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DSM-Ⅳ诊断标准如下:

一种弥散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情感反应。开始于成年前期的显著的冲动行为并延续至今,且符合下列五条或以上。

①极度地努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②不稳定的、激烈的人际关系模式,具有极度理想化和极度贬低对方,在两者间摇摆的特征。

③认同混乱: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自我感受。

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潜在的自我损伤冲动。(比如:乱花费、性乱、药物滥用、暴食、飞车等)。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⑤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恐吓或自残行为。

⑥由于显著的心境不稳导致的情感不稳定。(如:激烈的持续的烦躁不安、易怒或常常持续数小时,很少超过几天的焦虑。)

⑦慢性的虚无情感。

⑧强烈的另人生厌的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例如:时常发脾气、持续的愤怒、经常的肉体攻击。)

⑨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注:摘自美国精神病协会(2000,第710页)。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不同的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一时一个样。我参加过一个德国专家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会诊,三个医生就有三个诊断、三种看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稳固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在于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治疗上,幻觉妄想明显的,需要少量药物配合治疗;自我功能较差的,可以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一部分自我功能比较强、承受力较好的,可以考虑进行长程精神分析治疗,但是,治疗将是非常艰难的。

按《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的定义: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一种相对固定而不易改变的认知、反应和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并且在各种场合均有社会适应不良。

每个人均有对他人和事物认知和相处的性格模式(人格特征)。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对挫折的应对方式既是单一的又是复杂的,例如有些人喜欢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应对痛苦的境遇,而另一些人总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问题,有些人容易使事情化小,而另一些人容易使问题扩大。

虽然人们对挫折的反应倾向用同样的方式,但如果第一次努力失败,大多数人喜欢试用其他的方法。相反,人格障碍患者的处事方式非常固定,以至于他们对现实适应不良,并导致社会功能障碍。他们适应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甚至更早,并持续终生。他们往往容易在社交场合、人际关系中或工作场所陷入麻烦。

患者对自己不恰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缺乏自知之明,相反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处事方式是正常和正确的。由于不当的行为给他人制造麻烦,家庭和单位不得不把患者送到精神科求治。与之相反,焦虑性障碍病人往往是给自己而不是给他人制造痛苦。人格障碍如果自己寻求别人帮助时--常常由于挫折所致 --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由别人或者特定的痛苦环境引起的。

本病有下列类型:偏执性、分裂样、分裂型、癔症性、自恋性、反社会性、边缘性、回避性、依赖性、强迫性以及被动攻击性。分离性人格障碍过去亦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具有不同人格障碍的总称。

边缘性人格与自恋性人格是近年来国外学者重视的前缘性话题。学者们争先讨论之。以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的认识,这些患者早期的客体关系出现了问题,对于他们形成病态性人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认为,边缘性人格的早期客体关系是溺爱的,而自恋性人格的早期客体关系是严厉和压抑的。这些伤害都是发生在前伊迪普斯阶段。这些理论的引进,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我们过去曾经常见,但又不能很好认识的临床问题。

前面楼主提到的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妄想,产生的根源与边缘性人格的基础人格相关,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的确,在临床上常见到,社交恐怖症患者身上出现的“过敏性关系妄想”。这种临床现象,以边缘性人格来解释,这是头一回见到。这种提法让人有一种有一种落底的感觉。

不光如此,还有“体象障碍”---躯体变形障碍,让临床工作者头痛的问题,它的产生亦是有人格障碍为基础的。谢谢楼主引来的好话题。

下面,我再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病理机制作进一步的解释: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客体关系系谱学上是在复合期的位置上,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常见的是和内在先天过剩的攻击、爱意冲动的相对缺损或缺少父母方面持续、认可及调和的照顾有关。

如果他的攻击冲动过剩或爱意冲动缺损,复合期的孩子就必须用更多的投射机制来保护内在脆弱的好客体以免其被敌意压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法整合好和坏的自体和客体影像且无法建立内在稳定的、足够好的客体影像;这个年纪的孩子必须不断地在外在环境中找寻温暖和关切的供应来源。

