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及收入分配

浅谈我国工资制度以及收入分配

摘要:我国工资制度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找出弊端,并进行反思修正,使按劳分配、工龄工资、劳动剥削、行业垄断、地域差异、政府津贴、工资增长制度等问题得到相应合理的解决。同时,工资制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容小觑,政府应该正确处理好贫富差距、社会福利、外来工人教育、医疗、生活,以及社会贪污腐败等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代中国各个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中引发的问题以及矛盾也相对越来越多。其中工资制度以及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尤其显著突出。就我国现在的工资制度而言,除了非公单位的工薪制度外,我国仍然在国有单位,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由政府主管的工资制度。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确实不少。其次,工资制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小。

为此,我觉得有必要浅谈一下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及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郭树清: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根源在于初次分配及再分配存在制度性缺陷。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于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推进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再定位,从市场参与者转为监管者和制度提供者。

首先,郭树清指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配不公平,首先要解决城乡劳动力的待遇不平等、同工不同酬问题。目前,对劳动工资形成机制的不合理,可通过法律施加干预,比如可经由立法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但必须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完善的工资福利保险体制。 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中央财政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55元,一年共660元。假设有1亿人领取,每年也只需660亿,仅占现有GDP的0.2%,“这实在微不足道”。

人社部正拟改革方案

日前,记者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组织研究、拟订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方案和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

由于存在机制僵化、收入不均衡等问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据悉,此番改革在保证与GDP相匹配的原则上,将重点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水平,缩小系统内收入差距,同时摒除“单纯以官衔职务定薪酬”的僵化模式,推动职务与职级并行定薪。

收入怪状:同样级别收入也会天差地别

据透露,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各地公务员单位的工资水平差异也十分明显。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对高管年薪以及垄断行业职工工资过高问题,人保部拟会同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在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据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透露,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调整将按照公务员法关于“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的要求,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的依据。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表示:“在具体工资构成上也应和社会同步,参照市场同类岗位的社会

解决办法:定期调查 工资参照市场定价

定价,进行改革完善。”据苏海南介绍,下一步将加大基层低收入水平公务员的工资激励。同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也将作为一个重点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公务员收入的地区差异。

工资条例框架初定 垄断行业工资要公示

行业、垄断行业的工资要公示。但整个《条例》中,并没有出现垄断行业的字样,而是以“特殊行业”代替。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正在制定中的《工资条例》(下称《条例》),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标志性内容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条例》的框架虽已确定,但年内仍难出台。

《条例》包括十部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第八部分规定,政府将对工资进行宏观调控,这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对重要行业、垄断行业的工资进行公示。

此外, 随着《条例》的制订完成,中华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和人保部的部分权限也将得到强化。

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据人保部权威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国外垄断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在8:1,而我国垄断行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则达到十几倍最高的还能达到几十倍。

在关注垄断行业的同时,《条例》制定小组也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

人保部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收入比为1.52:1:0.68。 据公开资料显示,城乡收入差距,2001年为2.9:1;2005年为3.22:1;2008年为3.31:1,呈现出差距不断扩大的态势。

一位研究收入分配改革20年的专家向记者举例说:“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是2.5倍。”让这位专家迷茫的是,国家在重视城乡差距问题的同时,城乡差距的数据却出现了节节攀升,至于个中原因令他感觉困惑。

该人士作为中国研究收入分配改革的第一批专家,曾多次参与发改委、人保部的内部座谈和讨论,“许多政府官员都认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他说。

据了解,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009年的23倍。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引起社会各方的热议。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两会期间,分配不公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成为议案提案涉及最多的问题之

一。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显然,收入分配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高培勇:怎样让我国收入分配更合理

所谓分配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分配差距,这主要是指分配的结果;二是分配不公,是对造成分配不平等结果的原因判断。可以说,我国分配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问题,转变为收入差距过大和如何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问题。

三、我国工资制度的不足与改革建议

我国目前现有的工资制度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就我自己的看法而言,我国现有的工资制度是在原有的工资制度上改革升级而来的,而原来的工资改革制度本来就存在一些或严重或不严重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工资制度就会有残存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新的问题。就我自己所了解,具体问题有如下几个:

