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W导读世界上所有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在购买人的时间,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或者说占有你的时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把看报纸的时间挪到了看电视上,把看电视的时间挪到了用电脑上,把用电脑的时间挪到了用手机上。
3W精选自中欧商业评论
文/李丰 IDG资本合伙人、副总裁
先问几个问题:一,为什么现在O2O突然火了?二,为什么是在移动端?三,B2C(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Customer),投资哪个更靠谱?
世界上所有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在购买人的时间,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或者说占有你的时间。每当出现很多投资机会或者商业模式机会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叫做人的时间的再分配,或者说是在人的时间使用方式发生显著迁移和改变的时候,这句话有点拗口,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把看报纸的时间挪到了看电视上,把看电视的时间挪到了用电脑上,把用电脑的时间挪到了用手机上。
其次,商业模式之所以有新的机会,都是为了解决上一波解决不好的问题,PC解决最好的问题是当搜索以这个行业的终极形态出现时,解决了生产制造领域中的流通销售和广告的问题,而对现在来说,当人们的时间分配转移到移动端时,我们又要问之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在哪里?答案是服务行业,或者说第三产业。
那么在服务行业当中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发现国内和国外是通行的,大部分这样的行业提供服务方式的本质都是以个人对个人提供服务的,这是行业的本质。个人和个人来提供服务就涉及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需求和供给双方都不是标准化的,跟物理化的可触摸的产品是不一样的;第二,在个人对个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都是含有了某些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的,当然这也导致了更加个性化或者非标的问题。
这样的服务特征就都带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大多数服务内容都是跟“你来我去”的背景相关;第二,它是由沟通驱动的。比如说我是做咨询、财务、法律或教育领域的O2O,我本质上都是在卖一个沟通的过程,我是通过沟通来销售我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本身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它决定了为什么O2O更容易在移动端出现,因为这是我们的移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硬件特征,这在PC上是没有的,因为PC天然地不具备位置服务和沟通能力这两点。
所以很自然地,我们认为中国真正应该解决的服务行业的问题是在移动端,同时应该从C2C开始。为什么要从C2C开始?为什么我们没有先去投移动中或者服务当中的B2C或者是O2O当中的B2C,因为在所有构建交易闭环的流程当中,最难的是把供需双方的信息进行IT化,或者说它能够把它的信息表达成IT信息和数字信息,这件事是最难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假定我们做的是餐厅,我们想把这个餐厅变成一件非常O2O的事,把交易和服务完全封在O2O的体验中,这时候我们必须知道这样几件事:我要知道这个餐厅有多少座位、现在多少人就餐、将会有多少人就餐、平均每个桌子坐几个人、吃到什么程度、各自吃了多长时间、人均消费多长时间、有多少个菜、每个菜多少量,所有的信息都要数字化表达,这样消费者才能决策,比如说要不要去吃,或者这个餐厅口味够不够好等等。但你在把餐厅IT化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挑战的问题,这意味着:第一,你要找到餐厅老板;第二你要卖它一个智能POS机,把交易信息连起来;第三,你要所有服务员乃至后厨做菜的人能把实时的状况变成一个IT化的信息。
在若干年前,因为我们国家的系统性要求,我们才有了中航信这样的公司,由此每一个航空公司都能把自己的票务和座位系统接入航信,使得航空公司的票务信息、价格信息变成完整的IT化,在这种情况下,机票行业做成O2O是可以的。在八、九年之前,在文化部的要求下,电影院也有了新的电子系统,它让在电影院中选座位这件事也被IT化了,这样消费者在前端才能够知道我到底能不能买到这场的电影票。
而B2C的难点在于,它是由行业整体的低IT化水平决定的,同时中间的损耗率太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先投C2C的原因,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就明白了,对于个人用移动设备所使用的软件来看,如果它的撬动率足够大的话,这个供给信息可以很容易在个人手机端被IT化,需求端也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封装”起来,从而完成一个闭环。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有经济利益的情况下,C端比B端更容易撬动。
·END·
3W互联网深度精选新鲜·深度·有意思微信号:studywww
3W导读世界上所有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在购买人的时间,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或者说占有你的时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把看报纸的时间挪到了看电视上,把看电视的时间挪到了用电脑上,把用电脑的时间挪到了用手机上。
3W精选自中欧商业评论
文/李丰 IDG资本合伙人、副总裁
先问几个问题:一,为什么现在O2O突然火了?二,为什么是在移动端?三,B2C(Business to Customer)和C2C(Customer toCustomer),投资哪个更靠谱?
