙华岩(今武当山天柱峰南五里清微宫后山)精修无极上道。《道藏》有关道经所列清微派中,称他为“冲元雷使”。至今妙华岩山洞里有丹床、丹池等古迹,均为品质极高的石刻文物。同岩修炼者还有张三丰真人。后无疾而终。卒年不详。有记载元惠宗至元2年(1336)秋,83岁高龄的张守清出游龙虎山,收汪道一为徒,“授以金丹雷霆秘诀”。
张守清不仅广收门徒勤于道业,而且致力于武当山宫观殿宇的修建,他利用武当道教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为武当山积累了极大的财富。从元至元21年到至大3年,张守清在开垦荒地,瞻养道众同时,用了27年时间,带领200多名徒众开凿南岩,叠石为路,积水为池,终于建成南岩天乙真庆宫石殿,“规模宏丽,古昔未有”。
林灵素(1075~1119),原名灵噩,字岁昌(一说字通叟),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家世寒微,少依佛门为童子。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林灵素传》载,少时曾为苏东坡书僮,东坡问其志,笑而答曰:“生封侯,死立庙,未为贵也。封侯虚名,庙食不离下鬼。愿作神仙,予之志也。”但据《家世旧闻》记载,“少尝事僧为童子,嗜酒不检,僧笞辱之,发愤弃去为道士”。改从道教后,远游至蜀,从道人赵升之数年,后得其书《五雷玉书》,由此能行五雷法。
林灵素何时至京、何以得宋徽宗宠信,历来异说多端,矛盾迭出。有历史记载的是政和七年二月,林灵素受命于上清宝箓宫,宣讲青华帝君夜降宣和殿事,与会道士多达二千余人。四月,徽宗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林灵素升为温州应道军节度。在京期间,备受恩宠,先后被封赐、加号为“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太中大夫”、“凝神殿侍宸”、“蕊珠殿侍宸”、“冲和殿侍宸”等。据赵与时《林灵素传》,徽宗每以“聪明神仙”呼之,亲笔赐“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立两府(“道家两府”)班上。林灵素得势后,利用徽宗的昏庸迷信,勾结蔡京、童贯之辈奸臣,排斥异己,尽情享乐,使政治更趋腐化。他依其特殊地位,干预政治,“妄议迁都,妖惑圣听,改除释教,毁谤大臣”。引起佛教及其信徒的不满,以及儒生朝臣的反对,促使政局动荡,社会不安。他排斥同道,害死同朝道士金门羽客王允诚。林灵素败露源于一次水灾:宣和元年(1119)五月,都城暴水,林灵素登城厌胜,遭到役夫袭击,徽宗始知其为众所怨。他又与皇太子争道,终触怒徽宗,降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另一种说法是:他登城治水,水势不退。结果太子登城四拜,是夜水退尽,京城之民皆仰太子圣德,他因而上表乞归。不论何说为是,但他因触帝怒而被斥还,当属事实。放林灵素归山,《东都事略》《续资治通鉴长编》皆称在宣和元年十一月。至于他死于何时,官修史书均无记载。其他各书又多牴牾。据史料推断,约死于宣和二年至七年间。死前,仅有弟子皇城使张如晦随行。
林灵素在道教的发展方面,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通过他在京城中十余年的活动,使道教的发展达到了极盛的阶段,朝野上下都掀起了讲道诵经的潮流,众多高道频繁出入宫禁,大量道经的收集、整理,这对于道教信仰的传播与道教文化的普及是有益的。第二,由于他的大力宣传,道教神霄雷法得到了徽宗的首肯,神霄雷书及有关道经被征集入藏,全国各地皆建神霄万寿宫,使神霄一派眩目天下,从而世人知晓。第三,由他编着的神霄道经客观地反映了北宋时期道教雷法盛行的情况,并指出道教雷法渊源甚古,神霄道法与张绫天师派的继承关系,这些都是研究道教历史、道教流派的演变以及道教法术的可贵文献。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神霄派亦奉林灵素为该派宗师之一,并将所传道法纳入神霄门庭。如现存《道法会元》中的《神霄金火天丁大法》、《金火天丁神霄三气火铃歌》、《金火于丁凤气紫书》、《金火天丁玉神解关云篆》、《金火天丁摄召仪》、《金火天丁阳芒炼度仪》、《金火天丁召孤仪》、《正一口牛神灵官火犀大仙考召秘法》等,均为林灵素所传。
林灵素的著述情况,今已难于详考。除《释经诋诬道教议》一卷外,还有《归正议》九卷,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引及他曾注《老子》,但卷数不详。
张伯端(987—1082)一说(984—1082)。后改名用成(或用诚),字平叔,号紫阳、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浙江天台人。自幼博览三教经书,涉猎诸种方术。曾为府吏数十年,一日忽悟“一家温暖百家怨,半世功名半世愆”,遂看破功名,纵火烧毁案上文书,因之以“火烧文书”罪发配岭南。曾于成都遇仙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曾“三传非人”而“三遭祸患”。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因“患此道人之不信”,遂著《悟真篇》,叙丹药之本末。书成后,学者云集而来,晚年返回江南传道。死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阳派的鼻祖,道教奉为南五祖之一。相传张伯端在成都遇到仙人刘海蟾,授其“金液还丹诀”,因此修炼得道。他将此诀传给石泰,石泰又传给薛式、薛式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就是内丹派“南五祖”。“南五祖”再加上张伯端的弟子刘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鹤林,则被奉为“南七真”。又因张伯端号“紫阳”,故南宗也称为“紫阳派”。清雍正年间张伯端被封“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他宗承钟吕派内丹说,以《道德经》、《阴符经》为依据,以“性命双修”为其内炼大旨。认为以人体为鼎炉,以精气为药物,以神为火候,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同时,他继承陈抟内丹修炼的系统方法,将炼养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即: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
