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请写出诗意来
黄平科
【技法展示】
诗意,既指诗歌的意境,也指具有浓烈抒情味或美感的意境。这里所说的诗意,主要指后者。
阅读有诗意的文章,能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产生审美快感,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阅读文本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文章具有诗意呢?
一、满怀激情,独抒性灵。这是文章诗意构成的基本前提。试想,一篇矫情做作、情感苍白无力的文章,何以动人?因此,要写出富有诗意的文章,首先要满怀生活的激情,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记录身边的感动并诉诸文字。明月清风,碧云黄叶,杏花春雨,芙蕖蔷薇,无不现于笔端;匆匆步履,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谈天说地,皆可进入文章。动情,真情,抒情,是写出诗意的基础。
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饱含激情,以艺术的笔调听雨、品雨、写雨,极富诗意。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读着这样的美文,仿佛走进了作者营造的霏霏春雨和绵绵思念织成的美好境界里,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和作者一道“想入非非”,诗情浓郁,美不胜收!细细体味,作家是满怀一种激情,在抒发内心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那“潮润润”的思想,令读者“想入非非”,不能自已。由此可见,要写出富于诗意的文章,一定要满含生活的激情,以优美的文字,把自己独特的感受、感悟诉诸笔端,表现出来。
二、精心选景,借景抒怀。借景抒情,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在文章的写作中,抒情言志,也常常从写景入手。这样,通过景物传达情感,可以使抒情更加蕴藉而富有韵味。梁实秋的《雅舍》,写在抗战时期住在重庆乡下“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陋室(“雅舍”)中生活的情景。作者借晚上的月光,抒发面对艰苦的生活不以为意,与陋室里的一切相依为命、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写道: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作家借月夜景色的描绘,将身居陋室而不觉愁,居处困窘而不忧的人生态度凸显出来,作家运用纯熟的语言,进行的诗意化的描写,把我们带入了月夜清光映照下静谧的山村,感受那独特的时代特色,耐人寻味。
借景抒情的写作,要注意景物的选择要为抒情服务,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或层层铺垫,或工笔细描,或铺陈渲染,或对比反衬,做到景中有情,景中融景,将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营造诗的意境,使文章饱含浓浓的诗意。
三、直面生活,发抒歌哭。写出有诗意的文章,并非回避生活中的矛盾,而是敢于揭示
矛盾和问题。因为人生是回避不了问题和矛盾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造成的人生的坎坷和命途多舛,将其表现出来,本身就能激起人们情感的涟漪,凝结成富有诗意的篇章。羁旅天涯,漂泊四海,歧路多艰,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无不可以入文。
30年代的叶灵风的散文《憔悴的弦声》,是一篇具有诗意的散文。写“每天,每天,总从我的楼下走过”的一位不再年轻的女子,灰白的上衣,黑的裤,头发和面部只是模糊的一团。她的弦声算不得动听,信手拨出的弦声,不过是断续和零碎的哀音。也许是女人憔悴的身影,也许是那带着哀音的弦声,打动了住在楼上的人(“我”),使他起了“昙花易散的怜惜”。
遥想在二十年,或许是三十年以前,今日街头流落的人儿或许正是一位颠倒众生的丽姝,但是无情的年华,听着生的轮转,毫不吝啬地凋剥了这造物的杰作,逝水东流,弦声或许仍是昔日的弦声,但是拨弦的手决不是昔日的纤手了。
当一场秋雨过后,人影不再移过,弦声沉寂消失,“我”便有了期待和眷恋,但“秋光老了,憔悴的弦声大约也随着这憔悴的秋天一同老去了”,“每天,每天,我不再见她从我的楼下走过”。文章通过一位无名落魄的江湖艺人的遭际,抒写了人事沧桑的感慨,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善于抓住人生世相中的血泪歌哭予以抒写,同样能写出具有诗意的文章。
四、渗入理性,化理为象。写议论性文章,能写出诗意吗?答案是肯定的。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在论述中国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时,写道: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这组排比句,一气呵成,且比喻新颖、奇特,把“中国革命高潮要快到来”这一抽象的概念,演绎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满感染力!同样,我们难以忘怀《共产党宣言》首段那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地上徘徊”这样饱含诗情的判断;难以忘怀“无产阶级在这场斗争中失去的只能是颈上的锁链,而他们赢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样鼓舞人心的著名论断。如果缺乏形象化的带有诗意的表达,效果可想而知。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在诗意的营构上,颇具特色。请看《诗人是什么》一文的片段: 如果说,《诗经》首次告诉我们什么叫诗,那么,屈原则首先告诉我们什么叫诗人。 于是,我们看到屈原走来了,戴着花冠,佩着长剑,穿着奇特的服装,挂着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远。这么一个模样出现在诸子百家风尘奔波的黄河流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请注意,这恰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寻觅中华》)
以《诗经》和屈原做对比,阐释诗和诗人的不同,本是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文字,但作家十分擅长诗意化的描写,通过想象,将自己的观点化为形象的描述,对屈原的衣饰、目光神采的白描勾勒,使屈原的形象站立起来。不言“《诗经》来源于民间”,而说“《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原本抽象的表述顿时变得形象起来,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由此可见,在议论性文章中,渗入诗意化的描写,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化为具体的形象描写,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五、锤炼语言,新颖表达。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营造文章的诗意,就要在语言的锤炼上多下功夫。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就是诗意化描写的范例: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有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 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看,富于节奏韵律的语言,如那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的丝丝春雨,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巧妙的诗词化用,恰到好处,毫无斧凿的痕迹。“雨,是湿漉漉的灵魂”,多么准确传神的概括啊!如果没有余先生的生花妙笔的调配和抒写,能让我们读之余香满口吗?