孩子们会内化他们所感受到的,但那不是外在客体必然真正的特质,即使他们的父母事实上是很好的,他们仍然可能会先把自己过剩的攻击投射到外在客体上而后再把这敌意的客体内射回来。之后,他们必须分裂掉且投射出这些新近被再内射的敌意客体。根据这个理论,拥有过剩攻击冲动的孩子便进入一种投射敌意的恶性循环里,结果是导向那分裂且投射出更多敌意的需要。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起因于母亲的抚慰能力的缺损。无法提供足够同理、抚慰和认可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内化这些能力。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学到如何去倾听自己、抚慰自己以及如何去调合复杂的正负情绪。有些母亲为了自己先前未被满足的依赖需求而必须黏着孩子。这些母亲对共生、依赖的行为提供肯定、支持和感情。但她们却会对分离感到威胁而在面对孩子任何分离—个体化的努力时,变得攻击、批评、敌意、愤怒、收回供应与肯定。这样便加强了婴儿的全好和全坏分裂客体关系。这使得孩子在他行为成熟时感受到被遗弃,因而持续找寻着好的共生客体。

一、临床特征: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处于危机状态,经常有情绪的波动,经常一下子好辩激动,转眼间又忧郁哭泣,一会儿可能觉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觉。

因为这群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遭亲近的人,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愤怒,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意即他们对人的观感陷入全好或全坏两极端中,旁人可给予他关心注意,使之有安全感之时刻,便将旁人理想化;但当旁人的付出不能符合其需求时,便对之充满愤怒嫌恶与批评;反之,他们极怕被依赖的对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对象的生气愤怒,或率先背叛对方,以测试对象的容忍程度,当对象果真离开他后,他则陷入极大的情绪混乱中,并强化世界无人可信赖,自己是空虚孤独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故无法忍受独处的孤寂,有长期的空虚感,为了避免空虚孤寂,他们可能随意与人发生关系,或以自伤,如割腕等,排解内心的空虚无望。其生活模式混乱,社会职业功能遭受极大影响,他们的成就通常低于能力。

二、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碍是由于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或在后天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其表现在:

(1)生物遗传因素。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被收养子女有病态人格的比率高。同卵孪生子比异卵生子在人格障碍、过失和犯罪等方面的一致率更高。

(2)病理生理因素。人格障碍患者对静态和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比正常人低,他们倾向于缺乏焦虑,因而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3)后天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这是形成异常人格的外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上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学得的,儿童期间单纯通过观察、模仿,即可觉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通过条件反射机理而巩固下来。追溯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常可发现不良环境对其人格偏离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接受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影响最大。另外成年人在严重长期的精神打击下(如冤狱、单独隔离禁闭),也会后遗显著性的人格改变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恒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治疗,人格障碍是可以纠正的。

三、人格障碍责在父母

所谓人格健康,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的发育与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关系一直受到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学术界将父母养育方式分为情感温暖型、拒绝型、过度保护型和偏爱型。

情感温暖型父母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并为其成功而骄傲。

拒绝型对子女事事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等。

偏爱型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和偏袒。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为了探讨青少年人格偏离和青年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我们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别进行了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系列研究。

对中学生的调查是在北京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非重点中学进行的。按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采用自评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R)、“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调查了1148名初一和高一学生,结果发现14。3%的学生疑有人格偏离,3。7%的学生有人格偏离。资料分析显示,人格偏离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负相关,父母养育方式、教育程度、学校类型等因素是人格偏离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3年后对同一批中学生以同样方法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发现他们的人格偏离明显减少,初中和高中异常的学生转变为正常的比例分别为81.3%和44.2%,而正常学生转变为异常的比例仅分别为7.4%和2.6%。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的人格倾向大部分会得以改善.这说明对青少年人格偏离进行干预可见成效。

对大学生的调查是在某重点理工大学中进行的。我们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了2205名一年级学生,经精神科医生采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进行检查,确诊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2.5%,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是正常家庭的2.5倍,单亲家庭人格障碍患病率是双亲家庭的 5.9倍。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使之成为人格障碍高危人群。此外,家庭经济收入过低和独生子女亦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总之,在我国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现状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对于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预防,首先要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还应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康发育。

四、关于人格障碍的常见问题

1、人格障碍的发病率有多少?

各个国家的报道不一,总的说来,人格障碍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5%左右。除了反社会人格障碍常常发生在男性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发生在女性身上之外,其它类型的人格障碍在男女性别的分配上基本持衡。

2、人格障碍可以被治愈吗?

