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忧患意识的调查
一 前言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繁,食品安全问题屡屡现身新闻报道,使民众屡感不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
背景一 “瘦肉精”事件:
国内养猪户不顾农业部的规定,为了使猪肉不长肥膘,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因此称为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 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若长期食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河南省公安厅早些时候亦披露了案情的大概,一位名叫刘襄的中年男子,隐身于一家名为襄九精细化工厂的厂区里,制贩瘦肉精达数年之久,通过层层中间流通环节,最终祸及双汇及周边数地。 “绵阳双汇之前每天屠宰1600头生猪,现在每天300头;漯河双汇总部以前每天消化掉6000头猪,现在每天只有800头。这次瘦肉精事件对双汇的影响很大,估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100亿元,甚至可能接近200亿元。”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0年双汇集团收入突破500亿元,若按照该人士的预测,此次“瘦肉精”将会至少吞噬掉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甚至接近四成。
2009年,瘦肉精为祸事件就时有发生,广州市卫生局发现天河、增城两区共有11起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的报告,涉及46人。检后得知,病发与瘦肉精有关。
河南瘦肉精事件第一批被提起公诉的8名被告人被判刑,分别被一审法院认定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玩忽职守罪”,其中被告人刘襄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
背景二 “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起因是原奶供应商,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检测指标,,以通过三鹿集团检测。河北省曲周县的张玉军在2007年7月前一直在当地从事养殖业。在养牛过程中,他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将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按一定比例配制“蛋白粉”的方法,据称“能够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而且不易挥发,不易被检查出来”。这个造假的规模很大,供应商的原奶如果不能及时卖给三鹿, 就会遭受很大损失,这是他们添加三聚氰胺的动机.。
三聚氰胺的致病机理是在尿路结晶形成结石阻塞泌尿系,导致肾衰。这种由尿路梗阻造成的肾衰,如果能够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会很快恢复正常。
二 调查内容
结果分析:
1.被调查者中,50%的人担忧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21%的人表示无所谓,15&
的人表示非常担忧,14%的人表示乐观。
2.在市场上购买食物时,60%的被调查人表示不放心,27%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只有13%的人表示放心。可见,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发生,人们对于市场上的食物都不是很放心。
3.在调查者中,57%人选择去超市购买食品,17%的人选择去大排档购买食品,最后的15%和11%选择去路边摊和小卖部买食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我们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超市里的食品还是有安全保障的。
4.在调查者中,42%是从报刊杂志上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的,29%和23%分别是从电视节目或亲戚朋友那里获知,还有6%是从其他途径获知。
5.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00位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知道“瘦肉精”,“三鹿奶粉”,“苏丹红”,“圣元奶粉”事件,其中“三鹿奶粉”事件更是有84票。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6.在购买食品时,有明确的安全日期,经常广告,味道好位列前三,可见,人们在购买食品时,还是很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的。
7.在以下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缺斤少两和过期食品是最主要出现的问题,其次是虚假生产日期和虚假宣传,最后是以次充好。
8.在获知某食品有安全问题后,69%的人选择了以后减少购买改食品,20%的人选择了不再买该食品,剩下11%选择了照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安全还是很在乎的。
9.在购买食品时,在是否阅读食品标签方面,56%的人选择了偶尔阅读一下,20%,5%的人表示通常不看或者是从来不看,只有14%的人是认真阅读标签的。从中我们可以看打,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10.之所以选择不去政府部门投诉的原因中,被调查者中,39%的人是因为不知道那些政府部门负责相关工作,29%的人是因为上报程序繁琐,效率低,23%的人是因为认为自己的申诉不会受到重视,9%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
