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切的
任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
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应该从他们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
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
力。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已成为目前小学数
学教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
(一)时代背景及意义
授、学生的模仿
和记忆,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
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那如何
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操作活动场面,让
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是数学教学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特别是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
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
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
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
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好
动”是孩子的天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
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
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
生的素质。
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
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
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动手实践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
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刚开始面临问题
时,并不知道选择何种解题策略,即使想“动手实践”也常苦于不知
道怎么做;而且做也不是万能的,做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研
究动手时间的有效性能避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假象,
产生偏差。
2、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
践有效性的实验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
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
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二)现状分析
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已成为目前小学
数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但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使动手实践仅仅是走过场:1、动手实践活动乱而杂,因此完不成教
学任务,甚至拖堂的现象时有发生。2、教师充当“指挥官”。一味要
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操
作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或缺乏合作性,学生兴致不高。4、动手操作、
实践活动的形式机械单一,范围不够广泛。
二、课题的界定
“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
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
操作活动,泛指制作学具、感知体验(看、摸、拉、摆、分等)、实
物测量、画统计图统计表、设计游戏等。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一)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
1、通过翻阅书籍、查阅网上信息等收集有关“动手实践”的教
育理论知识,教师进行集体学习。
2、选择适合“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教师上公开
课,讨论怎样的动手操作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教师观看课堂实录,进行课后调查,再次证实动手操作是否
真正发挥作用;
4、对不同的课型: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综合实践
进行研究,概括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教师尽量使用身边的操作工具,唤起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
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当作数学学习的工具,培养敏锐地收集
“动手实践”所需的工具;
2、注意培养操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眼到,脑
到,嘴到;小组合作要先独立思考,再分工合作,最后评价、小结。 特点及创新点:
①、课题是经过调查、实验及实际案例分析进行的,力图从理论
到具体操作等多方面展示动手实践的不足及有效性,从存在动手实
践,无效动手实践,有效动手实践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②、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开拓了原有关动手实践相关措施,根据
新课标理念下在小学设计有效地动手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包括实践
内容。
③、所涉及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方面 。
本人只能根据现状提出自己一些建设性建议,本设计由于尚未真正进
行实验,提出的设计难免存在问题,期待能在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改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十分强调:让每位学生通过动
手、观察、动脑、讨论、试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儿童通过画、
折、剪、摆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观感受,再经过手脑
并用,便可建立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
能力。
3、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要经过动作感知
——表象——概念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讲,
这也是一个从物化到内化的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外部的活动,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在于操作活动能引起学生把外显的动作
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
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五、课题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而每个主体又
都有活生生的个性。没有无主体的个性,主体是个性的承担者;也没
有无个性的主体,个性是主体的表现物。
2、现实性原则
提出的问题或要给出的概念等变得可以操作,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
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有趣的材料,通过动手实践、填表、讨论、发现等
方式达到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目的。
3、合作互助性原则
作互补、共同制
作、互助操作的意识和行为,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和集体荣誉感。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实验法
课堂教学,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量
来反映。
2、行动研究法
学生对新课堂的兴趣、态度及参与度。
3、经验总结法
有效性。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5、6年级进行研究实验。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时间:二年,即2010年9月——2012年6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主要工作:课题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鉴经验,确
