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 第二章 生物的世界 单元教学设计
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 戴慧霞
一、整体设计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建立了“合—分—合”一体化课程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强。一至五年级,设置综合的自然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六至七年级,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入门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向比较系统的分科科学教育过渡的中间阶段。八至十一年级,分别设置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课程,而生命科学课程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十二年级,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的内容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历史与本质等五大主题。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章“生物的世界”单元设计将从整体的角度,即各课程间的纵向衔接和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的角度进行。 二、学生前期的认识
小学自然牛津上海版教材共10册,其中有9册教材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五单元 各种各样的动物 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 宠物的喂养 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活 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栖息地 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植物的种子 第三单元 卵生的动物
第四单元 灭绝、濒危的野生动物 三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多样的动物 三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绿色开花植物 第三单元 池塘 第四单元 森林 四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城镇 第三单元 海岸 五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存 第二单元 植物的作用 五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存
第三单元 动物的习性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发现,经过小学自然课程的学习,学生已有的认识如下: ● 认识了一些具体的、身边的、常见的生物,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
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 初步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了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显著形态特征,知道了不同
动物有不同的摄食方式和运动方式,初步了解了一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性,知道了一些动植物的组成部分,能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 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活动,初步了解了生命活动的过程、条件和生命的周期,
认识了生物的繁殖与遗传现象。
● 通过考察具体生物及其环境,知道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初步了解了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生物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依赖,一些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生存的实
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 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对生命科学的感性认识。
三、后期学习目标
八、九年级分科后的生命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对于生物的类群,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结构、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并初步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对于生态系统,能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感受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并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四、本单元设计说明
(一)课程间的联系
本课程处在小学自然课程之后,初中分科课程之前,承上启下,是对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兴趣的持续培养,也为后继的分科学习奠定入门基础。
(二)单元间的联系
本单元是初中科学学科带领学生第一次进入生命科学主题内容的学习,是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后的运用和深入。本单元注重对宏观生物的观察和比较方法,第三单元“细胞与生殖”则注重对微观生物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三)主题间的联系
本设计充分考虑了各主题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主题一“生物的多样性”引入,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认识主题二“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由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是“分类”的标准,所以主题三的学习需要以主题二为基础。主题四“濒临灭绝的生物”则建立在主题一已经认识了生物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的基础上,如果生物不适应环境变化或环境遭到人类的破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具体如右图所示。
五、本单元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 初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 学会编制简单的直方图; ● 学会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 了解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及生物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 观察、记录、比较生物的异同点; ● 通过观察,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 解释直方图; ● 用检索表进行简单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 乐于参与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 ● 初步具有欣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主题一 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生物的多样性。 2、认识生活环境的意义。
3、欣赏同种生物间的差异,并建立接纳自己和别人的态度。 4、能制作和解释直方图。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与比较事物的异同点。 难点:编制和解释简单的直方图。 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 四、教学准备
各种动植物图片,配套光盘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 认识一些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
1、欣赏生物的多样性。
2、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栖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活动二 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异同 活动目标
1、认识同种生物间存在差异。 2、把收集到的数据列成表。
主题二 生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动物,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3、学习爱护生物。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难点: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 四、教学准备
配套视频、放大镜、大块平面玻璃、一张纸、玻璃棒、棉签、醋、电筒、温水、饲虫箱、各种食物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认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活动二:观察蜗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11
主题三 分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检索表作用。
2、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
3、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类的思想与方法 难点: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 四、教学准备
配套视频,各种动物标本和骨骼图片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 动植物的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使用不同准则分类的利弊。 2、懂得使用检索表把一些生物分类。
12
3、能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将脊椎动物进一步分成鱼类、两栖类、
活动二 检索表 活动目标
1、认识检索表作用——利用检索表可以查找表内事物的特征,可以根据事物的特征确认事物在检索表中的位置。
2、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
3、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认识相同的事物,用
13
14
主题四 濒临灭绝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 2、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3、认识生物是互相依赖的。
4、认识保护环境和野生生物的重要性,并乐于参与有关活动。 二、教学重点
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三、本主题建议上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有关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资料、渡渡鸟和塔斯马尼亚虎的资料、配套视频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 认识一些珍惜动植物 活动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15