11.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厂家利欲熏心分别位于前三,分别占了25%,18%和18%
12.在被调查者最担心的问题中,41%的人选择了食品中含有过量的食品添加剂,36&的人选择了卫生条件不过关的厂家生产的食品流入市面,10%的人选择了蔬菜农药残留,8%的人选择了食品中含有非食用性化学物质,5%的人选择了病死家禽流入肉类市场,还有1%的人选择了其他。
13.就目前应采用何种措施来保证食品安全这个问题,被调查者认为严格立法和舆论监督很重要,都占了28%,提高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紧跟其后,占了23%。
三 关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增加执法人员责任感
对政府有关执法部门人员、管理人员,对从事食品种植、生产、销售人员以及家属应系统地、经常性进行开展道德、责任、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在他们心中牢牢地树立起质量关、道德观来进行这种工作。政府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从思想源头上把住质量安全关,净化了思想,就不会有不净的行动及后果。这是根本,根本抓不好,手段及制度均起不了作用,问题会时而发生。
(2)净化市场源头
重点应对人民每天需食用的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严加控管,进行规范型、创新型种植、生产结构及生产保障体系调整。市场上的食品应由大型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国家认可的种植专业户、集团,生产厂家的食品占绝大部分,对落后的、零星的、质量无保障的种植户、生产小厂适时淘汰,或成无人问津而自灭。净化市场是源头,这一步抓好了,购者放心。
(3)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
即在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设置检测仪器、提供检测方法,随时对有关食品主要质量参数进行检测,可由市场专职检测人员或人民群众开展抽检。国家应投入一定费用开展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供市场快速确认质量。如此,不合格产品难以上市,也不敢上市,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上市。
(4)分区片管理并发动群众
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应设立专职人员分区、片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质检,同时适当聘任群众参与这一工作,并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长期坚持,定有收效。
(5)增加媒体透明度
网上、电视台、报纸应有计划、有针对性适时报导食品检测结果,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引来认购者,使其受益,不合格者暴光,让其下架或受冷落,令其整改或停产,多方面、全方位开展关注,持之以恒。
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忧患意识的调查
一 前言
目前,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繁,食品安全问题屡屡现身新闻报道,使民众屡感不安。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大问题
背景一 “瘦肉精”事件:
国内养猪户不顾农业部的规定,为了使猪肉不长肥膘,在饲料中掺入瘦肉精。猪食用后在代谢过程中促进蛋白质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了猪肉的瘦肉率,因此称为瘦肉精。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有数种药物被称为瘦肉精,例如莱克多巴胺及克伦特罗等。 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常见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若长期食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河南省公安厅早些时候亦披露了案情的大概,一位名叫刘襄的中年男子,隐身于一家名为襄九精细化工厂的厂区里,制贩瘦肉精达数年之久,通过层层中间流通环节,最终祸及双汇及周边数地。 “绵阳双汇之前每天屠宰1600头生猪,现在每天300头;漯河双汇总部以前每天消化掉6000头猪,现在每天只有800头。这次瘦肉精事件对双汇的影响很大,估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100亿元,甚至可能接近200亿元。”一位知情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10年双汇集团收入突破500亿元,若按照该人士的预测,此次“瘦肉精”将会至少吞噬掉双汇集团年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甚至接近四成。
2009年,瘦肉精为祸事件就时有发生,广州市卫生局发现天河、增城两区共有11起因吃猪内脏引起腹痛、腹泻的报告,涉及46人。检后得知,病发与瘦肉精有关。
河南瘦肉精事件第一批被提起公诉的8名被告人被判刑,分别被一审法院认定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玩忽职守罪”,其中被告人刘襄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其政治权利终身。
