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题目:江西省xx 抗日战争中的损
失 专业班级:10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班 姓名学号: xxx 指导教师: 刘飞华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践调研目的在于通过对抗战时期江西省各县市财政与人口损失的调查让我们能够
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同
时学习对资料的查找、收集、摘抄和整合的相关技巧。通过这次实践调研我们更加清楚了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学习到了抗日先辈热爱祖国、热爱
人民和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品质,继承和发扬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同时掌握了实
践调研收集资料的技巧。而且撰写这边调查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二:实践内容
在江西省图书馆查阅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湖口,永安,德修县财政与人口损失情况 三:时间和地点:2010年5月15日;地点:省图书馆; 四:实践过程
在xx 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对近代抗日战争的经过有了大概的了解。课余时间我们组织了
实践调研小组,分批、分时间去江西省图书馆进行了有关九江市在抗日战争中的损失的资料
收集。
4月30日,我们对《永修县志》进行了查阅与摘抄。 5月19日,我们对《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第四册初编上》进行了查阅与摘抄。 5月26日,我们对九江民国时期有关报纸和期刊进行了查阅和摘抄。 日军暴行 日本
侵略军攻陷永修时,提出:“烧杀以助军威, 奸淫以助军乐,抢劫以助军食”的法西斯口号。
据缴获日军文件中记载,其指 令有:“1.当地居民不得接近皇军驻地,违者一律格杀勿论。2.粮秣器具实行就地征发。
3.滩溪附近村庄,须完全烧毁。4.行迹可疑之居民须彻底屠杀。”永修人民惨遭茶毒。
一、烧光 民国二十七年冬,日本侵略军攻陷永修,所到之处,见屋便焚,火光冲天,
烟雾弥漫10余日。黄家岭、大路边一带村落,尽成焦土,无一幸存。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
二日,日军从张公渡进犯滩溪,先以飞机轮番轰炸,张公渡60余户的村庄被毁。日军进犯吴
城镇,军舰驶入饶河口,用大炮猛轰,飞机滥炸,扔下大量燃烧弹,引起大火连烧3天3晚
街坊民屋,损失殆尽,最后仅剩下天主堂附近10%的房屋幸免。日军占据徐家埠,纵火焚烧
全镇仅剩上街头店房1间。总计7年中,全县烧毁房屋12,545栋。
二、杀光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日军从张公渡进犯安义,公路上有200多逃难
群众,扶老携幼,至云山泉水蚯附近,被日宰包围,在一蚯稻田里,用机枪扫射,集体枪杀,
无一幸存。蔽潭刘家一夜被惨杀40多人。青山刘家全村共48人,被机枪扫射,一次杀害47
人,仅1人幸免。大屋朱村,连烧带杀,50余人死于刀下。城山驻敌,一次抓获无辜老百姓
100余人,在安义万家埠用机枪扫射而死。驻涂家埠的日军宣抚班,用麻布袋装上无辜群众
20余人,绑上石头,丢进河里活活淹死。涂埠上街头徐家,一次被日军淹死5人。民国二十
九年冬天,日军在袍桐树刘村掳掠,将刘姓婆媳2人奸污毙命。艾城陈法榜之妻,一次遭7
个日兵奸污。艾城南门龙诗介被日军割去耳朵致死。朱克凤兄弟俩在艾城北门,被日军用刺
刀挖心而死。王洪梓4人,被日军捆绑在艾城河边,用刀砍头抛入河中。7年中我县同胞被
日军惨杀者共达20,523人。其中男16,505人,女
2,620人,儿童1,398人。
三、抢光 永修沦陷后,全县被日本侵略军抢去稻谷605,834担,麦子40,337担,油
脂2,522担,杂粮72,764担;牲畜17,461头,鸡鸭65,943只;衣物257,6土8件;
水产品200担;畜产品580件;其它7704件。据统计,在日军侵占本县的7年中,全县财产
直接损失,以民国三十四年九月物价为准,达119亿元, 间接损失达58亿元,合计177
亿元。折合战前(民国廿六年上半年) 物价为2,030万元(当时物价为战前之872倍) (永修县
志第384页)
云居山反扫荡战 目军占领永修后,县政府迁驻燕山,日军屡次进山扫荡,均遭国民党
政府军队的堵击
民国二十七年冬,国民党军击落敌机1架,坠于滩溪鹊巢蔡(三星) 附近。 民国二十八年,省保安18团第1大队在钵盂山重创来犯之敌34师团。 民国二十九年,
国民党军击落敌机1架,坠于摊溪花桥附近。 同年六月,县政府驻武宁张家湾,柘林敌酋菊地、白槎敌酋和才、温乐源敌酋阴井、张
公渡敌酋田川、扬州敌酋木铃白野,各率步、骑、炮兵百余,分路进犯扫荡,与县政府自卫
队激战3小时,毙敌6名,夺获步枪5支,日军狼狈溃退,我方无有伤亡。 七月间,县境大屋坪(今三溪桥乡)驻有国民党军1个加强营和58挺进队。日军闻讯集
中兵力1,000余人,向易家河、下城洞等地进攻。在板坑宕、桂竹塅等地,遭夹击,日军伤
亡10个排以上。
民国三十年二月,安义驻敌,纠集张公渡、永修、涂家埠驻军1,000余人,向县政府驻
地燕山(宛子岭) 进犯,县自卫中队据险堵击,毙日军4 名,伤7名,击毙伪军7名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日军集结步、骑、炮兵2,000余人,敌机3架进犯云山,、县保安
警察大队(下简称保警队)在白沙坳、钵盂山、吴田等处,战斗3昼夜,击毙敌军51名、伤
37名。夺获步枪8支,炮弹1l 枚。我方仅伤1名班长。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初五,日军纠集永修、德安、星子、安义4县兵力2,000余人,以骑
兵为先锋进攻云山。上午7时许,敌骑兵20余人,直插林采源、宛子岭包抄县政府后路,县
自卫1中队居高临下,毙敌骑兵lo 人;在彭家山头,县自卫2中队击溃向钵盂山进犯之敌,
敌遗尸10余具;与此同时,县保警中队以1门无标杆的八二炮,轰击日军,炸死敌人20余
人。下午4时许,敌军溃退,政府军绕道潜入敌后,配合当地群众,埋地雷、挖陷阱、放自
制的松树炮,在前后夹攻之下,日军伤亡甚重,狼狈撤退。其中1名中尉军官,被地雷炸得
血肉模糊。打扫战场,计击毙敌军150余人,战马5匹,获子弹2箱,钢盔5顶,刺刀10
余把,军用信鸽1只,以及其它军用品甚多。此一战役,获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和省政府的
嘉奖,发给银元2000块,子弹52箱。《中南日报》、《民国日报》均以头号大字首版刊登。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日伪军两次进犯黄金洞,均遭到政府军队的阻击败退。 同年四月,日军纠集兵力分路进犯易家河、猴子岩等处,被保警1中队迎头阻截,毙敌
5名、伤4名、击沉敌船2艘。 六月,日军纠集兵力2 00余人,由驻县最高敌酋山川笃一大尉率领,抢伐我控制区温乐
源一带杉树。保警队和战地工作队(以下简称“战工队”) 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报告 学 生 姓 名
所 在 院 系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2012年5月1日
一、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走访旅顺 实践报告
作者: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的花朵,是祖国的下一代,中坚力量的成长阶层。大学生的思想观
念与价值观的定性,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更是决定了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社会发展。报
告人为大学生应该坚定自身,深化自身,定性价值观。红色之旅正是缅怀先烈又助于培养正