1、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因而也不能实现所谓的公平。据我所了解,现在的工资制度越来越趋向于两极分化,因为某些原因,使有能力的人的工资越来越高,相反地,那些缺乏知识只能靠卖苦力挣钱的诸如农民工之类的人的工资却越来越低,由此引发的后果还有就是使我国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富起来,最后大家都富有,从根本上避免和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目标不能实现,反而,还助长了两极分化的加剧。

2、现在的工资制度还有很大的漏洞,在工资固定的情况下,还存在很多加班超时工作加大工作量等的现象,使得工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还有类似的情况就是工资变动,而一个工人的时间被安排的很细,没有或者很少有自由安排的时间,也就是类似于泰勒主义的工作工资制度,这种制度或者说是方式会对工人造成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同样使工人的利益得不到相应保障。富士康跳楼事件就是泰勒主义造成的工人压力过大的严重后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接一个的连续跳楼不得不令人反思我国工资工作制度的缺陷,并且完善该制度是迫在眉睫的。

3、没有建立完善的工资增长制度,随着现在中国经济的的飞速发展,我国物价和工资都在不停的上涨,但是很明显,物价的上涨幅度和速度都要比物价快很多,很多收入群体由原来的高收入群体渐变为中等收入群体甚至是低收入群体。可见工资的增长制度的影响有多大。同时,这还会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由于物价上涨,工资几乎保持不能变,他们用相同多的钱只能买到越来越少的东西,于是他们就会减少购买量,奢侈品的购买量会减少,相反地,低档品的消费则会增多。

4、工龄工资所占工资总额比重太少,顾名思义,工龄工资的确定是以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为主,是反映职工对本企业的积累贡献,其合理实施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发展企业文化,促进职工在本企业安心工作。但现实情况是工龄工资的比重太低,只占到工资总额的2.2%,在职职工中最高(176元)与最低(8元)的差别也只有168元,已不能体现新老职工差别,其应有的激励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5、政府津补贴出多头、名目繁多且大多已经过时,比如说物价补贴的依据不统一,合同制补贴、安全合同工资、上岗浮动可以进行合并,洗理费、卫生费、交通费标准偏低,秦皇岛地区的暑期补助不能按地方政府文件执行,等等。

6、不同地方的工资制度不一样,并且存在垄断行业,其工资制度又不一样。

针对相应的解决方法,我想做一下几点建议:

1、 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或者法律法规,有效地抑制一下工资两极分化,使工

资链连续不断地有合理层次地分配。

2、 政府要加大对公司工厂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过度剥削劳动力的厂商,保障工人的

合法权益,使工人工资和劳动量成比例增长。

3、 建立完善相应的工资增长制度,有无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是衡量一个工资制度是否

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说从85年工资改革以来,从理论和实际上,为简化归并过去繁杂的工资等级,,完善工资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工资调整次数不少。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正常的升级增资制度。一方面,没有考虑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对工资的影响。缺乏工资、物价关系的协调机制挫伤了一部分职工、干部、知识分子的积极,使工资失去了刺激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晋级增资程序,没有形成晋级增资机制,工资关系处琪失当,政出多门,造成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互相攀比。因此,工资增长制完善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包括工资,物价,货币值,世界货币兑换值等一些方面,从保护工人权益出发,进行改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4、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工龄工资所占总工资比重,一方面增加工人积极性,另一

方面可以保护工人在退休后有所生活保障。

5、 统一政府津贴标准,做到公平公正的补贴,合理利用津贴资源。

6、 尽量统一工资制度和工资价格,并颁布相应法律法规减少垄断。

四、工资制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据我所知:1、扩大我国贫富两极分化,并且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2、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偏低。

3、同时,外来工作人员由于工资不是很高,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得不到

相应优惠和补助。

4、工资制度使社会腐败加大。

对此我建议:1、针对贫富差距增大的现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高收入税率,加强征

税力度。

2、提高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让医疗、住房和教育不再困扰着普通老百姓。

3、解决户籍制度问题,让在外地工作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能够享受到“医疗、

住房和教育”的保障。

4、加强社会监督,控制腐败现象,让国家政策与财政投入的民生措施得到有

效落实

五、对以上内容做小小的总结

首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却应该感到高兴,但也要认识到当前的严峻

形势,我国的工资制度和收入分配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我国工资制度的问题,就以上我自己的看法而言,有包括按劳分配,隐形的劳动剥削,工资增长制度,工龄工资,政府津贴,以及地域差异和垄断行业的问题,解决方式也对应予以如上列出。我觉得我国的工资制度应该进行改动,正如我的建议一样,改了我国的工资制度不能说肯定但却很大可能上一个台阶,工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社会更加安宁,人们生活会更好。然而,如果没有进行改革,让其就这样下去,我想这只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加深。

