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黄冈市中考语文学科作文试题评析及佳作点评

发表日期:2008年4月11日        已经有950位读者读过此文

湖北武穴市实验中学百汇外国语学校  楚天风云

湖北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泽芳

(2007,黄冈)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前行!

请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题评析

作文是学生自然、社会生活知识的储备,观察、感悟、思考、表达等基本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呈现,在中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语文学科的成败。

2007年黄冈市中考语文学科作文命题继承了2006年z作文命题的优长之处,在此基础上稳中求变,稳中出新,努力凸现课改特色和创新精神。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提供充分而有限制约束的自主空间

自主是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体现。“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既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又是实现“自主”的重要保证,在黄冈市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一)选题的自主性

2007年黄冈市中考作文命题采用的是“二选一”的方式,既提供一道半命题作文,一道话题作文。这比前几年仅仅一道单纯的话题作文就有便大的自主创新空间,可以让考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来写作。

(二)文题的自主性

在两道供选文题中,分别给考生提供的自主创新空间也十分充足。第一道半命题作文是“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是在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补全题目,即“四选一”,自主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了,至于第二道文题,是要求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围绕话题自拟题目,自主选材,其自由发挥的空间更不用说了。

(三) 文体的自主性

两道文题除分别提出的写作要求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写作要求,即“文体不限”。这也是近几年来中考作文中淡化文体,以便于学生更充分自主地表达的倾向的体现。

但在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创新空间的同时,命题者也作了一些必要的限制。如在选题上要求“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命题者还特意在“任选一题”四个字下加点以示强调。在半命题作文中,也在写作要求上明确规定“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尽管不再在“四个选题”下面打点,但写作要求和2006年要求是一致的,而在写作要求中,在“文体不限”这个共同要求之间,还有四个字“除诗歌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考场作文中,在短短的考试时间中创作诗歌不容易成功,也不利于阅卷教师公正客观判分,这种限制是遵循写作的规律对考生前途负责的体现。

以上的适度限制与充分自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符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有了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约束的自主才更有利于考生的充分发挥才华,展示灵性。

二、唤醒丰富而多层次的生活体验

好的作文命题除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空间外,还应该巾近学生生活,关照学生心灵。尤其要注意唤醒丰富而多层次的生活感悟,人生体验,使学生文思泉涌,酣畅表达。

在文题一中,作为半命题作文实际上相当于四个命题作文。每道文题都应该紧扣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共同的关键词“我心中”,另一个则是括号中的选项。关键词“我心中”,说明行方必须“我笔写我心”,写真实的生活,抒真情实感。而括号中四个选项同样要求写真情实感,但又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一份真情”、“一丝牵挂”要求直接写真情实感,而“一轮太阳”、“一抹绿色”应该取其象征文,但也要间接地写到真情实感,不同的层次适合不同的学生去自由表达。

在文题二中,“深深的脚印”是个很有意味的话题,“脚印”一个司空见惯而又充满诗意的意象,使人浮想联翩,使人遐思悠远,给人思考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唤醒的体验也是无比丰富的:尤其是那一段提示语:                                          更是学生正式动笔前的有效热身。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脚印”前多了“深深的”三个字,话题的含蕴就更丰富,文题也更有层次感。

三、导引积极而有诗意的人文境界

中考作文所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形式,更重要的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呈现。真、善、美永远是人生追求,也是作文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就是真情实感,善就是思想健康,美就是文采飞扬。好的作文必须张扬人文精神,导引唯美境界。

在文题一中,关键词“一份真情”、“一份牵挂”很显然主要体现了“真”与“善”,引导学生珍惜心中美好的情感,珍惜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而“一轮太阳”和“一抹绿色”则除了真外,更多体现了“善”与“美”。“太阳”是什么?太阳是理想,是希望,是真理,是人间大爱。绿色是什么?绿色是安宁、是幸福、无私奉献、是和谐美好的境界,这两个词都必须取其象征义,都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引导,充满人文精神。

