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袞,是诗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诗人与二崔分别不久。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寄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中,怀念起远隔重城的朋友,听着秋雨滴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诗写怀友之情,借景寓情,篇幅虽短小,但深秋景色,却历历如画。
“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清澄的湖水、翠绿的修竹、雅洁的亭轩,这清幽寂寥的境地引发了诗人远离尘嚣之感,也牵引出诗人绵长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却又如水般在倍感孤寂的诗人的心底漾溢开来。“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叠叠的城池,路途迢递,诗人只能将自己的思念如云如风如随风飘荡的柳丝,悠悠然地飘向遥远的长安,以慰藉自己的惆怅孤寂之情,身虽被万水千山远隔,彼此思念的情谊却是相同相通的。也可以说正是因为相隔之迢递,也才见出相思之深长。正如李太白所写“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阴霾欲雨的天色,四望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来就因相思而黯淡的心境,投上了浓浓的暗影;心境的惆怅,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偕,思与境共,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人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秋雨。试想,萧瑟冰冷的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残荷之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音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又该有一种怎样的美的情趣?衰败的残荷,秋日的冷雨,两者碰撞在一起激荡起诗人心灵的涟漪,或许会给诗人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或许可以略慰相思,稍解寂寥吧。然而仔细倾听,那单调而凄清的音响,又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也就更加深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树,三更雨,不到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都与此有相近意境。在中国的审美传统中,除了雨打梧桐,还有雨打芭蕉。晚唐的李商隐的雨打枯荷是否引领了宋词的天空飘洒起梧桐雨和芭蕉雨了呢? 无论是与否,这令人心醉抑或心碎的雨声,滴落在荷上,滴落在每个读者的心里,滴落在永恒的历史时空里。
纪昀《玉溪生诗说》:“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刘、余《集解》云:“怀友之情,固可意得,其身世萧条寂寞之感,亦自寓于言外。”这首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小诗,尽得曲涵含蓄之美,而这正好体现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唐诗赏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题中的崔雍、崔袞,是诗人的重表叔兼知遇者崔戎的两个儿子。诗人与二崔分别不久。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寄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中,怀念起远隔重城的朋友,听着秋雨滴落在枯荷上的沙沙声,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诗写怀友之情,借景寓情,篇幅虽短小,但深秋景色,却历历如画。
“竹坞无尘水槛清”,诗人起笔就以极为简练的笔调,勾画了驼氏亭的环境:清澄的湖水、翠绿的修竹、雅洁的亭轩,这清幽寂寥的境地引发了诗人远离尘嚣之感,也牵引出诗人绵长的相思。这种相思,了无痕迹却又如水般在倍感孤寂的诗人的心底漾溢开来。“相思迢递隔重城”,而地域的距离又是这样无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诗人眼下所宿的驼氏亭与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长安,中间隔着重重叠叠的城池,路途迢递,诗人只能将自己的思念如云如风如随风飘荡的柳丝,悠悠然地飘向遥远的长安,以慰藉自己的惆怅孤寂之情,身虽被万水千山远隔,彼此思念的情谊却是相同相通的。也可以说正是因为相隔之迢递,也才见出相思之深长。正如李太白所写“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阴霾欲雨的天色,四望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来就因相思而黯淡的心境,投上了浓浓的暗影;心境的惆怅,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偕,思与境共,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人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诗人原来是一直在那里思念着远隔重城的朋友的,由于神驰天外,竟没有留意天气的变化。不知不觉间,下起了淅沥的秋雨。试想,萧瑟冰冷的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残荷之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音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又该有一种怎样的美的情趣?衰败的残荷,秋日的冷雨,两者碰撞在一起激荡起诗人心灵的涟漪,或许会给诗人带来不期而遇的惊喜,或许可以略慰相思,稍解寂寥吧。然而仔细倾听,那单调而凄清的音响,又更增添了环境的寂寥,也就更加深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树,三更雨,不到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都与此有相近意境。在中国的审美传统中,除了雨打梧桐,还有雨打芭蕉。晚唐的李商隐的雨打枯荷是否引领了宋词的天空飘洒起梧桐雨和芭蕉雨了呢? 无论是与否,这令人心醉抑或心碎的雨声,滴落在荷上,滴落在每个读者的心里,滴落在永恒的历史时空里。
纪昀《玉溪生诗说》:“分明自己无聊,却就枯荷雨声渲出,极有余味。若说破雨夜不眠,转尽于言下矣。”刘、余《集解》云:“怀友之情,固可意得,其身世萧条寂寞之感,亦自寓于言外。”这首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小诗,尽得曲涵含蓄之美,而这正好体现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