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语文最新阅读题及答案

2014年中考语文最新阅读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7分)

世界上有很多的花,有人钟爱忠爱象征爱情甜美的m éi ( )guī( ) ;有人喜欢芬芳四y ì( )的丁香;有人喜欢唯有天长地久的百和; ;而我却钟而我却钟情一种高贵. 素雅. 而纯净的兰花!对于兰花,从我第一眼见到它之后我就喜欢上了它,温文尔y â( )的性格,不单是它价格昂贵,而是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素,就像一个恋人,一见情。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2)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3分)

【试题来源】原创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 ▲ 。 (王建《 ▲ 》)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 ▲ , ▲ 。 ( ▲ 《浣溪纱》)

③ ▲ ,志在千里。 (曹操《 ▲ 》),

④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

⑤《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连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 。

【试题来源】七-九年级课本

3. 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

B. 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

C. 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林场,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D. 连云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

4. 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①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写给他的信上批示,十佳大学生“村官”的奉献精神和创业激情难能可贵,②要求有关部门扩大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③对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进行研究。

【命题意图】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能力。主要涉及三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试题的特色: 让学生在关注时事中提高能力;

试题测试后的讲评意见: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试题来源】中国剪报 原创

5.名著阅读题作答。(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为救朱赫来,是谁告密,使保尔进了监狱,保尔

在被关了一段时间后,说了什么内容,让他逃过了这一劫。

(2)《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

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祥子买了三次

车,又丢了三次车,请说出他的车是分别怎么丢的?

【试题来源】原创

6.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胡浩)继海地、智利等地发生地震之后,北京时间6

日凌晨在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7.1级地震,这使不少民众感到不安全。对此,地震专

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目前全球地震活动仍然处于正常水平,没有必

要过于担心。

材料二: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北京时间

28日清晨抵达美国夏威夷,夏威夷沿海涌浪,海潮上升的高度大概不到2米,没有灾情,北

京时间今天早上8点多,夏威夷解除海啸警报,不过强浪的状况可能会延续几个小时。

材料三:1997到1998年,似乎整个世界都在遭受恶劣气候的折磨。连续的高温使全球森林火灾发作得格外频繁。干旱袭击了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燃烧了近一

年的印尼森林大火,几乎把整个东南亚都淹没在浓烟里。

材料四:本报记者夏心蕾报道 继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一份主题报告中披露“电影《无极》

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后,记者昨日获悉,《无极》

在圆明园取景拍摄期间,为了制造效果,对园内西部的部分植被涂过一种黄色涂料。据介绍,

这种涂料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被涂过涂料的植物在近两年后都没恢复绿色,仍有大量残留

黄色。

(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1分)

(2)如果你是地球,你将对人类说什么?(30字左右2分)

【命题意图】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炼材料的能力。

试题的特色:让学生在关注时事中提高能力,学会参与社会,通过自身的一些行动改变社会。

【参考答案】

(1)围绕由于人类的故意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方面来谈;

(2)保护生态平衡,不要人为破坏,加大处罚力度等。

【试题来源】有关新闻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诗歌鉴赏(7分)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3分

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命题意图】

【试题来源】中学生学习报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8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

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

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

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约己爱民 .

④悉仰于官 .

9. 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10.下列“以”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3分( )(2分)

A.不以臣卑鄙 B.以其境过清

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D.以中有足乐者

11. 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2.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13.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

当今有何现实意义?4分

【试题来源】中学生学习报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10分) 松树

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

推举为国树。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20余种,在这个庞

大的家族中,最负盛名的要数马尾松。

马尾松的分布最为广泛,这是任何松树所不及的。北自河南和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

湾,东至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一带,几乎大半个中国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马尾松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它特别耐干早瘠薄,无论在极为瘠薄的红壤、石砾土上或

沙质土上,还是在陡峭的山岩石缝中,马尾松都能顽强地扎下根去,吸收深处的水分,傲然

挺立,由幼小的树苗长成栋梁之材。然而,马尾松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有它独自的爱好。它

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深厚肥沃的土壤,如果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生长得既迅速又

健壮。

马尾松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0年生的树,高可达10—15米,胸径14厘米左右。30年可