其学术思想,始则以儒入道,倡以道教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归一论,继而又出道入禅,以禅宗性学为宗旨;最终形成了道禅融合、先命后性,以求得无生空寂、神通妙用境界为归宿的独具特色的内丹南宗派。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大隐隐于市”,他本人就不是出家的道士。张伯端在世时并没有亲自创建学派或教派。一般认为,白玉蟾为南宗实际建立者。
张伯端著作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禅宗诗偈》三十二首。晚年其弟子王叔邦辑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其中《悟真篇》是最重要的炼丹理论及实践著作著作之一,与之前的道教经典《周易参同契》齐名。该书以诗词歌曲的形式写成,宗承传统内丹学说,说明内丹炼养的根本原理就是归根返本,逆炼归元,并描绘内丹修炼的全过程及阐发丹经要点、修炼内丹的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之谓:“是书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道藏精华录》谓:“是书辞旨畅达,义理渊深,乃修丹之金科,为养生之玉律”。历代都有大量的注疏本;
白玉蟾(1194~?)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祖籍福建闽清,生於琼州。原名葛长庚,父亡后,母改适白姓,故更名白玉蟾。12岁举童子科,谙九经,能诗赋,更长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在罗浮山拜陈楠为师,相从流浪各地九年,尽得其道法。陈楠逝后,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进御香,白玉蟾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此后即隐居著述,致力于传播丹道,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正式创建内丹派南宗,“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卒后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王文卿(1093—1153)一名俊,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又被称为“王侍宸”。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自幼慕道,能诗善文,有“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之句,告其父有方外之志。父殁,辞母远游。宣和四年(1122),徽宗礼聘赴京,赐馆于九阳总真宫。赏赐甚厚,皆不受。后封为“冲虚妙道先生”。宣和七年,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等,未几,又敕加凝神殿侍宸等,授金门羽客封号,并追赠父母封号。奉诏于广德宫行持南昌受炼司大法,拔度亡魂,旋加两府侍宸,“冲虚通妙先生”,视秩太中大夫,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成为当时统领道教的领袖人物。父母叔妻弟皆得封赠。但王文卿不同于林灵素,虽得徽宗宠信,但不交结权贵,干预朝政,且能洞察时事,知进退。钦宗靖康元年(1126),知天下将乱,乞还侍母,还山后怡神山水,隐居故乡南丰,著书立说,讲道授徒,仍以宏扬神霄道法为己任。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高宗诏书来召,推辞不赴。绍兴二十三年(1153)八月二十三日,早起作颂题棺木曰:“我身是假,松板非真,牢笼俗眼,跳出红尘。”颂毕,隐化于清都观许旌阳炼丹之堂。年六十。
王文卿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道士,传神霄五雷法,为道教神霄派创始人,在理论与组织上对神霄派的形成与发展作了相当重要的贡献。所撰雷书多达数十种,并大多仍存在于世。如《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王侍宸祈祷八段锦》两书为王文卿与弟子袁庭植讨论雷法至秘的记录,前书系统地论述了神霄雷法的四十个重大问题,后书全面地概括了雷法修持的八个阶段、丹功玄机及运雷祈雨秘诀,为研修神霄雷法之必读。此外,尚有《玄珠歌》、《上清五府五雷大法玉枢灵文》、《高上神霄玉枢斩勘五雷大法》、《雷说》、《先天雷晶隐书》、《侍宸诗诀》、《上清雷霆火车五雷大法》、《中皇总制飞星活曜天罡大法》、《火师汪真君雷霆奥旨》等雷法要典,或为王文卿自著,或为王文卿编传,皆为神霄派的重要文献。另有《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一卷,采用问答形式,专论雷法,强调召雷役神,必须内修为要,至于奏章、符诀等,只不过是符术之末。