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宰相"范纯仁的名士范儿

  范纯仁的爸爸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闪烁千古,以致范氏子孙在他的星光下显得十分黯淡。其实范纯仁官职比他老爸高,社会影响比他老爸大,别有名士味道。   ◎放着“官二代”不做   作为纯正的“官二代”,范纯仁十几岁就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这是个正九品的官职,虽然官不大,但在别人看来是十分荣耀的事,可范纯仁对此十分不屑,他说:“赖恩泽而生,吾耻之。”他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22岁时他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中进士,以自己的能力,名正言顺地当了官。   ◎放着“快车道”不走   宋神宗继位后,很想有一番作为,有一次他召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的范纯仁入朝,询问陕西城郭、甲兵、粮储如何。   范纯仁汇报说:“城郭粗全、甲兵粗修、粮储粗备。”   神宗大为惊讶,质问他说:“我委任你边防的重任,怎么干的每件事都如此粗陋?”   范纯仁回答说:“粗者是说未精,但如此也足够了。愿陛下不要留意边防,若边臣观望陛下之意,整天想着立功之事,将来必有意外之患。”   神宗不解,疑惑地望着他:“将士想为国家立功还不是好事吗?我不关心国防,要关心什么呢?”   范纯仁上奏说:“王安石变更祖宗法度,聚敛财利,民心不安。《书经》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但愿陛下考虑不能见到的埋怨。”   神宗说:“什么是不能见到的埋怨?”   范纯仁回答说:“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即是。作为天子,要细细体察百姓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怨气,把百姓治理好了,天下就平安了。”   后来朝廷任命范纯仁为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知州,以应对西夏的威胁。临上任前,神宗召见他说:“你的父亲在庆州有威名,现在可以说是世职。你跟随你父亲很久,兵法一定精熟,边事也一定精熟。”   范纯仁回答说:“我是儒家,没有学过兵法,先父守边时,我还很年轻,也记不得什么,而且现在事势也有不同。陛下使臣下修治城垒,爱养百姓,不敢推辞。若开拓边疆,侵攘土地,希望跟帅臣商议。”   出了皇宫,同僚吕大防问他:“皇帝很看重你,这正是建功封侯的好时机,你为什么总是推三阻四呢?”   范纯仁说:“皇帝年轻,功名心太重,岂能轻言战事呢?《大学》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个慢功夫,急不得。”   皇帝希望“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范纯仁却总是以“道远者理当驯致,事大者不可速成”劝皇帝悠着点,放着快行道不走,不主动与领导合拍,其后果就是他的官职长期原地踏步。后来当改革以失败告终,王安石黯然下台,神宗皇帝才想起范纯仁当年的忠告,不由十分感慨。   ◎放着“太平官”不干   范纯仁就任的第一个职务是襄邑县(今河南睢县)知县,这里有一片皇家卫戍部队御林军的牧场,那些卫士们飞扬跋扈,牧马时经常践踏老百姓的庄稼。百姓告到县里,范纯仁二话不说,当即逮捕了一个侍卫,并当众处以鞭杖之刑。牧场的主管官员大怒说:“天子的宿卫,怎敢如此对待?”随即把此事上报给了朝廷。皇帝立刻派出御史,范纯仁理直气壮地说:“养兵的费用来于田税,若使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能执法,田税从哪里来?”还好皇帝听到他的话,下诏不再追究此事。   哲宗时,范纯仁回到朝廷,“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棱角依然锋利。侍郎苏辙在接受皇帝策问时,引用了汉昭帝改变武帝法度的事做例子。哲宗一听,大发雷霆:“你怎么能以汉武比先帝?”大概谁也没见过皇帝发过这么大的火,苏辙没敢再辩解,默然走下金殿待罪,众大臣吓得没人敢抬头。这时,范纯仁站了出来,从容地说道:“武帝雄才大略,史无贬辞。苏辙用他比先帝,不是诽谤。陛下亲政刚开始,进退大臣,不应如诃叱奴仆一样。”右丞邓润甫善于看着领导的脸色说话,厉声说道:“先帝法度,被司马光、苏辙破坏殆尽。”范纯仁说:“不是这样,法本没有弊端,有弊就当改。苏辙所论,事与时而已,不是说人。”哲宗因此才稍微息怒。苏辙平日里与范纯仁因为政见不同,少有来往,至此他拜服说:“您老人家是佛地位中人。”   章惇为相后,把前任宰相吕大防等流放岭南,并且建议皇帝说,即使遇到大赦,也不应让他们回来。范纯仁听说后,十分忧愤,想斋戒后上疏申辩。此时的他已经七十高龄,正闹着眼病,双目失明,家人们都跪下求他:“千万不要再触怒皇上,万一被远斥,实在不是年老之人所适宜的啊!”范纯仁回答说:“事至于此,没有一人敢说,假若皇上之心由此而有所回转关系就大了。否则,即使我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于是上书皇帝,为吕大防等辩解,而他最终因为触怒章惇,而被判与吕大防同罪,罢职出任随州。   范纯仁在官场混了一辈子,一不读《厚黑学》,二不念《孙子兵法》,只玩阳谋,不耍阴谋,一生升迁的时候少,贬谪的时候多,几起几落,至死不改正直的品格。   编辑/王玉

