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讲座
《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系
一、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甲型戊型乙型
丙型丁型按病原体分类
HAV HBV HCV HDV
HEV HGV TTV SEV
其他非嗜肝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某些Coxsachie 病毒也偶可引起(重型)肝炎。 二、乙型肝炎病原体
嗜肝病毒DNA
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1
完整的HBV 颗粒(Dane 颗粒),直径约42nm 。
Dane 颗粒
2
1.S 区 前S 1蛋白
前S 2蛋白
HBsAg 前S 2蛋白HBsAg
正链(S )
HBsAg 2.C区 编码HBeAg 、HBcAg
HBeAg 在前C 区突变的HBV 毒株不能表达, 但仍可表达HBcAg, 故仍有感染性。 3.P区 编码DNAP 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4.X区 编码HBxAg 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激活其他病毒和细胞的转录)。
HBV 抵抗力强,煮沸10min ;高压蒸汽121℃,消毒10min ;加热至65℃,10h 才能将其杀灭。 三、乙型肝炎的传播
1.传染源
(1)患者 病毒复制指标
(2)病毒携带者(HBsAg 携带者) HBsAg(+)持续>6个月
3
自然转阴率
2.传播途径 (1)血液途径 (2)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3)母婴 (
4)昆虫叮咬 (5)性接触 (6)医院内 3.易感性与免疫力 多发生于婴儿及青少年 四、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
1.HBsAg 与HBsAb
HBsAg 有10个亚型,我国以adr 和adw 为主。 HBsAb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2.HBcAg 与HBcAb
HBcAg 和DNAP 是HBV 复制的标记。
窗口期—HBcAb (+)HBeAb (+)
3.HBeAg 与HBeAb
HBeAg 仅见于HBsAg (+)血清中,是HBV 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前C 区基因突变时,HBeAg 可(-)而HBV 仍有活动复制。
HBeAb 长期存在时,提示HBV —DNA 已与宿主DNA 整合。 ※ 附:HBV 的生物学标记 1.HBV —DNAP
具有逆转录酶活性,是直接反映HBV 复制能力的指标,但不作临床常规检
4
查。
2.HBV —DNA
是HBV 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五、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血清免疫学标记物 (1)HBsAg 与HBsAb
是感染HBV 的标志,表明为
HBsAg (+)表明存在现症
HBV 感染(可能有S 基因突变株存在);
HBsAb 系保护性抗体(+)提示
HBsAb (-)说明对HBV (2)HBeAg 与HBeAb
HBeAg 持续(+)表明存在HBV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较大,且易转为慢性或肝硬化;
HBeAb 持续(+)提示 ①HBV 复制处于低水平;
②HBV —DNA 可能已和宿主DNA 整合并长期潜伏; ③出现C 区突变,HBeAg 不能表达。 (3)HBcAg 与HBcAb
HBcAg (+)与HBeAg (+)相同,但临床常不能从血液中测定;
HBcAb (+)(指HBcAb —IgG )提示为过去感染或现在低水平感染;高滴度HBcAb —IgG (+)则提示HBV 有活动性复制(HBV 急性感染、持续复制、传染性强)。
※ 附:乙型肝炎检测中常见结果及临床意义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急肝,慢性活动期,有传染性 10± % 恢复期,弱传染性 10- % 恢复期,弱传染性 10± % 急肝,慢性HBsAg 携带者 10- % 急性窗口期,既往感染过 5- %
康复期
10+ % 既往感染过,仍有免疫力 5%
±
康复期,主动被动免疫者
10± % 未感染过HBV
2.分子生物学标记
(1)DNAP (+) 表明HBV 有活动性复制,少用。 (2)HBV —DNA
血清HBV —DNA (+) 表明有HBV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血中有Dane 颗粒);
肝细胞内HBV —DNA (+)提示已同宿主DNA 整合,并长期潜伏下来。 HBV —DNA 检测和HBV 三系统检测相互配合,相互弥补,成为HBV 检测,诊断乙型肝炎的“黄金搭档”。
检测HBV —DNA 的临床意义如下: ①发现和鉴定非典型的乙型肝炎病例; ②准确判断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的结果; ③评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实际状况; ④保证血源的安全性;
⑤判断乙型肝炎患者传染性的大小; ⑥评价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疗效; ⑦调查对乙型肝炎疫苗无反应的原因。 六、乙型肝炎的治疗
1.急性乙型肝炎 (1)休息 (2)饮食
6
(3)药物 消炎、解毒、护肝、降酶、退黄、免疫调节。 2.慢性乙型肝炎
除消炎解毒、护肝养肝、降酶退黄外,重点是清除病毒和免疫调节。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疗法 抗病毒药物 人白细胞干扰素 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 人免疫干扰素 阿糖腺苷 单磷酸阿糖腺苷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利巴韦林(病毒唑) 磷甲酸钠 聚肌胞