其弟子广布大江南北,历宋元至明清,道脉尤存,洪迈《夷坚丙志》卷十四记王文卿弟子郑道士行五雷法,“往来筠、抚诸州,为人请雨治祟,召乎雷霆,其响如雷。”元代,加号为“冲虚通妙真人”,元至顺三年夏,加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饶洞天,五代时著名道士,道教“天心派”创始人。号大士,江西临川人。初为县吏。道教徒传说饶洞天夜梦神人相:“汝用心公平,执法严正,名已动天矣!”梦醒见华盖山上有五色宝光,上冲霄汉。寻光掘地,乃获金函一枚,开视,有玉箓仙经,题曰:《天心经正法》。因此开创道家之天心派,饶洞天也被称作“天心初祖”。天心派为符箓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天心正法以天上北极为主神,所传有天罡大圣、黑煞、三光三符、北极驱邪院、都天大法主。著有《上清骨髓灵文鬼律》3卷等。
王重阳(1112~1170)道教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北宋末京兆咸阳(今陕西咸阳)大魏村人。累世为地方大族。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遂后建立全真教团。大定九年十月,与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四人西归,次年一月殁于大梁(今河南开封)。葬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
王重阳糅合儒家和道、释的思想,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他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也不信白日飞升之说。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务必除情去欲,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即“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传世著作有《重阳全真集》,内收传道诗词约千余首,另有《重阳立教十五论》、《重阳教化集》、《分梨十化集》等,均收入《正统道藏》。
丘处机(1148年2月10日—1227年8月22日)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栖霞人,被奉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祖师。
丘处机十八岁开始学道,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为王重阳七大弟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号长春子。金大定九年(1169)丘处机随王重阳西游,王途中病逝于汴梁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将王重阳迁葬终南山后,遂隐居皤溪(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部)潜修七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六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1174年为王重阳守丧的期限届满后,丘处机先后在陕西宝鸡磻溪和陇州龙门山修炼十余年,自此声望日隆。1186年冬,他重返终南山主持“祖庭”(今重阳万寿宫)事务。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春(1188年),应金世宗的诏书邀请前往中都会面,受命主持万春节醮事,留居官庵,期间获得金世宗三次召见。他在中都留居半年后,当年秋天得到同意返回的圣旨,1189年春,返回终南山祖庭。1191年冬,由于金章宗限制全真道在陕西的活动,丘处机被迫带领部分弟子回到故乡栖霞。稍后,他将旧宅拓建为太虚观,继续弘扬道法。1203年刘处玄逝世,丘处机成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1203至1219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藉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1216至1219年间,南宋和金朝政府屡次诏请丘处机赴朝,但他都没有前往。
元太祖十四年(1222)派使臣来莱州征召。第二年正月丘处机便率领弟子十八人启程北上,经过两年多跋涉,行程万余里,于铁木真太祖十七年(1222)到达阿姆罕河南岸(今阿富汗北境)成吉思汗军营,这时他已七十三岁高龄。在应太祖“有长生之药否”之问时,答以“有卫生之道,无长生之药”,“敬天爱民之本”,“清心寡欲为要”,并以戒杀、清心寡欲等养生之理劝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称丘处机为神仙:“神仙前后之语,悉合朕心”,并要群臣铭记:“天俾神仙为朕言此,汝辈各铭诸心”(陈垣《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636页)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之法,嗣后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后为全真教掌教),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该书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也是三藏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渡到吴承恩《西游记》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价值。丘处机还为成吉思汗征服山东、河南出谋划策,因此深得成吉思汗信任优宠。两年后丘处机辞归,成吉思汗赐给虎头金牌、玺书,令其掌管天下道教。邱与弟子还抵燕京后,蒙古达官显贵争着与之交往恳请驻大天长观(今北京白云观),从此该观成为全真道祖庭之一。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