确价值观懂得今日的一切来之不易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先烈 爱国 红色文化 历史背景: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北洋水师重镇,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旅顺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北洋水师重镇,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共有各种大炮78门。驻
守旅顺的清军,有记名提督黄仕林、记名总兵张光前、临元镇总兵姜桂题、记名提督程允和、
记名提督卫汝成等部,总兵力为14700人。清军兵力虽多,但诸军互不联络,均无固守的信
心。八位统领互不隶属,各行其是。 1894年11月17日拂晓,日本第二军除在金州、大连湾留下少量部队外,全部出动进犯
旅顺。日军兵分三路:一为右翼纵队;二为左翼纵队;三为骑兵搜索队。11月21日,旅顺
半岛20多个炮台,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仅损失280人。 事件经过: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
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大概约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
大屠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 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
中红色文化遗产更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
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科学地保
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发挥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
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引自百度百科) 因此,参观学习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秉承红色文
化理念,体会革命先辈身上艰苦奋斗、为国牺牲的红色精神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监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
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
座工场。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22.6
万平方米。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 这座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
证,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监狱解体。1971年7月,监狱旧址经过修复后,作为
陈列馆向社会开放;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旅顺监狱旧址公布为篇三:近代史实
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课程:___中国近现代史刚要_________ 调研题目: 广州湾历史变迁 小组成员:_ 院系专业班级: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时 间:___2012年12月1日________ 目录:
一、百年后的震撼——久违的记载
二、赤坎区广州湾历史遗迹走访调查
1、广州湾的来历
2、广州湾租借地的性质
3、广州湾历史的划分
4、广州湾行政管理框架
5、广州湾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6、法国统治下广州湾经济体制
7、广州湾的军事力量
8、法国队广州湾的建设
9、广州湾——各种势力的交汇地
10、广州湾大亨——陈学谈
11、广州湾历史研究的思考
12、广州湾历史问卷调查分析
13、广州湾历史走访调查感言 研究内容
一、百年后的震撼——久违的记载
二、赤坎区广州湾历史遗迹走访调查
1、广州湾的来历 ?
?
?
?
?
?
七子之歌·广州湾 两府辖地(高州府、雷州府) 州与洲(行政区、水中陆地) 名称的
演变(明代方志海防图、舆地图有之——殖民符号) 别名(广湾、白雅特城、fort-bayard 、
ktw ) 面积(实际面积、觊觎面积)
2、广州湾租借地的性质 ? 名称与条款内容(《广州湾租界条约 》停船趸煤、九十九年期、界内无碍 中国自主之权;真的吗?)
? 背后的阴谋(故意混淆租界、租借地、租地的概念,清政府对外交涉人员对 国家法的无知所致,直到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们才认识其本质属性) ? 殖民地性质(体现在:区域及权限;归属;司法;地税与海关;军事及战时 命运)主权丧失殆尽,与被割让的领土无异。
3、广州湾历史的划分 ? 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法国强占广州湾时期(1898.4~1899.11,此期遭到当地官民的激烈抵抗,以 遂溪为最,时间大约一年半) ? 法国全面统治时期(1900.2~1943.2) ? 法日共管时期(1943.2~1945.3,依据为《日法共同防御广州湾协定》) ? 日本全面接
管时期(1945.3~1945.8)
4、广州湾行政管理框架
5、广州湾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1、由城(2城)改道,扩大区制(由原来的4区改为6区)
2、废区设市(西营、赤坎两市,西营市长由副公使兼任,赤坎市长法人担任),其他各
地均采用代表制,派1名法人充当代表来治理各地
3、三迁首府(麻斜、坡头、西营)
4、东法总督先后10余发布教令、指令改革广州湾的行政、司法体制
5、总公使更迭频繁,1900~1943年间就有33任总公使
6、法国统治下的广州湾经济体制
1、初期10余年为有税口岸,梅菉—赤坎—澳门、香港,赤坎组织航务公司往来港澳,
法港重税,华商裹足。因抽收人税遭华人抵制
2、本地工艺—糖业,运销香港;农业—种植马铃薯、棉类、甘蔗,曾有让士兵屯田设想,
优质树木种植;工业——电气事业 、浅水汽船、自行车制造厂、榨油厂、玻璃制造厂、制糖
厂、制砖瓦厂 、肥皂厂
3、1912年辟西营港为无关税自由贸易港,隶属于法属东京海务局
7、广州湾的军事力量 法国的三种武装兵种:
1、红带兵:法国国防军,营级建制。权力大、待遇高、武器精良
2、蓝带兵:警备部队,营级建制。
3、绿衣兵(机关叫警察署)任务是协助监狱武装人员看守监狱,捉拿人犯,多为当地人 华人的商团武装:约150人,归公局长陈学谈直接管理
8、法国对广州湾的建设 硬件的
白雅特城:风景绝佳,建筑物甚为美观,道路亦极齐整 道路:通赤坎、志满、湖光岩、北月、太平、雷州各地 医院:爱民医院、法国医院 学校:法华学校、安碧莎罗学校 通讯:无线电站、广设电话 航灯:南三灯塔、硇洲灯塔
铁路计划:东海岛——广西——云南——省城广州 软件的
《广州湾市政警政条例》规范市政、交通、卫生、治安
9、广州湾——各种势力的交汇地
1、辛亥志士隐匿于广州湾发展革命力量(孙眉、杨益三)
2、军阀势力(龙济光、邓本殷兵败都曾避入广州湾)
3、地方土匪(李福隆、造甲三以广州湾为据点;陈炯明派人来湾剿匪)
4、中共活动(黄学增,南路特派员;彭中英,南路特委书记)
5、国民党势力
6、文艺界(七七剧社、香港艺人)
7、日军(共管、独占广州湾)
8、汪伪势力(地方汉奸、陈元南)
10、广州湾大亨——陈学谈 ? 权势:广州湾公局长;雷州善后处长(陈炯明任命)遂溪县长(民选);广 州湾商团团长;日占时期广州湾维持会长
? 财富:房产(西营、赤坎房产中占三分之一)三友公司(垄断鸦片销售,远 销上海)
? 公益:兴办各类学校和捐助活动 ? 性格分析:不倒翁,见风使舵还是明哲保身?
