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人无法完全认识人。
这种自然设计的合理性可能在于挑战每个人的智慧,给每个人留下自由的可能,让每个人隐藏一个外界无法知晓的适度空间,哪怕是罪恶。这是为了保障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必须使每个人付出的必要代价。因为自己拥有一个秘密的精神抽屉,可以储备高尚,当然也就可以藏匿卑鄙。所以世俗法律无法进入心灵,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宇宙之谜。我们所看到的每个人,也都是他的一个侧面,完整的他连他自己也无法掌握。
庄子便认为,正是人的这种复杂性,造成了人心比山川更加险恶,比青天更难认识。天地有春夏秋冬,有四季运转的基本次序,但人心则没有。俗话说,女人的脸是三伏天的云,说变就变。三伏天还可以看云识天气,但女人的脸说变时可能没有什么征兆。比女人的脸更不可测的是一些政治家的脸,这些人往往埋藏的更深,仅从脸色根本无法了解其心灵。
所以说,有的人外表谨慎厚重,但内心里十分骄溢;有的人貌似老实,而其实很是不肖;有的人外表圆滑,但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强,但内心脆弱;有的看似舒缓,但内心急躁。这些情况,要判断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仅从脸上的信息,实在无法准确去读懂一个人。
宋朝的陆九渊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可以说,人的表里关系,比一般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复杂得多,更难于认识,因为一般事物是静态的、被动的,而人是动态的,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按照一般规律来说,现象是事物本质在各方面的信息表现,现象与本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来了解本质。但是对于人来讲,尤其是城府较深的人来讲,则很难通过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也就是为什么陆九渊认为只要认识了人,天下的任何事情就能解决了。
由于知人难,《六韬·选将》中还举出了十五种类型,我看也都是在庄子列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具体而成的。不过只是特别强调了难以识别的佞人,这种人最是阴险、可怕。王充曾在他的《论衡·答佞篇》中说过,佞人和谗人不同,虽然两者都很卑鄙,但谗人是以口害人,而直言不讳。佞人则以阴谋诡计害人,而隐瞒其动机。一个是真小人,一个是伪君子。一个害人易知,可以防备。一个害人隐蔽,防不胜防。
如果在生活中以貌取人,很可能产生误会,形成截然相反的判断。三国时,孙权号称善识人才,当鲁肃来向其推荐庞统时,孙权开始高兴,但见庞统是个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发、形容古怪的人,便认为是一个狂士,没什么用。最后庞统在此不得重用,便到刘备帐下被委以军师之职,后来战功卓著,令孙权后悔不已。一向慧眼识珠的曹操也犯此错误,益州张松过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额凸头尖,鼻翻齿露,身材短小,当张松暗携四川四十一州地图,千里迢迢送给曹操之时,曹操认为此人生得猥琐,不予使用。张松无奈,便转身投奔了刘备,为刘备进攻四川立下奇功。
晋代的葛洪在总结了这一现象后,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的外表根本无法识察他的本质,凭一个人的相貌也无法衡量他的能力。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仪表堂堂,但却一肚子稻草。就像我们见到的有的官员,外表温润和气,但实际心狠手辣。有的美女光彩照人,一说话满口俗物,令人倒胃。有的人谦虚万分,但已内藏杀机。真是人心不测啊。
为了相对识别人的本质,庄子说,派一个人到中心以外可以考察其忠。让他在身旁可以观察他的谦敬和慎重。给他以难事来考验他的能力。向他突然提问题,以测他的心智。让他限时完成任务可以看出他的信用。将金钱让他保管可以知道是否清廉。告之以危险便可知其操守。用酒让他喝醉,之后可露出仪态。让他与异性混在一起,便知是否好色。
庄子的这几种方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后来《吕氏春秋·论人》、诸葛亮《知人性》和曾国藩在《冰鉴》中都进行了淋漓尽知的发挥。有的人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还是未能看透一些人,看来,任何识人方法也只能是一种主观愿望而已。
庄子在这里所说的意义并不在于识人之法,而在于告诉我们人是不可测的。人心更是不可靠的。帝王首先是一个人,谁能相信他的文明之举里包藏的全是良善和鲜花?其实,庄子是把人治合法性的最后一根稻草给拆除了。稻草不存,仁义道德还能焉附?
