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构成教案-四明职业高级中学

《肌理构成》教案

授课老师:徐霞 班级:高二动漫 1 班 课 题 平面构成形式——肌理构成 学校:四明职业高级中学 时间:2010 年 10 月 27 日 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于《构成基础》第一篇平面构成。肌理构成为平面构成形式中的一 种构成形式,是现代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实用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 一。它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印染、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商业美术设计 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动漫班的学生, 这些学生从高二开始接触三大构成基础 课程。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学习,已经学习了平面构成中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变 异、对比这六种构成形式。对平面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已经能创作出一些 相当好的平面构成作品了。

学情分析

1,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认识什么是肌理。 基本掌握平面构成中肌理构成创作的方法和创作 要求。提高学生对肌理的鉴赏力。 2,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培养构想力、创作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地采用各种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具有美感的 肌理作品。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 大胆实践、 勇于探索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肌理的概念—肌理的感受能力和体验能力、创作能力。 肌理创作成果与设计理念的结合,设计思维的提升。 艺术设计课程, 其过程设计始终遵循着想象——设计——动手实施——改进—— 再想象——设计——动手实施这种循环往复的理念。 需要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他们 的动手实施能力相结合。因此,本节课,除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外,最重要的,还是指 导学生参与设计实践。 我将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给学生的任务是创造具有独特性并富有美感的肌理作 品。我又将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竞赛的机制,让他们最大限度的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欲望,集思广益创作好的作品,并在作品中融入感情。 多媒体 PPT 演示,让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创作肌理,准备纸、颜料等。

教学方法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复习之前已学的六种平 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教师提 出问题,之前所学的平构作 品的创作方法。 课程导入

看示例回答对应的平构形 通过复习,为今 式。思考回答之前所学的几种 天学习一种全新的不 平构作品的创作方法是:思考 同于之前创作方法的 基本形,思考骨骼样式,用笔、 平构形式做铺垫。 工具等绘制。 以一段搞笑视 频,调节课堂氛围, 揭示

创作的多样性。

观看一段《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经典视频,其中内容为泼 墨——创作——印拓——作品。视频 5’-7’15”,讲述的是 唐伯虎以祝枝山身体拓墨作画。

展示二班学生的手印作品,有清晰的肌理纹理效果,揭示课题: 展示课题 平面构成形式——肌理构成 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了一些物品。分组展示下带有美丽 纹理的物品。 教师提示学生发现身边的物品都有各自的外表特 征,即纹理和质地。可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有纹理的材料。 教师展示自然形成和人工制成的物品图片, 讲述每一个物 品的表面都有美丽的肌理,这是形象的表面特征。 肌理的概念:是物体的表面纹理。肌——皮肤,理——纹 理质地。肌理表达了人们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或光 洁或粗糙、 或细软或硬滑、 有花纹无花纹、 有光泽无光泽等等。 肌理的分类: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教师讲述肌理创作的多样性,其表现手法是多样的,可用 的材料也很多。 教师讲授肌理创作常用 技法,辅以图片案例说明使 用该技法创作的肌理效果。 颜料的运用方法:流淌 法、喷洒法、溅滴法 环节二: 创造肌理 教师讲述拓印法,以小 时候玩过的拓印硬币为例, 并展示拓印效果的图例。

讲授新课 环节一: 发现肌理

本环节教师引导 学生发现生活中物品 都有各自的外表特 征,就是肌理。讲授 肌理的概念知识。

提升学生对肌理 创作的兴趣度。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 讲述的方法,创作一幅肌理作 品,并给作品取名。

常用技法实践,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 握肌理的创作技巧。

请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 拿硬币出来试试玩玩。 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 手印,以拓印法为主要创作技 法,可探索别的技法,创作一 幅肌理作品。要融入思想,言 之有物,并给作品取名。 派代表讲解作品的创作思 想和过程。

通过一个小时候 熟悉的游戏,理解拓 印的技法。 实训练习,让学 生感受肌理创作的方 法。采用分组竞赛, 可集思广益,团队协 作。增加动力。 练习总结,以比 较看效果。

老师布置任务,肌理创 作比赛,进行分组创作。教 师巡回指导。

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 简单点评。

2

拓展延伸

除了以上的手法,肌理 的创作方法还有很多很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讲 解几种肌理创作的技法。

思考:你还能想到什么手 法?回答能想到的创作方法。

创作思维的深层 拓展。

以上为第一课时内容 环节三: 肌理的情 感特征 不同的肌理表现着不同的物质, 每一种物质会给人不同的 心理特征。木纹、金属的纹理等„„ 老师提出问题,肌理可 以应用在日常