11、广州湾历史研究的思考篇四: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旅顺行纪 1 目录
一实践目的 二行程介绍
(1) 白玉山 (2) 万忠墓纪念馆三思考与讨论 四心得与感悟 2 一实践目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爱
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为了进一步
陶冶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
石,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行动落到实处,今年五一,我们到旅顺白玉山和万忠
墓进行实践活动。 二行程介绍
(一)白玉山
白玉山是大连市十大风景之一。光绪六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
口时说,旅顺有黄金山,也应有白玉山。从此得名“白玉山”。山顶有白玉山塔和高达110
米的电视塔及海军兵器馆。登上 3 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日俄战争结束后,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
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
表彰在日俄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该塔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
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1985年,旅顺口区政府将塔名依据山名
改为“白玉山塔”。
白玉山开启了那段痛苦历史的回忆,一个旅顺口,中国半部近现代史,给我们强烈的启
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但值得我们深思、反省,也时刻告诫我们,只有国
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二)万忠墓纪念馆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的墓地,万忠墓纪念馆是侵 华日军旅顺大屠杀的铁证。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
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
“甲午战争与旅顺
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该馆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
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虽有爱国官兵奋勇抵抗,清军仍是连连
失利。11月21 日,日军攻陷扼守京津门户的战略要地旅顺口,开
4 始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近2万名旅顺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旅顺市区内仅存
36人,留做抬尸之用。1895年春,旅顺大屠杀遇难者尸体被集中焚烧后,骨灰丛葬于白玉山
东麓。1896年,清政府主持为旅顺大屠杀殉难同胞竖碑修墓,建立享殿,题“万忠墓”三字。
1994年,重修万忠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万忠墓墓穴时,发现了大量死难同胞遗物和遗骨,
仅老百姓衣服上的铜扣就有成千上万个。这一发现为揭露日军的暴行提供了更加确凿的物证。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
民地,半殖民地沦陷的进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旅顺口作为北洋海
军的重要基地,是这场战争陆地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有近两万无辜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
万忠墓就
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当人们从血泪斑斑的甲午痛史中走出,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浪潮中时,会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繁荣富强才能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三 思考与讨论
经过这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旅顺行,我们受益颇多,引发了我们的许多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走上这样一条受尽屈辱的道路?我们不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
国吗?
5
篇五:近代史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 实践主题: 学院(部) :__医学部________ 专 业:__口腔医学 学生姓名:_周姗_____ 学 号:__1330510020_______ 指导教师:__段 星________ 成 绩: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2014年 11 月28 日
一、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时间:2014年10月3日 参观考察地点:溧阳市高静园 观感:
金秋时节,我来到了溧阳高静园。高静园是一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常州溧
阳市 市区四面环水的小岛上。整个布局,颇有苏州园林的特色。走进园门,迎面矗立着一块
形如凤凰的太湖石,石面刻有“高静”两字。相传是宋高宗赐予右丞相、寓居溧阳的赵葵之
物。
园中绿树成荫,芳草鲜美;池塘、假山、亭阁、长廊错落有致。锦窦园、牡丹亭、晚香
亭、清濑草堂、动物园等景点,各具特色、分布其中,展现了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
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最具历史意义的是建立于高墩上的太白楼。唐代诗仙李白(字太白),曾三到溧阳。天宝
十五年(公元756年),李白与草圣张旭宴别于溧阳酒楼,作《猛虎行》。楼内有李白全身塑
像,再现了这位大诗人临风把盏、慷慨悲歌的神采。 身处古典的园林中,我感觉身心得到了放松,嗅着淡淡的花香,听着秋风吹过,树叶沙
沙作响,读着墙上诗仙的佳作,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园林的古典幽美,诗仙的绝代风华,古代
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更是一种对园林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喜爱,一种亲切感与归属感,
高静园是我们溧阳的骄傲。
二、 盐米对话 访谈时间:2014年10月3日
访谈地点:溧阳市高静园
对话人物:戴琴仙(退休老人)、周姗 谈话主题:改革开放前后百姓生活的变化 谈话内容:
周:奶奶,您经常来这儿锻炼吗? 戴:是啊,我有哮喘,为了锻炼身体,只能来这儿散步了。 周:那您得哮喘多少年了啊? 戴:从我十二三岁就得了,大跃进那会儿可苦了,全家吃不饱,我就带着弟弟偷吃别人
晒在外面的咸菜,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哮喘。唉,那时候的日子哪像现在啊! 周:后来不是改革开放了吗,生活变好了吗? 戴:多亏了改革开放啊,我在附近纺织厂找到了工作,现在退休了,也吃穿不愁,每天
还能养养花,听听戏,散散步,这在几十年前是想都没想过的。老百姓温饱问题解决了,生
活水平提高了,人也越活越有盼头了。小姑娘,你要好好读书啊,祖国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
些年轻人哪!
周:我知道了,奶奶再见!