背景二 “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事件起因是原奶供应商,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检测指标,,以通过三鹿集团检测。河北省曲周县的张玉军在2007年7月前一直在当地从事养殖业。在养牛过程中,他经过多次试验,“发明”了将三聚氰胺和麦芽糊精按一定比例配制“蛋白粉”的方法,据称“能够提高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而且不易挥发,不易被检查出来”。这个造假的规模很大,供应商的原奶如果不能及时卖给三鹿, 就会遭受很大损失,这是他们添加三聚氰胺的动机.。
三聚氰胺的致病机理是在尿路结晶形成结石阻塞泌尿系,导致肾衰。这种由尿路梗阻造成的肾衰,如果能够及时解除梗阻,肾功能会很快恢复正常。
二 调查内容
结果分析:
1.被调查者中,50%的人担忧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21%的人表示无所谓,15&
的人表示非常担忧,14%的人表示乐观。
2.在市场上购买食物时,60%的被调查人表示不放心,27%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只有13%的人表示放心。可见,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屡次发生,人们对于市场上的食物都不是很放心。
3.在调查者中,57%人选择去超市购买食品,17%的人选择去大排档购买食品,最后的15%和11%选择去路边摊和小卖部买食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我们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超市里的食品还是有安全保障的。
4.在调查者中,42%是从报刊杂志上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的,29%和23%分别是从电视节目或亲戚朋友那里获知,还有6%是从其他途径获知。
5.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在100位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知道“瘦肉精”,“三鹿奶粉”,“苏丹红”,“圣元奶粉”事件,其中“三鹿奶粉”事件更是有84票。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6.在购买食品时,有明确的安全日期,经常广告,味道好位列前三,可见,人们在购买食品时,还是很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的。
7.在以下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缺斤少两和过期食品是最主要出现的问题,其次是虚假生产日期和虚假宣传,最后是以次充好。
8.在获知某食品有安全问题后,69%的人选择了以后减少购买改食品,20%的人选择了不再买该食品,剩下11%选择了照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安全还是很在乎的。
9.在购买食品时,在是否阅读食品标签方面,56%的人选择了偶尔阅读一下,20%,5%的人表示通常不看或者是从来不看,只有14%的人是认真阅读标签的。从中我们可以看打,我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
10.之所以选择不去政府部门投诉的原因中,被调查者中,39%的人是因为不知道那些政府部门负责相关工作,29%的人是因为上报程序繁琐,效率低,23%的人是因为认为自己的申诉不会受到重视,9%的人是因为其他原因。
11.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厂家利欲熏心分别位于前三,分别占了25%,18%和18%
12.在被调查者最担心的问题中,41%的人选择了食品中含有过量的食品添加剂,36&的人选择了卫生条件不过关的厂家生产的食品流入市面,10%的人选择了蔬菜农药残留,8%的人选择了食品中含有非食用性化学物质,5%的人选择了病死家禽流入肉类市场,还有1%的人选择了其他。
13.就目前应采用何种措施来保证食品安全这个问题,被调查者认为严格立法和舆论监督很重要,都占了28%,提高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紧跟其后,占了23%。
三 关于食品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增加执法人员责任感
对政府有关执法部门人员、管理人员,对从事食品种植、生产、销售人员以及家属应系统地、经常性进行开展道德、责任、法律法规教育、宣传,在他们心中牢牢地树立起质量关、道德观来进行这种工作。政府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从思想源头上把住质量安全关,净化了思想,就不会有不净的行动及后果。这是根本,根本抓不好,手段及制度均起不了作用,问题会时而发生。
(2)净化市场源头
重点应对人民每天需食用的粮食作物、蔬菜、水果、饮用水等严加控管,进行规范型、创新型种植、生产结构及生产保障体系调整。市场上的食品应由大型的、符合质量要求的、国家认可的种植专业户、集团,生产厂家的食品占绝大部分,对落后的、零星的、质量无保障的种植户、生产小厂适时淘汰,或成无人问津而自灭。净化市场是源头,这一步抓好了,购者放心。
(3)建立市场级检测体系
即在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设置检测仪器、提供检测方法,随时对有关食品主要质量参数进行检测,可由市场专职检测人员或人民群众开展抽检。国家应投入一定费用开展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供市场快速确认质量。如此,不合格产品难以上市,也不敢上市,杜绝不合格产品的上市。
(4)分区片管理并发动群众
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应设立专职人员分区、片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监督、质检,同时适当聘任群众参与这一工作,并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长期坚持,定有收效。
(5)增加媒体透明度
网上、电视台、报纸应有计划、有针对性适时报导食品检测结果,对优质、合格产品进行表彰,引来认购者,使其受益,不合格者暴光,让其下架或受冷落,令其整改或停产,多方面、全方位开展关注,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