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
班级:
姓名:
谁不说咱家乡好
我们的家乡坐落于金牛山脚下,从小就和哥哥姐姐们去爬山,那时觉得金牛山既高又陡,时常背着父母偷偷地去爬山,但是从现在看来它一点都不可高,它没有泰山的雄伟,也没有峨眉山的险峻,但是它仍然是我们心中最雄伟的那一座山!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金牛山,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我知道金牛山拥有古人类遗址,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
金牛山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智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1984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化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男性个体,年龄为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
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灰
堆,里面有烧土、炭屑和烧骨,可能是金牛山人烧食之处。在灰堆旁边分布着大 量的动物碎骨,其中有的骨头还可以看到人工敲砸的痕迹。
金牛山人,辽宁营口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28万年。公元1984年,我国考古学家在今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金牛山洞穴内,发现一完整古人类头骨化石, 并发掘出大量古动物化石、烧骨、灰烬和石器,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
金牛山遗址:
遗址海拔约70米,自西而东的三个地点沉积有第四纪的堆积物。1974年~1978年曾在这里先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烧骨、烧土和炭屑以及少数打制石器。
金牛山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 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金牛山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
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牛山遗址设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山工作站,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修建了围墙。1990年对A 点洞穴进行了维修加固。
遗址的发现:
1974~1976和1978年,金牛山联合发掘队发掘。金牛山共有3个地点,其中A 点的堆积分上、下两部分。金牛山文化是指下部堆积的遗存。1984年9月, 北京大学考古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实习队在发掘金牛山A 点洞穴第6层时,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和用火遗迹。全部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缺下颌骨)、脊椎骨、肋骨、髋骨、尺骨、腕骨等共50余件,属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见彩图金牛山人头骨化石) 。被命名为" 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 的头骨化石十分完整,初步观察,它既有原始的特征,也有一些接近智人的进步特征,而且脑量大于同时期的猿人。
在地层中发现有厚约30厘米的灰烬层,其上还有两处圆形的灰堆。灰烬层与灰堆内有大量烧骨和烧石,说明当时的人类不仅会用火而且会管理火。烧骨中多兔类、鼠类和鹿类的肢骨,这些动物是当时人们狩猎的主要对象。
根据地层、动物群的研究和科学测定," 金牛山人" 生存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28万年左右。" 硕猕猴和剑齿虎的存在,说明当时金牛山一带森林茂密、灌木丛生;而三门马和巨河狸的发现,则说明附近有过广袤的草原和开阔的水域。
考古发现
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编号 A 、B 、C 、D ) 。从197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辽宁省文物部门对金牛山 A 点和C 点进行了多次发掘。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地方合作进行了发掘。1986~1988年,北大考古系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联合对A 点进行了3次发掘。
A 点: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东南隅。已发掘面积约60平方米,出露的地层堆积厚12.5米,共分 8层。以第 4层为界,可分上、下两部。1984年发掘A 点第6层棕红色细砂夹角砾层的底部时,发现一批保存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包括头骨(缺下颌骨) 、脊椎骨、肋骨、髋骨、髌骨、尺骨和手、足骨、跗骨等50余件,属于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命名为金牛山人,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该地层经铀系法测定距今约28万年,但有的学者认为该化石属于早期智人阶段。
C 点:也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西北坡,1974、1975年进行了发掘,可分 6层。在下部地层(第4层以下) 中,发现有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的原料为石英,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核较少,石片较多。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两种,前者数量较多,可分直刃、复刃和半圆形3种, 以一面加工为主。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加工方法和类型,与北京人很相似。在灰烬层中含大量烧骨、烧土,说明当时人类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烧骨多为兔类、啮齿类和鹿类的肢骨。发现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葛氏斑鹿、三门马、梅氏犀、大河狸和硕猕猴等20余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在上部地层中,发现了两件磨制的骨器。动物化石有赤鹿、披毛犀和鸵鸟,时代偏晚,已进入晚更新世。
历史意义
" 金牛山人" 化石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空白,为对猿人体质特征及体质演化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已建金牛山古人类遗址陈列馆,展示当时发扬出土的部分人体骨骼化石和当时的生存环境及生活场景,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以我乡骄傲自豪!