三、 主题演讲 听讲时间:2014年11月7日下午一点 听讲地点:苏大本部红楼 演讲者姓名:傅文清
演讲主题:健康心理学
四、实践报告 缅怀抗日七君子之一——史良 在这金秋时节,我走访了溧阳埭头史侯庙,看着抗日英雄史良题下的“物华天宝,人杰
地灵”,不禁联想到了这位女中豪杰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她所传达的永不磨灭的精神。 史良前辈是我们常州人的骄傲。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女,字存
初,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国著名律师、法律家、政治家、社会运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司
法部首任部长。她于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
“民盟”),后历任民盟第一届中央常委、副主席,第二、三届中央副主席。因参加与领导抗
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1979年10月,当选
为民盟第四届中央主席。在担任民盟第五届中央主席期间,于1985年9月6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85岁。
史良前辈的一生可谓传奇曲折,通过法律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为人民服务,是她的
毕生志愿。在旧时代,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师,民族救亡运动、争取民主运动的积极投身者,
为民族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被毛泽东誉为“女中豪杰”;在新时代,她
成为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为新中国的人民司法工作从理
论到实践作出了杰出贡献。干练,民主,坚强不屈,无私无一不是她的代名词。 史良前辈的爱国思想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正是她的爱国思想促使她积极地投身各
种爱国主义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5年的“五卅”运动。1919
年她参加“五四”运动,担任常州女师同学会的会长,还被推为省立第五中学、常州南师和
女师 三校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兼评议部主任,参加了学界联合会。为了查禁日货、鼓动商界
和工人罢市罢工,她经常在外进行宣传演讲,许多函电文告均出自史良的手笔。1925年“五
卅”运动中,史良积极参加了示威游行,高呼“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的口号,以
至被捕,一天以后才被释放。随后还主编了一个名为《雪耻》的刊物,宣传民族独立,反对
列强侵略。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应该学习史良前辈的爱国精神和积极的行事作风,敢想敢做,
有思想,有目标。现在的我们应当尽全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想当年的史良前辈也是在
这人生最美好的年龄为着自己的理想在努力奋斗,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史良前辈那种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思想开明,有抱负有
理想的爱国青年总是会遇到种种挫折。面对黑暗的不公的现实,史良前辈敢于斗争,追求真
理。1926年在法政大学就读期间,史良参加了该校学生反对校长只重金钱不管教学质量的斗
争,结果4个同学被开除。史良十分不平,走上讲台,和校长讲理,使校长理屈词穷,史良
和100名同学随之组成护校团,那时,正好王开僵发起成立上海法科大学,由司法界的著名
人士董康为校长。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史良和100多名参加护校团的同学便都脱离法
政大学进入上海法科大学,以后史良就成了董康的得意门生。 正是史良前辈的敢于斗争的精神,让她逐渐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史良前辈在一次被
捕之后,认识到了国名党的黑暗,转而帮助更多的地下共产党员。1927年从上海法科大学法
律专门部毕业,因为是私立大学,拿不到律师证书,被分配到南京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政治
工作人员养成所工作,她的上司是国民党清党委员会的重要官吏,生性倔强正直的史良非常
憎恶他,两人处处对立,不久史良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史良目睹了一些慷慨
就义、宁死不屈的共产党人,也看到了旧中国监狱对待犯人的非人道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
种种黑暗,两个月以后,她的父亲通过董康请蔡元培出面,才把她营救出来。1930年史良曾
到青岛国民党特别市党部任训政科主任,半年以后回到上海。这时上海法科大学改名上海法
学院并经教育部批准立案,史良也已领到了律师证明。1931年开业任律师,曾任上海律师公
会执行委员,还加入了共产党设在上海的外围组织“革命人道互济总会”,任该会律师,曾办
理多起营救邓中夏、任白戈、熊瑾玎、方知达等中共地下党员的案件。 在抗日救国运动中史良前辈被誉为“七君子”之一。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焰更
加嚣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选举宋庆龄、沈
钧儒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史良同志是其中重要一员。为了推动国民党抗日,她曾同沈钧儒、
章乃器、沙千里作为救国会的代表,到南京请愿,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国民党
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于11月22日悍然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
乃器、邹韬奋、李 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之狱。史良是“七君子”
中唯一的女同志,她在狱中拒绝敌人的诱降阴谋,坚持爱国无罪的正义立场,直到七七事变
后抗战开始后,在全国人民的声援和中共中央的敦促下才被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营救
出狱。
除此之外,史良前辈还积极投身反对内战的斗争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司法部部长和
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还被选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0年史良在民盟四中全会上被选为常委,1953年开始
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史良前辈晚年生活极其清平,病逝后身边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亲属。 由此可见史良前辈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是女中豪杰,是抗日英雄,也是当代大学生的
楷模。在她年轻时,她便积极投身于救国运动中;在抗日战争中,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毫不动摇;在她晚年,她把自己的财产都捐给了国家,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遗产,所有这一