生活的哪些设 计中去? 采用讲授法讲授

环节四: 肌理的应 用

启发式教学,让 学生可回答:广告、家装、 学生掌握肌理的应 园林、店面等 用。

教师总结:肌理在现代产品设计、商业设计、纺织品设计、室内外建筑设计中, 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肌理应用的恰当,可以使造型更具有魅力。以图片展示,让学生 理解肌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1)所谓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大自然中的任何物体都是有表面的,而所 有表面都是有特定的肌理的。 天然材料的表面和不同方式的切面都有千变万化的不同 肌理,而这些是我们形式设计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2)制作肌理效果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 要进行不断的实验,不断的探索,才 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3)制作肌理效果是用来为设计服务,能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版面构成中展示 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图案创作方式的创新是对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创新,同时也是对过 去的设计经验和知识的创新。 教师送给学生一句罗丹的名言: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肌理构成设计,规格 8K 画面,用两种不同手法创作的肌理 要求: 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肌理,体现美感,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既可“意在 笔先”也可“意在笔后” ,要言之有物。  为你的作品起个名字,反映你要表达的主题(场景)或者情感。 板书设计

环节五: 课堂小结

结束语:

课后作业

肌理构成: 肌——皮肤

理——纹理、质地 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的主旨还是精讲多练,重点是学生创作、体验的过程,整堂课是一个动手、动脑 的动态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更多的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在设计 思维的引导过程中,将自己的作品与设计相结合,当然设计思维的形式过程也不是一节课两节课 就能形成了,更多的还要靠平时的积累,多学、多看。

3

《肌理构成》教案

授课老师:徐霞 班级:高二动漫 1 班 课 题 平面构成形式——肌理构成 学校:四明职业高级中学 时间:2010 年 10 月 27 日 课时:共二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来自于《构成基础》第一篇平面构成。肌理构成为平面构成形式中的一 种构成形式,是现代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实用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 一。它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印染、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商业美术设计 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动漫班的学生, 这些学生从高二开始接触三大构成基础 课程。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学习,已经学习了平面构成中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变 异、对比这六种构成形式。对平面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些学生已经能创作出一些 相当好的平面构成作品了。

学情分析

1,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认识什么是肌理。 基本掌握平面构成中肌理构成创作的方法和创作 要求。提高学生对肌理的鉴赏力。 2,能力目标 教学目标 培养构想力、创作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地采用各种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具有美感的 肌理作品。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动脑、 大胆实践、 勇于探索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肌理的概念—肌理的感受能力和体验能力、创作能力。 肌理创作成果与设计理念的结合,设计思维的提升。 艺术设计课程, 其过程设计始终遵循着想象——设计——动手实施——改进—— 再想象——设计——动手实施这种循环往复的理念。 需要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他们 的动手实施能力相结合。因此,本节课,除教师讲授相关知识外,最重要的,还是指 导学生参与设计实践。 我将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给学生的任务是创造具有独特性并富有美感的肌理作 品。我又将全班学生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采用小组竞赛的机制,让他们最大限度的 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和表现欲望,集思广益创作好的作品,并在作品中融入感情。 多媒体 PPT 演示,让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创作肌理,准备纸、颜料等。

教学方法

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复习之前已学的六种平 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教师提 出问题,之前所学的平构作 品的创作方法。 课程导入

看示例回答对应的平构形 通过复习,为今 式。思考回答之前所学的几种 天学习一种全新的不 平构作品的创作方法是:思考 同于之前创作方法的 基本形,思考骨骼样式,用笔、 平构形式做铺垫。 工具等绘制。 以一段搞笑视 频,调节课堂氛围, 揭示

创作的多样性。

观看一段《唐伯虎点秋香》中的经典视频,其中内容为泼 墨——创作——印拓——作品。视频 5’-7’15”,讲述的是 唐伯虎以祝枝山身体拓墨作画。

展示二班学生的手印作品,有清晰的肌理纹理效果,揭示课题: 展示课题 平面构成形式——肌理构成 课前,教师让学生收集了一些物品。分组展示下带有美丽 纹理的物品。 教师提示学生发现身边的物品都有各自的外表特 征,即纹理和质地。可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有纹理的材料。 教师展示自然形成和人工制成的物品图片, 讲述每一个物 品的表面都有美丽的肌理,这是形象的表面特征。 肌理的概念:是物体的表面纹理。肌——皮肤,理——纹 理质地。肌理表达了人们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或光 洁或粗糙、 或细软或硬滑、 有花纹无花纹、 有光泽无光泽等等。 肌理的分类:分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 教师讲述肌理创作的多样性,其表现手法是多样的,可用 的材料也很多。 教师讲授肌理创作常用 技法,辅以图片案例说明使 用该技法创作的肌理效果。 颜料的运用方法:流淌 法、喷洒法、溅滴法 环节二: 创造肌理 教师讲述拓印法,以小 时候玩过的拓印硬币为例, 并展示拓印效果的图例。

讲授新课 环节一: 发现肌理

本环节教师引导 学生发现生活中物品 都有各自的外表特 征,就是肌理。讲授 肌理的概念知识。

提升学生对肌理 创作的兴趣度。

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老师 讲述的方法,创作一幅肌理作 品,并给作品取名。

常用技法实践, 通过实践,让学生掌 握肌理的创作技巧。

请学生跟着老师的讲解, 拿硬币出来试试玩玩。 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的 手印,以拓印法为主要创作技 法,可探索别的技法,创作一 幅肌理作品。要融入思想,言 之有物,并给作品取名。 派代表讲解作品的创作思 想和过程。