达18—25米左右,40年生者达25—29米左右,胸径约35厘米。一般来说,到30岁以后,就不

再向高处生长,而是向粗生长了。马尾松寿命也很长,可达300岁左右。马尾松靠种子进行繁

殖,无论人工育苗繁殖还是种子自然落地繁殖,都有很高的成活率。通常,每年10—12月间,

是采收种子的大好时节。此时,马尾松的球果正由青绿色转变为栗褐色。采收的种子于翌年

初春时节播种于苗床之中,第三年的春季,所长成的幼苗就可以用于植树造林。马尾松的种

子长着翅膀,风一吹,它就会落在周围的土地上,这叫做飞子成林。如果在伐树的时候,有

意识地保留一些母株,多年之后,又会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林。怪不得林业工作者如

此喜欢马尾松,把它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马尾松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木材因含有丰富的松脂,所以非常耐腐,是建筑、家

具、农具的良材和优良的造纸原料。松脂可提制松香和松节油,为重要工业原料。就连小小

的松针也用途不小,它可以提制松针油,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其树桩、树根还可

以培养蘑菇和珍贵中药茯苓。

同时,马尾松体格雄伟壮丽,姿态古奇,有“如障、如屏、如绣画、似幢、似盖、似旌

旗”的形象。无论在庭院、道旁、谷间、池畔、水滨都适于种植。因此,马尾松也是我国中

部及南部园林及绿化的重要树种。

14. 通读全文,说说马尾松有哪些特点?2分

15. 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划线句子为:第四节“一般

20年生的树„„胸径约35厘米。”)2分

16. 仔细阅读第四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林业工作者为什么把马尾松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

树种”?3分

17. 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文中划线句中的“此”指什么?3分

【试题来源】网络资料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10分)

接纳自己 吴友智

⑴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

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这

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⑵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⑶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于是,他说服独

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

⑷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

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下水底。此

木名叫香木。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

⑸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然

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青年颇为

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

⑹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

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人生

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

拟的长处。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

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⑻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

魅力。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

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

如此”。

⑼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

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⑽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

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

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

不会停止。

⑾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

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

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青春。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

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

放弃自己。朋友,接纳自己吧!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 第①段中“请别这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请概述。(3分)

20.. 著名戏剧家易卜生说:“人的第一天职是做自己。”读完本文后,你对此说

法、对“接纳自己”这一话题有何自己的认识?请简述。(不超80字)(4分)

【试题来源】中考3+2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15分)

白露为霜 虞邯

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

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

猎猎的火焰;也不是因为南方的湿地,蒹葭白茫茫开得正盛,一年丰繁的色泽,此时为最。

而是因为白露才是秋天的本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露

凝而白。到了这个时节,早晨起来,风将一条路刮得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

色。心里寥落又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天当真来了,随同一个终古美

丽的名词。

这个名词,从先秦的诗歌源头,溯流而下,唐风宋韵里,都可以听到它的脆响——一直

到今天,它和惊蛰一样,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歌意象、最易触动心底柔软部分的名

词。

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有三个最美的

绳结,打在历史的诗章上,也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关于对宇宙、所爱与自身存在

的美感体验,我们可以拈取它们来重温梦境,那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将去经历的梦境。

第一个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八个字读出来,凡识得汉字的,无不心旌神摇。

《诗三百》是诗歌,也是原典。即使没有后文“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的伊人,这八个字,

也允为最美的文字。它开启了一个传统——这是一个可以意会,难以言明的传统。天地如此

静默美好,自身如在其内,如在其外;深情如若可言,如不可言。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慨然千古,怆然泪下的意境,似乎都可追溯到此。日本《枕草子》描写春天,说:“春,

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文字简约、意境优美庶或近之,但却没有那苍茫

辽远之感。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

秋天的气质,不管硕果红叶,如何渲染它的热闹,终归是偏于幽冷肃杀的———《礼

记〃月令》里说:“孟秋之月,用始行戮”。说的是旧时天子们多半在这个时节用兵。即使没

有实力出征,也得杀几个罪犯,所谓“秋后正法”。掌管刑罚的司寇因此被称为“秋官”,而

文人不遇,迟暮无成,多半被称为“秋士”。秋天被附丽的感伤色彩越来越浓厚,人们面对秋

天时的情感,也就越来越偏于血亲人伦。所以第二个美丽的绳结打上———“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刻思乡怀远,衣裳正单,往往催生出无限的愁怨。这种思