其次,工资制度改革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该合理改革调整

好工资制度改革,使我国收入分配更合理,更科学。

最后,我想说政府应该积极落实好相应政策,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护好

他们的权益,合理调整好工资制度,为我国工收入分配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发展做好带头先锋的作用。

作者:王源富工商管理类2班 [1**********]48

浅谈我国工资制度以及收入分配

摘要:我国工资制度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找出弊端,并进行反思修正,使按劳分配、工龄工资、劳动剥削、行业垄断、地域差异、政府津贴、工资增长制度等问题得到相应合理的解决。同时,工资制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容小觑,政府应该正确处理好贫富差距、社会福利、外来工人教育、医疗、生活,以及社会贪污腐败等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代中国各个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中引发的问题以及矛盾也相对越来越多。其中工资制度以及我国收入分配问题尤其显著突出。就我国现在的工资制度而言,除了非公单位的工薪制度外,我国仍然在国有单位,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实行由政府主管的工资制度。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确实不少。其次,工资制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也不小。

为此,我觉得有必要浅谈一下我国的工资制度改革及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郭树清: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根源在于初次分配及再分配存在制度性缺陷。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于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推进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再定位,从市场参与者转为监管者和制度提供者。

首先,郭树清指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配不公平,首先要解决城乡劳动力的待遇不平等、同工不同酬问题。目前,对劳动工资形成机制的不合理,可通过法律施加干预,比如可经由立法完善最低工资制度,但必须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完善的工资福利保险体制。 他算了这样一笔账:中央财政对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55元,一年共660元。假设有1亿人领取,每年也只需660亿,仅占现有GDP的0.2%,“这实在微不足道”。

人社部正拟改革方案

日前,记者获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组织研究、拟订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方案和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

由于存在机制僵化、收入不均衡等问题,公务员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据悉,此番改革在保证与GDP相匹配的原则上,将重点提高基层公务员的收入水平,缩小系统内收入差距,同时摒除“单纯以官衔职务定薪酬”的僵化模式,推动职务与职级并行定薪。

收入怪状:同样级别收入也会天差地别

据透露,中国的公务员平均年薪比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年薪高出一万元,而企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又低于事业单位人员。同时,各地公务员单位的工资水平差异也十分明显。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对高管年薪以及垄断行业职工工资过高问题,人保部拟会同财政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在工作取得一定经验后,适时提出立法建议。

据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透露,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水平调整将按照公务员法关于“定期进行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的要求,将工资调查比较结果作为调整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水平的依据。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则表示:“在具体工资构成上也应和社会同步,参照市场同类岗位的社会

解决办法:定期调查 工资参照市场定价

定价,进行改革完善。”据苏海南介绍,下一步将加大基层低收入水平公务员的工资激励。同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也将作为一个重点推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公务员收入的地区差异。

工资条例框架初定 垄断行业工资要公示

行业、垄断行业的工资要公示。但整个《条例》中,并没有出现垄断行业的字样,而是以“特殊行业”代替。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正在制定中的《工资条例》(下称《条例》),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标志性内容一直被外界高度关注。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条例》的框架虽已确定,但年内仍难出台。

《条例》包括十部分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第八部分规定,政府将对工资进行宏观调控,这其中的核心内容便是对重要行业、垄断行业的工资进行公示。

此外, 随着《条例》的制订完成,中华全国总工会(下称全总)和人保部的部分权限也将得到强化。

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据人保部权威专家介绍,通常情况下,国外垄断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在8:1,而我国垄断行业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则达到十几倍最高的还能达到几十倍。

在关注垄断行业的同时,《条例》制定小组也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地区间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

人保部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收入比为1.52:1:0.68。 据公开资料显示,城乡收入差距,2001年为2.9:1;2005年为3.22:1;2008年为3.31:1,呈现出差距不断扩大的态势。

一位研究收入分配改革20年的专家向记者举例说:“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是2.5倍。”让这位专家迷茫的是,国家在重视城乡差距问题的同时,城乡差距的数据却出现了节节攀升,至于个中原因令他感觉困惑。