世界上所有的商业模式本质上都是在购买人的时间,这是永远不会变的,或者说占有你的时间。每当出现很多投资机会或者商业模式机会的时候,基本上都能叫做人的时间的再分配,或者说是在人的时间使用方式发生显著迁移和改变的时候,这句话有点拗口,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你把看报纸的时间挪到了看电视上,把看电视的时间挪到了用电脑上,把用电脑的时间挪到了用手机上。
其次,商业模式之所以有新的机会,都是为了解决上一波解决不好的问题,PC解决最好的问题是当搜索以这个行业的终极形态出现时,解决了生产制造领域中的流通销售和广告的问题,而对现在来说,当人们的时间分配转移到移动端时,我们又要问之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在哪里?答案是服务行业,或者说第三产业。
那么在服务行业当中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发现国内和国外是通行的,大部分这样的行业提供服务方式的本质都是以个人对个人提供服务的,这是行业的本质。个人和个人来提供服务就涉及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需求和供给双方都不是标准化的,跟物理化的可触摸的产品是不一样的;第二,在个人对个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服务所提供的内容都是含有了某些专业技能或专业知识的,当然这也导致了更加个性化或者非标的问题。
这样的服务特征就都带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第一,大多数服务内容都是跟“你来我去”的背景相关;第二,它是由沟通驱动的。比如说我是做咨询、财务、法律或教育领域的O2O,我本质上都是在卖一个沟通的过程,我是通过沟通来销售我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本身的,这一点尤其重要,它决定了为什么O2O更容易在移动端出现,因为这是我们的移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硬件特征,这在PC上是没有的,因为PC天然地不具备位置服务和沟通能力这两点。
所以很自然地,我们认为中国真正应该解决的服务行业的问题是在移动端,同时应该从C2C开始。为什么要从C2C开始?为什么我们没有先去投移动中或者服务当中的B2C或者是O2O当中的B2C,因为在所有构建交易闭环的流程当中,最难的是把供需双方的信息进行IT化,或者说它能够把它的信息表达成IT信息和数字信息,这件事是最难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假定我们做的是餐厅,我们想把这个餐厅变成一件非常O2O的事,把交易和服务完全封在O2O的体验中,这时候我们必须知道这样几件事:我要知道这个餐厅有多少座位、现在多少人就餐、将会有多少人就餐、平均每个桌子坐几个人、吃到什么程度、各自吃了多长时间、人均消费多长时间、有多少个菜、每个菜多少量,所有的信息都要数字化表达,这样消费者才能决策,比如说要不要去吃,或者这个餐厅口味够不够好等等。但你在把餐厅IT化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挑战的问题,这意味着:第一,你要找到餐厅老板;第二你要卖它一个智能POS机,把交易信息连起来;第三,你要所有服务员乃至后厨做菜的人能把实时的状况变成一个IT化的信息。
在若干年前,因为我们国家的系统性要求,我们才有了中航信这样的公司,由此每一个航空公司都能把自己的票务和座位系统接入航信,使得航空公司的票务信息、价格信息变成完整的IT化,在这种情况下,机票行业做成O2O是可以的。在八、九年之前,在文化部的要求下,电影院也有了新的电子系统,它让在电影院中选座位这件事也被IT化了,这样消费者在前端才能够知道我到底能不能买到这场的电影票。
而B2C的难点在于,它是由行业整体的低IT化水平决定的,同时中间的损耗率太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先投C2C的原因,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看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就明白了,对于个人用移动设备所使用的软件来看,如果它的撬动率足够大的话,这个供给信息可以很容易在个人手机端被IT化,需求端也是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封装”起来,从而完成一个闭环。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有经济利益的情况下,C端比B端更容易撬动。
·END·
3W互联网深度精选新鲜·深度·有意思微信号:study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