乡怀远的深情,和诗经中那种几乎能带来宇宙本体论的触发而言,体现了一种文明的进路和

文化的烙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总是那么沉郁不露,然而一咀嚼间,就有一种逝水难

追、乐土不返的悲凉。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再也返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知道了,就永远

抹不去成人的记忆。这里面所追怀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流失———而流失的总是如此美

丽,我们保有的美丽回忆,如此刺伤我们的心灵。

失却了本体,徒留了追怀,白露于是越来越清冷幽怨,但还有第三个绳结———“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

时间已经是宋朝,有一个超迈豪绝的人物,和友人一起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清冷肃杀间,他居然有吞吐宇宙的豪气。和他同行的友

人,不能免俗,拿了个洞箫,呜呜咽咽地吹将起来。说:你瞧瞧,清秋好时节,转瞬即过,

我们与草木同腐,如何不伤心?那人一听,就说了一段高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

共适。”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有人发此浩然之音,斯人可谓不负清秋。

这个人,我们都晓得,叫苏轼,发明东坡肉的那一位。他的无数旷达之作,都是在秋

天写出来的———那草尖上可怜可爱的白露,在他的醉眼睥睨里,竟可以横大江接水光,让

他歌诗“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

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眼看就要秋深了。

21.请简要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意。(4分)

(1)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

(2)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22.文中第2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胡杨、枫叶和蒹葭?(3分)

23.“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根据文章第5

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渲染这八个字的美丽境界的?(4分)

24.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试题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中考语文最新阅读题及答案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7分)

世界上有很多的花,有人钟爱忠爱象征爱情甜美的m éi ( )guī( ) ;有人喜欢芬芳四y ì( )的丁香;有人喜欢唯有天长地久的百和; ;而我却钟而我却钟情一种高贵. 素雅. 而纯净的兰花!对于兰花,从我第一眼见到它之后我就喜欢上了它,温文尔y â( )的性格,不单是它价格昂贵,而是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素,就像一个恋人,一见情。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2)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3分)

【试题来源】原创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 ▲ 。 (王建《 ▲ 》)

②山下兰芽短浸溪, ▲ , ▲ 。 ( ▲ 《浣溪纱》)

③ ▲ ,志在千里。 (曹操《 ▲ 》),

④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孟子》)

⑤《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连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 。

【试题来源】七-九年级课本

3. 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

B. 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

C. 这样美好的天气,同学们来到林场,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

D. 连云港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

4. 下面语段中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

①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写给他的信上批示,十佳大学生“村官”的奉献精神和创业激情难能可贵,②要求有关部门扩大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③对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进行研究。

【命题意图】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病句修改的能力。主要涉及三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试题的特色: 让学生在关注时事中提高能力;

试题测试后的讲评意见: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六种病句类型。

【试题来源】中国剪报 原创

5.名著阅读题作答。(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为救朱赫来,是谁告密,使保尔进了监狱,保尔

在被关了一段时间后,说了什么内容,让他逃过了这一劫。

(2)《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

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祥子买了三次

车,又丢了三次车,请说出他的车是分别怎么丢的?

【试题来源】原创

6.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胡浩)继海地、智利等地发生地震之后,北京时间6

日凌晨在苏门答腊西南以远地区发生7.1级地震,这使不少民众感到不安全。对此,地震专

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表示,目前全球地震活动仍然处于正常水平,没有必

要过于担心。

材料二: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报道,智利地震引发的海啸北京时间

28日清晨抵达美国夏威夷,夏威夷沿海涌浪,海潮上升的高度大概不到2米,没有灾情,北

京时间今天早上8点多,夏威夷解除海啸警报,不过强浪的状况可能会延续几个小时。

材料三:1997到1998年,似乎整个世界都在遭受恶劣气候的折磨。连续的高温使全球森林火灾发作得格外频繁。干旱袭击了澳大利亚、智利等国家,使农作物严重减产。燃烧了近一

年的印尼森林大火,几乎把整个东南亚都淹没在浓烟里。

材料四:本报记者夏心蕾报道 继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一份主题报告中披露“电影《无极》

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后,记者昨日获悉,《无极》

在圆明园取景拍摄期间,为了制造效果,对园内西部的部分植被涂过一种黄色涂料。据介绍,

这种涂料对植被破坏相当严重,被涂过涂料的植物在近两年后都没恢复绿色,仍有大量残留

黄色。

(1)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1分)

