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家长不要只看表现!
现在很多出现很多孩子厌学的事情,有些甚至出现悲剧,因为厌学而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只看到孩子厌学的表象,可能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幸运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又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家中的“至尊宝”“掌上明珠”......不不不,那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相反,他们压力太大,打从上小学第一天起,就处在焦虑中了!
案例回顾:
@郑州斌斌:因语文默写没有全对,郑州的10岁男孩斌斌上午一放学就给父亲打了电话道歉,并在电话中再三保证下次不会让父亲失望。
@南阳云博:云博今年15岁,一个学习勤奋努力的初三男孩。上课突然昏迷,抢救无效死亡,而头天晚上他写作业写到12点多,早上6点20起床。父亲发文哀悼:愿天下父母别再给孩子加压了!娃啊!每天睡那么少,爸爸知道你累了,从此再也没有压力了。
@上海李子壬:25日下午,上海育才初级中学13岁学生李子壬由于漏做作业,老师约谈了其家长,随后离家出走。
@上海瑶瑶:上海浦江镇某中学15岁初三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从自家阳台上跳下来,当场死亡,父母后悔不已。
是什么造成这一桩桩悲剧?
功课重、睡眠少、压力大、叛逆期
1、功课繁重、睡眠时间少
我们时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太累,作业量偏大;
学生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完成;
教师抱怨:工作太忙,作业批改耗时费力,收效不大。
从学生角度来看,作业留的不科学,出现了作业过多,重复、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有些学生写作业拖拉,还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从家长角度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自己设计,或到新华书店购买各类复习辅导和同步训练资料,让孩子做。据调查,有不少家长不问青红皂白,看见资料就买,买回来就让孩子做。有的学生家长额外补充的练习比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多若干倍。然而在家长辛辛苦苦付出的背后是否成效显著呢?
从老师的角度看,留作业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而忽视了作业的质量,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同时又忙于自己所留的任务之中,而是否作业真的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发展了孩子的个性呢?
对策:给孩子减压先释放家长压力
家长们看到大学生找工作难找,社会竞争激烈,他们想让孩子通过努力学习,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家长在无形中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头上。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要给孩子减压,得先给家长和老师减压。建议老师们用丰富的业余生活化解压力,先分出主动学习型和被动学习型的学生,然后再因材施教,对于主动型学生强调一个“精”字,即作业要精选、精编和精批,而对于被动型学生则要发现其弱点,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作业,增加其学习技巧和自信心,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家长,如果在教育孩子方面找不到更好的方式,还不如抽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给孩子更多生活方面的照顾。只有这样,才能还孩子一个轻松的校园生活。
2、心理压力大
如今,学生被同学还有家长、老师的三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家长和老师越重视,学习压力就越大。
据权威数据显示,初中生觉得压力最大最不适应的依次是学习科目增多(49.77%)、学习内容变难(46.68%)、同学间竞争增大(40.84%)、老师的教学方式(18.47%)、父母管得更严(18.43%)、学校环境(10.45%)。
对策:不能一味读书,要劳逸结合
学生不能一味的读书,要劳逸结合,体育运动是应对压力的最佳办法之一。 在灿烂的阳光下绕着学校跑一圈,呼吸新鲜空气,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调节,适当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学会幽默,懂得自我安慰,坚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考场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榜上无名,脚下还有路,早睡早起!
所以,不必过度夸大考试尤其是中、高考的决定性,你越是担心考试结果,往往越不容易考出好成绩,学会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考试,心情自然就会放松,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3、叛逆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称之为“叛逆。
这个阶段的人,是最最懵懂的时期。在很多事情中他们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欢装的什么都懂似的。因为哦,他们老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尤其是大人(老师
跟家长)。大人么觉得这样,他们就那样。总觉得,按大人们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
对策:尊重孩子,不要老盯着弱点
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忌从学习入题: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大多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谁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从小就输在起跑线上,大家也要多体谅家长,毕竟他们也不容易!
孩子厌学,家长不要只看表现!
现在很多出现很多孩子厌学的事情,有些甚至出现悲剧,因为厌学而产生一些极端行为,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只看到孩子厌学的表象,可能问题并不是出在孩子身上!