而文题二中,“深深的脚印”话题本身就充满诗意和哲理,“脚印”是什么?是事业的历程,是生命的体验,是人生的跋涉,是历史的记忆。尤其是提升语中那段文字已将“脚印”诠释得清清楚楚。采撷与追求、收获与思考、畏缩与退却、徘徊与进击,是每个人人生中都拥有过的体验,文题更激励着考生在人生征途中不断克服内心的畏缩与怯懦,勇敢进击,去搏击人生,追求梦想,收获硕果,其人文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总之,2007年度黄冈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在“自主”、“体验”、“人文”上呈现了亮色,既利于学生答题,充分展示个性才华,又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有指导意义和探索精神,在黄冈市中考作文命题道路上又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满分作文点评]

那么,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如何打开思路,找到灵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写出令人满意的考场作文呢?下面选录2007年黄冈市中考满分作文分题进行点评。

[文题一]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

[例文一]

我心中的那一份牵挂

黄冈一考生

漫漫打工路,你可已习惯?你知道我在牵挂着你吗?

——题记

(题记运用简明扼要,豁人心目,既点明题旨又引起下文。)

妈妈说,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真诚思念,我相信这句话,因为,坐在中考考场上的我正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你……

(文章一开头就将中考这个特定的情景和文题紧密结合起来,既显得真实又构思巧妙)

夏日迈着滚滚的步伐来了,为春日画上了句号。伏在窗前,享受着时起的凉风,我看见了那颗树,那个秋千。

小时候,为了哄我开心,是你,亲自做了个秋千,亲自将小小的我抱上了秋千,边扶边推着秋千;是你,在带我去玩耍时,让我骑在你的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飘荡的秋千影中淡去。

可是,火热的夏日里为什么不见你的身影?你为什么不回来呢?

我对风轻轻地说,我寄牵挂于清风,随君直到打工地。

(化用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不着痕迹,十分贴切表达出女而对千里之外打工的父亲的深深牵挂)

今天 ,是你的生日,你有没有买一点东西来庆祝庆祝?我想你是不会那样做的,你的心中只有家,只有我们,你早已将自己忘诸脑后。

但我已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是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制作的一张精美的生日卡片。不要嫌它太小,太轻,它上面写满着我的关心与牵挂。

它里面有一句话:I miss you very much! 那是作为女儿的真情告白。

(小小贺卡,寄托着女儿对父亲的无限上深情,但又表达得比较含蓄)

你打来了电话,我知道是为了什么,一拿起话筒,听到了你亲切的声音——我发现你感冒了,你对我说,不要紧张中考算什么,只要把它看成平常的考试就行了。我十分相信你的话。你说完了又咳嗽了几声,你可知道,那几声咳嗽仿佛重锤敲在我的心上。

我哭了,我对你说,要注意身体,病了要治,别忘了你还有我们。

(牵挂是相互的,亲情更是相互的,这样的真情才更真实,更感人)

如今,我已坐在中考的考场上,我想起了你的话,爸爸,你现在在做什么?是否,也和您的女儿一样在牵挂,在呼唤,在展望呢?

不要担心,您的女儿是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看,雨后的太阳正对我笑呢!

(结尾再度点题,呼应开头,是文章结构更完整,主题更鲜明。)

[点评]

小作者截取小时侯父亲陪我荡秋千、我为父亲做生日贺卡、中考前父女电话交流等三个生活小片段,时而寄情清风、时而寄爱贺卡、时而传情电话,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父女亲情和彼此间深深的牵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实感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这也是本文成功的最大秘诀。此外,本文选材精当,描写精要,题记运用精练,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加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语言干净利索,文气畅达含蓄。题记化用流行歌曲歌词“知道我在等你吗” 以及行文中化用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不着痕迹,表现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底。

[文题二] 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例文二]

黄冈一考生

春意盎然时,绿芽是他的痕,微风是他的痕;夏日炎炎时,瓜果是他的痕,暴雨是他的痕;秋风阵阵时,稻穗是他的痕,晴空是他的痕;冬雪飘飘时,雪花是它的痕,冬雷是它的痕……

(文章一开篇就巧妙的运用一组排比句,从四季的角度来铺陈“痕”的无处不在,文采飞扬而气势不凡,给人以深刻印象。)

风、雨、雷

微风使人心醉,狂风令人畏惧,看树叶微微颤动,尘土漫天飞扬,那是风过之痕;雨声滴滴,看渐渐湿润的路面,看一把把撑起的小伞,噢,那是雨来之痕;雷声隆隆,看街上渐渐稀少的人群,看大人捂住小孩的耳朵,噢,那是雷留之痕。

