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加工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一.分水箱的分水原理:(1)溶剂和水互不溶解(2)溶剂与水的相对密度不同

二.成品粕的评价指标(低温粕评价指标):1. 粕残溶要求合格: 粕残溶700ppm ,引爆试验合格;2. 蒸脱中尽可能使粕熟化: 脱毒、钝化或破坏抗营养物,降低毒性。3. 成品粕物理性质好:成品粕的粒度、流动性、含蛋白的等级性好4. 用作食品蛋白质尽量少变性:要求蛋白的水溶解性高(NSI 值要小)。

三.尿酶含量有什么意义?答:太低,过度变性,

3四.溶剂损耗的分类:(定义以及一般的量) 溶剂损耗的来源:1. 不可避免损耗:(1)尾气:10g/m折合20g/T

(2)毛油:50ppm 折合50g/T(3)粕:700ppm 折合700g/T(4)废水:0.0007~0.0015% 折合0.15g/T合计:0.785Kg/T,实际生产中应为1Kg/T 2.可避免损耗:(1)跑、冒、滴、漏;(2)检修损失;(3)贮藏损失:自然挥发的量。

五:脱胶原理,加磷酸作用,脱蜡原理。脱胶:(一)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1. 水化开始前:水分少,磷脂呈内盐结构,完全溶解在油中,不到临界温度,不会凝聚析出;2. 在油中加热水后:磷脂分子结构转变为水化式,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1)单分子层:含水量少时,磷脂分子的极性基团朝向水相定向排列; (2)多分子层:随着水量增加,磷脂分子定向排列成烃链尾尾相接的双分子层,一个磷脂双分子层与另一个磷脂双分子层之间被一定数量的水分子隔开,成为片(层)状结晶体;(3)分子囊泡层:当水量增至很大时,磷脂分子就形成单分子层囊泡。(4)多层脂质体:最终膨胀成多层的类似洋葱状的封闭球形结构¡ª¡ª¡°多层脂质体¡±它的每个片层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片层之间和中心水。(5)絮凝胶团:磷脂在形成多层脂质体过程中还吸附油中其他胶质,颗粒增大,再由小胶粒相互吸引絮凝成大的胶团。形成的胶粒越稳定含油量越低,越易与油脂分离。

毛油中的胶体杂质主要是磷脂,当油中水分很少时,其中的磷脂成内盐状态,极性很弱,溶于油脂,当油中加入适量的水后,磷脂吸水浸润,磷脂的成盐原子团便和水结合,磷脂分子结构由内盐式转变为水化式,带有较强的亲水集团,磷脂更易吸水水化。随着吸水量的增加,絮凝的临界温度提高,磷脂体积膨胀,比重增加,从而从油中析出,通过适当的分离手段,便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加磷酸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变成水化磷脂。脱蜡机理:1. 蜡质的化学组份:油脂中的蜡是高级一元羧酸与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是带有弱亲水基的亲脂性化合物。温度高于40℃时,蜡的极性微弱,溶解于油脂中;2. 蜡质有比较高的熔点:随着温度下降,蜡分子中的酯键极性增强,低于30℃时蜡形成结晶析出,形成较为稳定的胶体系统;3. 蜡质的结晶稳定性:持续低温,蜡晶凝聚成的晶粒,形成悬浊液。(与分提一样,冷冻结晶分类)

六.碱炼脱酸及其优缺点:1. 中和反应原理:(1)烧碱中和游离脂肪酸: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2)钠皂为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其他杂质形成皂脚与油脂分离。(3)磷脂、棉酚与烧碱中和皂化反应形成皂脚。

(4)少量中性油皂化:引起油脂精炼损耗增加。2. 碱炼脱酸的特点(1)脱杂范围广:具有脱酸、脱胶、脱固杂、脱色等综合作用。(2)适应性强:适宜于各种油脂的精炼。(3)精炼损耗大:中性油皂化及皂脚中夹带油造成精炼损耗较高,耗碱,碱炼后水洗产生废水污染环境。耗用辅助剂,从副产品皂脚回收脂肪酸时,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环节,特别用于高酸值毛油精炼时,油脂练耗大,经济效果欠佳。