世界上有一个奇异的现象,就是人无法完全认识人。
这种自然设计的合理性可能在于挑战每个人的智慧,给每个人留下自由的可能,让每个人隐藏一个外界无法知晓的适度空间,哪怕是罪恶。这是为了保障个体生命的自由而必须使每个人付出的必要代价。因为自己拥有一个秘密的精神抽屉,可以储备高尚,当然也就可以藏匿卑鄙。所以世俗法律无法进入心灵,每一个人都是一部宇宙之谜。我们所看到的每个人,也都是他的一个侧面,完整的他连他自己也无法掌握。
庄子便认为,正是人的这种复杂性,造成了人心比山川更加险恶,比青天更难认识。天地有春夏秋冬,有四季运转的基本次序,但人心则没有。俗话说,女人的脸是三伏天的云,说变就变。三伏天还可以看云识天气,但女人的脸说变时可能没有什么征兆。比女人的脸更不可测的是一些政治家的脸,这些人往往埋藏的更深,仅从脸色根本无法了解其心灵。
所以说,有的人外表谨慎厚重,但内心里十分骄溢;有的人貌似老实,而其实很是不肖;有的人外表圆滑,但内心刚直;有的看似坚强,但内心脆弱;有的看似舒缓,但内心急躁。这些情况,要判断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仅从脸上的信息,实在无法准确去读懂一个人。
宋朝的陆九渊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事之至大,亦莫如知人;诚能知人,则天下无余事矣。”
可以说,人的表里关系,比一般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复杂得多,更难于认识,因为一般事物是静态的、被动的,而人是动态的,有自我保护的本能。按照一般规律来说,现象是事物本质在各方面的信息表现,现象与本质一般情况下是统一的,人们可以透过现象来了解本质。但是对于人来讲,尤其是城府较深的人来讲,则很难通过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也就是为什么陆九渊认为只要认识了人,天下的任何事情就能解决了。
由于知人难,《六韬·选将》中还举出了十五种类型,我看也都是在庄子列举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具体而成的。不过只是特别强调了难以识别的佞人,这种人最是阴险、可怕。王充曾在他的《论衡·答佞篇》中说过,佞人和谗人不同,虽然两者都很卑鄙,但谗人是以口害人,而直言不讳。佞人则以阴谋诡计害人,而隐瞒其动机。一个是真小人,一个是伪君子。一个害人易知,可以防备。一个害人隐蔽,防不胜防。
如果在生活中以貌取人,很可能产生误会,形成截然相反的判断。三国时,孙权号称善识人才,当鲁肃来向其推荐庞统时,孙权开始高兴,但见庞统是个生得浓眉掀鼻、黑面短发、形容古怪的人,便认为是一个狂士,没什么用。最后庞统在此不得重用,便到刘备帐下被委以军师之职,后来战功卓著,令孙权后悔不已。一向慧眼识珠的曹操也犯此错误,益州张松过目不忘,乃天下奇才,只是生得额凸头尖,鼻翻齿露,身材短小,当张松暗携四川四十一州地图,千里迢迢送给曹操之时,曹操认为此人生得猥琐,不予使用。张松无奈,便转身投奔了刘备,为刘备进攻四川立下奇功。
晋代的葛洪在总结了这一现象后,深有感触地说,看一个人的外表根本无法识察他的本质,凭一个人的相貌也无法衡量他的能力。有的人其貌不扬,甚至丑陋,却是千古奇才。有的人仪表堂堂,但却一肚子稻草。就像我们见到的有的官员,外表温润和气,但实际心狠手辣。有的美女光彩照人,一说话满口俗物,令人倒胃。有的人谦虚万分,但已内藏杀机。真是人心不测啊。
为了相对识别人的本质,庄子说,派一个人到中心以外可以考察其忠。让他在身旁可以观察他的谦敬和慎重。给他以难事来考验他的能力。向他突然提问题,以测他的心智。让他限时完成任务可以看出他的信用。将金钱让他保管可以知道是否清廉。告之以危险便可知其操守。用酒让他喝醉,之后可露出仪态。让他与异性混在一起,便知是否好色。
庄子的这几种方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后来《吕氏春秋·论人》、诸葛亮《知人性》和曾国藩在《冰鉴》中都进行了淋漓尽知的发挥。有的人对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但还是未能看透一些人,看来,任何识人方法也只能是一种主观愿望而已。
庄子在这里所说的意义并不在于识人之法,而在于告诉我们人是不可测的。人心更是不可靠的。帝王首先是一个人,谁能相信他的文明之举里包藏的全是良善和鲜花?其实,庄子是把人治合法性的最后一根稻草给拆除了。稻草不存,仁义道德还能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