(写风写雨写雷,从大自然的角度描写“痕”,角度新颖,描写生动,充满生机和美感,又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阳   光

它逐渐露出的脸庞使万物充满生机。

一位盲者闭上双眼在盲道上轻轻移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着小鸟的歌唱,触摸着似有似无的空气……是阳光的痕,使这一切变得格外美好。

透过三棱镜,将光折射到白纸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光谱显现出来的光之痕无处不在。触摸它感受它,会感叹美好之中的神奇。

(从阳光之痕的角度来写生活的美好,世界的奇妙,引发读者对生活的遐想和深思、热爱。)

我   们

当春天翩然而至,花朵含苞欲放,我们侧耳倾听花开的声音;当初夏来临时,池塘的青蛙打起小鼓、树上的知了奏起音乐时,我们倾听季节的脚步声。当金秋来临,落叶送来秋的名片,我们拾起一片金黄的记忆夹进书页;当隆冬逼近,雪花纷飞着洁白的信念,我们又期盼着新年的信息。当我们我们爬上树,下池塘,拾落叶,堆雪人,留下与自然亲近之痕

当第一声鸡鸣响起,我们开始去攀山,去看那期待已久的日出。山上山下,留下了我们一步步攀登之痕。当最后一个星星隐去,我们仍在灯下苦读,去陪伴那姗姗不归的月光,字里行间,留下了我们一点点进步之痕。那是我们曾经的青春拼搏之痕。

当成绩单发下时,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越过桌椅,走向讲台时,我们可以依稀听见时间滴嗒滴嗒的脚步声,那是我们期盼来的人生成功之痕。

(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学生生命旅程中留下的各种痕,见证生命的成长,富有诗意和美感)

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幻不断,但总会留下走过的痕迹。耐心寻找,细心观察,慢慢品味,会发现,痕无处不在。它是是生命的过程,是进取的记录。不必徘徊,不必顾盼,但只用力前行,莫惧风雨迷茫。前方道路宽阔,阳光无比灿烂。身后留下痕迹,回首美丽无限。

(结尾充满哲理,卒章显志,交代小作者的人生感悟,使文章具有思考的深度,具有了更耐人寻味的意蕴。)

[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文采充沛的考场佳作。 具有四大亮点:一、单字标题,扣合“脚印”话题,简洁明了,别具一格。二、立意深刻,构思精妙。在大处着眼,关注无限广大的世界,在小处着手,精心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细节。三、结构严密,层次清楚。由自然写到人,由生活到哲理,思路开阔,跳跃性强,但又紧紧扣住中心。同时,每写一种事物,都能按照事物本

打印本页

|黄冈初中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湖北省黄冈市   联系电话:[1**********]   联系人:张文

发表日期:2008年4月11日        已经有950位读者读过此文

湖北武穴市实验中学百汇外国语学校  楚天风云

湖北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泽芳

(2007,黄冈)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开拓不止,路才无尽。身后是脚印,前方是太阳,不必徘徊顾盼,但只用力前行!

请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如选题一,请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补全题目;如选题二,围绕话题自拟题目。(3)不少于600字。(4)书写工整,规范。(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题评析

作文是学生自然、社会生活知识的储备,观察、感悟、思考、表达等基本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呈现,在中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语文学科的成败。

2007年黄冈市中考语文学科作文命题继承了2006年z作文命题的优长之处,在此基础上稳中求变,稳中出新,努力凸现课改特色和创新精神。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提供充分而有限制约束的自主空间

自主是课程改革精神的重要体现。“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既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原则,又是实现“自主”的重要保证,在黄冈市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一)选题的自主性

2007年黄冈市中考作文命题采用的是“二选一”的方式,既提供一道半命题作文,一道话题作文。这比前几年仅仅一道单纯的话题作文就有便大的自主创新空间,可以让考生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来写作。

(二)文题的自主性

在两道供选文题中,分别给考生提供的自主创新空间也十分充足。第一道半命题作文是“请以‘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要求是在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补全题目,即“四选一”,自主创新的空间更加广阔了,至于第二道文题,是要求以“深深的脚印”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围绕话题自拟题目,自主选材,其自由发挥的空间更不用说了。

(三) 文体的自主性

两道文题除分别提出的写作要求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写作要求,即“文体不限”。这也是近几年来中考作文中淡化文体,以便于学生更充分自主地表达的倾向的体现。