定初步的研究实施方案。
(1)酝酿阶段(发现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开学初,教务处召开数学教研组会议,会议上讨论
并决定了本学期开展以动手操作为核心的课例教研活动,分工明确,
初步研究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安排同
课异构教学的执教教师和教学内容,确定研讨中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
操作中体验知识的生成”。 因此,数学教研组计划实施课例研究,
以“在操作中体验知识的生成”为中心,围绕“问题——设计——行
动——反思——总结——行为”的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方式来进行
开展校本教研。
(2)准备阶段
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提升理论
在校本教研中,我校教师非常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
的支持和帮助,使校本教研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使
专业引领成为校本教研的有效支持。在校本教研阶段,邀请专家、教
研员非常重要。特别是专家的“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
而不发”的耐人寻味的指导,给予我们更多的启迪,为新课改奠定了
基础。因此积极邀请县级教研员、优秀教师来校指导,争取他们的支
持和帮助,加强青年教师和名师培养,为教师业务学习、水平提高和
才能展示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数
学课堂教学质量。
②、确定课例,撰写设计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选择了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六年级关于
动手操作的内容,经过仔细筛选确定课例。
2、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4月)
主要工作:
课题教师以动手操作设计研究的要求,以某个知识点、以某单
元内容、以某类型知识开展一种或几种操作设计的研究,并写出研究
课例及阶段小结,课题组进行阶段研究总结,写出中期研究报告。
在总结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组织对各册教材的系统的操作设
计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并写出教案或案例。
3、总结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等。
2、课题组教师课堂教学图片集。
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毓信,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
若干小学数学课例说开去.课程·教材·教法,2003,12
2、刘丽颖,黄翔.美国数学教材中的“动手做”.数学教育学
报,2005,5
3、杨豫晖. 论课堂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j].现代中小学教
育,2006,3
4、杨豫晖. 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06.3
5、程方平. (田晓娜, 张维铎). 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 动
态智能活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蔡宏圣,发展:数学操作技能教学的应有之义[j ]. 论坛教
海探航,江苏教育,2007.7
7、柳玉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之浅见[j ]. 青海教育,
2002.1-2 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9、《动手做》 王一博
10、《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作者:(美)R.W. 柯普兰(Richard W.Copeland)著;李其维, 康清镳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丛编项:中小学数学教学论著译丛
2010年11月
郑平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切的
任务。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
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应该从他们经验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
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逐步发展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问题解决的能
力。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已成为目前小学数
学教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
(一)时代背景及意义
授、学生的模仿
和记忆,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
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那如何
让课堂成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操作活动场面,让
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有效学习,是数学教学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特别是小学生主要是以形象
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
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
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
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好
动”是孩子的天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
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
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
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
生的素质。
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
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
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课题研究的意义:
1、动手实践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
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小学生刚开始面临问题
时,并不知道选择何种解题策略,即使想“动手实践”也常苦于不知
道怎么做;而且做也不是万能的,做的结果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研
究动手时间的有效性能避免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假象,
产生偏差。
2、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进行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动手实
践有效性的实验研究,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
每个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
懂得交流、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发挥真正的有效性。
(二)现状分析
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已成为目前小学
数学教师首选的教学手段。但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使动手实践仅仅是走过场:1、动手实践活动乱而杂,因此完不成教
学任务,甚至拖堂的现象时有发生。2、教师充当“指挥官”。一味要
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操
作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或缺乏合作性,学生兴致不高。4、动手操作、
实践活动的形式机械单一,范围不够广泛。
二、课题的界定
“动手实践”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
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
操作活动,泛指制作学具、感知体验(看、摸、拉、摆、分等)、实
物测量、画统计图统计表、设计游戏等。
三、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
(一)探索“动手实践活动”有效的教学方法
1、通过翻阅书籍、查阅网上信息等收集有关“动手实践”的教