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幸运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又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家中的“至尊宝”“掌上明珠”......不不不,那只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相反,他们压力太大,打从上小学第一天起,就处在焦虑中了!
案例回顾:
@郑州斌斌:因语文默写没有全对,郑州的10岁男孩斌斌上午一放学就给父亲打了电话道歉,并在电话中再三保证下次不会让父亲失望。
@南阳云博:云博今年15岁,一个学习勤奋努力的初三男孩。上课突然昏迷,抢救无效死亡,而头天晚上他写作业写到12点多,早上6点20起床。父亲发文哀悼:愿天下父母别再给孩子加压了!娃啊!每天睡那么少,爸爸知道你累了,从此再也没有压力了。
@上海李子壬:25日下午,上海育才初级中学13岁学生李子壬由于漏做作业,老师约谈了其家长,随后离家出走。
@上海瑶瑶:上海浦江镇某中学15岁初三学生,因学习压力大,从自家阳台上跳下来,当场死亡,父母后悔不已。
是什么造成这一桩桩悲剧?
功课重、睡眠少、压力大、叛逆期
1、功课繁重、睡眠时间少
我们时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太累,作业量偏大;
学生抱怨:作业太多,没时间完成;
教师抱怨:工作太忙,作业批改耗时费力,收效不大。
从学生角度来看,作业留的不科学,出现了作业过多,重复、单一的现象,导致学生厌学,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有些学生写作业拖拉,还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从家长角度看,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外,还自己设计,或到新华书店购买各类复习辅导和同步训练资料,让孩子做。据调查,有不少家长不问青红皂白,看见资料就买,买回来就让孩子做。有的学生家长额外补充的练习比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多若干倍。然而在家长辛辛苦苦付出的背后是否成效显著呢?
从老师的角度看,留作业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业任务,而忽视了作业的质量,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同时又忙于自己所留的任务之中,而是否作业真的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了孩子的能力发展了孩子的个性呢?
对策:给孩子减压先释放家长压力
家长们看到大学生找工作难找,社会竞争激烈,他们想让孩子通过努力学习,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家长在无形中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了孩子头上。
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要给孩子减压,得先给家长和老师减压。建议老师们用丰富的业余生活化解压力,先分出主动学习型和被动学习型的学生,然后再因材施教,对于主动型学生强调一个“精”字,即作业要精选、精编和精批,而对于被动型学生则要发现其弱点,针对性地布置课堂作业,增加其学习技巧和自信心,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家长,如果在教育孩子方面找不到更好的方式,还不如抽出更多的时间,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给孩子更多生活方面的照顾。只有这样,才能还孩子一个轻松的校园生活。
2、心理压力大
如今,学生被同学还有家长、老师的三重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家长和老师越重视,学习压力就越大。
据权威数据显示,初中生觉得压力最大最不适应的依次是学习科目增多(49.77%)、学习内容变难(46.68%)、同学间竞争增大(40.84%)、老师的教学方式(18.47%)、父母管得更严(18.43%)、学校环境(10.45%)。
对策:不能一味读书,要劳逸结合
学生不能一味的读书,要劳逸结合,体育运动是应对压力的最佳办法之一。 在灿烂的阳光下绕着学校跑一圈,呼吸新鲜空气,能感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调节,适当多吃些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学会幽默,懂得自我安慰,坚信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考场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榜上无名,脚下还有路,早睡早起!
所以,不必过度夸大考试尤其是中、高考的决定性,你越是担心考试结果,往往越不容易考出好成绩,学会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考试,心情自然就会放松,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3、叛逆期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初中到高中的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称之为“叛逆。
这个阶段的人,是最最懵懂的时期。在很多事情中他们都是似懂非懂,可偏偏喜欢装的什么都懂似的。因为哦,他们老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尤其是大人(老师
跟家长)。大人么觉得这样,他们就那样。总觉得,按大人们的方法做,就很受委屈,很不甘心......
对策:尊重孩子,不要老盯着弱点
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忌从学习入题: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稳定情绪: 家长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静后,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同时,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的良好言行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大多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谁都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从小就输在起跑线上,大家也要多体谅家长,毕竟他们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