切,都是她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鼓励着她,支撑着她,这是令人敬佩的,也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也许是生存环境太过安逸,我们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
献的精神都远比不上史良前辈那一代人,为了中国能够发展的更强大,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
社会能够变得更加和谐,我们应当学习史良前辈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题目:江西省xx 抗日战争中的损
失 专业班级:10给水排水工程专业(1)班 姓名学号: xxx 指导教师: 刘飞华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一:实践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实践调研目的在于通过对抗战时期江西省各县市财政与人口损失的调查让我们能够
了解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同
时学习对资料的查找、收集、摘抄和整合的相关技巧。通过这次实践调研我们更加清楚了日
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抗日战争中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学习到了抗日先辈热爱祖国、热爱
人民和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品质,继承和发扬抗日军民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同时掌握了实
践调研收集资料的技巧。而且撰写这边调查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二:实践内容
在江西省图书馆查阅有关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省湖口,永安,德修县财政与人口损失情况 三:时间和地点:2010年5月15日;地点:省图书馆; 四:实践过程
在xx 老师的教导下,我们对近代抗日战争的经过有了大概的了解。课余时间我们组织了
实践调研小组,分批、分时间去江西省图书馆进行了有关九江市在抗日战争中的损失的资料
收集。
4月30日,我们对《永修县志》进行了查阅与摘抄。 5月19日,我们对《江西近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第四册初编上》进行了查阅与摘抄。 5月26日,我们对九江民国时期有关报纸和期刊进行了查阅和摘抄。 日军暴行 日本
侵略军攻陷永修时,提出:“烧杀以助军威, 奸淫以助军乐,抢劫以助军食”的法西斯口号。
据缴获日军文件中记载,其指 令有:“1.当地居民不得接近皇军驻地,违者一律格杀勿论。2.粮秣器具实行就地征发。
3.滩溪附近村庄,须完全烧毁。4.行迹可疑之居民须彻底屠杀。”永修人民惨遭茶毒。
一、烧光 民国二十七年冬,日本侵略军攻陷永修,所到之处,见屋便焚,火光冲天,
烟雾弥漫10余日。黄家岭、大路边一带村落,尽成焦土,无一幸存。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
二日,日军从张公渡进犯滩溪,先以飞机轮番轰炸,张公渡60余户的村庄被毁。日军进犯吴
城镇,军舰驶入饶河口,用大炮猛轰,飞机滥炸,扔下大量燃烧弹,引起大火连烧3天3晚
街坊民屋,损失殆尽,最后仅剩下天主堂附近10%的房屋幸免。日军占据徐家埠,纵火焚烧
全镇仅剩上街头店房1间。总计7年中,全县烧毁房屋12,545栋。
二、杀光 民国二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日军从张公渡进犯安义,公路上有200多逃难
群众,扶老携幼,至云山泉水蚯附近,被日宰包围,在一蚯稻田里,用机枪扫射,集体枪杀,
无一幸存。蔽潭刘家一夜被惨杀40多人。青山刘家全村共48人,被机枪扫射,一次杀害47
人,仅1人幸免。大屋朱村,连烧带杀,50余人死于刀下。城山驻敌,一次抓获无辜老百姓
100余人,在安义万家埠用机枪扫射而死。驻涂家埠的日军宣抚班,用麻布袋装上无辜群众
20余人,绑上石头,丢进河里活活淹死。涂埠上街头徐家,一次被日军淹死5人。民国二十
九年冬天,日军在袍桐树刘村掳掠,将刘姓婆媳2人奸污毙命。艾城陈法榜之妻,一次遭7
个日兵奸污。艾城南门龙诗介被日军割去耳朵致死。朱克凤兄弟俩在艾城北门,被日军用刺
刀挖心而死。王洪梓4人,被日军捆绑在艾城河边,用刀砍头抛入河中。7年中我县同胞被
日军惨杀者共达20,523人。其中男16,505人,女
2,620人,儿童1,398人。
三、抢光 永修沦陷后,全县被日本侵略军抢去稻谷605,834担,麦子40,337担,油
脂2,522担,杂粮72,764担;牲畜17,461头,鸡鸭65,943只;衣物257,6土8件;
水产品200担;畜产品580件;其它7704件。据统计,在日军侵占本县的7年中,全县财产
直接损失,以民国三十四年九月物价为准,达119亿元, 间接损失达58亿元,合计177
亿元。折合战前(民国廿六年上半年) 物价为2,030万元(当时物价为战前之872倍) (永修县
志第384页)
云居山反扫荡战 目军占领永修后,县政府迁驻燕山,日军屡次进山扫荡,均遭国民党
政府军队的堵击
民国二十七年冬,国民党军击落敌机1架,坠于滩溪鹊巢蔡(三星) 附近。 民国二十八年,省保安18团第1大队在钵盂山重创来犯之敌34师团。 民国二十九年,
国民党军击落敌机1架,坠于摊溪花桥附近。 同年六月,县政府驻武宁张家湾,柘林敌酋菊地、白槎敌酋和才、温乐源敌酋阴井、张
公渡敌酋田川、扬州敌酋木铃白野,各率步、骑、炮兵百余,分路进犯扫荡,与县政府自卫
队激战3小时,毙敌6名,夺获步枪5支,日军狼狈溃退,我方无有伤亡。 七月间,县境大屋坪(今三溪桥乡)驻有国民党军1个加强营和58挺进队。日军闻讯集
中兵力1,000余人,向易家河、下城洞等地进攻。在板坑宕、桂竹塅等地,遭夹击,日军伤
亡10个排以上。
民国三十年二月,安义驻敌,纠集张公渡、永修、涂家埠驻军1,000余人,向县政府驻
地燕山(宛子岭) 进犯,县自卫中队据险堵击,毙日军4 名,伤7名,击毙伪军7名 民国三十一年五月,日军集结步、骑、炮兵2,000余人,敌机3架进犯云山,、县保安
警察大队(下简称保警队)在白沙坳、钵盂山、吴田等处,战斗3昼夜,击毙敌军51名、伤
37名。夺获步枪8支,炮弹1l 枚。我方仅伤1名班长。 民国三十二年八月初五,日军纠集永修、德安、星子、安义4县兵力2,000余人,以骑
兵为先锋进攻云山。上午7时许,敌骑兵20余人,直插林采源、宛子岭包抄县政府后路,县
自卫1中队居高临下,毙敌骑兵lo 人;在彭家山头,县自卫2中队击溃向钵盂山进犯之敌,
敌遗尸10余具;与此同时,县保警中队以1门无标杆的八二炮,轰击日军,炸死敌人20余
人。下午4时许,敌军溃退,政府军绕道潜入敌后,配合当地群众,埋地雷、挖陷阱、放自
制的松树炮,在前后夹攻之下,日军伤亡甚重,狼狈撤退。其中1名中尉军官,被地雷炸得
血肉模糊。打扫战场,计击毙敌军150余人,战马5匹,获子弹2箱,钢盔5顶,刺刀10
余把,军用信鸽1只,以及其它军用品甚多。此一战役,获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和省政府的
嘉奖,发给银元2000块,子弹52箱。《中南日报》、《民国日报》均以头号大字首版刊登。 民国三十一年三月,日伪军两次进犯黄金洞,均遭到政府军队的阻击败退。 同年四月,日军纠集兵力分路进犯易家河、猴子岩等处,被保警1中队迎头阻截,毙敌
5名、伤4名、击沉敌船2艘。 六月,日军纠集兵力2 00余人,由驻县最高敌酋山川笃一大尉率领,抢伐我控制区温乐
源一带杉树。保警队和战地工作队(以下简称“战工队”) 篇二:近代史社会实践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报告 学 生 姓 名
所 在 院 系
专 业
指 导 教 师
2012年5月1日
一、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走访旅顺 实践报告
作者: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的花朵,是祖国的下一代,中坚力量的成长阶层。大学生的思想观
念与价值观的定性,影响的不仅仅是自身,更是决定了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社会发展。报