育理论知识,教师进行集体学习。
2、选择适合“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集体备课,教师上公开
课,讨论怎样的动手操作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3、教师观看课堂实录,进行课后调查,再次证实动手操作是否
真正发挥作用;
4、对不同的课型: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概率、综合实践
进行研究,概括出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探索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教师尽量使用身边的操作工具,唤起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
感受到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当作数学学习的工具,培养敏锐地收集
“动手实践”所需的工具;
2、注意培养操作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眼到,脑
到,嘴到;小组合作要先独立思考,再分工合作,最后评价、小结。 特点及创新点:
①、课题是经过调查、实验及实际案例分析进行的,力图从理论
到具体操作等多方面展示动手实践的不足及有效性,从存在动手实
践,无效动手实践,有效动手实践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
②、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开拓了原有关动手实践相关措施,根据
新课标理念下在小学设计有效地动手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包括实践
内容。
③、所涉及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为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方面 。
本人只能根据现状提出自己一些建设性建议,本设计由于尚未真正进
行实验,提出的设计难免存在问题,期待能在实验中得到进一步改进。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活动教学理论。活动教学理论十分强调:让每位学生通过动
手、观察、动脑、讨论、试验,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让每位学生在愉快的实践体验中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育学理论。教育学研究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儿童通过画、
折、剪、摆等动手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直观感受,再经过手脑
并用,便可建立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
能力。
3、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要经过动作感知
——表象——概念这样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讲,
这也是一个从物化到内化的过程,动手操作是一种外部的活动,是一
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特殊性在于操作活动能引起学生把外显的动作
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
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五、课题研究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而每个主体又
都有活生生的个性。没有无主体的个性,主体是个性的承担者;也没
有无个性的主体,个性是主体的表现物。
2、现实性原则
提出的问题或要给出的概念等变得可以操作,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
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有趣的材料,通过动手实践、填表、讨论、发现等
方式达到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目的。
3、合作互助性原则
作互补、共同制
作、互助操作的意识和行为,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和集体荣誉感。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1、调查实验法
课堂教学,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影响,并通过一系列量
来反映。
2、行动研究法
学生对新课堂的兴趣、态度及参与度。
3、经验总结法
有效性。
七、课题研究的对象
5、6年级进行研究实验。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课题研究时间:二年,即2010年9月——2012年6月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主要工作:课题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鉴经验,确
定初步的研究实施方案。
(1)酝酿阶段(发现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开学初,教务处召开数学教研组会议,会议上讨论
并决定了本学期开展以动手操作为核心的课例教研活动,分工明确,
初步研究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安排同
课异构教学的执教教师和教学内容,确定研讨中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
操作中体验知识的生成”。 因此,数学教研组计划实施课例研究,
以“在操作中体验知识的生成”为中心,围绕“问题——设计——行
动——反思——总结——行为”的循环往复的螺旋式上升方式来进行
开展校本教研。
(2)准备阶段
①、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提升理论
在校本教研中,我校教师非常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
的支持和帮助,使校本教研形成一个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格局,使
专业引领成为校本教研的有效支持。在校本教研阶段,邀请专家、教
研员非常重要。特别是专家的“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
而不发”的耐人寻味的指导,给予我们更多的启迪,为新课改奠定了
基础。因此积极邀请县级教研员、优秀教师来校指导,争取他们的支
持和帮助,加强青年教师和名师培养,为教师业务学习、水平提高和
才能展示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数
学课堂教学质量。
②、确定课例,撰写设计
在这个环节里,我们选择了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五、六年级关于
动手操作的内容,经过仔细筛选确定课例。
2、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2年4月)
主要工作:
课题教师以动手操作设计研究的要求,以某个知识点、以某单
元内容、以某类型知识开展一种或几种操作设计的研究,并写出研究
课例及阶段小结,课题组进行阶段研究总结,写出中期研究报告。
在总结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组织对各册教材的系统的操作设
计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归纳。并写出教案或案例。
3、总结阶段(2012年4月——2012年6月)
主要工作:
(1)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
(2)教师撰写研究论文。
(3)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案例、教案等。
2、课题组教师课堂教学图片集。
3、《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主要参考文献
1、 郑毓信,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由
若干小学数学课例说开去.课程·教材·教法,2003,12
2、刘丽颖,黄翔.美国数学教材中的“动手做”.数学教育学
报,2005,5
3、杨豫晖. 论课堂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性[j].现代中小学教
育,2006,3
4、杨豫晖. 论课堂活动的有效性[j].新课程研究,2006.3
5、程方平. (田晓娜, 张维铎). 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 动
态智能活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6、蔡宏圣,发展:数学操作技能教学的应有之义[j ]. 论坛教
海探航,江苏教育,2007.7
7、柳玉萍,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之浅见[j ]. 青海教育,
2002.1-2 8、《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9、《动手做》 王一博
10、《儿童怎样学习数学》
作者:(美)R.W. 柯普兰(Richard W.Copeland)著;李其维, 康清镳译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5 丛编项:中小学数学教学论著译丛
2010年11月
郑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