但在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创新空间的同时,命题者也作了一些必要的限制。如在选题上要求“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命题者还特意在“任选一题”四个字下加点以示强调。在半命题作文中,也在写作要求上明确规定“在提示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词语”,尽管不再在“四个选题”下面打点,但写作要求和2006年要求是一致的,而在写作要求中,在“文体不限”这个共同要求之间,还有四个字“除诗歌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考场作文中,在短短的考试时间中创作诗歌不容易成功,也不利于阅卷教师公正客观判分,这种限制是遵循写作的规律对考生前途负责的体现。

以上的适度限制与充分自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符合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有了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约束的自主才更有利于考生的充分发挥才华,展示灵性。

二、唤醒丰富而多层次的生活体验

好的作文命题除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空间外,还应该巾近学生生活,关照学生心灵。尤其要注意唤醒丰富而多层次的生活感悟,人生体验,使学生文思泉涌,酣畅表达。

在文题一中,作为半命题作文实际上相当于四个命题作文。每道文题都应该紧扣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共同的关键词“我心中”,另一个则是括号中的选项。关键词“我心中”,说明行方必须“我笔写我心”,写真实的生活,抒真情实感。而括号中四个选项同样要求写真情实感,但又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一份真情”、“一丝牵挂”要求直接写真情实感,而“一轮太阳”、“一抹绿色”应该取其象征文,但也要间接地写到真情实感,不同的层次适合不同的学生去自由表达。

在文题二中,“深深的脚印”是个很有意味的话题,“脚印”一个司空见惯而又充满诗意的意象,使人浮想联翩,使人遐思悠远,给人思考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唤醒的体验也是无比丰富的:尤其是那一段提示语:                                          更是学生正式动笔前的有效热身。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脚印”前多了“深深的”三个字,话题的含蕴就更丰富,文题也更有层次感。

三、导引积极而有诗意的人文境界

中考作文所要考查的不仅仅是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形式,更重要的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呈现。真、善、美永远是人生追求,也是作文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就是真情实感,善就是思想健康,美就是文采飞扬。好的作文必须张扬人文精神,导引唯美境界。

在文题一中,关键词“一份真情”、“一份牵挂”很显然主要体现了“真”与“善”,引导学生珍惜心中美好的情感,珍惜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而“一轮太阳”和“一抹绿色”则除了真外,更多体现了“善”与“美”。“太阳”是什么?太阳是理想,是希望,是真理,是人间大爱。绿色是什么?绿色是安宁、是幸福、无私奉献、是和谐美好的境界,这两个词都必须取其象征义,都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引导,充满人文精神。

而文题二中,“深深的脚印”话题本身就充满诗意和哲理,“脚印”是什么?是事业的历程,是生命的体验,是人生的跋涉,是历史的记忆。尤其是提升语中那段文字已将“脚印”诠释得清清楚楚。采撷与追求、收获与思考、畏缩与退却、徘徊与进击,是每个人人生中都拥有过的体验,文题更激励着考生在人生征途中不断克服内心的畏缩与怯懦,勇敢进击,去搏击人生,追求梦想,收获硕果,其人文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总之,2007年度黄冈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在“自主”、“体验”、“人文”上呈现了亮色,既利于学生答题,充分展示个性才华,又对今后的作文教学有指导意义和探索精神,在黄冈市中考作文命题道路上又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脚印”。

[满分作文点评]

那么,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如何打开思路,找到灵感,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写出令人满意的考场作文呢?下面选录2007年黄冈市中考满分作文分题进行点评。

[文题一]我心中的那                      (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

[例文一]

我心中的那一份牵挂

黄冈一考生

漫漫打工路,你可已习惯?你知道我在牵挂着你吗?

——题记

(题记运用简明扼要,豁人心目,既点明题旨又引起下文。)

妈妈说,牵挂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真诚思念,我相信这句话,因为,坐在中考考场上的我正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你……

(文章一开头就将中考这个特定的情景和文题紧密结合起来,既显得真实又构思巧妙)

夏日迈着滚滚的步伐来了,为春日画上了句号。伏在窗前,享受着时起的凉风,我看见了那颗树,那个秋千。

小时候,为了哄我开心,是你,亲自做了个秋千,亲自将小小的我抱上了秋千,边扶边推着秋千;是你,在带我去玩耍时,让我骑在你的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这飘荡的秋千影中淡去。

可是,火热的夏日里为什么不见你的身影?你为什么不回来呢?