可以。但是过程较为缓慢,且需要心理治疗师、患者本人、家庭成员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我们在治疗中,将积极引导病人和家庭社会成员,并布置适当份量的家庭作业,鼓励他们改变偏态的家庭模式。

3、少年人中有思维或行为异常,这是人格障碍吗?

未满18岁的少年人(包括高中生),如果出现怪异的思维或行为,并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我们则倾向于把他(她)们的异常定义为“人格障碍倾向”。如对别人的敌视、对他人权利的无视等可能被定义为“行为不良”。(当然,在具体甄别过程中还须排除其它精神疾病)

4、年长者中的人格障碍患者还有救吗?

有救。“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涉及的难度是先天遗传。如果是强烈的遗传因素,心理治疗无效,药物治疗也同样不能根除。可是,人格障碍患者各种表现中的大部分是来自于后天的经历,如家庭环境、个人阅历等。他(她)们的这些异常是可以得到更正的。

5、治疗人格障碍时,药物的作用有多大?

在治疗这类患者时,尤其在根治方面,药物无能为力;况且,对于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应当禁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免诱发精神分裂症。然而,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为了辅助情绪稳定或调节十分强烈的睡眠障碍时,可以短期、少量地使用一些相关药物。

6、家长如何预防孩子的“边缘型人格”?

有些家长始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怪异:一些时候孩子唯唯诺诺,非常听话,而有些时候火气极大,连父母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甚至公开顶撞;情绪上来的时候风风火火,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情绪低落的时候则十分懒散,连作业也不肯完成。

孩子这种忽冷忽热的毛病在心理学上叫作“边缘型人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呢?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边缘型人格”的孩子大都有一对或一个有“边缘型人格倾向”的父母,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忽冷忽热,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怎么淘气都听之任之,要什么给买什么,不爱做作业或没做完作业时,家长便帮孩子编理由唬老师;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一点小小的失误也会招来棍棒,即使正当的要求也会遭到训斥和责骂。总之,对孩子有时要求得过严,有时又要求得过宽,是宽是严,完全随家长的心情而定,没一个准谱儿。

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不仅会造成孩子的“边缘型人格”,而且会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受阻,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及说谎的习惯。孩子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变得脾气古怪,情绪飘忽不定,行为犹豫不决,将来在适应社会方面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此,家长若想矫治孩子的“边缘型人格”必须彻底改掉自身教育要求上忽冷忽热的毛病。

首先,家长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心绪不定时,应暗示自己“谨防怒中情,慢发喜中言”,否则,把激动的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即使不惹祸上身,也会给把自己视为榜样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情绪不良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例如,在单位与同事生气,就容易回家后在孩子身上找碴儿,在孩子身上发泄不满。这里还要特意提醒那些喜欢“杯中物”的家长,饮酒时及过后要尽量不与孩子见面,一方面会损害家长的形象和尊严,另一方面也不宜仗着酒劲“教育”孩子,多数情况下都会由此造成对孩子的苛刻要求和过度放任。

最后,要注意当孩子患病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太软”。此时,凭着朴素的感情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仅使原来的教育功亏一篑,而且容易使孩子感到有隙可钻,将来自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7、怎样作人格评估?

人格评估分为四类:投射、主体、自陈和行为测验。

投射测验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的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就像一台心理显微镜。主题视觉测验有20张画,有人物和情节的图片,测验时要求被测试者按画面编故事,其目的是唤起被测试者的幻想和对生活中最重要事件的联想。

自陈量表是一种问卷式测验,自问世以来已经有多种。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量表之一。最著名的要属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它有550 个题目,其内容包括身心状况、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职业等26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每题的回答有三种形式(是、否、不肯定)供被测试者对照,人格的全面对号,它是当之无愧的。

美国范桑等人于1984年编出简化的明氏量表,据称在多方面优于原量表。宋维真等人1980年对明氏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验在我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因文化和国情的差异,必须修订,制订出适合国情的类似问卷。自陈法有种发展趋势,即有意将投射术用于问卷中,从而探测出隐藏的心理特质。这种测验多用于恋爱、家庭问卷中。