  范纯仁的爸爸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闪烁千古,以致范氏子孙在他的星光下显得十分黯淡。其实范纯仁官职比他老爸高,社会影响比他老爸大,别有名士味道。   ◎放着“官二代”不做   作为纯正的“官二代”,范纯仁十几岁就被任命为太常寺太祝。这是个正九品的官职,虽然官不大,但在别人看来是十分荣耀的事,可范纯仁对此十分不屑,他说:“赖恩泽而生,吾耻之。”他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22岁时他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中进士,以自己的能力,名正言顺地当了官。   ◎放着“快车道”不走   宋神宗继位后,很想有一番作为,有一次他召时任陕西转运副使的范纯仁入朝,询问陕西城郭、甲兵、粮储如何。   范纯仁汇报说:“城郭粗全、甲兵粗修、粮储粗备。”   神宗大为惊讶,质问他说:“我委任你边防的重任,怎么干的每件事都如此粗陋?”   范纯仁回答说:“粗者是说未精,但如此也足够了。愿陛下不要留意边防,若边臣观望陛下之意,整天想着立功之事,将来必有意外之患。”   神宗不解,疑惑地望着他:“将士想为国家立功还不是好事吗?我不关心国防,要关心什么呢?”   范纯仁上奏说:“王安石变更祖宗法度,聚敛财利,民心不安。《书经》说‘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但愿陛下考虑不能见到的埋怨。”   神宗说:“什么是不能见到的埋怨?”   范纯仁回答说:“杜牧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即是。作为天子,要细细体察百姓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怨气,把百姓治理好了,天下就平安了。”   后来朝廷任命范纯仁为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知州,以应对西夏的威胁。临上任前,神宗召见他说:“你的父亲在庆州有威名,现在可以说是世职。你跟随你父亲很久,兵法一定精熟,边事也一定精熟。”   范纯仁回答说:“我是儒家,没有学过兵法,先父守边时,我还很年轻,也记不得什么,而且现在事势也有不同。陛下使臣下修治城垒,爱养百姓,不敢推辞。若开拓边疆,侵攘土地,希望跟帅臣商议。”   出了皇宫,同僚吕大防问他:“皇帝很看重你,这正是建功封侯的好时机,你为什么总是推三阻四呢?”   范纯仁说:“皇帝年轻,功名心太重,岂能轻言战事呢?《大学》里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个慢功夫,急不得。”   皇帝希望“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范纯仁却总是以“道远者理当驯致,事大者不可速成”劝皇帝悠着点,放着快行道不走,不主动与领导合拍,其后果就是他的官职长期原地踏步。后来当改革以失败告终,王安石黯然下台,神宗皇帝才想起范纯仁当年的忠告,不由十分感慨。   ◎放着“太平官”不干   范纯仁就任的第一个职务是襄邑县(今河南睢县)知县,这里有一片皇家卫戍部队御林军的牧场,那些卫士们飞扬跋扈,牧马时经常践踏老百姓的庄稼。百姓告到县里,范纯仁二话不说,当即逮捕了一个侍卫,并当众处以鞭杖之刑。牧场的主管官员大怒说:“天子的宿卫,怎敢如此对待?”随即把此事上报给了朝廷。皇帝立刻派出御史,范纯仁理直气壮地说:“养兵的费用来于田税,若使毁坏百姓田亩而不能执法,田税从哪里来?”还好皇帝听到他的话,下诏不再追究此事。   哲宗时,范纯仁回到朝廷,“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棱角依然锋利。侍郎苏辙在接受皇帝策问时,引用了汉昭帝改变武帝法度的事做例子。哲宗一听,大发雷霆:“你怎么能以汉武比先帝?”大概谁也没见过皇帝发过这么大的火,苏辙没敢再辩解,默然走下金殿待罪,众大臣吓得没人敢抬头。这时,范纯仁站了出来,从容地说道:“武帝雄才大略,史无贬辞。苏辙用他比先帝,不是诽谤。陛下亲政刚开始,进退大臣,不应如诃叱奴仆一样。”右丞邓润甫善于看着领导的脸色说话,厉声说道:“先帝法度,被司马光、苏辙破坏殆尽。”范纯仁说:“不是这样,法本没有弊端,有弊就当改。苏辙所论,事与时而已,不是说人。”哲宗因此才稍微息怒。苏辙平日里与范纯仁因为政见不同,少有来往,至此他拜服说:“您老人家是佛地位中人。”   章惇为相后,把前任宰相吕大防等流放岭南,并且建议皇帝说,即使遇到大赦,也不应让他们回来。范纯仁听说后,十分忧愤,想斋戒后上疏申辩。此时的他已经七十高龄,正闹着眼病,双目失明,家人们都跪下求他:“千万不要再触怒皇上,万一被远斥,实在不是年老之人所适宜的啊!”范纯仁回答说:“事至于此,没有一人敢说,假若皇上之心由此而有所回转关系就大了。否则,即使我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于是上书皇帝,为吕大防等辩解,而他最终因为触怒章惇,而被判与吕大防同罪,罢职出任随州。   范纯仁在官场混了一辈子,一不读《厚黑学》,二不念《孙子兵法》,只玩阳谋,不耍阴谋,一生升迁的时候少,贬谪的时候多,几起几落,至死不改正直的品格。   编辑/王玉