七:物理脱酸的优缺点: 蒸馏脱酸法:1. 蒸馏脱酸机理: 游离脂肪酸蒸汽压远大于甘三酯蒸汽压,在高真空下水蒸汽蒸馏脱除,与脱臭同时进行。2. 特点:(1)工艺流程简短;(2)节省辅助材料;产量高,经济效益好(3)避免中性油皂化和夹带损失;(4)避免废水的产生;没有废水污染。(5)精炼得率高:产品稳定性好;(6)直接获得精制粗脂肪酸;(7)但要求脱胶彻底。3. 对原料油品质要求:经预处理达到:P ≤5 ppm、Fe ≤0.l ppm、Cu ≤0.01 ppm。简单说就是(1)得率高,产品为脂肪酸(2)但要求脱胶彻底。物理精炼的预处理包括脱胶和脱色。 八:物理精炼化学精炼的优缺点:(和物理脱酸化学脱酸的优缺点一样) 九:压榨和浸出的优缺点以及对比:浸出方法的特点(一)出油率高,粕残油低,浸出粕残油1%以下浸出对低含油料尤为明显(二)粕的质量高: 1.便于直接使用作食品或添加剂2. 便于提高饲料的营养和实用价值3. 便于提高肥料的效率(三)加工成本低:并且浸出法生产随生产量的增加,加工成本趋向降低。(四)自动化程度高:

1. 劳动强度低 2.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五)环境条件好 1.封闭生产,无泄露2. 无粉尘 3.生产温度较低(六)油脂质量好1. 浸出毛油颜色浅2. 浸出毛油脂溶性物质少,溶剂的选择性好3. 浸出毛油的悬浮杂质和胶体杂质少

(七)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1. 易燃烧易爆炸2. 液体或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 。压榨后饼中残油:3%一5%。压榨法取油具有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生产灵活、油品质量好、色泽浅、风味纯正等优点,但是压榨后饼残油高,压榨过程动力消耗大,榨条等零部件易磨损。

十.油料清理种类及优缺点:(1)筛选:利用油料与杂志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油料和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小于油料的杂志清除掉(2)风选:根据油籽与杂质在比重和气体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利用风力分离油料中杂志的方法称为风选、可以用于去除油料中的轻杂质和灰尘,也可用于去除金属、石块等重杂,还

可用于油料剥壳后的仁科分离。(3)比重去石:根据油籽与石子的比重不同以及悬浮速度不同,利用具有一定运动特性的倾斜筛面和穿过筛面的气流的联合作用达到分级去石的目的(4)磁选:磁选是利用磁铁清除油料中金属杂质的方法

十一:浸出的基本理论和理论基础(浸出级数):(一)浸出过程中的传质扩散作用1. 油脂在料坯内的分子扩散

2. 油脂在介面层中的扩散3. 油脂向主流体中扩散。(二)浸出过程油脂传质方程(单个料胚的油脂浸出过程)1. 浸出传质方程式:将上述三个过程综合考虑可得浸出传质方程,

////m a =-1/ka (C1-C )……………(5-3) 式m b =-1/kb (C-C ) ……………(5-5) 式

// mC =-1/kC (C-C 2)……………… (5-8) 式

//// 将上三式变更为: ma k a =-(C1-C )……(5-9)式m b k b =-(C-C )………………(5-10)式

// mc k c =-(C-C 2)…………………………(5-11)式

将5-9 5-10 5-11式相加:m a k a +mb k b +mc k c =-(C1- C2) ¡­¡­(5-12)式 因:m a =mb =mc =m,则:

m=-1/ka +kb +kc (C1-C 2) ………(5-13)式设:K= 1/ka +kb +kc 则:m=-K (C1-C 2) …………(5-14)式

2. 总传质系数K :K =1

1

β+δ

D +l

nDb ⋅⋅⋅(9-15) 式

3. 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1)对流扩散系数β(2)滞流层厚度δ(3)油脂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D

(4)油脂在料坯中的溶剂扩散系数D b (5)料坯的厚度

(三)在大量料坯中浸出油脂的过程1. 料坯是悬浮状的浸出(1)浸出时油脂传质量大(2)溶剂用量大(3)混合油粉末大2. 移动状态的浸出(1)粒子表面覆盖率高,比悬浮浸出差(2)浓度梯度不明显,出现不稳定的浸出(3)运动时湍流大,减少第二第三阻力(4)粉末度大,浓度小

(四)浸出的级数: 1.浸出的理论级数: n的大小关系到传质率、溶剂用量、粕残油多种因素;n 的多少与油料含油和浸出设备有关。n 值的计算较复杂,为简化计算,作如下假定:

A、浸出过程中固体干物料不变;B 、每次浸出都达到动态平衡C=C; C、固体干物料吸附溶液(混合油)量不变; 这样浸出的理论级数公式为:

n (M 0/Mm ) =OO /Om [1-On /Mo ]…………(5-16)式:n−溶剂(或混合油)喷淋的次数

O0−油料中单位固体含油量(Kg ) Om −浸出粕单位固体含油量(Kg )

On −浸出出来油脂量(Kg )M 0−浸出后混合油量(Kg )M m −湿粕单位固体含混合油量(Kg )

