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具体国情就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且利用率低。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节约型社会建设要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节约型政府、立法和观念的完善、更新着手,节约型社会建设才能付诸现实。 关键词: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急迫性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且中国已进入重工业化时期,即对能源和资源需求大增时期,不仅如此,中国也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而居民消费此时也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中,中国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加工业制造基地,一些高耗能制造业正向中国转移,在如此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国家节能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管理制度不完善、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节约文化,因此随时可见浪费,随处可见浪费。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生产领域资源浪费是极其严重的。2006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5.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世界的13%左右、钢材消耗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约占世界的54%。中国统计局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较少关注不合法生产、过剩生产、高能耗生产等造成的浪费,这些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是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大障碍。不少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城市建筑贪大求洋、注重表面文章、活动讲究排场、大吃大喝不断、公车消费豪华大排量、群众消费也追求大面积、高标准等,这些情况不仅造成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煤、电、油紧张,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且导致了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不断,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对外依赖大,首先一国经济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其次会影响到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在这能源日益紧缺情况下,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关于中华民族兴盛的具有全面性和战略性的一次重大决策。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是人类发展史的变革,它的提出至少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即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短期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走向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由单向型的经济发展走向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的综合性发展,由“以我为本”的发展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这4个方面实现都和节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严重的铺张浪费是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浪费,使大量的资源被消耗或者遭到破坏、流失,如果不加以解决,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讲排场、比阔气、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会导致有些贫困群众心理的不平衡,引起广大正直善良的人们对社会风气不满,甚至会加大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加大群众之间的矛盾,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和节约资源、抑制过度公众消费和社会奢靡之风,可以缓解社会的一些矛盾,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对策思考 (一)认真领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总要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为建设好节约型社会,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总要求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 (二)着力构建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 建立节约型增长方式就是要实现4个转变:即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要素资源投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着力构建节约型增长方式时,要制定好节约型产业政策。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现阶段要重点扶植信息、金融、医疗、咨询、中介、教育等产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其次:积极发展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具有发展快、渗透强、应用广等特点,用它可加快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加速新旧产业融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应该落到实处。再次:严格限制资源高消耗型产业发展。可将产业分为淘汰类、限制类、允许类和鼓励类,以法律和经济手段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三)努力建好节约型政府,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首先,降低行政成本。由于效率不高,中国的行政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公款吃喝每年已达2000多亿元,公车消费3000多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8%,公车每万里使用成本高出社会车辆5至10倍,这说明政府机构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节约存在巨大潜力,因此,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应能实现大幅度的节约。 其次,减少决策失误,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历史上由于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最大的浪费上出自于决策失误,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至“八五”期间,中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损失大约在4000-5000亿元,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相当重要,应不断完善政府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科学决策。 再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一些地方,依然以GDP论政绩,以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引资多少论政绩,这种好大喜功的政绩观不改变,贪大求洋的思维观念不改变,巨大浪费就是必然的,因此考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体说:考察时不能只看GDP,不能只看“政绩指标”,还要看“绿色指标”,这样才能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换取GDP的错误做法,才能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建章立制不可短缺 首先,节能立法。能源困局是中国能源瓶颈的核心,开源节流是头等大事,因此,对节能、开发再生能源与新技术等必须单独立法,对具体产品应该规定具体节能指标。“对新能源开发须制定时间表”。 其次,高能耗物耗和高污染行业须重点立法。目前钢铁、化工、水泥、纸等都是中国耗能、耗物和污染大户,应该依法重点整治,明确阶段性节能、节物和排污指标,同时必须要求上述行业制定自律性节约与环保计划,对电器产品须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与标识,对购物节能电器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再次,反浪费专门立法。应尽快制定《反浪费法》,严惩铺张浪费,尤其反对公款浪费,对造成重大损失者应依法判刑,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五)树立正确节约观念 节约是老观念,也是新观念,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美德,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美德在21世纪的今天,甚至在更久远的未来,依然是有价值的,但是,今天是21世纪,所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念不是减少消费,而是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EB/OL].人民网,2007-12-04. 2、中国存在严重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EB/OL].人民网,2005-09-06. 3、何彪.试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6). 4、马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EB/OL].人民网,2005-12-19. 5、李铁映.发展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发展[J].理论动态,2007-02-20. 6、林治波.漫论建设节约型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7、陈风英.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
