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myocarditis)
1. 疾病概述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有局灶性和弥漫性,可也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总的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多由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B组病毒引起。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重变异很大,可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猝死。多数患者在发病前的1~3周前有上感或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心悸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浮肿。辅助检查心电图有ST-T改变、心律失常、早搏,甚至出现异常Q波,血清酶学中肌酸激酶(CK-MB)增高,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胸片和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脏增大,收缩功能下降等。特异性的检查是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典型改变是以心肌间质增生、水肿充血及间质内大量炎细胞浸润等。
2. 治疗用药
(1)辅酶Q10:又名泛癸利酮,有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具有抗心衰作用。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恶心、胃部不适、食欲减退、荨麻疹。
(2)维生素C:又名维生素丙,在体内抗坏血酸与脱氢抗坏血酸组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传递氢离子,在生物氧化、还原及细胞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肾上腺皮质、神经递质胶原蛋白、细胞间质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的吸收、降低血脂、增强抗感染力。参与解毒作用,并抗组胺、阻止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生成。可改善心肌代谢,消除氧自由基。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是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可促进泌尿系统结石形成;不宜与碱性药物、核黄素、铜、铁离子溶液配伍;与维生素K3合用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减弱维生素C疗效。维生素C可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阻碍铜、锌离子吸收,与降糖药合用可产生尿糖假阳性。
(3)肌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改善心肌代谢,但在使用时禁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等注射液配伍。
(4)极化液:又名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GIK)合剂,能促进细胞内ATP含量增多,缓解细胞的能量耗竭,改善能量代谢,对恢复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及细胞膜静息电位有益处。GIK对失血性、感染性、内毒素性和心源性休克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GIK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应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高血糖、高血钾及静脉炎。必须注意缓慢滴注,切忌静脉推注以免造成高血钾引起心博骤停甚至死亡。
(5)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抗肿瘤作用。在抗病毒方面,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机制可能是作用于蛋白质合成阶段,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常有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和白细胞减少。
3. 常用处方及说明
处方举例:
辅酶Q10片 10mg 每日3次 口服
肌苷片 2片 每日3次 口服
维生素C 200mg 每日3次 口服
极化液GIK 每日1次 静脉滴注
说明:本处方为治疗心肌炎的经典用药,以改善心肌代谢,营养心肌为主。如有心衰和心律失常者,另外加用抗心衰和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4. 药物治疗进展
心肌炎目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远期效果及防止复发比单独用西药好。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黄芪制剂,常用黄芪口服液或黄芪颗粒冲剂。
心肌炎(myocarditis)
1. 疾病概述
心肌炎指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有局灶性和弥漫性,可也分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总的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多由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B组病毒引起。患者的临床表现常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轻重变异很大,可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猝死。多数患者在发病前的1~3周前有上感或消化道症状,然后出现心悸乏力、胸痛、呼吸困难,甚至浮肿。辅助检查心电图有ST-T改变、心律失常、早搏,甚至出现异常Q波,血清酶学中肌酸激酶(CK-MB)增高,血清肌钙蛋白(T或I)升高。胸片和心脏超声可发现心脏增大,收缩功能下降等。特异性的检查是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病理典型改变是以心肌间质增生、水肿充血及间质内大量炎细胞浸润等。
2. 治疗用药
(1)辅酶Q10:又名泛癸利酮,有促进氧化磷酸化反应,保护生物膜结构完整性。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具有抗心衰作用。对缺血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不良反应有恶心、胃部不适、食欲减退、荨麻疹。
(2)维生素C:又名维生素丙,在体内抗坏血酸与脱氢抗坏血酸组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传递氢离子,在生物氧化、还原及细胞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肾上腺皮质、神经递质胶原蛋白、细胞间质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的吸收、降低血脂、增强抗感染力。参与解毒作用,并抗组胺、阻止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生成。可改善心肌代谢,消除氧自由基。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是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可促进泌尿系统结石形成;不宜与碱性药物、核黄素、铜、铁离子溶液配伍;与维生素K3合用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减弱维生素C疗效。维生素C可破坏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阻碍铜、锌离子吸收,与降糖药合用可产生尿糖假阳性。
(3)肌苷: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改善心肌代谢,但在使用时禁与氯霉素、双嘧达莫、硫喷妥钠等注射液配伍。
(4)极化液:又名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GIK)合剂,能促进细胞内ATP含量增多,缓解细胞的能量耗竭,改善能量代谢,对恢复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及细胞膜静息电位有益处。GIK对失血性、感染性、内毒素性和心源性休克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GIK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应随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高血糖、高血钾及静脉炎。必须注意缓慢滴注,切忌静脉推注以免造成高血钾引起心博骤停甚至死亡。
(5)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抗肿瘤作用。在抗病毒方面,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机制可能是作用于蛋白质合成阶段,可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常有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和白细胞减少。
3. 常用处方及说明
处方举例:
辅酶Q10片 10mg 每日3次 口服
肌苷片 2片 每日3次 口服
维生素C 200mg 每日3次 口服
极化液GIK 每日1次 静脉滴注
说明:本处方为治疗心肌炎的经典用药,以改善心肌代谢,营养心肌为主。如有心衰和心律失常者,另外加用抗心衰和抗心律失常药治疗。
4. 药物治疗进展
心肌炎目前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在上述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其远期效果及防止复发比单独用西药好。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黄芪制剂,常用黄芪口服液或黄芪颗粒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