2. 实际浸出级数:由于粉末度、坯厚、含水及温度的影响,造成浸出级数的增加,在实际浸出过程中,浸出次数一般为5~8次不等。 十二:湿粕脱溶(高温、低温)闪蒸和真空:湿粕脱溶的方法1. 高温汽提脱溶方法:主要用于生产饲料等级粕工艺中2. 闪蒸脱溶方法:主要用于食用级粕的生产工艺中3. 真空脱溶方法:主要用于食品用粕的生产工艺中 十三:棉籽制油工艺:液——液——固萃取技术工艺流程:

棉籽→清理→计量→剥壳→仁壳分离→仁→软化→轧胚→烘干→预榨→预榨饼

↓ ↓

6号溶剂油 甲醇 壳 预榨毛油

↓ ↓

→浸出提油→脱酚→脱溶→烘干→冷却→粉碎→成品粕

↓ ↓

浸出毛油 ←混合油处理 分离→回收

棉籽经过风选和磁选,清除杂质,再经剥壳和仁壳分离,达到仁中含壳量不超过10%的要求。棉籽仁经软化后再经轧胚,之后通过榨机冷榨使之成型。冷榨饼先在浸出器中用己烷浸出取油,然后再在另一个浸出器中用甲醇浸出脱酚。经过两次浸出后的湿粕含溶量较大,须进行两次脱溶处理,脱溶后的棉籽粕经冷却和粉碎,成为成品棉籽粕。

小知识点:1浸出油的残溶指标:100ppm. 2一蒸采用负压的优点:3汽提原理:加水蒸气降低溶剂汽化的必须分压,是混合油容易沸腾,溶剂分子就容易从混合油中脱离出来,低温下降低残溶,高温使油氧化,4开始汽提时的浓度5溶剂选择的依据:一、对浸出用溶剂的要求: 1.溶解油脂性能要好2. 和油、粕、水分离性能好3. 化学性质要稳定4. 生产中的安全性能好5. 价格低,来源广(6)有利于环境保护

6环形平转浸出器的优缺点:. 平转浸出器优缺点:(1)运行可靠, 浸出效果好,(尤其是低含油料) (2)动耗小, P=F²V (KW)(3)混合油浓度高, 粕末少(4)落料不均匀, 易产生搭桥现象(5)制造、运输、安装难度大浸出器结构:(1)转子(rotating basket)(2)假底: 穿孔板加滤网(24目)(3)轨道:轨道有两种形式,一种单轨,二为双轨(4)落料机构;前开门,后开门,圆筒落料器(5)进料机构:防止溶剂气体外逸(6)混合油斗:从低浓度混合油向高浓度逐渐降低(7)喷淋装置:A 、直管式 B、溢流式 C、转动式(8)传动装置:机械链条式、液压传动式、齿条式

环形浸出器1. 结构:(1)拖链: 链条和挡板组成;(2)进料口, 安装手动或电动振动机构;(3)上行段,下行段, 弯曲段等;(4)混合油斗;(5)栅板。2. 工作原理:属多阶段逆流喷淋浸出, 浓度梯较小, 也产生壁效层

3. 特点:(1)浸出效果好, 料层薄, 且翻动(2)设备制造、安装、运输方便(3)设备布置容易4)卸料均匀, 不易产生塔桥(5)易损件多, 链条易断(6)动耗大(7)混合油浓度低;

一.分水箱的分水原理:(1)溶剂和水互不溶解(2)溶剂与水的相对密度不同

二.成品粕的评价指标(低温粕评价指标):1. 粕残溶要求合格: 粕残溶700ppm ,引爆试验合格;2. 蒸脱中尽可能使粕熟化: 脱毒、钝化或破坏抗营养物,降低毒性。3. 成品粕物理性质好:成品粕的粒度、流动性、含蛋白的等级性好4. 用作食品蛋白质尽量少变性:要求蛋白的水溶解性高(NSI 值要小)。

三.尿酶含量有什么意义?答:太低,过度变性,

3四.溶剂损耗的分类:(定义以及一般的量) 溶剂损耗的来源:1. 不可避免损耗:(1)尾气:10g/m折合20g/T

(2)毛油:50ppm 折合50g/T(3)粕:700ppm 折合700g/T(4)废水:0.0007~0.0015% 折合0.15g/T合计:0.785Kg/T,实际生产中应为1Kg/T 2.可避免损耗:(1)跑、冒、滴、漏;(2)检修损失;(3)贮藏损失:自然挥发的量。