该人士作为中国研究收入分配改革的第一批专家,曾多次参与发改委、人保部的内部座谈和讨论,“许多政府官员都认为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他说。

据了解,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009年的23倍。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引起社会各方的热议。2010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网开展了“你最关心的话题”网络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分配不公问题在18个选题中位居第一。两会期间,分配不公问题也是代表委员们讨论的一大热点,成为议案提案涉及最多的问题之

一。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分配不公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广大群众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缓解目前过大的收入差距充满期待。

显然,收入分配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高培勇:怎样让我国收入分配更合理

所谓分配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分配差距,这主要是指分配的结果;二是分配不公,是对造成分配不平等结果的原因判断。可以说,我国分配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问题,转变为收入差距过大和如何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问题。

三、我国工资制度的不足与改革建议

我国目前现有的工资制度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

就我自己的看法而言,我国现有的工资制度是在原有的工资制度上改革升级而来的,而原来的工资改革制度本来就存在一些或严重或不严重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工资制度就会有残存的一些问题以及一些新的问题。就我自己所了解,具体问题有如下几个:

1、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因而也不能实现所谓的公平。据我所了解,现在的工资制度越来越趋向于两极分化,因为某些原因,使有能力的人的工资越来越高,相反地,那些缺乏知识只能靠卖苦力挣钱的诸如农民工之类的人的工资却越来越低,由此引发的后果还有就是使我国先使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其他人富起来,最后大家都富有,从根本上避免和消除贫富两极分化的目标不能实现,反而,还助长了两极分化的加剧。

2、现在的工资制度还有很大的漏洞,在工资固定的情况下,还存在很多加班超时工作加大工作量等的现象,使得工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还有类似的情况就是工资变动,而一个工人的时间被安排的很细,没有或者很少有自由安排的时间,也就是类似于泰勒主义的工作工资制度,这种制度或者说是方式会对工人造成很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同样使工人的利益得不到相应保障。富士康跳楼事件就是泰勒主义造成的工人压力过大的严重后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接一个的连续跳楼不得不令人反思我国工资工作制度的缺陷,并且完善该制度是迫在眉睫的。

3、没有建立完善的工资增长制度,随着现在中国经济的的飞速发展,我国物价和工资都在不停的上涨,但是很明显,物价的上涨幅度和速度都要比物价快很多,很多收入群体由原来的高收入群体渐变为中等收入群体甚至是低收入群体。可见工资的增长制度的影响有多大。同时,这还会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由于物价上涨,工资几乎保持不能变,他们用相同多的钱只能买到越来越少的东西,于是他们就会减少购买量,奢侈品的购买量会减少,相反地,低档品的消费则会增多。

4、工龄工资所占工资总额比重太少,顾名思义,工龄工资的确定是以职工在本企业工作的年限为主,是反映职工对本企业的积累贡献,其合理实施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发展企业文化,促进职工在本企业安心工作。但现实情况是工龄工资的比重太低,只占到工资总额的2.2%,在职职工中最高(176元)与最低(8元)的差别也只有168元,已不能体现新老职工差别,其应有的激励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5、政府津补贴出多头、名目繁多且大多已经过时,比如说物价补贴的依据不统一,合同制补贴、安全合同工资、上岗浮动可以进行合并,洗理费、卫生费、交通费标准偏低,秦皇岛地区的暑期补助不能按地方政府文件执行,等等。

6、不同地方的工资制度不一样,并且存在垄断行业,其工资制度又不一样。

针对相应的解决方法,我想做一下几点建议:

1、 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或者法律法规,有效地抑制一下工资两极分化,使工

资链连续不断地有合理层次地分配。

2、 政府要加大对公司工厂的监督力度,坚决打击过度剥削劳动力的厂商,保障工人的

合法权益,使工人工资和劳动量成比例增长。

3、 建立完善相应的工资增长制度,有无正常的晋级增资制度是衡量一个工资制度是否

科学、合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说从85年工资改革以来,从理论和实际上,为简化归并过去繁杂的工资等级,,完善工资改革作了积极的探索,工资调整次数不少。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建立正常的升级增资制度。一方面,没有考虑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物价变动对工资的影响。缺乏工资、物价关系的协调机制挫伤了一部分职工、干部、知识分子的积极,使工资失去了刺激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晋级增资程序,没有形成晋级增资机制,工资关系处琪失当,政出多门,造成省与省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互相攀比。因此,工资增长制完善应该从多方面考虑,包括工资,物价,货币值,世界货币兑换值等一些方面,从保护工人权益出发,进行改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4、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工龄工资所占总工资比重,一方面增加工人积极性,另一