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金朝正大四年、1227)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在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诏赠封他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在道教思想建设上,丘处机在继承王重阳重在修心、除情去欲内修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龙门派“内外双修”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尚符箓,不事黄白,同样认为成仙证真的根据建立在人心所具有的“真性”上,超出生死或长生成仙之道,唯在自心中体认真性。“按全真道的观点,自心真性本来无欠无余,只因被邪念遮蔽迷乱而不自觉,只要在心地上下功夫,于一念不生处体证真性,便可于一念间顿悟,乃至超出生死。既然要除情去欲,自然把家庭看成“牢狱”、“火宅”,称父子夫妻亲情为“金枷玉锁”,宣扬人的七情六欲是成仙证真的大障,丘处机本人就身体力行,在磻溪修炼时,“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虽簟瓢不置也。……昼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隐陇州七年,如在磻溪时。”全真道的这种唯重修心见性,要除情去欲、以期超出生死的修炼路线,已十分接近佛教之道。“内外双修”另一方面是“外修功行”,主张修道从积累功行开始表现在为民做实事上,他不顾年老体衰,万里西游,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清心寡欲”,“戒杀”;他调停金庭与山东杨安儿起义,十数万生灵免遭杀戮皆是“外修功行”的实证。《磻溪集》收录了他在接受成吉思汗征召,出发前写的《复寄燕京道友》,道出他此行目的是要劝诫成吉思汗“敬天爱民”:“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穷急漏诛残喘在,早教身命得消忧。”上述与成吉思汗的问对,也证明他并非徒作空言。实事上,他也得到了人民的爱戴、关心,如其《满庭芳·述怀》云:“逐疃巡村过处、儿童尽、呼饭相留。”《无漏子·乐道》亦云:“昏告宿,馁求食,坊村没阻颜。”。这种“外修功行”是吸收儒家思想,显示出儒家所具有的入世倾向。任继愈甚至认为它已成为儒教的一个支派:“应当指出,金元时期的全真教把出家修仙与世俗的忠孝仁义相为表里,把道教社会化,实际上是儒教的一个支派。”
总之,丘处机创立的“内外双修”,实际上就是儒道结合,内道外儒,这也是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是龙门派与王重阳其他弟子道学主张的主要区别所在。
丘处机的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鸣道集》等。丘氏还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其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顾嗣立编《元诗选》、陶湘补编《景宋金元明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沉》、朱祖谋辑《瞗村丛书》亦收入其诗词。丘词收入《磻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磻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
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其先洺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平)人,宋末徙居开州观城(今山东范县)。幼孤,养于伯父家。年十九,不从伯父为之议婚,负书曳杖作云水游。初隐东莱之牢山,复徙天柱山之仙人宫。听从元太祖十四年(1222)宫之主者嘱咐往从邱处机,邱赐号真常子。次年,邱处机应召西觐元太祖,被选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丘处机觐见铁木真东返,李志常随师居燕京长春宫,甚受倚重,“凡教门公事,必与闻之。”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邱处机逝世,弟子尹志平接任。元太宗窝阔台十年(1238)春,尹志平以年老荐李志常继任掌教。元太宗窝阔台和继任的宪宗蒙哥对李志常尤为赏识。窝阔台屡次召见李,封其为“玄门正派演教真常真人”,并对李志常大建全真教道观大力支持。蒙哥登基后,命其遍祭岳渎,令掌全国道教,宪宗三年(1253),命其作“金箓大斋”,任命李为“印押大宗师”,可以“给散随路道士、女冠普度戒牒”。李志常秉承龙门派“内外双修”宗旨。宪宗五年,蒙哥数次召见,咨以治国保民之术。问曰:“朕欲天下百姓安生乐业,然与我同此心者,未见其人,何如?”志常答称:“自古圣君有爱民之心,则才德之士必应诚而至。因历举勋贤并用,可成国泰民安之效。”(《道藏》第19册745~746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宪宗称是。李志常掌教期间,不少士大夫因金亡之后流离失所,或沦为贱隶,或冻饿街头。李志常则“委曲招延,饭于斋堂,日数十人”(同上)其中不少人士大夫因此去儒为道,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就因此加入全真道。另一位著名散曲家王恽说:“全真教倡于重阳王尊师,道行于邱仙翁(指邱处机),逮真常李公,体含妙用,动应玄机,通明中正,价重一时,可谓成全光大矣”(《秋涧集》卷三十九:《真常观记》)李志常掌教十八年,全真道发展至极盛时期。