再看,日常生活的描写,仍然可以写得诗意盎然——
若有三五乡老,晚饭后咳嗽了一阵,拖着厚棉鞋,提了长烟袋相将而来,该是欢迎的吧?进屋随便坐下,便尔开始了那短短长长的闲话。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说到了长毛,说到了红枪会,说到了税,捐,拿名粮食换不出钱,乡里的灾害,兵匪的骚扰,希望中的太平丰年及怕着的天下行将大乱:说一阵,笑一阵,就鞋底上磕磕烟灰,大声的打个呵欠,“天不早了。”“总快鸡叫了。”要走,却不知门开处已落了满地的雪呢。(吴伯萧《山屋》)
这段文字,描写深山冬夜山民夜谈的情景。细细品味,排比、对偶、叠词等多种辞格的运用,写出了冬夜趣谈的妙境。有音响,有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运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颇具艺术功力。从句式看,长句、短句错落;整句、散句搭配。从运笔看,自然朴素而匠心独运,不事渲染而情韵宛然,不求节律而音韵和谐。真是既像“青果味”似的耐人寻味,又如“谈话风”般的自然亲切。这样的文章,怎能不独具诗意?
总之,要写出有诗意的文章,必须满含激情,体验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善于观察,精于转换,灵活运笔,不断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长此以往,定有收获。
【佳作展示】
脉脉乡情
浙江考生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致,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
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问最美丽的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个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这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这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问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点评】本文堪称富有诗意之作。首先,在内容上,描写具体细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在具有诗意的笔墨点染下,“意”中有“象”,“象”以寄“意”,打上了乡愁的烙印。文章的语言,清新而有文采,灵动而又沉稳,音韵和谐,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的韵味儿。
作文:请写出诗意来
黄平科
【技法展示】
诗意,既指诗歌的意境,也指具有浓烈抒情味或美感的意境。这里所说的诗意,主要指后者。
阅读有诗意的文章,能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产生审美快感,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阅读文本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文章具有诗意呢?
一、满怀激情,独抒性灵。这是文章诗意构成的基本前提。试想,一篇矫情做作、情感苍白无力的文章,何以动人?因此,要写出富有诗意的文章,首先要满怀生活的激情,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记录身边的感动并诉诸文字。明月清风,碧云黄叶,杏花春雨,芙蕖蔷薇,无不现于笔端;匆匆步履,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谈天说地,皆可进入文章。动情,真情,抒情,是写出诗意的基础。
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饱含激情,以艺术的笔调听雨、品雨、写雨,极富诗意。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读着这样的美文,仿佛走进了作者营造的霏霏春雨和绵绵思念织成的美好境界里,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和作者一道“想入非非”,诗情浓郁,美不胜收!细细体味,作家是满怀一种激情,在抒发内心的乡情亲情友情爱情。那“潮润润”的思想,令读者“想入非非”,不能自已。由此可见,要写出富于诗意的文章,一定要满含生活的激情,以优美的文字,把自己独特的感受、感悟诉诸笔端,表现出来。
二、精心选景,借景抒怀。借景抒情,是中国诗歌的一大特点。在文章的写作中,抒情言志,也常常从写景入手。这样,通过景物传达情感,可以使抒情更加蕴藉而富有韵味。梁实秋的《雅舍》,写在抗战时期住在重庆乡下“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的陋室(“雅舍”)中生活的情景。作者借晚上的月光,抒发面对艰苦的生活不以为意,与陋室里的一切相依为命、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写道: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作家借月夜景色的描绘,将身居陋室而不觉愁,居处困窘而不忧的人生态度凸显出来,作家运用纯熟的语言,进行的诗意化的描写,把我们带入了月夜清光映照下静谧的山村,感受那独特的时代特色,耐人寻味。
借景抒情的写作,要注意景物的选择要为抒情服务,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或层层铺垫,或工笔细描,或铺陈渲染,或对比反衬,做到景中有情,景中融景,将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营造诗的意境,使文章饱含浓浓的诗意。
三、直面生活,发抒歌哭。写出有诗意的文章,并非回避生活中的矛盾,而是敢于揭示
矛盾和问题。因为人生是回避不了问题和矛盾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造成的人生的坎坷和命途多舛,将其表现出来,本身就能激起人们情感的涟漪,凝结成富有诗意的篇章。羁旅天涯,漂泊四海,歧路多艰,生离死别,爱恨情仇,无不可以入文。
30年代的叶灵风的散文《憔悴的弦声》,是一篇具有诗意的散文。写“每天,每天,总从我的楼下走过”的一位不再年轻的女子,灰白的上衣,黑的裤,头发和面部只是模糊的一团。她的弦声算不得动听,信手拨出的弦声,不过是断续和零碎的哀音。也许是女人憔悴的身影,也许是那带着哀音的弦声,打动了住在楼上的人(“我”),使他起了“昙花易散的怜惜”。
遥想在二十年,或许是三十年以前,今日街头流落的人儿或许正是一位颠倒众生的丽姝,但是无情的年华,听着生的轮转,毫不吝啬地凋剥了这造物的杰作,逝水东流,弦声或许仍是昔日的弦声,但是拨弦的手决不是昔日的纤手了。