告人为大学生应该坚定自身,深化自身,定性价值观。红色之旅正是缅怀先烈又助于培养正
确价值观懂得今日的一切来之不易的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 先烈 爱国 红色文化 历史背景:旅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北洋水师重镇,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旅顺
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为北洋水师重镇,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共有各种大炮78门。驻
守旅顺的清军,有记名提督黄仕林、记名总兵张光前、临元镇总兵姜桂题、记名提督程允和、
记名提督卫汝成等部,总兵力为14700人。清军兵力虽多,但诸军互不联络,均无固守的信
心。八位统领互不隶属,各行其是。 1894年11月17日拂晓,日本第二军除在金州、大连湾留下少量部队外,全部出动进犯
旅顺。日军兵分三路:一为右翼纵队;二为左翼纵队;三为骑兵搜索队。11月21日,旅顺
半岛20多个炮台,全部被日军占领,清军战死约2000余人,日军仅损失280人。 事件经过: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
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大概约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
大屠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 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
中红色文化遗产更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界定,红色文化遗产是
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抗日
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科学地保
护与开发红色文化遗产,对于发挥红色文化遗产价值与功能,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
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引自百度百科) 因此,参观学习红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秉承红色文
化理念,体会革命先辈身上艰苦奋斗、为国牺牲的红色精神 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7年日本扩建而成。监狱围墙内,占地面积2.6
万平方米,有各种牢房275间,可同时关押2000多人。还有检身室、刑讯室、绞刑室和15
座工场。监狱围墙外,有强迫被关押者服苦役的窑场、林场、果园、菜地等。总占地面积22.6
万平方米。许多中国和朝鲜、日本、俄罗斯、埃及等国家的人民曾被囚禁和屠杀于此。 这座由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国先后建造的监狱,是帝国主义列强侵华和反人类的铁
证,其野蛮和残忍程度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1945年8月,苏联红军进驻旅顺,监狱解体。1971年7月,监狱旧址经过修复后,作为
陈列馆向社会开放;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旅顺监狱旧址公布为篇三:近代史实
践报告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课程:___中国近现代史刚要_________ 调研题目: 广州湾历史变迁 小组成员:_ 院系专业班级: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时 间:___2012年12月1日________ 目录:
一、百年后的震撼——久违的记载
二、赤坎区广州湾历史遗迹走访调查
1、广州湾的来历
2、广州湾租借地的性质
3、广州湾历史的划分
4、广州湾行政管理框架
5、广州湾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6、法国统治下广州湾经济体制
7、广州湾的军事力量
8、法国队广州湾的建设
9、广州湾——各种势力的交汇地
10、广州湾大亨——陈学谈
11、广州湾历史研究的思考
12、广州湾历史问卷调查分析
13、广州湾历史走访调查感言 研究内容
一、百年后的震撼——久违的记载
二、赤坎区广州湾历史遗迹走访调查
1、广州湾的来历 ?
?
?
?
?
?
七子之歌·广州湾 两府辖地(高州府、雷州府) 州与洲(行政区、水中陆地) 名称的
演变(明代方志海防图、舆地图有之——殖民符号) 别名(广湾、白雅特城、fort-bayard 、
ktw ) 面积(实际面积、觊觎面积)
2、广州湾租借地的性质 ? 名称与条款内容(《广州湾租界条约 》停船趸煤、九十九年期、界内无碍 中国自主之权;真的吗?)
? 背后的阴谋(故意混淆租界、租借地、租地的概念,清政府对外交涉人员对 国家法的无知所致,直到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们才认识其本质属性) ? 殖民地性质(体现在:区域及权限;归属;司法;地税与海关;军事及战时 命运)主权丧失殆尽,与被割让的领土无异。
3、广州湾历史的划分 ? 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法国强占广州湾时期(1898.4~1899.11,此期遭到当地官民的激烈抵抗,以 遂溪为最,时间大约一年半) ? 法国全面统治时期(1900.2~1943.2) ? 法日共管时期(1943.2~1945.3,依据为《日法共同防御广州湾协定》) ? 日本全面接
管时期(1945.3~1945.8)
4、广州湾行政管理框架
5、广州湾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1、由城(2城)改道,扩大区制(由原来的4区改为6区)
2、废区设市(西营、赤坎两市,西营市长由副公使兼任,赤坎市长法人担任),其他各
地均采用代表制,派1名法人充当代表来治理各地
3、三迁首府(麻斜、坡头、西营)
4、东法总督先后10余发布教令、指令改革广州湾的行政、司法体制
5、总公使更迭频繁,1900~1943年间就有33任总公使
6、法国统治下的广州湾经济体制
1、初期10余年为有税口岸,梅菉—赤坎—澳门、香港,赤坎组织航务公司往来港澳,
法港重税,华商裹足。因抽收人税遭华人抵制
2、本地工艺—糖业,运销香港;农业—种植马铃薯、棉类、甘蔗,曾有让士兵屯田设想,
优质树木种植;工业——电气事业 、浅水汽船、自行车制造厂、榨油厂、玻璃制造厂、制糖
厂、制砖瓦厂 、肥皂厂
3、1912年辟西营港为无关税自由贸易港,隶属于法属东京海务局
7、广州湾的军事力量 法国的三种武装兵种:
1、红带兵:法国国防军,营级建制。权力大、待遇高、武器精良
2、蓝带兵:警备部队,营级建制。
3、绿衣兵(机关叫警察署)任务是协助监狱武装人员看守监狱,捉拿人犯,多为当地人 华人的商团武装:约150人,归公局长陈学谈直接管理
8、法国对广州湾的建设 硬件的
白雅特城:风景绝佳,建筑物甚为美观,道路亦极齐整 道路:通赤坎、志满、湖光岩、北月、太平、雷州各地 医院:爱民医院、法国医院 学校:法华学校、安碧莎罗学校 通讯:无线电站、广设电话 航灯:南三灯塔、硇洲灯塔
铁路计划:东海岛——广西——云南——省城广州 软件的
《广州湾市政警政条例》规范市政、交通、卫生、治安
9、广州湾——各种势力的交汇地
1、辛亥志士隐匿于广州湾发展革命力量(孙眉、杨益三)
2、军阀势力(龙济光、邓本殷兵败都曾避入广州湾)
3、地方土匪(李福隆、造甲三以广州湾为据点;陈炯明派人来湾剿匪)
4、中共活动(黄学增,南路特派员;彭中英,南路特委书记)
5、国民党势力
6、文艺界(七七剧社、香港艺人)
7、日军(共管、独占广州湾)
8、汪伪势力(地方汉奸、陈元南)
10、广州湾大亨——陈学谈 ? 权势:广州湾公局长;雷州善后处长(陈炯明任命)遂溪县长(民选);广 州湾商团团长;日占时期广州湾维持会长
? 财富:房产(西营、赤坎房产中占三分之一)三友公司(垄断鸦片销售,远 销上海)
? 公益:兴办各类学校和捐助活动 ? 性格分析:不倒翁,见风使舵还是明哲保身?