李志常晚年,因佛道矛盾激化,宪宗五年爆发了关于《化胡经》和《老子八十一化图》之争。元廷袒佛,全真道在辩论中失败,被勒令焚毁道经,全真道遭到严重打击,其鼎盛局面从此结束。李志常在感到屈辱与愤懑中,于次年六月将教事付张志敬后去世。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追赠为“真常上德宣教真人”。世祖至大三年(1310),又加封为“真常妙应显文弘济大真人”。
著作有《又玄集》二十卷,已佚。《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现存于《正统道藏》中。该书对研究我国西北和西亚史地以及中外交通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三藏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以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过渡到吴承恩《西游记》之间的桥梁,在文学史上也有较高的价值。
萧抱珍(?~1166)为金初太一道创始人。卫州(今河南汲县)人。萧抱珍事迹史籍语焉不详,明人无名氏所编纂的《卫辉府志》卷十三有《萧抱珍传》,中仅记载他“道貌纯古,性至孝。尝嗣道士李天竞,业以符水应治,随用辄验。王鄂《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记》则说萧抱珍的道号叫“广升”;《忽必烈大王令旨碑》称其为“羽升微妙大师”、“太一一悟传教真人”。最初,萧抱珍只是在家乡汲县传教,拓展至赵州、真定一带。皇统八年(1148),熙宗闻其名,召赴阙,因“有祈雪、伏龙、退星、禳火、平瘿、开哑之异”,受到礼遇,赐名所居之庵为“太一万寿观”。后信徒日益增多,乃于县东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后扩展至山东,河北一带,弟子们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宫,万寿宫等,太一道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据王恽《故太一二代度师先考韩君墓碣铭》,称其在“天眷(金熙宗完颜亶年号,1138—1140)初,太一始祖真人,以神道设教,远迩响风,受箓为门徒者,岁无虑千数。”金大定六年(1166)逝世,封微妙大师。元世祖忽必烈追赠其为“太一悟传教真人”,改其所居“太一万寿观”为“太一广福万寿宫”。
刘德仁(1122—1180),金代道教真大道创始人,所留资料极少,只知道他号无忧子,沧州乐陵(今属山东)人。宋靖康之乱后徙居河北盐山太平乡。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他自称太上老君下降,授给他《道德经》,令其创教。刘德仁根据《道德经》义,糅合老子、儒家、佛教思想,订立:“视物犹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除邪淫,守清静”、“安贱贫,力耕而食”等九条规戒为立教宗旨。这些都反映出大道教提倡自食其力,少私寡欲,不谈飞升炼化、长生久视,融合儒释道三教,特别是援儒入道的特点。表明他与早期符箓派道教有着明显的不同,也与丹鼎派道教有所区别。大道教这些主张,颇能适合当时中下层社会的宗教需求,因此“一时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近而从之。受其教戒者,风靡水流,散在州郡”“传其道者几遍中国”(陈垣《道家金石略》)。大定(公元1161—1189)初,金世宗诏居京城天长观,后赐号“东岳真人”。刘德仁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载,于大定二十年(1180)去世。元代被加封为“无忧普济开微洞明真君”。
郦希成,真大道五祖,天宝宫派创始人。金、元之交,“大道教”“四祖”毛希琮将教法分别传给天宝宫太玄真人郦希成和玉虚宫湛然子李希成。这样,真大道就有两个五祖,分裂为天宝宫和玉虚宫两派。元代宗教政策比较宽松,大道教两派都得到元室的承认,分别进行传法。但玉虚宫一派传法时间较短,连李希安在内,只传了三代。天宝宫派的传法较玉虚宫派为长。
典籍上关于郦希成的记载同样寥寥。只知道他号太玄真人,妫川(今河北怀来县)水峪人元初“为教门举正,而阐教山东。四祖毛君,暑月病剧,速召而来燕。既承其法,拂袖有深山之隐。”(《重修隆阳宫碑》)郦希成为何刚接任掌教即想隐遁深山呢?据《先天宫记》称:“五祖当教之日,值大元立国之初,法令未行,逆魔乱起,始终一十五载,遭逢逆魔。”所谓“逆魔“,可能就是大道教内与之抗衡的反对派势力,而且还势力不小。在这种宗派纷争的严重局面下,郦希成无法掌教而退隐深山了。最后“以五祖道德崇高,威灵显赫,魔不胜道”,郦希成经过十五年的斗争之后,终于克服其他反对力量,回到燕京天宝宫,成为大道教天宝宫派掌教。时间大约在元太宗十年(1238)左右。郦希成正式掌教以后,受到元室的支持,元宪宗曾封他为太玄广惠真人。在他掌教期间,组织有所发展。《先天宫记》中说:“自戊戌(1238)以来,化因以洽,南通河岳,北极燕齐,立观度人,莫知其数。”近年新发现的《汴梁路许州长社县创建天宝宫碑》记载:“先是大道一宗,其所崇尚不过河北有焉。自五祖太玄广惠真人命举师卢德清往河南典教,其后教法流行。“也就是说,在郦希成掌教期间,大道教由原来的河北、山东,发展到了河南许州(今河南许昌)一带。许州天宝宫即建于元太宗十二年(1240)。《郦希成本行碑》则说:“自巴邛汲洛,逮燕齐碣石,遐陬异域之人,凡崇向者莫不恪恭奉承,望尘下拜。”由此可见,郦希成掌教时大道教已从山东、河北传到了河南、四川等地,大大推动了大道教的传播和发展。宪宗四年(1254),郦希成特请元室批准他将“大道教”改名为“真大道”,以示正统。宪宗“特降玺书,赐名‘真大道’,中宫赐之冠服“。真大道名称从此正式确立。