相关文章

  • 北宋"布衣宰相"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
  • 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31.5×37.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念者 日企轩驭之来 以释烦渴 天气计寒 必已倦出 应且盘桓过冬 况伯康初安 谅难离去咫尺 无由往见 岂胜思仰之情 更祈以时 倍加保重 其他书不能尽 ...查看


  • 重阳节的诗句:和李敖重九席上遣兴
  • <和李敖重九席上遣兴>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原文. <和李敖重九席上遣兴>原文 谪居闲僻少朋游,珍重征帆肯暂收. 多难共惊霜远鬓,重阳还喜菊盈瓯. 楼前雨洗千山翠,天 ...查看


  • 北宋"殿上虎"刘安世
  • 北宋"殿上虎"刘安世 北宋后期,朝廷出现了一位可与魏征相媲美的以直谏闻名的大 臣,这就是被时人称之为"殿上虎"的刘安世. 刘安世(1048-1125),字器之,号读易老人,学者称元城 先生,北宋魏(今 ...查看


  •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指的是哪八个人?你最多知道三个
  • 公元746年,杜甫初到长安,继续追寻着自己的梦.没想到,已经离开两年的李白还留下了一大堆传说,其中以饮中八仙的故事最为吸引他. 可惜,杜甫来得太迟了,饮中八仙早已绝迹江湖,有的人已经不在人世.怀着无比的向往之情,他写下了这首热情洋溢的< ...查看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 ◎道学二(程氏门人) ○刘绚 李吁 谢良佐 游酢 张绎 苏昞 尹焞 杨时 罗从彦 李侗 刘绚字质夫,常山人.以荫为寿安主簿.长子令,督公家逋赋,不假鞭扑而集.岁大旱,府遣吏视伤所,蠲财什二,绚力争不得,封还其楬,请易之.富弼叹曰:" ...查看


  • 名人教子故事
  • 名人教子故事 以铭教子 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长子苏迈赴任县太尉时,苏东坡送他一个砚台,上有他所刻的砚铭:"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以谜教子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他想结婚是大事, ...查看


  • 他被朱熹誉为天下第一流人物
  •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弹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先世邠州(今陕西省邠县/彬县),后迁居江南,为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苏州市). 早年 范 ...查看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杨震是坚持操守的东汉名士.清正廉洁的布衣宰相. 有一年,杨震赴任东莱太守,途中必须经过昌邑县,而该县县令王密正是杨震一手提拔的官员.这天,杨震来到昌邑县.王密得知恩师光临,高兴无比.他为了报答杨震的提携之恩,特意在夜深人静之时带着黄金十斤来 ...查看


  •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
  •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人],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