11、广州湾历史研究的思考篇四: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报告 旅顺行纪 1 目录
一实践目的 二行程介绍
(1) 白玉山 (2) 万忠墓纪念馆三思考与讨论 四心得与感悟 2 一实践目的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发展,爱
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为了进一步
陶冶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自己的思想品德教育,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
石,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行动落到实处,今年五一,我们到旅顺白玉山和万忠
墓进行实践活动。 二行程介绍
(一)白玉山
白玉山是大连市十大风景之一。光绪六年,李鸿章陪同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视察旅顺
口时说,旅顺有黄金山,也应有白玉山。从此得名“白玉山”。山顶有白玉山塔和高达110
米的电视塔及海军兵器馆。登上 3 白玉山顶,旅顺口军港及市区风光尽收眼底。日俄战争结束后,在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
乡平八郎和陆军第三军军长乃木希典的倡议下,殖民当局决定在白玉山顶修建“表忠塔”,以
表彰在日俄战争中为天皇效忠的官兵。该塔高66.8米,塔内有螺旋形阶梯273级,塔尖为弹
头形状(也有说是蜡烛形状,表示长明不熄之意)。1985年,旅顺口区政府将塔名依据山名
改为“白玉山塔”。
白玉山开启了那段痛苦历史的回忆,一个旅顺口,中国半部近现代史,给我们强烈的启
示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段惨痛的历史不但值得我们深思、反省,也时刻告诫我们,只有国
家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
(二)万忠墓纪念馆
旅顺万忠墓纪念馆是中日甲午战争旅顺殉难同胞的墓地,万忠墓纪念馆是侵 华日军旅顺大屠杀的铁证。是为纪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惨遭日军杀害的近2万名中
国同胞而于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之际新建的。该馆陈列内容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
“甲午战争与旅顺
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该馆真实地反映了中日甲
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罪恶行径,提醒着人们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虽有爱国官兵奋勇抵抗,清军仍是连连
失利。11月21 日,日军攻陷扼守京津门户的战略要地旅顺口,开
4 始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近2万名旅顺同胞惨死在日军屠刀之下,旅顺市区内仅存
36人,留做抬尸之用。1895年春,旅顺大屠杀遇难者尸体被集中焚烧后,骨灰丛葬于白玉山
东麓。1896年,清政府主持为旅顺大屠杀殉难同胞竖碑修墓,建立享殿,题“万忠墓”三字。
1994年,重修万忠墓,文物工作者在清理万忠墓墓穴时,发现了大量死难同胞遗物和遗骨,
仅老百姓衣服上的铜扣就有成千上万个。这一发现为揭露日军的暴行提供了更加确凿的物证。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的重大事件,这场战争,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
民地,半殖民地沦陷的进程,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旅顺口作为北洋海
军的重要基地,是这场战争陆地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有近两万无辜同胞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
万忠墓就
是这段历史的有力见证。当人们从血泪斑斑的甲午痛史中走出,置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浪潮中时,会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繁荣富强才能捍卫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
三 思考与讨论
经过这次的爱国主义教育旅顺行,我们受益颇多,引发了我们的许多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我们的国家会走上这样一条受尽屈辱的道路?我们不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
国吗?
5
篇五:近代史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 实践主题: 学院(部) :__医学部________ 专 业:__口腔医学 学生姓名:_周姗_____ 学 号:__1330510020_______ 指导教师:__段 星________ 成 绩:________________ 日 期: 2014年 11 月28 日
一、 参观考察 参观考察时间:2014年10月3日 参观考察地点:溧阳市高静园 观感:
金秋时节,我来到了溧阳高静园。高静园是一处汉族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江苏省常州溧
阳市 市区四面环水的小岛上。整个布局,颇有苏州园林的特色。走进园门,迎面矗立着一块
形如凤凰的太湖石,石面刻有“高静”两字。相传是宋高宗赐予右丞相、寓居溧阳的赵葵之
物。
园中绿树成荫,芳草鲜美;池塘、假山、亭阁、长廊错落有致。锦窦园、牡丹亭、晚香
亭、清濑草堂、动物园等景点,各具特色、分布其中,展现了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
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最具历史意义的是建立于高墩上的太白楼。唐代诗仙李白(字太白),曾三到溧阳。天宝
十五年(公元756年),李白与草圣张旭宴别于溧阳酒楼,作《猛虎行》。楼内有李白全身塑
像,再现了这位大诗人临风把盏、慷慨悲歌的神采。 身处古典的园林中,我感觉身心得到了放松,嗅着淡淡的花香,听着秋风吹过,树叶沙
沙作响,读着墙上诗仙的佳作,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园林的古典幽美,诗仙的绝代风华,古代
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更是一种对园林发自内心的欣赏与喜爱,一种亲切感与归属感,
高静园是我们溧阳的骄傲。
二、 盐米对话 访谈时间:2014年10月3日
访谈地点:溧阳市高静园
对话人物:戴琴仙(退休老人)、周姗 谈话主题:改革开放前后百姓生活的变化 谈话内容:
周:奶奶,您经常来这儿锻炼吗? 戴:是啊,我有哮喘,为了锻炼身体,只能来这儿散步了。 周:那您得哮喘多少年了啊? 戴:从我十二三岁就得了,大跃进那会儿可苦了,全家吃不饱,我就带着弟弟偷吃别人
晒在外面的咸菜,不知不觉中就患上了哮喘。唉,那时候的日子哪像现在啊! 周:后来不是改革开放了吗,生活变好了吗? 戴:多亏了改革开放啊,我在附近纺织厂找到了工作,现在退休了,也吃穿不愁,每天
还能养养花,听听戏,散散步,这在几十年前是想都没想过的。老百姓温饱问题解决了,生
活水平提高了,人也越活越有盼头了。小姑娘,你要好好读书啊,祖国的未来还得靠你们这
些年轻人哪!