郦希成是大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从他开始,大道教分裂为两个派系,而他直接经历了分裂的整个过程。郦希成属于坚守祖训、不尚符箓的一派,为天宝宫系争得了大道教正统的地位,郦希成“阐教三十六年,享寿七十八岁。
张留孙,天师道龙虎宗一个重要的支派—玄教的创始人。字师汉。信州贵溪(今属江西)人。幼从伯父张闻诗学道于龙虎山上清宫,传正一符箓﹑祠祭天地百神之法。继师李宗老。后以所学游江淮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从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入朝﹐因祷雨和为皇太后祷疾神验而获得元世祖的宠信﹐遂留阙下。世祖命为上卿,铸宝剑,镂其文曰:“‘大元赐张上卿’,敕两都各建崇真宫,朝夕从驾。”至元十五年,赐号玄教宗师,授道教都提点、管领江北、淮东、淮西、荆襄道教事,佩银印。次年,奏复宫观,令自别为籍。此后,“宠遇日隆,比于亲臣”,或奉命外出祠名山大川,或奉旨到江南访求逸遗,又相继受命为武宗、仁宗取名。世祖病重时﹐谕隆福宫曰:“张上卿事朕岁久﹐始终一德﹐宜令诸皇孙尊信其道。”又谕张留孙“善事嗣皇帝”。张留孙此后历经成宗、武宗、仁宗、英宗等朝,“朝廷每有大谋议,必见咨询”。随着政治宠遇日隆,皇帝赐予道教职衔与权力也逐步上升。由道教都提点到玄教宗师、玄教大宗师;由上卿到特进上卿;由法师到真人、大真人;由知集贤院(元代管理儒、道的机构)道教事,到领集贤院道教事,位大学士上,再加开府仪同三司。爵位也由三品到二品,再到一品。至仁宗延皊二年(1315),所得头衔多达四十三字,曰:“开府仪同三司,特进上卿、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志道弘教冲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贤院事、领诸路道教事。”既有勋号,又有实际职掌,其政治地位之高,道教权力之大,居当时道教诸派首领之冠。
张留孙在其政治地位日益显赫、道教权力日益扩大的过程中,陆续从江西龙虎山征调道士到两京崇真宫(后升崇真万寿宫),或委以京师道职,或派至江南各地管理教务,从而在他周围集合起大批道士,逐渐形成一个以他为中心的道教派别,即龙虎宗支派玄教。这个道派是元代龙虎宗的核心,其组织规模和社会影响,不仅超过了江南诸道派,而且较之北方的全真道也毫不逊色。张留孙也是全国著名道观北京东岳庙的修建者。他见元大都(今北京)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遂自愿筹资兴建东岳庙。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时已71岁的张留孙在齐化门(即今朝阳门)外买好了地,筹建东岳庙,但还没来得及兴建庙宇,他便羽化。其徒弟吴全节秉承师志,用6年时间建成了大殿、大门、东西两院,塑了神像。朝廷赐名“东岳仁圣宫”,并在其东配殿供有开山祖师张留孙的塑像。
张留孙不仅开创玄教,为天师道领袖,也是元朝道教领袖。他在元代道教出狱危厄之际,挽救了道教,也由于他的积极活动,使道教重新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至元十八年,全真道在与佛教斗争中失败,道教经书面临全被焚毁的厄运,张留孙密启太子真金(后来的裕宗)云:“黄老书,汉帝遵守清静,尝以治天下,非臣敢私言,愿殿下敷奏。”裕宗启奏世祖,乃“集儒臣论定所当传者,俾天下复崇其教。”张留孙历仕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五朝,领导玄教四十余年。除宗教活动外,并参预不少政治活动。至元二十八年曾以卜筮之术,参预任命宰相的重大决策。赵孟瞓《玄教大宗师张公碑铭》称,张留孙“每进见,必陈说古今治乱成败之理,多所裨益。士大夫赖公荐扬,致位尊显者,数十百人。及以过失获谴,敕公救解,自贷于死者,亦如之”。元初集贤与翰林院同一官署,张留孙向元世祖建议分置两院。世祖即专设集贤院,掌管提举学校,征求贤良、隐逸,凡国子监、玄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皆隶属之。可见张留孙在襄赞朝廷政治与调和官吏矛盾方面,曾作过不少工作,起过不少作用。因此,一方面更加取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另方面在大臣和士人中结交了许多朋友,“大臣故老心腹之臣,莫不与开府(指张留孙——引者注)有深契焉”。从而使他领导的玄教能盛极一时。张留孙地位的不断上升,正是道教在元代政治生活中重新活跃起来的一个标志。
英宗至治元年(1321),张留孙逝世,年七十四。皇帝为之大办丧事,将其遗体送至龙虎山安葬,“自京师至其乡,水陆数千里,所过郡县,迎送设奠,不约而集。比葬,四方吊问之使交至。自王公以下,治丧致客,未有若此盛者。”天历二年(1329)加封“辅成赞化保运神德真君”。卒后﹐文宗于天历二年(1329)追赠道祖神德真君号。
张留孙墓位于贵溪市彭湾乡溪源南山村,八十年代被盗,现裸露的墓室可见石棺一口,长3米,内宽1.2米,高1.3米,板石厚0.4米,草丛中有石羊一尊,石龟一尊,石翁仲二尊,残断的石料上刻有“大元至治十二年,大明崇祯四年八月吉旦”“府玄教大宗师达观堂茔”字迹清晰。张留孙墓为研究元至明时期的道教文化和一代宗师的墓葬构筑,提供了实物资料。