(2)如果你是地球,你将对人类说什么?(30字左右2分)

【命题意图】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提炼材料的能力。

试题的特色:让学生在关注时事中提高能力,学会参与社会,通过自身的一些行动改变社会。

【参考答案】

(1)围绕由于人类的故意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方面来谈;

(2)保护生态平衡,不要人为破坏,加大处罚力度等。

【试题来源】有关新闻

二、理解·感悟(60分)

(一)诗歌鉴赏(7分)

7.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4分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3分

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命题意图】

【试题来源】中学生学习报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18分)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

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

(乙)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于先君,存仁心于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屏黜奸谗以厚风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臣身.

在外,别无调度,随时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

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①躬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约己爱民 .

④悉仰于官 .

9. 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提拔隐逸/以进贤良 D.臣身/在外

10.下列“以”的用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是。3分( )(2分)

A.不以臣卑鄙 B.以其境过清

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D.以中有足乐者

11. 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12.甲、乙两文体现了诸葛亮的哪些可贵品质?(2分)

13.甲、乙两文中诸葛亮反复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一条什么建议?这条建议在

当今有何现实意义?4分

【试题来源】中学生学习报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7题。(10分) 松树

松树象征着坚忍、顽强,显示着高风亮节的精神。人们歌颂它、赞美它,甚至建议把它

推举为国树。然而,松树并不仅仅只有一种。全世界共有80多种,我国约20余种,在这个庞

大的家族中,最负盛名的要数马尾松。

马尾松的分布最为广泛,这是任何松树所不及的。北自河南和山东南部,南至两广、台

湾,东至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贵州一带,几乎大半个中国到处都有它的踪迹。

马尾松对环境的适应力很强。它特别耐干早瘠薄,无论在极为瘠薄的红壤、石砾土上或

沙质土上,还是在陡峭的山岩石缝中,马尾松都能顽强地扎下根去,吸收深处的水分,傲然

挺立,由幼小的树苗长成栋梁之材。然而,马尾松也和其它生物一样,有它独自的爱好。它

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深厚肥沃的土壤,如果在优越的环境条件下,它可以生长得既迅速又

健壮。

马尾松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0年生的树,高可达10—15米,胸径14厘米左右。30年可

达18—25米左右,40年生者达25—29米左右,胸径约35厘米。一般来说,到30岁以后,就不

再向高处生长,而是向粗生长了。马尾松寿命也很长,可达300岁左右。马尾松靠种子进行繁

殖,无论人工育苗繁殖还是种子自然落地繁殖,都有很高的成活率。通常,每年10—12月间,

是采收种子的大好时节。此时,马尾松的球果正由青绿色转变为栗褐色。采收的种子于翌年

初春时节播种于苗床之中,第三年的春季,所长成的幼苗就可以用于植树造林。马尾松的种

子长着翅膀,风一吹,它就会落在周围的土地上,这叫做飞子成林。如果在伐树的时候,有

意识地保留一些母株,多年之后,又会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马尾松林。怪不得林业工作者如

此喜欢马尾松,把它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马尾松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它的木材因含有丰富的松脂,所以非常耐腐,是建筑、家

具、农具的良材和优良的造纸原料。松脂可提制松香和松节油,为重要工业原料。就连小小

的松针也用途不小,它可以提制松针油,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工业。其树桩、树根还可

以培养蘑菇和珍贵中药茯苓。

同时,马尾松体格雄伟壮丽,姿态古奇,有“如障、如屏、如绣画、似幢、似盖、似旌

旗”的形象。无论在庭院、道旁、谷间、池畔、水滨都适于种植。因此,马尾松也是我国中

部及南部园林及绿化的重要树种。

14. 通读全文,说说马尾松有哪些特点?2分

15. 文中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划线句子为:第四节“一般

20年生的树„„胸径约35厘米。”)2分

16. 仔细阅读第四节,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林业工作者为什么把马尾松赞誉为“荒山造林的先锋

树种”?3分

17. 阅读最后一段,说说文中划线句中的“此”指什么?3分

【试题来源】网络资料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4题。(10分)

接纳自己 吴友智

⑴也许你貌不惊人,也许你语不出众,也许你没有别人的才华,也许你没有辉煌的过去,

也许你有先天的缺陷———也许你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自弃———不,朋友,请别这