摘要:中国具体国情就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且利用率低。为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节约型社会建设要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节约型政府、立法和观念的完善、更新着手,节约型社会建设才能付诸现实。 关键词: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急迫性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且中国已进入重工业化时期,即对能源和资源需求大增时期,不仅如此,中国也正处在城市化进程中,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而居民消费此时也进入新的结构升级阶段,在全球新一轮产业布局中,中国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加工业制造基地,一些高耗能制造业正向中国转移,在如此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是粗放型、国家节能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陈旧、管理制度不完善、整个社会没有形成节约文化,因此随时可见浪费,随处可见浪费。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生产领域资源浪费是极其严重的。2006年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5.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世界的13%左右、钢材消耗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约占世界的54%。中国统计局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较少关注不合法生产、过剩生产、高能耗生产等造成的浪费,这些生产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是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最大障碍。不少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城市建筑贪大求洋、注重表面文章、活动讲究排场、大吃大喝不断、公车消费豪华大排量、群众消费也追求大面积、高标准等,这些情况不仅造成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煤、电、油紧张,助长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且导致了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赖不断,据估计到2010年,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只有11种能依靠国内保障供应,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减少到9种。对外依赖大,首先一国经济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其次会影响到一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在这能源日益紧缺情况下,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非常必要的,是关于中华民族兴盛的具有全面性和战略性的一次重大决策。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创新,是人类发展史的变革,它的提出至少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即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短期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走向可持续的发展方式,由单向型的经济发展走向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的综合性发展,由“以我为本”的发展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这4个方面实现都和节约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严重的铺张浪费是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浪费,使大量的资源被消耗或者遭到破坏、流失,如果不加以解决,可持续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讲排场、比阔气、互相攀比、铺张浪费的奢靡之风,也是破坏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会导致有些贫困群众心理的不平衡,引起广大正直善良的人们对社会风气不满,甚至会加大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加大群众之间的矛盾,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护和节约资源、抑制过度公众消费和社会奢靡之风,可以缓解社会的一些矛盾,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设节约型社会对策思考 (一)认真领会建设节约型社会总要求 建设节约型社会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节约资源,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为建设好节约型社会,对构建节约型社会总要求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 (二)着力构建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 建立节约型增长方式就是要实现4个转变:即需求结构要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转变;产业结构要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转变;要素资源投入: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资源利用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项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增加,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在着力构建节约型增长方式时,要制定好节约型产业政策。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现阶段要重点扶植信息、金融、医疗、咨询、中介、教育等产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民营企业进入服务业。其次:积极发展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技术具有发展快、渗透强、应用广等特点,用它可加快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加速新旧产业融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中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应该落到实处。再次:严格限制资源高消耗型产业发展。可将产业分为淘汰类、限制类、允许类和鼓励类,以法律和经济手段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三)努力建好节约型政府,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首先,降低行政成本。由于效率不高,中国的行政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公款吃喝每年已达2000多亿元,公车消费3000多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38%,公车每万里使用成本高出社会车辆5至10倍,这说明政府机构管理上存在很大漏洞,节约存在巨大潜力,因此,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应能实现大幅度的节约。 其次,减少决策失误,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历史上由于重大决策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相当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最大的浪费上出自于决策失误,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至“八五”期间,中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损失大约在4000-5000亿元,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相当重要,应不断完善政府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科学决策。 再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一些地方,依然以GDP论政绩,以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引资多少论政绩,这种好大喜功的政绩观不改变,贪大求洋的思维观念不改变,巨大浪费就是必然的,因此考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体说:考察时不能只看GDP,不能只看“政绩指标”,还要看“绿色指标”,这样才能扭转一些地方和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换取GDP的错误做法,才能使经济发展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建章立制不可短缺 首先,节能立法。能源困局是中国能源瓶颈的核心,开源节流是头等大事,因此,对节能、开发再生能源与新技术等必须单独立法,对具体产品应该规定具体节能指标。“对新能源开发须制定时间表”。 其次,高能耗物耗和高污染行业须重点立法。目前钢铁、化工、水泥、纸等都是中国耗能、耗物和污染大户,应该依法重点整治,明确阶段性节能、节物和排污指标,同时必须要求上述行业制定自律性节约与环保计划,对电器产品须实行强制性能效标准与标识,对购物节能电器应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再次,反浪费专门立法。应尽快制定《反浪费法》,严惩铺张浪费,尤其反对公款浪费,对造成重大损失者应依法判刑,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五)树立正确节约观念 节约是老观念,也是新观念,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美德,有德者皆由俭来也,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美德在21世纪的今天,甚至在更久远的未来,依然是有价值的,但是,今天是21世纪,所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念不是减少消费,而是杜绝浪费。 参考文献: 1、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EB/OL].人民网,2007-12-04. 2、中国存在严重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EB/OL].人民网,2005-09-06. 3、何彪.试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6). 4、马凯.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EB/OL].人民网,2005-12-19. 5、李铁映.发展必须节约,节约才能发展[J].理论动态,2007-02-20. 6、林治波.漫论建设节约型社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7、陈风英.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11).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