杜道坚(1237—1318),字处逸,宋末元初天师道茅山宗代表人物,号南谷子。当涂(今属安徽)人。“年十四,得异书于异人,即嗜老氏学”,十七岁时入宣州天庆观,师从陆修静裔孙葛师中为御前道士。“继入茅山,阅道藏,宗师蒋玉海(蒋宗瑛)见而器之,授大洞经法”,为茅山宗嫡传弟子。(卿圣泰《中国道教.第一卷》。杜道坚曾获宋度宗召见,赐号辅教大师。后住持湖州升元报德观,兴玄学,建清规,废俱兴,徒众悦服。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元兵大举南侵,所至震慑。道坚冒矢石,叩军门见元军统帅太傅伯颜,以不杀无辜相请。伯颜久闻其名,与语大悦,乃下令禁止士卒劫掠。江南既平,乃随伯颜至上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上疏陈当务之急,在于求贤、养贤与用贤。后奉旨提点道教。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复授杭州路道录、教门高士。元仁宗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宣授“隆道冲真崇正真人”。
杜道坚深研玄理,论道探玄,认为,天下万事万物已被《老子》包罗无遗。故称“道德五千余言,包络天地,玄同造化,君臣民物,罔不赅备”。又称“老圣之言,纪无始有始开天立极之道,太古上古皇道帝德之风,下至王之功,伯之力,见之五千文,囊括天人之道,上下几千百代,历历可推。”曾建玄通观,作览古楼,聚书达万卷。主持杭州宗阳宫时,又筑老君台,绘老君像,旁列尹喜、列子、庄子等十贤。他也多折中儒道,以儒道之理与“天地同功”将帝王历史熏蒸于玄经,求经世之用。认为老子本柱下史,故援引《尚书》解老,又汇通《周易》、《道德经》,用邵康节《皇极经世书》注疏《老子》。著有《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关尹阐玄》、《文子缵义》等。
张雨(1283—1350),元代茅山派道士,旧名张泽之,又名张嗣真;字伯雨,号贞居之,又号句曲外史。以吴郡海昌(今浙江海宁县南)人而居钱塘(今渐江杭州市)。为宋崇国公张九成之后裔。生性狷介,渺视流俗,年二十乃遍游天台、括苍诸名山,以儒者抽簪入道,登茅山(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师事茅山宗师许道杞弟子周大静,后师事玄教高道王寿衍,授大洞经箓。仁宗时随王寿衍至京师。名公文士争与之友,仁宗闻其名,欲官之,张雨坚辞不仕,乃归句曲。往来于华阳、云石间,作黄蔑楼,储古图史甚富,日以著经作诗为业。至治间主茅山崇寿观,晚居三茅观,晚年辞宫事,以饮酒赋诗为务,或焚香终日,坐密室,不以世事接目。
张雨为茅山道士,道学上无多少建树,则以诗文书画名世。为人博学多闻,善谈名理。《新元史》称其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曾从虞集受学,诗才清丽。居杭州开元宫,与当时文士如杨维桢、张小山、马昂夫、仇山村、班彦功等均有唱和往来,杨维桢曾谓其诗作“俊逸清赡,侪辈鲜及。不目之为仙才不可也”。传世书迹有《台仙阁记》卷(现藏于上海博物馆)、《题画二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著有诗集《贞居集》(又名《句曲外史集》)五卷。
张雨现存词50雨首,多是唱和赠答之作。其中一些祝寿之词,多为他的方外师友而作,内容较狭窄,语言也较陈旧。他与世俗朋友的唱和词作,反倒寄托了一些真实的思想感情。如他的〔木兰花慢〕《和黄一峰闻筝》、〔石州慢〕《和黄一峰秋兴》等,就描写了“哀音暮年多感,奈对花,对酒更闻鹃”,“闻说,谪仙去后,何人敢拟,酒豪诗杰,草草山窗,还我旧时明月”。表现了他感叹流年易逝的世俗情绪,这些情绪,具有元代士人多愁善感、格外消沉的共同特点,毫无道士的清拔超脱之气。他的有些即兴之作,如《朝中措·早春书易玄九曲新居壁》:“行厨竹里,园官菜把,野老山杯,说与定巢新燕,杏花开了重来”,写出了山居的恬淡情趣。张雨还有一些描写他半是道士、半为儒生、半隐半俗的生活情景,以及“难留锦瑟华年”一类的闲情和清愁的词,表现了金元间新道教道士的特点。他还有一些咏物词,虽然极意摹写情态,但总有拘泥局促的痕迹。他的一些词着意摹仿宋词婉约派,有的词又故作奇语,但艺术上没有突破,所以个人的风格不很明显。一些小令倒是通俗清新,在元人小令中也堪称佳作,如描述他辞去道职过起平民生活的感受的《双调·水仙子》:“归来重整旧生涯,潇洒柴桑处士家。草庵儿不用高和大,会清标岂在繁华?纸糊窗,柏木榻。挂一幅单条画,供一枝得意花,自烧香童子茶”。张雨也写诗,有的作品抒发他的民生关怀,如《避暑图》:“雪藕冰盘斫鲙厨,波光帘影带风蒲。苍生病渴无人问,赤日黄埃尽畏途。”写出了社会的不平、百姓的痛苦。又如《题仲穆墨兰》显露其民族气节:“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仲穆是赵子昂的儿子,此诗有讥讽赵氏父子出仕元朝之意,据说赵仲穆见此诗后,感到惭愧,不再画兰花。张雨工书画,其书法初学赵孟頫,后学怀素、张旭。字体楷草结合,俊爽清洒自成一格。存世书迹有《山居即事诗帖》、《登南峰卷》等。倪瓒在《题张贞居书卷》称“贞居真人诗,人,字,画,皆为本朝道品第一”。其画以淡彩见长,善画石木,用笔古雅,尤善以败笔点缀石木人物,颇有意韵。画迹有《霜柯秀石图》,《双峰含翠图》等。
