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回顾了高三一年来自我语文的教学复习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 高三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年级已经直面高考,所以我觉得在高三这一年中,我们要立足高考实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使高三语文的学习、复习能够紧跟最新形势。
1、在高考备考中,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解、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新题型,把握高考趋向。不光老师这样做,我们还要求学生也要了解、明确,知道考什么、怎么考。针对高三学生对语文复习感到茫然的情况,我们引导学生认识把握《考纲》要点,了解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将考纲说明作为一种备考资料印发给学生,并给学生作一定的解读,使学生也能明确备考内容和方向。新《考试说明》下来以后,我又及时让学生与前一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变”与“不变”。根据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少走弯路,不走歧路。班上有的学生对考纲研读甚至做到了比一般老师更好的程度。
2、以课本为中心及时回归教材。今年的高考试卷与课本有比较大联系的部分,分值占到了80多分,真正体现了“回归课本,回归教材”。利用课本复习生字词、诗歌和文言文,夯实基础,适度向高考考点迁移,并在课文中挖掘“语言综合表达题”材料,做到一举多得。
3、平时不能放松阅读。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有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而言是比较弱的,对某些文章甚至是“一问三不知”。所以我要学生充分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多做一些阅
读,看一些最新杂志的优秀文章,掌握阅读的一些技巧,写出文章的提纲或读后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自己作文的提高提供了范本,一举多得。
4、要进行一定量的作文训练。对语文科而言,正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这一题的得分非常关键。了解到学生素材积累少,我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了解时事新闻,进行一些简短的评论,这样既能与时俱进,又能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开阔眼界与思路,提升思想。
高三学生的时间紧张,作文训练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贪多滥做。要有一些作文基本知识的指导,如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开头、结尾、文采,力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注意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强化文体意识,千万不能把作文写成“四不像”。对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由于是同龄人所写,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我让学生尽量坚持去看,同时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不定期进行检查。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书写的重要性,因为书写有时会直接影响到考试得分的多少。为此,我将每次考试用剩的规范化答题纸都“宝贝”似的收起来给学生使用。家里条件好些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带张回去自己复印一些平时用。因为纸好,来之不易,学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都很珍惜,书写自然也会不自觉地好起来。
5、语文也要有一定的课后训练量。坚持每天15分钟左右的量,保持语感与手感。除了一些规定的基础题外,其他都是让学生自己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从考试和练习中掌握命题规律,感悟答题思路,提升解题技巧。我们结合考点复习,认真组织学生研做高考试题,精选各地市典型的高考模拟试题,不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在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多花一些时间,除了高考真题外,认真挑选一些精题,新题。大阅读和诗歌可以就几套题目反复练习,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疏忽之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二、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我觉得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作如下安排:
1、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备课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制定高效、可行的教学计划。力争每一堂课都能共同研讨,共同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形成集体的合力,齐心协力。
2、从高一开始就要抓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积累,高度重视教材的作用。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建立更为稳固的知识大厦体系。主要以课本和历年高考真题为主。
3、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和翻译的练习。高考考查的字词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课本的,结合的紧密度非常高,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和复习都应以课本为本。
4、要加强从高一开设的阅读课的指导,阅读课不应放任自流,应注意阅读材料的序列性、系统性,让学生读有所悟,悟有所写,写有所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5、要加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整个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而不应该在高三才进行指导。高一时,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法,并进行审题和立意指导;高二时,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法,并进行选材和结构的指导;高三复习应是文体的选定和升格训练,并进行相应的应试指导。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与见解,希望能对语文教学起到一点作用。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更多语文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众多同仁的努力下,会有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2010~2011学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回顾了高三一年来自我语文的教学复习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 高三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年级已经直面高考,所以我觉得在高三这一年中,我们要立足高考实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使高三语文的学习、复习能够紧跟最新形势。
1、在高考备考中,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解、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新题型,把握高考趋向。不光老师这样做,我们还要求学生也要了解、明确,知道考什么、怎么考。针对高三学生对语文复习感到茫然的情况,我们引导学生认识把握《考纲》要点,了解考点,做到心中有数。
我们将考纲说明作为一种备考资料印发给学生,并给学生作一定的解读,使学生也能明确备考内容和方向。新《考试说明》下来以后,我又及时让学生与前一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变”与“不变”。根据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少走弯路,不走歧路。班上有的学生对考纲研读甚至做到了比一般老师更好的程度。
2、以课本为中心及时回归教材。今年的高考试卷与课本有比较大联系的部分,分值占到了80多分,真正体现了“回归课本,回归教材”。利用课本复习生字词、诗歌和文言文,夯实基础,适度向高考考点迁移,并在课文中挖掘“语言综合表达题”材料,做到一举多得。
3、平时不能放松阅读。语文教学中阅读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有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相对而言是比较弱的,对某些文章甚至是“一问三不知”。所以我要学生充分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多做一些阅
读,看一些最新杂志的优秀文章,掌握阅读的一些技巧,写出文章的提纲或读后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为自己作文的提高提供了范本,一举多得。
4、要进行一定量的作文训练。对语文科而言,正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这一题的得分非常关键。了解到学生素材积累少,我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了解时事新闻,进行一些简短的评论,这样既能与时俱进,又能提升对生活的认识,开阔眼界与思路,提升思想。
高三学生的时间紧张,作文训练既不能放任自流,又不能贪多滥做。要有一些作文基本知识的指导,如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开头、结尾、文采,力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作文技巧。注意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强化文体意识,千万不能把作文写成“四不像”。对近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由于是同龄人所写,比较容易接受和学习),我让学生尽量坚持去看,同时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不定期进行检查。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书写的重要性,因为书写有时会直接影响到考试得分的多少。为此,我将每次考试用剩的规范化答题纸都“宝贝”似的收起来给学生使用。家里条件好些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带张回去自己复印一些平时用。因为纸好,来之不易,学生在使用的过程当中都很珍惜,书写自然也会不自觉地好起来。
5、语文也要有一定的课后训练量。坚持每天15分钟左右的量,保持语感与手感。除了一些规定的基础题外,其他都是让学生自己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训练的目的是从考试和练习中掌握命题规律,感悟答题思路,提升解题技巧。我们结合考点复习,认真组织学生研做高考试题,精选各地市典型的高考模拟试题,不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在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多花一些时间,除了高考真题外,认真挑选一些精题,新题。大阅读和诗歌可以就几套题目反复练习,让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疏忽之处,从而留下深刻印象,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二、高三语文教学反思
通过反思,我觉得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可以作如下安排:
1、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进行集体备课,加强备课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制定高效、可行的教学计划。力争每一堂课都能共同研讨,共同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效益,形成集体的合力,齐心协力。
2、从高一开始就要抓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积累,高度重视教材的作用。只有基础打牢了才能建立更为稳固的知识大厦体系。主要以课本和历年高考真题为主。
3、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字词的积累和翻译的练习。高考考查的字词基本上都是来源于课本的,结合的紧密度非常高,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和复习都应以课本为本。
4、要加强从高一开设的阅读课的指导,阅读课不应放任自流,应注意阅读材料的序列性、系统性,让学生读有所悟,悟有所写,写有所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5、要加强作文教学的系统性。整个高中作文教学应该是一个系统,而不应该在高三才进行指导。高一时,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法,并进行审题和立意指导;高二时,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法,并进行选材和结构的指导;高三复习应是文体的选定和升格训练,并进行相应的应试指导。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与见解,希望能对语文教学起到一点作用。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还需要更多语文工作者不懈的努力,需要不断地总结与反思。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众多同仁的努力下,会有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