学院:
班级:
姓名:
谁不说咱家乡好
我们的家乡坐落于金牛山脚下,从小就和哥哥姐姐们去爬山,那时觉得金牛山既高又陡,时常背着父母偷偷地去爬山,但是从现在看来它一点都不可高,它没有泰山的雄伟,也没有峨眉山的险峻,但是它仍然是我们心中最雄伟的那一座山!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金牛山,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我知道金牛山拥有古人类遗址,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
金牛山人: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智人,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1984年,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化石为一个头骨、五个脊椎骨、二根肋骨以及其他部位的骨头,全部属于一个成年男性个体,年龄为三十岁至四十岁之间,脑量为1390毫升。金牛山发现的这批化石资料之完整,在我国尚属首次。
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灰
堆,里面有烧土、炭屑和烧骨,可能是金牛山人烧食之处。在灰堆旁边分布着大 量的动物碎骨,其中有的骨头还可以看到人工敲砸的痕迹。
金牛山人,辽宁营口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28万年。公元1984年,我国考古学家在今大石桥市永安镇西田村金牛山洞穴内,发现一完整古人类头骨化石, 并发掘出大量古动物化石、烧骨、灰烬和石器,被列为当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
金牛山遗址:
遗址海拔约70米,自西而东的三个地点沉积有第四纪的堆积物。1974年~1978年曾在这里先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烧骨、烧土和炭屑以及少数打制石器。
金牛山是一座由震旦纪的白云质大理岩、石灰岩和云母片岩夹菱镁矿等多种岩石组成的孤立山丘, 为中国东北地区最早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金牛山面积为0.308平方公里。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遗址,位于山的东南部,已发现的剑齿虎,肿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动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该洞穴主要堆积时代距现在30—40万年间。该遗址出土的古人类遗骨化石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从头骨壁的厚度小于北京猿人而大于现代人这一点
判断,金牛山人是猿人与智人的过渡类型。
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牛山遗址设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山工作站,负责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修建了围墙。1990年对A 点洞穴进行了维修加固。
遗址的发现:
1974~1976和1978年,金牛山联合发掘队发掘。金牛山共有3个地点,其中A 点的堆积分上、下两部分。金牛山文化是指下部堆积的遗存。1984年9月, 北京大学考古系旧石器时代考古实习队在发掘金牛山A 点洞穴第6层时,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和用火遗迹。全部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缺下颌骨)、脊椎骨、肋骨、髋骨、尺骨、腕骨等共50余件,属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见彩图金牛山人头骨化石) 。被命名为" 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 的头骨化石十分完整,初步观察,它既有原始的特征,也有一些接近智人的进步特征,而且脑量大于同时期的猿人。
在地层中发现有厚约30厘米的灰烬层,其上还有两处圆形的灰堆。灰烬层与灰堆内有大量烧骨和烧石,说明当时的人类不仅会用火而且会管理火。烧骨中多兔类、鼠类和鹿类的肢骨,这些动物是当时人们狩猎的主要对象。
根据地层、动物群的研究和科学测定," 金牛山人" 生存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28万年左右。" 硕猕猴和剑齿虎的存在,说明当时金牛山一带森林茂密、灌木丛生;而三门马和巨河狸的发现,则说明附近有过广袤的草原和开阔的水域。
考古发现
遗址包括 4个化石地点(编号 A 、B 、C 、D ) 。从1973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辽宁省文物部门对金牛山 A 点和C 点进行了多次发掘。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地方合作进行了发掘。1986~1988年,北大考古系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联合对A 点进行了3次发掘。
A 点: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东南隅。已发掘面积约60平方米,出露的地层堆积厚12.5米,共分 8层。以第 4层为界,可分上、下两部。1984年发掘A 点第6层棕红色细砂夹角砾层的底部时,发现一批保存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包括头骨(缺下颌骨) 、脊椎骨、肋骨、髋骨、髌骨、尺骨和手、足骨、跗骨等50余件,属于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命名为金牛山人,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该地层经铀系法测定距今约28万年,但有的学者认为该化石属于早期智人阶段。
C 点:也是一洞穴堆积,位于山的西北坡,1974、1975年进行了发掘,可分 6层。在下部地层(第4层以下) 中,发现有石制品、用火遗迹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的原料为石英,用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核较少,石片较多。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两种,前者数量较多,可分直刃、复刃和半圆形3种, 以一面加工为主。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加工方法和类型,与北京人很相似。在灰烬层中含大量烧骨、烧土,说明当时人类已具有管理火的能力。烧骨多为兔类、啮齿类和鹿类的肢骨。发现的动物化石有肿骨鹿、葛氏斑鹿、三门马、梅氏犀、大河狸和硕猕猴等20余种,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在上部地层中,发现了两件磨制的骨器。动物化石有赤鹿、披毛犀和鸵鸟,时代偏晚,已进入晚更新世。
历史意义
" 金牛山人" 化石的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空白,为对猿人体质特征及体质演化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现已建金牛山古人类遗址陈列馆,展示当时发扬出土的部分人体骨骼化石和当时的生存环境及生活场景,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以我乡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