通过一个小时候 熟悉的游戏,理解拓 印的技法。 实训练习,让学 生感受肌理创作的方 法。采用分组竞赛, 可集思广益,团队协 作。增加动力。 练习总结,以比 较看效果。

老师布置任务,肌理创 作比赛,进行分组创作。教 师巡回指导。

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 简单点评。

2

拓展延伸

除了以上的手法,肌理 的创作方法还有很多很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讲 解几种肌理创作的技法。

思考:你还能想到什么手 法?回答能想到的创作方法。

创作思维的深层 拓展。

以上为第一课时内容 环节三: 肌理的情 感特征 不同的肌理表现着不同的物质, 每一种物质会给人不同的 心理特征。木纹、金属的纹理等„„ 老师提出问题,肌理可 以应用在日常

生活的哪些设 计中去? 采用讲授法讲授

环节四: 肌理的应 用

启发式教学,让 学生可回答:广告、家装、 学生掌握肌理的应 园林、店面等 用。

教师总结:肌理在现代产品设计、商业设计、纺织品设计、室内外建筑设计中, 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肌理应用的恰当,可以使造型更具有魅力。以图片展示,让学生 理解肌理的实际应用案例。 (1)所谓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大自然中的任何物体都是有表面的,而所 有表面都是有特定的肌理的。 天然材料的表面和不同方式的切面都有千变万化的不同 肌理,而这些是我们形式设计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2)制作肌理效果的创作手法多种多样, 要进行不断的实验,不断的探索,才 能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3)制作肌理效果是用来为设计服务,能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在版面构成中展示 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图案创作方式的创新是对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创新,同时也是对过 去的设计经验和知识的创新。 教师送给学生一句罗丹的名言: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肌理构成设计,规格 8K 画面,用两种不同手法创作的肌理 要求: 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表现肌理,体现美感,要融入自己的思想,既可“意在 笔先”也可“意在笔后” ,要言之有物。  为你的作品起个名字,反映你要表达的主题(场景)或者情感。 板书设计

环节五: 课堂小结

结束语:

课后作业

肌理构成: 肌——皮肤

理——纹理、质地 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的主旨还是精讲多练,重点是学生创作、体验的过程,整堂课是一个动手、动脑 的动态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更多的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在设计 思维的引导过程中,将自己的作品与设计相结合,当然设计思维的形式过程也不是一节课两节课 就能形成了,更多的还要靠平时的积累,多学、多看。

3


相关文章

  • 设计色彩教案
  • 艺术职业学院 教 案 2013-2014学年第 1学期 课 程 名 称 系(部) 教 研 室 设计色彩 美术系 授 课 班 级 主 讲 教 师 职 称 使 用 教 材 教务处制 二○一三年八月 教 案(首页) 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 ...查看


  • 快乐的周末作文500字
  • [周末]篇一:品赏杭州美景美味[400字] 刚开学的周末,我们相约去江洋畈生态公园和杭帮菜博物馆参观.进入景区,行驶在凤凰山路上,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的第一站是江洋畈生态公园,这里原是西湖淤泥疏浚的堆积场,淤泥里沉睡 ...查看


  • 平面设计教案1
  • 北京市学校授课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工作室 任课教师: 题课 :平面构成知识 教学目标: 了解平面构成在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和规律的一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感知和判断能力,更好的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查看


  • 设计素描精品课程教案
  • 课程名称:设计素描主讲教师:高 波 第一章 设计素描概述 设计素描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练习,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造型表现能力,更要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对"素描"较为狭隘的传统 ...查看


  • [巧用肌理]教案
  • 巧用肌理 湘版美术十一册 曙光路小学 姜南 教学目标: 1.了解肌理的作用.探究制作不同肌理效果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 2.感受肌理的变化,运用制作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肌理效果 3.体验肌理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 ...查看


  • [土木建筑]立体构成教案与讲义
  • 立体构成 教案与讲义 二○○七年十一月修订 艺术设计系教师 朱瑞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二○○七年三月 总体要求 [课程性质] 为现代设计领域中一门基础造型课,是进行立体设计的专业基础,同时也是 一门艺术创作设计课.适用于所有设计专业学生,尤 ...查看


  • 论纤维艺术肌理的表现性
  • 设计与产品2006.9 论纤维艺术肌理的表现性 徐百佳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摘要:通过对纤维材料的肌理特性与肌理表现语言两方面的论述,阐明现代纤维艺术肌理表现的重要性.纤维艺术的创作需要创作者把握好材质肌理的表 ...查看


  • 色彩静物教案(新)
  •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07-- --2008 学年第一学期教案 -- 课程编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色彩静物 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林学伟 任课班级: 任课班级: 总学时: 总学时:64 学时 教材参考书: < ...查看


  • 名片版式设计原则及技巧全攻略
  • 名片版式设计原则及技巧全攻略 一.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一)名片设计的意义 名片的意义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意义的确定要依据名片持有人的具体情况而分析. 这三个方面是: 1.宣传自我.一张小小的名片其上最主要的内容是名片持有者的姓名.职业.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