周:我知道了,奶奶再见!
三、 主题演讲 听讲时间:2014年11月7日下午一点 听讲地点:苏大本部红楼 演讲者姓名:傅文清
演讲主题:健康心理学
四、实践报告 缅怀抗日七君子之一——史良 在这金秋时节,我走访了溧阳埭头史侯庙,看着抗日英雄史良题下的“物华天宝,人杰
地灵”,不禁联想到了这位女中豪杰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她所传达的永不磨灭的精神。 史良前辈是我们常州人的骄傲。史良(1900年3月27日-1985年9月6日),女,字存
初,生于江苏省常州市,中国著名律师、法律家、政治家、社会运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司
法部首任部长。她于1942年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
“民盟”),后历任民盟第一届中央常委、副主席,第二、三届中央副主席。因参加与领导抗
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1979年10月,当选
为民盟第四届中央主席。在担任民盟第五届中央主席期间,于1985年9月6日在北京逝世,
享年85岁。
史良前辈的一生可谓传奇曲折,通过法律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为人民服务,是她的
毕生志愿。在旧时代,她是大上海著名律师,民族救亡运动、争取民主运动的积极投身者,
为民族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被毛泽东誉为“女中豪杰”;在新时代,她
成为新中国人民司法工作的开拓者、司法行政工作的奠基人,为新中国的人民司法工作从理
论到实践作出了杰出贡献。干练,民主,坚强不屈,无私无一不是她的代名词。 史良前辈的爱国思想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正是她的爱国思想促使她积极地投身各
种爱国主义运动,其中最著名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和1925年的“五卅”运动。1919
年她参加“五四”运动,担任常州女师同学会的会长,还被推为省立第五中学、常州南师和
女师 三校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兼评议部主任,参加了学界联合会。为了查禁日货、鼓动商界
和工人罢市罢工,她经常在外进行宣传演讲,许多函电文告均出自史良的手笔。1925年“五
卅”运动中,史良积极参加了示威游行,高呼“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卖国贼”的口号,以
至被捕,一天以后才被释放。随后还主编了一个名为《雪耻》的刊物,宣传民族独立,反对
列强侵略。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应该学习史良前辈的爱国精神和积极的行事作风,敢想敢做,
有思想,有目标。现在的我们应当尽全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想当年的史良前辈也是在
这人生最美好的年龄为着自己的理想在努力奋斗,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史良前辈那种敢于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思想开明,有抱负有
理想的爱国青年总是会遇到种种挫折。面对黑暗的不公的现实,史良前辈敢于斗争,追求真
理。1926年在法政大学就读期间,史良参加了该校学生反对校长只重金钱不管教学质量的斗
争,结果4个同学被开除。史良十分不平,走上讲台,和校长讲理,使校长理屈词穷,史良
和100名同学随之组成护校团,那时,正好王开僵发起成立上海法科大学,由司法界的著名
人士董康为校长。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史良和100多名参加护校团的同学便都脱离法
政大学进入上海法科大学,以后史良就成了董康的得意门生。 正是史良前辈的敢于斗争的精神,让她逐渐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史良前辈在一次被
捕之后,认识到了国名党的黑暗,转而帮助更多的地下共产党员。1927年从上海法科大学法
律专门部毕业,因为是私立大学,拿不到律师证书,被分配到南京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政治
工作人员养成所工作,她的上司是国民党清党委员会的重要官吏,生性倔强正直的史良非常
憎恶他,两人处处对立,不久史良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史良目睹了一些慷慨
就义、宁死不屈的共产党人,也看到了旧中国监狱对待犯人的非人道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
种种黑暗,两个月以后,她的父亲通过董康请蔡元培出面,才把她营救出来。1930年史良曾
到青岛国民党特别市党部任训政科主任,半年以后回到上海。这时上海法科大学改名上海法
学院并经教育部批准立案,史良也已领到了律师证明。1931年开业任律师,曾任上海律师公
会执行委员,还加入了共产党设在上海的外围组织“革命人道互济总会”,任该会律师,曾办
理多起营救邓中夏、任白戈、熊瑾玎、方知达等中共地下党员的案件。 在抗日救国运动中史良前辈被誉为“七君子”之一。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气焰更
加嚣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正式成立,选举宋庆龄、沈
钧儒等40余人为执行委员,史良同志是其中重要一员。为了推动国民党抗日,她曾同沈钧儒、
章乃器、沙千里作为救国会的代表,到南京请愿,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国民党
政府顽固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于11月22日悍然逮捕了救国会领导人沈钧儒、章
乃器、邹韬奋、李 公朴、沙千里、王造时、史良,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之狱。史良是“七君子”
中唯一的女同志,她在狱中拒绝敌人的诱降阴谋,坚持爱国无罪的正义立场,直到七七事变
后抗战开始后,在全国人民的声援和中共中央的敦促下才被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营救
出狱。
除此之外,史良前辈还积极投身反对内战的斗争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司法部部长和
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还被选为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会委员、
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0年史良在民盟四中全会上被选为常委,1953年开始
担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史良前辈晚年生活极其清平,病逝后身边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亲属。 由此可见史良前辈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是女中豪杰,是抗日英雄,也是当代大学生的
楷模。在她年轻时,她便积极投身于救国运动中;在抗日战争中,她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
毫不动摇;在她晚年,她把自己的财产都捐给了国家,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遗产,所有这一
切,都是她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鼓励着她,支撑着她,这是令人敬佩的,也是值
得我们学习的。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也许是生存环境太过安逸,我们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
献的精神都远比不上史良前辈那一代人,为了中国能够发展的更强大,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
社会能够变得更加和谐,我们应当学习史良前辈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