我对风轻轻地说,我寄牵挂于清风,随君直到打工地。

(化用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不着痕迹,十分贴切表达出女而对千里之外打工的父亲的深深牵挂)

今天 ,是你的生日,你有没有买一点东西来庆祝庆祝?我想你是不会那样做的,你的心中只有家,只有我们,你早已将自己忘诸脑后。

但我已为你准备了一份礼物,是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制作的一张精美的生日卡片。不要嫌它太小,太轻,它上面写满着我的关心与牵挂。

它里面有一句话:I miss you very much! 那是作为女儿的真情告白。

(小小贺卡,寄托着女儿对父亲的无限上深情,但又表达得比较含蓄)

你打来了电话,我知道是为了什么,一拿起话筒,听到了你亲切的声音——我发现你感冒了,你对我说,不要紧张中考算什么,只要把它看成平常的考试就行了。我十分相信你的话。你说完了又咳嗽了几声,你可知道,那几声咳嗽仿佛重锤敲在我的心上。

我哭了,我对你说,要注意身体,病了要治,别忘了你还有我们。

(牵挂是相互的,亲情更是相互的,这样的真情才更真实,更感人)

如今,我已坐在中考的考场上,我想起了你的话,爸爸,你现在在做什么?是否,也和您的女儿一样在牵挂,在呼唤,在展望呢?

不要担心,您的女儿是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看,雨后的太阳正对我笑呢!

(结尾再度点题,呼应开头,是文章结构更完整,主题更鲜明。)

[点评]

小作者截取小时侯父亲陪我荡秋千、我为父亲做生日贺卡、中考前父女电话交流等三个生活小片段,时而寄情清风、时而寄爱贺卡、时而传情电话,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父女亲情和彼此间深深的牵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实感永远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这也是本文成功的最大秘诀。此外,本文选材精当,描写精要,题记运用精练,第二人称的使用更加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语言干净利索,文气畅达含蓄。题记化用流行歌曲歌词“知道我在等你吗” 以及行文中化用李白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不着痕迹,表现出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功底。

[文题二] 山野里的第一朵迎春花开了,留下了你采撷和追求的脚印;园子里的第一阵果香飘来了,留下了你收获和思考的脚印;混浊的小河边,留下了你畏缩和退却的脚印;泥泞的黄土路上,留下了你徘徊与进击的脚印。

[例文二]

黄冈一考生

春意盎然时,绿芽是他的痕,微风是他的痕;夏日炎炎时,瓜果是他的痕,暴雨是他的痕;秋风阵阵时,稻穗是他的痕,晴空是他的痕;冬雪飘飘时,雪花是它的痕,冬雷是它的痕……

(文章一开篇就巧妙的运用一组排比句,从四季的角度来铺陈“痕”的无处不在,文采飞扬而气势不凡,给人以深刻印象。)

风、雨、雷

微风使人心醉,狂风令人畏惧,看树叶微微颤动,尘土漫天飞扬,那是风过之痕;雨声滴滴,看渐渐湿润的路面,看一把把撑起的小伞,噢,那是雨来之痕;雷声隆隆,看街上渐渐稀少的人群,看大人捂住小孩的耳朵,噢,那是雷留之痕。

(写风写雨写雷,从大自然的角度描写“痕”,角度新颖,描写生动,充满生机和美感,又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阳   光

它逐渐露出的脸庞使万物充满生机。

一位盲者闭上双眼在盲道上轻轻移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着小鸟的歌唱,触摸着似有似无的空气……是阳光的痕,使这一切变得格外美好。

透过三棱镜,将光折射到白纸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的光谱显现出来的光之痕无处不在。触摸它感受它,会感叹美好之中的神奇。

(从阳光之痕的角度来写生活的美好,世界的奇妙,引发读者对生活的遐想和深思、热爱。)

