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焊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报告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周建刚
一、调研的背景
2l世纪,人类进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社会对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岗位上从业人员业务规格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滞后,重理论、轻实践,部分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另外,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与职业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特别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紧缺,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焊接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焊接产业大国,但却还远不是强国。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严重短缺,特别是高技能型焊接人才的短缺。目前,国内开办焊接专业的职业学校较少,毕业生数量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特殊材料的焊接、高压容器的焊接和焊接自动化方面严重缺乏专业高技能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市场,结合中职学生实际,进行开拓性的市场调研。
二、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调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服务地方经济,立足学生实际,调整专业教学,拓宽就业渠道。具体来说,调研一定要从现在中职焊接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下长沙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调研总结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学生培养方向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提出建议,指导专业的课程改革,重点是调整现有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养目标
焊接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的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中级应用人才。
(二)专业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②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③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④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⑤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焊、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⑥熔化焊基础知识。
⑦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接工艺。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5.能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能减少和消除焊接应力;
6.能选择低碳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等材料之一的焊接工艺;
业培训和指导,否则从长远的角度看,也将无法立足。
(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1.思想道德素质目标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2.业务素质目标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
通过调研,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各工业企业或单位,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六、对目前教学状况的分析
(一)专业定位
作为培养“蓝领”技术人员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焊接专业存在着“不软不硬、不上不下”、“博而不精、缺少特色”等现象,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不论是课程种类,还是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市场高速发展的步伐,不再适应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当今的市场需要细化工种,需要校企结合,将新技术、新工艺真正引入课堂教学,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适应企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不再使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我们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焊接专业,必须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要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职业学校成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起点。
(二)学制
三年制中专,两年校内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
(三)课程体系及设置
1.公共基础课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限选)主要是本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焊工工艺等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生安全教育、焊接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电工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等。学生必须参加全部实践活动。
(四)主要专业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金属学及热处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工工艺学、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无损检测、金属工艺学、焊接冶金学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为适应中职教育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安全教育、焊接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电工实训、专业技能训练。
七、今后的发展方向
1.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有机统一。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由升学转为就业,虽然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我们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找到学生适合的岗位群,进行合理的课程调整,逐步使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例如:加大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教学力度;尽量多地介绍新工艺和新设备;带学生到生产一线实地参观,切身体会等。
2.打破学科体系中的课程界限,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真正在观念上突破,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能力水平以及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强调实际的操作技术,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焊接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就必须注重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使专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能够在招生市场、就业市场、职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触变不惊。学生的培养必须走专门化道路,使之有一技之长,同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并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不断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使它拥有一片宽广、灿烂的天空。
关于中职学校焊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报告 长沙县职业中专学校 周建刚
一、调研的背景
2l世纪,人类进入了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社会对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岗位上从业人员业务规格的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脱节,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滞后,重理论、轻实践,部分课程设置还难以跟上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新变化。另外,在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显现出与职业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一面,特别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紧缺,难以满足学生教学实践的需要和技能水平的提升。
焊接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焊接产业大国,但却还远不是强国。其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的严重短缺,特别是高技能型焊接人才的短缺。目前,国内开办焊接专业的职业学校较少,毕业生数量远远不够,特别是在特殊材料的焊接、高压容器的焊接和焊接自动化方面严重缺乏专业高技能人才。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造成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企业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市场,结合中职学生实际,进行开拓性的市场调研。
二、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调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服务地方经济,立足学生实际,调整专业教学,拓宽就业渠道。具体来说,调研一定要从现在中职焊接专业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新形势下长沙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调研总结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学生培养方向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提出建议,指导专业的课程改革,重点是调整现有计算机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培养目标
焊接专业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的能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中级应用人才。
(二)专业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②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③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④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⑤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焊、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⑥熔化焊基础知识。
⑦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接工艺。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5.能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能减少和消除焊接应力;
6.能选择低碳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等材料之一的焊接工艺;
业培训和指导,否则从长远的角度看,也将无法立足。
(二)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1.思想道德素质目标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2.业务素质目标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
通过调研,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各工业企业或单位,具有高中阶段文化基础,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六、对目前教学状况的分析
(一)专业定位
作为培养“蓝领”技术人员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不仅是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焊接专业存在着“不软不硬、不上不下”、“博而不精、缺少特色”等现象,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不论是课程种类,还是教学模式,已经跟不上市场高速发展的步伐,不再适应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当今的市场需要细化工种,需要校企结合,将新技术、新工艺真正引入课堂教学,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适应企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不再使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我们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焊接专业,必须对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程的设置,要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要利于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使职业学校成为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起点。
(二)学制
三年制中专,两年校内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
(三)课程体系及设置
1.公共基础课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限选)主要是本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电工与电子技术、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焊工工艺等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生安全教育、焊接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电工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等。学生必须参加全部实践活动。
(四)主要专业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金属学及热处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工工艺学、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无损检测、金属工艺学、焊接冶金学等。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为适应中职教育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安全教育、焊接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电工实训、专业技能训练。
七、今后的发展方向
1.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有机统一。
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由升学转为就业,虽然没有了高考的压力,但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我们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找到学生适合的岗位群,进行合理的课程调整,逐步使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例如:加大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教学力度;尽量多地介绍新工艺和新设备;带学生到生产一线实地参观,切身体会等。
2.打破学科体系中的课程界限,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真正在观念上突破,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能力水平以及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强调实际的操作技术,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焊接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就必须注重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使专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能够在招生市场、就业市场、职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触变不惊。学生的培养必须走专门化道路,使之有一技之长,同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并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不断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使它拥有一片宽广、灿烂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