刘玉(1257~1308)为元初符箓派净明道的重创者。净明道是由何真公创立于南宋,但到宋末战乱中湮灭。刘玉字颐真,号玉真子。南康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人,后随父迁隆兴新建(今江西南昌)。弱冠时父母双亡。家庭贫困,力耕而食。但刘玉视尘事不足为,笃志于神仙之学。据《净明忠孝全书·玉真刘先生传》,大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至元贞三年(1297)间,刘玉在江西南昌西山就开始净明道的重建活动。他编造了大量仙真降临神话来吸引道众,并建造一批坛、靖,招收一批弟子,从组织上使净明道得以恢复,更重要的是对净明道教义才重新阐释。主要围绕“净明忠孝”四字。忠就是忠于君,孝就是孝于亲。但这个“君”不仅是皇帝,,最重要是“心君”“一念欺心,即不忠也”;“孝”也不仅仅是指父母,而要“一体皆爱”,这样就获得各级政权个社会的广泛认可。至于如何达到“一物不欺”和“一体皆爱”,刘玉提出必须经过“始于忠孝立本,中于去欲正心,终于直至净明”这三个修炼步骤(《净明忠孝全书》,见《道藏》24册)。也就是说,刘玉的净明道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永恒,不再追求肉体的长生不老,主要追求忠孝道德的完善,忠孝道德最完善的人就是真人、仙人。这与儒家主张已极为相近。总之,刘玉重建的净明道带有极为强烈的入世精神,不同于传统的符箓派,鬼神之气较少,这在道教诸派中极为罕见。刘玉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去世,由其弟子黄元吉继位第二代传人。
莫月鼎,南宋、元代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关于他的名字,籍贯及生卒年,诸书记载不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五曰:“月鼎真人姓莫氏,讳洞一,字起炎,浙西川人”。宋濂《元莫月鼎传碑》说他名“起炎,入道后,更名沾乙,自号月鼎”。人称“莫真官”、“莫月鼎真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浙江通志》说为钱塘人)大约生于南宋宝庆(1225~1227)年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卒。莫月鼎出身宦族,祖、父在宋时皆为显官。生而聪慧,幼习科举,三试不利,乃弃家为道士。初入四川青城山丈人观,从徐无极受五雷法。又闻南丰邹铁壁得王文卿斩勘雷书,秘不外传,乃委身童隶事之,终获受其《九天雷晶隐书》。于是“召雷雨,破鬼魅,动与六合。虽喜笑怒骂,皆若有神物从之者。”因此名重当时。会稽混融韩公,钱塘杨和玉蟾川诸公,望重当代,为道法所宗,皆炷香座下,由是道法愈重。据宋濂《莫月鼎传碑》言,宋理宗宝佑戊午(1258),浙东大旱,太守马光祖请其祷雨。月鼎建坛祷之,雨立至。理宗闻之,赐诗一章,谓其为神仙。(见《苏州府志》)
至元二十六年(1289),世祖召见于滦京内殿。问曰:“可闻雷呼?”月鼎对曰:“可。”即取胡桃掷地,雷应声而发,震撼殿庭,世祖为之改容。复命请雨,雨立致。或谓令祈雪,立验。世祖大悦,厚赐之,不受。请其掌道教,则以老耄辞,旋南归。于是踵门求授道者益众,有疾患求治者,或书符与之,或嘘气授之,“无不立验”,人常称之为“莫真官”。莫月鼎也不积蓄财物:在京城行雷后,“一时名动京师,奔走后先者如云如堵,有不远千里及门而求道者,有奉束五十缗,师受之,一日袖之而去,遇酒肆陋者乃入,见贫寒者济之,有老病孤弱者必以物与之,及晡而还,缗皆罄矣。平素“落魄无家,随所寓而止焉,求其道者甚众。往往遗世绝俗离伦,饮酒辄醉,自乐天真”。世祖至元末逝世于苏州。“卒前书偈曰:‘七十四年明月,也曾阴晴圆缺。今日大地光明,三界虚空透彻’。书毕,端坐而逝,颜面如丹。”(见《苏州府志》)所得王文卿秘籍,一如邹铁壁,不轻授人。得其传者,唯王继华与潘无涯。
张守清,(1253一?)名洞渊,号月峡叟。峡州宜都(今湖北宜昌西北)人。元初武当山清微派代表人物,明代任自垣《武当山志》称其“独冠武当”。幼年读经书习儒业,曾做过吏员,至元21年(1284)9月,他30岁时,听说武当山道士鲁洞云“仙誉超群,不干名利”,慕名入山拜洞云为师,修炼金丹大道。鲁洞云尽授其道要,得本山派符箓嫡传;后又师事张道贵、叶云莱、刘道明,尽得清微雷法之秘传及汪贞常所传全真大道。因此张守清全面继承武当派、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等各派之长,成为武当道教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形成了内炼金丹大道、外行清微雷法的、融贯各家为一体的新武当派。至大三年(1310),皇太后答己听说张守清道行高深,遣使命建金箓大醮,征召入宫。元仁宗皇庆元年、二年,京师连续干旱,皇室诏张守清到京城祷雨,屡祈屡应。皇太后赏赐甚厚。但张守清将赏赐“尽散与其众,不以一钱私己。”时任翰林学士承旨的赵孟頫赞叹说:“其行若是,真所谓绝无而仅有者哉!”张守清返归时,仁宗御赐南岩宫匾额,并赐张守清“体玄妙应太和真人”之号,管领武当教门公事。元代诗人范德机奉旨送张守清还山,作有《送张炼师归武当山》五言诗一首,对此叙述甚详。
此前后,武当各宫观也先后被纳入官制,置提点、甲乙住持等职。张守清管领武当山道教事务前后,广收弟子、门徒达四千多人。这时在当时的道教人物中,收徒之多,几乎绝无仅有。因此无疑壮大了武当道教的教团组织,扩大了武当道教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而且,他当时还命弟子编刊道书,如《道藏》中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启圣嘉庆图》、《清微玄枢奏告仪》、《请微神烈秘法》等道书,都与他有相关。
张守清在武当道教大兴之后,遂激流勇退,隐修于清微妙华岩(今武当山天柱峰南五里清微宫后山)精修无极上道。《道藏》有关道经所列清微派中,称他为“冲元雷使”。至今妙华岩山洞里有丹床、丹池等古迹,均为品质极高的石刻文物。同岩修炼者还有张三丰真人。后无疾而终。卒年不详。有记载元惠宗至元2年(1336)秋,83岁高龄的张守清出游龙虎山,收汪道一为徒,“授以金丹雷霆秘诀”。
张守清不仅广收门徒勤于道业,而且致力于武当山宫观殿宇的修建,他利用武当道教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为武当山积累了极大的财富。从元至元21年到至大3年,张守清在开垦荒地,瞻养道众同时,用了27年时间,带领200多名徒众开凿南岩,叠石为路,积水为池,终于建成南岩天乙真庆宫石殿,“规模宏丽,古昔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