目前,在各大心理咨询部门经常采用“性格测试”的量表主要为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前者通过因素分析统计法、系统观察法等来测试被测试者的16种人格特性: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郁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本测试对被测试者的个性、发展、选择职业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则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有关人格研究的测试方法,共有四个量表[E:(外向-内向);M;神经质;P;精神质;L:掩饰性],广泛运用于医学、司法、教育等领域。

DSM-Ⅳ诊断标准如下:

一种弥散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以及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情感反应。开始于成年前期的显著的冲动行为并延续至今,且符合下列五条或以上。

①极度地努力避免真实的或想象中的被抛弃。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注:不包括第5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②不稳定的、激烈的人际关系模式,具有极度理想化和极度贬低对方,在两者间摇摆的特征。

③认同混乱: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和自我感受。

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潜在的自我损伤冲动。(比如:乱花费、性乱、药物滥用、暴食、飞车等)。注:不包括第五项的自杀或自残行为。

⑤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自杀恐吓或自残行为。

⑥由于显著的心境不稳导致的情感不稳定。(如:激烈的持续的烦躁不安、易怒或常常持续数小时,很少超过几天的焦虑。)

⑦慢性的虚无情感。

⑧强烈的另人生厌的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愤怒情绪。(例如:时常发脾气、持续的愤怒、经常的肉体攻击。)

⑨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意念或严重的分离症状。

注:摘自美国精神病协会(2000,第710页)。

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不同的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一时一个样。我参加过一个德国专家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会诊,三个医生就有三个诊断、三种看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稳固的人际关系。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在于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

治疗上,幻觉妄想明显的,需要少量药物配合治疗;自我功能较差的,可以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一部分自我功能比较强、承受力较好的,可以考虑进行长程精神分析治疗,但是,治疗将是非常艰难的。

按《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的定义:

人格障碍的特征是一种相对固定而不易改变的认知、反应和与人相处的行为模式,并且在各种场合均有社会适应不良。

每个人均有对他人和事物认知和相处的性格模式(人格特征)。也就是说,所有的人对挫折的应对方式既是单一的又是复杂的,例如有些人喜欢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应对痛苦的境遇,而另一些人总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问题,有些人容易使事情化小,而另一些人容易使问题扩大。

虽然人们对挫折的反应倾向用同样的方式,但如果第一次努力失败,大多数人喜欢试用其他的方法。相反,人格障碍患者的处事方式非常固定,以至于他们对现实适应不良,并导致社会功能障碍。他们适应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甚至更早,并持续终生。他们往往容易在社交场合、人际关系中或工作场所陷入麻烦。

患者对自己不恰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缺乏自知之明,相反他们常常认为自己的处事方式是正常和正确的。由于不当的行为给他人制造麻烦,家庭和单位不得不把患者送到精神科求治。与之相反,焦虑性障碍病人往往是给自己而不是给他人制造痛苦。人格障碍如果自己寻求别人帮助时--常常由于挫折所致 --他们往往认为问题是由别人或者特定的痛苦环境引起的。

本病有下列类型:偏执性、分裂样、分裂型、癔症性、自恋性、反社会性、边缘性、回避性、依赖性、强迫性以及被动攻击性。分离性人格障碍过去亦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具有不同人格障碍的总称。

边缘性人格与自恋性人格是近年来国外学者重视的前缘性话题。学者们争先讨论之。以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的认识,这些患者早期的客体关系出现了问题,对于他们形成病态性人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认为,边缘性人格的早期客体关系是溺爱的,而自恋性人格的早期客体关系是严厉和压抑的。这些伤害都是发生在前伊迪普斯阶段。这些理论的引进,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我们过去曾经常见,但又不能很好认识的临床问题。

前面楼主提到的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妄想,产生的根源与边缘性人格的基础人格相关,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的确,在临床上常见到,社交恐怖症患者身上出现的“过敏性关系妄想”。这种临床现象,以边缘性人格来解释,这是头一回见到。这种提法让人有一种有一种落底的感觉。

不光如此,还有“体象障碍”---躯体变形障碍,让临床工作者头痛的问题,它的产生亦是有人格障碍为基础的。谢谢楼主引来的好话题。

下面,我再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病理机制作进一步的解释: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客体关系系谱学上是在复合期的位置上,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常见的是和内在先天过剩的攻击、爱意冲动的相对缺损或缺少父母方面持续、认可及调和的照顾有关。