样,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

⑵佛经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⑶有一位年老的富翁,非常担心他庞大的家产将来被娇纵的儿子败坏。于是,他说服独

生子去寻找宝物,在艰苦的奋斗中增长自己的勇气和才干。

⑷青年驾着大船远渡重洋,最后在一片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木高10余米,砍倒它,

经过一年时间让其外皮朽烂,木心变黑,会散发无比的香气,而且放置水中会沉下水底。此

木名叫香木。青年说:这真是无比的宝物呀!他把香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无人问津。

⑸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卖木炭,销量很大。开始的时候,青年意志坚强,不为所动。然

而日子一天天过去,青年渐渐丧失了信心,于是他把香木烧成木炭很快就卖完了。青年颇为

自己的灵活多变而沾沾自喜。

⑹老父知道,这被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树木———沉香,切下一点点,价

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容易随波逐流,狗苟蝇营,最容易放弃自我,艳羡他人。人生

在世,各有各的禀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所无可比

拟的长处。但是我们往往缺乏耐心,信不过自己,把到手的沉香当作木炭一般贱卖了,这是

多么惨痛的事实呀!

⑻记得有这么一句格言:你要欣然接纳自己。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之歌,驼铃同样具有

魅力。是呀,接纳自己,你也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的只是缺点,那是因

为你没有真正认识你自己,请用另一种眼光看自己,为自己“提价”,就会多发现一个“原来

如此”。

⑼朋友,请接纳自己的语不惊人,请为自己的生命歌唱。生命的歌本来就是唱给自己听

的,即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舞和慰藉。

⑽朋友,请接纳自己平凡的过去,去创造美好的将来。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山顶,而

要接受自己,即使还在山脚下,只要我们不失攀登高峰的勇气;不要去羡慕别人已站在成功

的辉煌旁边,而要接纳自己,即使自己起步在零点上,只要不乏进取的自信,前进的步伐也

不会停止。

⑾朋友,接纳自己的不幸,耕耘自己的人生。世界既然有了我们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一

条属于我们的路,我们就要走下去。不要为自己的不幸而自卑,世界不会因为我们而失去光

彩,所以,请接纳自己,珍惜自己,那样,你就会发现,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青春。我们青春的花朵都是一样的鲜艳。我们要用双手拿起青春的画笔,给自己的生活上色,

用它,充实自己的青春,丰富我们的人生。不要和别人比较吧,你看那小草,那野花,都不

放弃自己。朋友,接纳自己吧!

18.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 第①段中“请别这样”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请概述。(3分)

20.. 著名戏剧家易卜生说:“人的第一天职是做自己。”读完本文后,你对此说

法、对“接纳自己”这一话题有何自己的认识?请简述。(不超80字)(4分)

【试题来源】中考3+2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4题。(15分)

白露为霜 虞邯

要到了白露,方知道什么是秋色。

倒不是因为这个时候,西北的胡杨,大片大片如融金;也不是因为各处的枫叶,都如同

猎猎的火焰;也不是因为南方的湿地,蒹葭白茫茫开得正盛,一年丰繁的色泽,此时为最。

而是因为白露才是秋天的本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露

凝而白。到了这个时节,早晨起来,风将一条路刮得发白,空气里仿佛都流动着透明的铅灰

色。心里寥落又开阔,好比一幅笔法疏淡的水墨,便晓得,秋天当真来了,随同一个终古美

丽的名词。

这个名词,从先秦的诗歌源头,溯流而下,唐风宋韵里,都可以听到它的脆响——一直

到今天,它和惊蛰一样,依然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富诗歌意象、最易触动心底柔软部分的名

词。

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有三个最美的

绳结,打在历史的诗章上,也打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里——关于对宇宙、所爱与自身存在

的美感体验,我们可以拈取它们来重温梦境,那几乎是每个人都曾经经历或将去经历的梦境。

第一个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八个字读出来,凡识得汉字的,无不心旌神摇。

《诗三百》是诗歌,也是原典。即使没有后文“溯洄从之,宛在水中央”的伊人,这八个字,

也允为最美的文字。它开启了一个传统——这是一个可以意会,难以言明的传统。天地如此

静默美好,自身如在其内,如在其外;深情如若可言,如不可言。唐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中,慨然千古,怆然泪下的意境,似乎都可追溯到此。日本《枕草子》描写春天,说:“春,