我   们

当春天翩然而至,花朵含苞欲放,我们侧耳倾听花开的声音;当初夏来临时,池塘的青蛙打起小鼓、树上的知了奏起音乐时,我们倾听季节的脚步声。当金秋来临,落叶送来秋的名片,我们拾起一片金黄的记忆夹进书页;当隆冬逼近,雪花纷飞着洁白的信念,我们又期盼着新年的信息。当我们我们爬上树,下池塘,拾落叶,堆雪人,留下与自然亲近之痕

当第一声鸡鸣响起,我们开始去攀山,去看那期待已久的日出。山上山下,留下了我们一步步攀登之痕。当最后一个星星隐去,我们仍在灯下苦读,去陪伴那姗姗不归的月光,字里行间,留下了我们一点点进步之痕。那是我们曾经的青春拼搏之痕。

当成绩单发下时,我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越过桌椅,走向讲台时,我们可以依稀听见时间滴嗒滴嗒的脚步声,那是我们期盼来的人生成功之痕。

(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学生生命旅程中留下的各种痕,见证生命的成长,富有诗意和美感)

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幻不断,但总会留下走过的痕迹。耐心寻找,细心观察,慢慢品味,会发现,痕无处不在。它是是生命的过程,是进取的记录。不必徘徊,不必顾盼,但只用力前行,莫惧风雨迷茫。前方道路宽阔,阳光无比灿烂。身后留下痕迹,回首美丽无限。

(结尾充满哲理,卒章显志,交代小作者的人生感悟,使文章具有思考的深度,具有了更耐人寻味的意蕴。)

[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文采充沛的考场佳作。 具有四大亮点:一、单字标题,扣合“脚印”话题,简洁明了,别具一格。二、立意深刻,构思精妙。在大处着眼,关注无限广大的世界,在小处着手,精心选择最具有表现力的细节。三、结构严密,层次清楚。由自然写到人,由生活到哲理,思路开阔,跳跃性强,但又紧紧扣住中心。同时,每写一种事物,都能按照事物本

打印本页

|黄冈初中语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湖北省黄冈市   联系电话:[1**********]   联系人:张文


相关文章

  • 2004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
  • 2004年宜昌中考满分作文 [作文试题1] 朦胧迷离,是夜的色彩:暗香幽远,是夜的芬芳:蝉鸣虫吟,是夜的语言:"山明水秀夜来霜",是夜的诗篇:"嫦娥奔月",是夜的故事:<春江花月夜>(曲) ...查看


  • 200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评价报告
  • 2007年福建省中考语文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评价报告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发挥和完善初中学业考试的评价.选拔和导向功能,使今后 的学业考试能够更加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持续.有效发展. 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我室组织有关学科专家对我省九个设区市的初 ...查看


  • [阅读 ]作文指导
  • <阅读 >作文指导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初步使作文有文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出示本次作文的内容. 题目:有人说 ...查看


  • 2011年作文汇总及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大全
  • 2011年作文汇总及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大全 2011年作文汇总及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大全太子头上的博客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作文题汇总 2011年作文汇总及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大全 各地作文直达 全国1 全国2卷 北京卷 广东卷 ...查看


  • 07年中考半命题作文
  • 中考题型分类汇编21:半命题作文 2007年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六.作文(60分) 23.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 ...查看


  • 2012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解及范文佳作点评
  • 2012年山东济南中考作文题解及范文佳作点评 作者/山东吴培光 [文题] 请以"咀嚼生活的真味"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题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咀嚼"即品味,&qu ...查看


  • 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大全
  • (2012-01-29 08:14:08) 转载▼ 各地作文直达 全国1 全国2卷 北京卷 广东卷 山东卷 江苏卷 浙江卷 天津卷 上海卷 福建卷 湖北卷 湖南卷 重庆卷 陕西卷 辽宁卷 四川卷 安徽卷 山西卷 云南卷 全国I卷 2010年 ...查看


  • 初三学生的语文写作现状分析与策略
  • 视 生 递 豆 孤 ●田保 兰 从传递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表达真善 美的主 题.以纯洁的文风表达高尚的品 格,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的自我. 晓风的 日怀' .毕淑敏的 < 珍惜愤 怒>.冰心的 < 生命的力量>.流 ...查看


  • 出题名师分析今年中考试题
  • 出题名师分析今年中考试题 (2011-06-17 16:01:05) 转载 标签: 分类: 初升高分析评论攻略 2011年 中考 考题 出题 老师 点评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教育 我市今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前天结束了,阅卷工作也立即开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