如果他的攻击冲动过剩或爱意冲动缺损,复合期的孩子就必须用更多的投射机制来保护内在脆弱的好客体以免其被敌意压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法整合好和坏的自体和客体影像且无法建立内在稳定的、足够好的客体影像;这个年纪的孩子必须不断地在外在环境中找寻温暖和关切的供应来源。

孩子们会内化他们所感受到的,但那不是外在客体必然真正的特质,即使他们的父母事实上是很好的,他们仍然可能会先把自己过剩的攻击投射到外在客体上而后再把这敌意的客体内射回来。之后,他们必须分裂掉且投射出这些新近被再内射的敌意客体。根据这个理论,拥有过剩攻击冲动的孩子便进入一种投射敌意的恶性循环里,结果是导向那分裂且投射出更多敌意的需要。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起因于母亲的抚慰能力的缺损。无法提供足够同理、抚慰和认可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内化这些能力。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学到如何去倾听自己、抚慰自己以及如何去调合复杂的正负情绪。有些母亲为了自己先前未被满足的依赖需求而必须黏着孩子。这些母亲对共生、依赖的行为提供肯定、支持和感情。但她们却会对分离感到威胁而在面对孩子任何分离—个体化的努力时,变得攻击、批评、敌意、愤怒、收回供应与肯定。这样便加强了婴儿的全好和全坏分裂客体关系。这使得孩子在他行为成熟时感受到被遗弃,因而持续找寻着好的共生客体。

一、临床特征:

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经常处于危机状态,经常有情绪的波动,经常一下子好辩激动,转眼间又忧郁哭泣,一会儿可能觉得感受不到自己的感觉。

因为这群人既依赖又充满敌意,他们相当依赖周遭亲近的人,但当其依赖无法满足时,则表现强烈的愤怒,因此难以维持深度而亲密的关系,意即他们对人的观感陷入全好或全坏两极端中,旁人可给予他关心注意,使之有安全感之时刻,便将旁人理想化;但当旁人的付出不能符合其需求时,便对之充满愤怒嫌恶与批评;反之,他们极怕被依赖的对象所背叛,往往激起对象的生气愤怒,或率先背叛对方,以测试对象的容忍程度,当对象果真离开他后,他则陷入极大的情绪混乱中,并强化世界无人可信赖,自己是空虚孤独的存在信念;另一方面他们缺乏自我认同,故无法忍受独处的孤寂,有长期的空虚感,为了避免空虚孤寂,他们可能随意与人发生关系,或以自伤,如割腕等,排解内心的空虚无望。其生活模式混乱,社会职业功能遭受极大影响,他们的成就通常低于能力。

二、人格障碍的形成原因

人格障碍是由于某种不健全的先天素质,或在后天不良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两种情况兼而有之。其表现在:

(1)生物遗传因素。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被收养子女有病态人格的比率高。同卵孪生子比异卵生子在人格障碍、过失和犯罪等方面的一致率更高。

(2)病理生理因素。人格障碍患者对静态和紧张刺激的自主反应程度比正常人低,他们倾向于缺乏焦虑,因而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

(3)后天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这是形成异常人格的外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因素。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上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学得的,儿童期间单纯通过观察、模仿,即可觉得许多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包括一些社会适应不良的行为,并通过条件反射机理而巩固下来。追溯人格障碍患者的童年,常可发现不良环境对其人格偏离所产生的影响。童年接受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影响最大。另外成年人在严重长期的精神打击下(如冤狱、单独隔离禁闭),也会后遗显著性的人格改变个人的人格一旦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恒定性,要改变并非易事,正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但是,“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加强自我调适和进行各种治疗,人格障碍是可以纠正的。

三、人格障碍责在父母

所谓人格健康,是指每个人在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交与职业功能。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的发育与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的关系一直受到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各界的重视。

学术界将父母养育方式分为情感温暖型、拒绝型、过度保护型和偏爱型。

情感温暖型父母用语言和姿态表示对子女的喜欢,经常赞扬子女,能够谅解子女的过错,尊重子女的意见,参与子女活动并为其成功而骄傲。

拒绝型对子女事事期望过高,过分限制子女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过分焦虑等。

偏爱型对子女过分溺爱、迁就和偏袒。

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密切相关,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会造成子女人格偏离,是导致人格障碍、神经症、吸毒等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