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文字简约、意境优美庶或近之,但却没有那苍茫

辽远之感。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

秋天的气质,不管硕果红叶,如何渲染它的热闹,终归是偏于幽冷肃杀的———《礼

记〃月令》里说:“孟秋之月,用始行戮”。说的是旧时天子们多半在这个时节用兵。即使没

有实力出征,也得杀几个罪犯,所谓“秋后正法”。掌管刑罚的司寇因此被称为“秋官”,而

文人不遇,迟暮无成,多半被称为“秋士”。秋天被附丽的感伤色彩越来越浓厚,人们面对秋

天时的情感,也就越来越偏于血亲人伦。所以第二个美丽的绳结打上———“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何事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刻思乡怀远,衣裳正单,往往催生出无限的愁怨。这种思

乡怀远的深情,和诗经中那种几乎能带来宇宙本体论的触发而言,体现了一种文明的进路和

文化的烙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总是那么沉郁不露,然而一咀嚼间,就有一种逝水难

追、乐土不返的悲凉。被逐出伊甸园的人们,再也返回不去了,就好像我们知道了,就永远

抹不去成人的记忆。这里面所追怀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流失———而流失的总是如此美

丽,我们保有的美丽回忆,如此刺伤我们的心灵。

失却了本体,徒留了追怀,白露于是越来越清冷幽怨,但还有第三个绳结———“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

时间已经是宋朝,有一个超迈豪绝的人物,和友人一起泛舟赤壁。“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清冷肃杀间,他居然有吞吐宇宙的豪气。和他同行的友

人,不能免俗,拿了个洞箫,呜呜咽咽地吹将起来。说:你瞧瞧,清秋好时节,转瞬即过,

我们与草木同腐,如何不伤心?那人一听,就说了一段高论:“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

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又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

共适。”在文明已经行进到一种衰糜难振的状态时,还有人发此浩然之音,斯人可谓不负清秋。

这个人,我们都晓得,叫苏轼,发明东坡肉的那一位。他的无数旷达之作,都是在秋

天写出来的———那草尖上可怜可爱的白露,在他的醉眼睥睨里,竟可以横大江接水光,让

他歌诗“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

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眼看就要秋深了。

21.请简要分析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意。(4分)

(1)秋天是生命的提醒。而白露,是秋天的结绳记事上,另一个细节的提醒。

(2)于是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年节,照样就倜傥行过了。在文明的末世,能够拯救自己的,其为一心乎?

22.文中第2段,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胡杨、枫叶和蒹葭?(3分)

23.“美丽到了苍茫的境界,这八个字,是不可企及的上古文字。”根据文章第5

段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渲染这八个字的美丽境界的?(4分)

24.作者为什么说“斯人可谓不负清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试题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相关文章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 北京中考语文答案 相关栏目推荐 北京中考答案 北京中考数学试题 北京2014中考真题 北京中考语文真题 北京中考改革 北京中考模拟试题 北京中考报名网 北京中考生物真题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100字 北京中考试卷 北京中考满分作文200字 北京 ...查看


  • 2015-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15-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 考 试 顺 利★ 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 ...查看


  • 辽宁省沈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 辽宁省沈阳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真挚.(zh ì) 频.临(b īn ) 颠簸.(b ō) 慷慨. ...查看


  • 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包头市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落难(nàn) 确凿(záo) 触(cù)目伤怀 长吁(xū)短叹 B.称(chân)职 勾(gîu)当 百鸟啾(j ...查看


  • 湖南省株洲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绝密★启用前 株洲市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查看


  • 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吉林长春语文[学科网]
  • 2014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 ...查看


  •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1]
  • 201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1] 抓住文章的题目,每篇文章起码读三遍,筛选文中的重点词语和中心观点,认真审题,完善简洁地回答问题等是现代文课外阅读答题技巧. 技巧一.抓住题目把握中心思想 任何体裁的文章都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在做 ...查看


  • 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 南通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焕发àngr án 生机.触摸一缕阳光,你会感受生命的绚烂:采撷一束鲜花,你会嗅到生 ...查看


  • 山东省枣庄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
  • 山东省枣庄市2013年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答案写在"答题纸"处. 2.考试结束,应将本试卷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1.阅读<贾芸谋差>中的一段话,完成下面问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