方面可以保护工人在退休后有所生活保障。

5、 统一政府津贴标准,做到公平公正的补贴,合理利用津贴资源。

6、 尽量统一工资制度和工资价格,并颁布相应法律法规减少垄断。

四、工资制度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据我所知:1、扩大我国贫富两极分化,并且还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2、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偏低。

3、同时,外来工作人员由于工资不是很高,在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得不到

相应优惠和补助。

4、工资制度使社会腐败加大。

对此我建议:1、针对贫富差距增大的现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高收入税率,加强征

税力度。

2、提高社会保障与福利水平,让医疗、住房和教育不再困扰着普通老百姓。

3、解决户籍制度问题,让在外地工作人员、农民工等群体,能够享受到“医疗、

住房和教育”的保障。

4、加强社会监督,控制腐败现象,让国家政策与财政投入的民生措施得到有

效落实

五、对以上内容做小小的总结

首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却应该感到高兴,但也要认识到当前的严峻

形势,我国的工资制度和收入分配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我国工资制度的问题,就以上我自己的看法而言,有包括按劳分配,隐形的劳动剥削,工资增长制度,工龄工资,政府津贴,以及地域差异和垄断行业的问题,解决方式也对应予以如上列出。我觉得我国的工资制度应该进行改动,正如我的建议一样,改了我国的工资制度不能说肯定但却很大可能上一个台阶,工人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护,社会更加安宁,人们生活会更好。然而,如果没有进行改革,让其就这样下去,我想这只会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会越来越加深。

其次,工资制度改革对我国的收入分配的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应该合理改革调整

好工资制度改革,使我国收入分配更合理,更科学。

最后,我想说政府应该积极落实好相应政策,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保护好

他们的权益,合理调整好工资制度,为我国工收入分配打下坚实基础,为我国发展做好带头先锋的作用。

作者:王源富工商管理类2班 [1**********]48


相关文章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论文 论文题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研究 组 长: 小组成员: 班 级: 院系单位: 完成时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 ...查看


  • 96.5%公众对工资不满 垄断业工资是平均值5倍
  • 2007年06月05日09:59 漫画制作:谢正军,来自CFP,版权作品,请勿转载 <中国改革>调查:收入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国收入差距被低估 灰色收入是差距过大主因 发改委报告称政府调节收入不力 收入差距扩大 薪酬的" ...查看


  • 公平社会分配,缩小财富差距
  • 理论探讨 公平社会分配,缩小财富差距 车燕平 山西省吕梁市会计学校山西吕梁033000 [摘要]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增长过程中,民众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公平.合理地做好社会财富的分配,本文从打破垄断提高居民工资收入,成 ...查看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与对策-张存刚
  •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分配关系不合理,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群体之间收入差距大:分配 ...查看


  • 建国以来四次工资改革
  • 建国以来我国的四次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主要经历了1956年.1985年.1993年.2006年四次制度改革. 一.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 1956年之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多种工资制度并存,如货币 ...查看


  • 收入分配论文和收入分配问题论文: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 收入分配论文和收入分配问题论文:构建合理的 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 济发展方向下,我国经济加速增长,收入差距在过去20多年中持续扩大,对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社会稳定都提出了挑战.根 ...查看


  • 建立新型的企业工资分配制度
  • 作者:赵曙明王戈 学海 1995年11期 目前,在新旧体制交替中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活动主体,企业改革必须由放权让利的政策调整转变为企业制度的创新,即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


  • 试论我国工资立法的原则
  • 作者:冯彦君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5年01期 [摘要]确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工资立法原则,是完善工资立法,发挥其规范.保障功能的关键之的所在.确立我国工资立法原则,必把握我国现阶段工资的性质及其所处的地位.同时应使之符合工资制度 ...查看


  • 公务员薪酬制度
  • 公务员薪酬制度特点分析 这学期选修了公务员制度,因为之前有考公务员的打算所以想深入了解一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有了一定了了解. 下面来谈谈公务员的薪酬制度 公务员薪酬制度是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员的薪酬公平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