为了探讨青少年人格偏离和青年人格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我们对中学生和大学生分别进行了人格偏离和人格障碍的系列研究。

对中学生的调查是在北京市两所重点中学和两所非重点中学进行的。按照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采用自评问卷、“人格诊断问卷”(PDQ-R)、“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调查了1148名初一和高一学生,结果发现14。3%的学生疑有人格偏离,3。7%的学生有人格偏离。资料分析显示,人格偏离与父母的拒绝和过度保护呈正相关,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呈负相关,父母养育方式、教育程度、学校类型等因素是人格偏离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3年后对同一批中学生以同样方法进行了追踪随访,结果发现他们的人格偏离明显减少,初中和高中异常的学生转变为正常的比例分别为81.3%和44.2%,而正常学生转变为异常的比例仅分别为7.4%和2.6%。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良的人格倾向大部分会得以改善.这说明对青少年人格偏离进行干预可见成效。

对大学生的调查是在某重点理工大学中进行的。我们采用同样方法调查了2205名一年级学生,经精神科医生采用“国际人格障碍检查表”(IPDE)进行检查,确诊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2.5%,其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是正常家庭的2.5倍,单亲家庭人格障碍患病率是双亲家庭的 5.9倍。

父母的不良养育方式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刻薄和吝啬,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无助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和挫折,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敌对情绪,易记仇报复,使之成为人格障碍高危人群。此外,家庭经济收入过低和独生子女亦是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总之,在我国独生子女的特定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的人格偏离现状值得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对于青少年人格障碍的预防,首先要提倡正确的父母养育方式,还应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性,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健康发育。

四、关于人格障碍的常见问题

1、人格障碍的发病率有多少?

各个国家的报道不一,总的说来,人格障碍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在5%左右。除了反社会人格障碍常常发生在男性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发生在女性身上之外,其它类型的人格障碍在男女性别的分配上基本持衡。

2、人格障碍可以被治愈吗?

可以。但是过程较为缓慢,且需要心理治疗师、患者本人、家庭成员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我们在治疗中,将积极引导病人和家庭社会成员,并布置适当份量的家庭作业,鼓励他们改变偏态的家庭模式。

3、少年人中有思维或行为异常,这是人格障碍吗?

未满18岁的少年人(包括高中生),如果出现怪异的思维或行为,并且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我们则倾向于把他(她)们的异常定义为“人格障碍倾向”。如对别人的敌视、对他人权利的无视等可能被定义为“行为不良”。(当然,在具体甄别过程中还须排除其它精神疾病)

4、年长者中的人格障碍患者还有救吗?

有救。“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所涉及的难度是先天遗传。如果是强烈的遗传因素,心理治疗无效,药物治疗也同样不能根除。可是,人格障碍患者各种表现中的大部分是来自于后天的经历,如家庭环境、个人阅历等。他(她)们的这些异常是可以得到更正的。

5、治疗人格障碍时,药物的作用有多大?

在治疗这类患者时,尤其在根治方面,药物无能为力;况且,对于精神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应当禁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免诱发精神分裂症。然而,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为了辅助情绪稳定或调节十分强烈的睡眠障碍时,可以短期、少量地使用一些相关药物。

6、家长如何预防孩子的“边缘型人格”?

有些家长始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怪异:一些时候孩子唯唯诺诺,非常听话,而有些时候火气极大,连父母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甚至公开顶撞;情绪上来的时候风风火火,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情绪低落的时候则十分懒散,连作业也不肯完成。

孩子这种忽冷忽热的毛病在心理学上叫作“边缘型人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呢?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边缘型人格”的孩子大都有一对或一个有“边缘型人格倾向”的父母,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忽冷忽热,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怎么淘气都听之任之,要什么给买什么,不爱做作业或没做完作业时,家长便帮孩子编理由唬老师;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一点小小的失误也会招来棍棒,即使正当的要求也会遭到训斥和责骂。总之,对孩子有时要求得过严,有时又要求得过宽,是宽是严,完全随家长的心情而定,没一个准谱儿。