当一场秋雨过后,人影不再移过,弦声沉寂消失,“我”便有了期待和眷恋,但“秋光老了,憔悴的弦声大约也随着这憔悴的秋天一同老去了”,“每天,每天,我不再见她从我的楼下走过”。文章通过一位无名落魄的江湖艺人的遭际,抒写了人事沧桑的感慨,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善于抓住人生世相中的血泪歌哭予以抒写,同样能写出具有诗意的文章。
四、渗入理性,化理为象。写议论性文章,能写出诗意吗?答案是肯定的。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在论述中国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时,写道: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
这组排比句,一气呵成,且比喻新颖、奇特,把“中国革命高潮要快到来”这一抽象的概念,演绎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满感染力!同样,我们难以忘怀《共产党宣言》首段那句“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地上徘徊”这样饱含诗情的判断;难以忘怀“无产阶级在这场斗争中失去的只能是颈上的锁链,而他们赢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样鼓舞人心的著名论断。如果缺乏形象化的带有诗意的表达,效果可想而知。
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在诗意的营构上,颇具特色。请看《诗人是什么》一文的片段: 如果说,《诗经》首次告诉我们什么叫诗,那么,屈原则首先告诉我们什么叫诗人。 于是,我们看到屈原走来了,戴着花冠,佩着长剑,穿着奇特的服装,挂着精致的玉佩,脸色高贵而憔悴,目光迷惘而悠远。这么一个模样出现在诸子百家风尘奔波的黄河流域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请注意,这恰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伟大诗人。《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寻觅中华》)
以《诗经》和屈原做对比,阐释诗和诗人的不同,本是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文字,但作家十分擅长诗意化的描写,通过想象,将自己的观点化为形象的描述,对屈原的衣饰、目光神采的白描勾勒,使屈原的形象站立起来。不言“《诗经》来源于民间”,而说“《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原本抽象的表述顿时变得形象起来,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由此可见,在议论性文章中,渗入诗意化的描写,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化为具体的形象描写,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
五、锤炼语言,新颖表达。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营造文章的诗意,就要在语言的锤炼上多下功夫。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就是诗意化描写的范例:
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有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 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两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看,富于节奏韵律的语言,如那淅淅沥沥、绵绵密密的丝丝春雨,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巧妙的诗词化用,恰到好处,毫无斧凿的痕迹。“雨,是湿漉漉的灵魂”,多么准确传神的概括啊!如果没有余先生的生花妙笔的调配和抒写,能让我们读之余香满口吗?
再看,日常生活的描写,仍然可以写得诗意盎然——
若有三五乡老,晚饭后咳嗽了一阵,拖着厚棉鞋,提了长烟袋相将而来,该是欢迎的吧?进屋随便坐下,便尔开始了那短短长长的闲话。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说到了长毛,说到了红枪会,说到了税,捐,拿名粮食换不出钱,乡里的灾害,兵匪的骚扰,希望中的太平丰年及怕着的天下行将大乱:说一阵,笑一阵,就鞋底上磕磕烟灰,大声的打个呵欠,“天不早了。”“总快鸡叫了。”要走,却不知门开处已落了满地的雪呢。(吴伯萧《山屋》)
这段文字,描写深山冬夜山民夜谈的情景。细细品味,排比、对偶、叠词等多种辞格的运用,写出了冬夜趣谈的妙境。有音响,有形象,栩栩如生。语言运用看似漫不经心,实则颇具艺术功力。从句式看,长句、短句错落;整句、散句搭配。从运笔看,自然朴素而匠心独运,不事渲染而情韵宛然,不求节律而音韵和谐。真是既像“青果味”似的耐人寻味,又如“谈话风”般的自然亲切。这样的文章,怎能不独具诗意?
总之,要写出有诗意的文章,必须满含激情,体验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善于观察,精于转换,灵活运笔,不断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长此以往,定有收获。
【佳作展示】
脉脉乡情
浙江考生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致,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
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问最美丽的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个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这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这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问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点评】本文堪称富有诗意之作。首先,在内容上,描写具体细致。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在具有诗意的笔墨点染下,“意”中有“象”,“象”以寄“意”,打上了乡愁的烙印。文章的语言,清新而有文采,灵动而又沉稳,音韵和谐,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的韵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