免疫调节疗法 血浆取出法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转移因子 免疫核糖核酸 左旋咪唑 卡介苗 免疫抑制剂 胸腺肽 猪苓多糖
7
科普讲座
《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系
一、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
甲型戊型乙型
丙型丁型按病原体分类
HAV HBV HCV HDV
HEV HGV TTV SEV
其他非嗜肝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 病毒、某些Coxsachie 病毒也偶可引起(重型)肝炎。 二、乙型肝炎病原体
嗜肝病毒DNA
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
1
完整的HBV 颗粒(Dane 颗粒),直径约42nm 。
Dane 颗粒
2
1.S 区 前S 1蛋白
前S 2蛋白
HBsAg 前S 2蛋白HBsAg
正链(S )
HBsAg 2.C区 编码HBeAg 、HBcAg
HBeAg 在前C 区突变的HBV 毒株不能表达, 但仍可表达HBcAg, 故仍有感染性。 3.P区 编码DNAP 具有逆转录酶活性。
4.X区 编码HBxAg 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激活其他病毒和细胞的转录)。
HBV 抵抗力强,煮沸10min ;高压蒸汽121℃,消毒10min ;加热至65℃,10h 才能将其杀灭。 三、乙型肝炎的传播
1.传染源
(1)患者 病毒复制指标
(2)病毒携带者(HBsAg 携带者) HBsAg(+)持续>6个月
3
自然转阴率
2.传播途径 (1)血液途径 (2)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3)母婴 (
4)昆虫叮咬 (5)性接触 (6)医院内 3.易感性与免疫力 多发生于婴儿及青少年 四、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
1.HBsAg 与HBsAb
HBsAg 有10个亚型,我国以adr 和adw 为主。 HBsAb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2.HBcAg 与HBcAb
HBcAg 和DNAP 是HBV 复制的标记。
窗口期—HBcAb (+)HBeAb (+)
3.HBeAg 与HBeAb
HBeAg 仅见于HBsAg (+)血清中,是HBV 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前C 区基因突变时,HBeAg 可(-)而HBV 仍有活动复制。
HBeAb 长期存在时,提示HBV —DNA 已与宿主DNA 整合。 ※ 附:HBV 的生物学标记 1.HBV —DNAP
具有逆转录酶活性,是直接反映HBV 复制能力的指标,但不作临床常规检
4
查。
2.HBV —DNA
是HBV 感染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 五、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1.血清免疫学标记物 (1)HBsAg 与HBsAb
是感染HBV 的标志,表明为
HBsAg (+)表明存在现症
HBV 感染(可能有S 基因突变株存在);
HBsAb 系保护性抗体(+)提示
HBsAb (-)说明对HBV (2)HBeAg 与HBeAb
HBeAg 持续(+)表明存在HBV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较大,且易转为慢性或肝硬化;
HBeAb 持续(+)提示 ①HBV 复制处于低水平;
②HBV —DNA 可能已和宿主DNA 整合并长期潜伏; ③出现C 区突变,HBeAg 不能表达。 (3)HBcAg 与HBcAb
HBcAg (+)与HBeAg (+)相同,但临床常不能从血液中测定;
HBcAb (+)(指HBcAb —IgG )提示为过去感染或现在低水平感染;高滴度HBcAb —IgG (+)则提示HBV 有活动性复制(HBV 急性感染、持续复制、传染性强)。
※ 附:乙型肝炎检测中常见结果及临床意义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急肝,慢性活动期,有传染性 10± % 恢复期,弱传染性 10- % 恢复期,弱传染性 10± % 急肝,慢性HBsAg 携带者 10- % 急性窗口期,既往感染过 5- %
康复期
10+ % 既往感染过,仍有免疫力 5%
±
康复期,主动被动免疫者
10± % 未感染过HBV
2.分子生物学标记
(1)DNAP (+) 表明HBV 有活动性复制,少用。 (2)HBV —DNA
血清HBV —DNA (+) 表明有HBV 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大(血中有Dane 颗粒);
肝细胞内HBV —DNA (+)提示已同宿主DNA 整合,并长期潜伏下来。 HBV —DNA 检测和HBV 三系统检测相互配合,相互弥补,成为HBV 检测,诊断乙型肝炎的“黄金搭档”。
检测HBV —DNA 的临床意义如下: ①发现和鉴定非典型的乙型肝炎病例; ②准确判断乙型肝炎病毒转阴的结果; ③评定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实际状况; ④保证血源的安全性;
⑤判断乙型肝炎患者传染性的大小; ⑥评价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疗效; ⑦调查对乙型肝炎疫苗无反应的原因。 六、乙型肝炎的治疗
1.急性乙型肝炎 (1)休息 (2)饮食
6
(3)药物 消炎、解毒、护肝、降酶、退黄、免疫调节。 2.慢性乙型肝炎
除消炎解毒、护肝养肝、降酶退黄外,重点是清除病毒和免疫调节。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疗法 抗病毒药物 人白细胞干扰素 人成纤维细胞干扰素 人免疫干扰素 阿糖腺苷 单磷酸阿糖腺苷 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利巴韦林(病毒唑) 磷甲酸钠 聚肌胞
免疫调节疗法 血浆取出法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转移因子 免疫核糖核酸 左旋咪唑 卡介苗 免疫抑制剂 胸腺肽 猪苓多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