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不仅会造成孩子的“边缘型人格”,而且会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受阻,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及说谎的习惯。孩子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变得脾气古怪,情绪飘忽不定,行为犹豫不决,将来在适应社会方面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此,家长若想矫治孩子的“边缘型人格”必须彻底改掉自身教育要求上忽冷忽热的毛病。

首先,家长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心绪不定时,应暗示自己“谨防怒中情,慢发喜中言”,否则,把激动的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即使不惹祸上身,也会给把自己视为榜样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情绪不良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例如,在单位与同事生气,就容易回家后在孩子身上找碴儿,在孩子身上发泄不满。这里还要特意提醒那些喜欢“杯中物”的家长,饮酒时及过后要尽量不与孩子见面,一方面会损害家长的形象和尊严,另一方面也不宜仗着酒劲“教育”孩子,多数情况下都会由此造成对孩子的苛刻要求和过度放任。

最后,要注意当孩子患病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太软”。此时,凭着朴素的感情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仅使原来的教育功亏一篑,而且容易使孩子感到有隙可钻,将来自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7、怎样作人格评估?

人格评估分为四类:投射、主体、自陈和行为测验。

投射测验是一种对行为的无意识的内容尤为敏感的工具,就像一台心理显微镜。主题视觉测验有20张画,有人物和情节的图片,测验时要求被测试者按画面编故事,其目的是唤起被测试者的幻想和对生活中最重要事件的联想。

自陈量表是一种问卷式测验,自问世以来已经有多种。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是目前公认的权威量表之一。最著名的要属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它有550 个题目,其内容包括身心状况、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职业等26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每题的回答有三种形式(是、否、不肯定)供被测试者对照,人格的全面对号,它是当之无愧的。

美国范桑等人于1984年编出简化的明氏量表,据称在多方面优于原量表。宋维真等人1980年对明氏量表是否适用于我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验在我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因文化和国情的差异,必须修订,制订出适合国情的类似问卷。自陈法有种发展趋势,即有意将投射术用于问卷中,从而探测出隐藏的心理特质。这种测验多用于恋爱、家庭问卷中。

目前,在各大心理咨询部门经常采用“性格测试”的量表主要为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前者通过因素分析统计法、系统观察法等来测试被测试者的16种人格特性: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持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郁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本测试对被测试者的个性、发展、选择职业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则是英国伦敦大学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有关人格研究的测试方法,共有四个量表[E:(外向-内向);M;神经质;P;精神质;L:掩饰性],广泛运用于医学、司法、教育等领域。


相关文章

  •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
  • ・304・ 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2005,Vol.17,No.5 ・综述・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异同 童 俊 尽管诊断依据大不相同,但自恋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临床表现上常有雷同之处,这样的情 ...查看


  • 人格障碍分类
  • 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共同临床特征 人格障碍的特征国内资料将其归纳为: (1)早年开始一般在青春期开始男性可以更早表现 (2)严重的人格缺陷人格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且性格的某些特征过分发展 (3)人格偏离的牢固性一 ...查看


  •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质量,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 康和生活具 ...查看


  • 4种边缘性人格障碍,你知道吗?
  • 4种边缘性人格障碍,你知道吗? So much has been written today about the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se individuals, often very ...查看


  •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知识要点
  •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课程知识要点 第 1 节: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概念(教程第169页) 知识点:心理健康的不同理解(领会) 马斯洛和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标准:(识记)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评估自己 ...查看


  • 精神疾病分类
  • 精神疾病的分类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组成).情感活动及意志活动这 ...查看


  • 人格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 人格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由于人格障碍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尚未解决因此对治疗作用的估价不一Kraft(1965)复习有关治疗的资料后指出即使是最严重的病例经过一个阶段治疗后亦可获得好转在人格障碍的治疗上应该清除无能为力的悲观论点采取积 ...查看


  • 临床表现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 ...查看


  • 哪些抑郁症更容易躁狂?药源性躁狂该不该改诊断?
  • 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出现了躁狂或轻躁狂发作,请问,此时要给予患者更改诊断为双相障碍吗? 国内砖家说:要改,既有抑郁发作,也有了轻躁狂或躁狂发作,应该改诊断为双相障碍. 国外砖家说:NO! 这是我在听<儿童少年精神药理国际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