活动二 认识物种的消失 活动目标
1、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 2、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16
活动三 认识生物间的相互依赖 活动目标
17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 第二章 生物的世界 单元教学设计
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 戴慧霞
一、整体设计说明
上海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建立了“合—分—合”一体化课程框架结构,整体性很强。一至五年级,设置综合的自然课程,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六至七年级,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入门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向比较系统的分科科学教育过渡的中间阶段。八至十一年级,分别设置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课程,而生命科学课程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十二年级,设置综合的科学课程。
科学教育的内容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历史与本质等五大主题。
六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二章“生物的世界”单元设计将从整体的角度,即各课程间的纵向衔接和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的角度进行。 二、学生前期的认识
小学自然牛津上海版教材共10册,其中有9册教材涉及生命科学的内容。 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五单元 各种各样的动物 一年级第二学期 第三单元 宠物的喂养 第四单元 植物的生活 二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动植物的栖息地 二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植物的种子 第三单元 卵生的动物
第四单元 灭绝、濒危的野生动物 三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多样的动物 三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绿色开花植物 第三单元 池塘 第四单元 森林 四年级第一学期 第二单元 城镇 第三单元 海岸 五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存 第二单元 植物的作用 五年级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存
第三单元 动物的习性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发现,经过小学自然课程的学习,学生已有的认识如下: ● 认识了一些具体的、身边的、常见的生物,初步了解了动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
物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 初步会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了一些常见动植物的显著形态特征,知道了不同
动物有不同的摄食方式和运动方式,初步了解了一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性,知道了一些动植物的组成部分,能对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 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活动,初步了解了生命活动的过程、条件和生命的周期,
认识了生物的繁殖与遗传现象。
● 通过考察具体生物及其环境,知道一些动植物的栖息地,初步了解了生物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生物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依赖,一些环境污染影响动植物生存的实
例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 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对生命科学的感性认识。
三、后期学习目标
八、九年级分科后的生命科学课程要求学生,对于生物的类群,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生物的结构、功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并初步学会生物的分类方法;对于生态系统,能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关注生物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知道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感受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复杂性,并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懂得保护自然、珍爱生命。
四、本单元设计说明
(一)课程间的联系
本课程处在小学自然课程之后,初中分科课程之前,承上启下,是对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兴趣的持续培养,也为后继的分科学习奠定入门基础。
(二)单元间的联系
本单元是初中科学学科带领学生第一次进入生命科学主题内容的学习,是第一单元“科学入门”学习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法后的运用和深入。本单元注重对宏观生物的观察和比较方法,第三单元“细胞与生殖”则注重对微观生物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三)主题间的联系
本设计充分考虑了各主题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主题一“生物的多样性”引入,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和归纳认识主题二“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由于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是“分类”的标准,所以主题三的学习需要以主题二为基础。主题四“濒临灭绝的生物”则建立在主题一已经认识了生物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的基础上,如果生物不适应环境变化或环境遭到人类的破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具体如右图所示。
五、本单元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 初步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 学会编制简单的直方图; ● 学会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 了解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及生物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 观察、记录、比较生物的异同点; ● 通过观察,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 解释直方图; ● 用检索表进行简单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 乐于参与保护和拯救濒危生物的活动; ● 初步具有欣赏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主题一 生物的多样性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生物的多样性。 2、认识生活环境的意义。
3、欣赏同种生物间的差异,并建立接纳自己和别人的态度。 4、能制作和解释直方图。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记录与比较事物的异同点。 难点:编制和解释简单的直方图。 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 四、教学准备
各种动植物图片,配套光盘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 认识一些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
1、欣赏生物的多样性。
2、认识不同种类的生物栖息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活动二 比较同种生物间的异同 活动目标
1、认识同种生物间存在差异。 2、把收集到的数据列成表。
主题二 生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观察动物,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3、学习爱护生物。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难点:归纳出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 四、教学准备
配套视频、放大镜、大块平面玻璃、一张纸、玻璃棒、棉签、醋、电筒、温水、饲虫箱、各种食物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认识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活动二:观察蜗牛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生物的基本方法。
11
主题三 分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检索表作用。
2、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
3、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分类的思想与方法 难点:编制简单的检索表 三、本主题建议上2课时 四、教学准备
配套视频,各种动物标本和骨骼图片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 动植物的分类 活动目标
1、认识使用不同准则分类的利弊。 2、懂得使用检索表把一些生物分类。
12
3、能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将脊椎动物进一步分成鱼类、两栖类、
活动二 检索表 活动目标
1、认识检索表作用——利用检索表可以查找表内事物的特征,可以根据事物的特征确认事物在检索表中的位置。
2、用检索表将动物和植物简单分类。
3、编制简单的检索表对动植物、日常事物进行简单分类,认识相同的事物,用
13
14
主题四 濒临灭绝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 2、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3、认识生物是互相依赖的。
4、认识保护环境和野生生物的重要性,并乐于参与有关活动。 二、教学重点
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三、本主题建议上1课时 四、教学准备
有关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的资料、渡渡鸟和塔斯马尼亚虎的资料、配套视频等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设计
活动一 认识一些珍惜动植物 活动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关注自然界的濒危生物。
15
活动二 认识物种的消失 活动目标
1、对多种生物的灭绝和物种的减少表示关注。 2、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和野生生物的影响。
16
活动三 认识生物间的相互依赖 活动目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