五:脱胶原理,加磷酸作用,脱蜡原理。脱胶:(一)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1. 水化开始前:水分少,磷脂呈内盐结构,完全溶解在油中,不到临界温度,不会凝聚析出;2. 在油中加热水后:磷脂分子结构转变为水化式,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1)单分子层:含水量少时,磷脂分子的极性基团朝向水相定向排列; (2)多分子层:随着水量增加,磷脂分子定向排列成烃链尾尾相接的双分子层,一个磷脂双分子层与另一个磷脂双分子层之间被一定数量的水分子隔开,成为片(层)状结晶体;(3)分子囊泡层:当水量增至很大时,磷脂分子就形成单分子层囊泡。(4)多层脂质体:最终膨胀成多层的类似洋葱状的封闭球形结构¡ª¡ª¡°多层脂质体¡±它的每个片层都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片层之间和中心水。(5)絮凝胶团:磷脂在形成多层脂质体过程中还吸附油中其他胶质,颗粒增大,再由小胶粒相互吸引絮凝成大的胶团。形成的胶粒越稳定含油量越低,越易与油脂分离。

毛油中的胶体杂质主要是磷脂,当油中水分很少时,其中的磷脂成内盐状态,极性很弱,溶于油脂,当油中加入适量的水后,磷脂吸水浸润,磷脂的成盐原子团便和水结合,磷脂分子结构由内盐式转变为水化式,带有较强的亲水集团,磷脂更易吸水水化。随着吸水量的增加,絮凝的临界温度提高,磷脂体积膨胀,比重增加,从而从油中析出,通过适当的分离手段,便能从油中分离出来。加磷酸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变成水化磷脂。脱蜡机理:1. 蜡质的化学组份:油脂中的蜡是高级一元羧酸与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是带有弱亲水基的亲脂性化合物。温度高于40℃时,蜡的极性微弱,溶解于油脂中;2. 蜡质有比较高的熔点:随着温度下降,蜡分子中的酯键极性增强,低于30℃时蜡形成结晶析出,形成较为稳定的胶体系统;3. 蜡质的结晶稳定性:持续低温,蜡晶凝聚成的晶粒,形成悬浊液。(与分提一样,冷冻结晶分类)

六.碱炼脱酸及其优缺点:1. 中和反应原理:(1)烧碱中和游离脂肪酸: RCOOH + NaOH === RCOONa + H2O

(2)钠皂为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其他杂质形成皂脚与油脂分离。(3)磷脂、棉酚与烧碱中和皂化反应形成皂脚。

(4)少量中性油皂化:引起油脂精炼损耗增加。2. 碱炼脱酸的特点(1)脱杂范围广:具有脱酸、脱胶、脱固杂、脱色等综合作用。(2)适应性强:适宜于各种油脂的精炼。(3)精炼损耗大:中性油皂化及皂脚中夹带油造成精炼损耗较高,耗碱,碱炼后水洗产生废水污染环境。耗用辅助剂,从副产品皂脚回收脂肪酸时,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环节,特别用于高酸值毛油精炼时,油脂练耗大,经济效果欠佳。

七:物理脱酸的优缺点: 蒸馏脱酸法:1. 蒸馏脱酸机理: 游离脂肪酸蒸汽压远大于甘三酯蒸汽压,在高真空下水蒸汽蒸馏脱除,与脱臭同时进行。2. 特点:(1)工艺流程简短;(2)节省辅助材料;产量高,经济效益好(3)避免中性油皂化和夹带损失;(4)避免废水的产生;没有废水污染。(5)精炼得率高:产品稳定性好;(6)直接获得精制粗脂肪酸;(7)但要求脱胶彻底。3. 对原料油品质要求:经预处理达到:P ≤5 ppm、Fe ≤0.l ppm、Cu ≤0.01 ppm。简单说就是(1)得率高,产品为脂肪酸(2)但要求脱胶彻底。物理精炼的预处理包括脱胶和脱色。 八:物理精炼化学精炼的优缺点:(和物理脱酸化学脱酸的优缺点一样) 九:压榨和浸出的优缺点以及对比:浸出方法的特点(一)出油率高,粕残油低,浸出粕残油1%以下浸出对低含油料尤为明显(二)粕的质量高: 1.便于直接使用作食品或添加剂2. 便于提高饲料的营养和实用价值3. 便于提高肥料的效率(三)加工成本低:并且浸出法生产随生产量的增加,加工成本趋向降低。(四)自动化程度高:

1. 劳动强度低 2.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五)环境条件好 1.封闭生产,无泄露2. 无粉尘 3.生产温度较低(六)油脂质量好1. 浸出毛油颜色浅2. 浸出毛油脂溶性物质少,溶剂的选择性好3. 浸出毛油的悬浮杂质和胶体杂质少

(七)生产具有一定危险性1. 易燃烧易爆炸2. 液体或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的损害 。压榨后饼中残油:3%一5%。压榨法取油具有工艺简单、配套设备少、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生产灵活、油品质量好、色泽浅、风味纯正等优点,但是压榨后饼残油高,压榨过程动力消耗大,榨条等零部件易磨损。

十.油料清理种类及优缺点:(1)筛选:利用油料与杂志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别。借助含杂油料和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小于油料的杂志清除掉(2)风选:根据油籽与杂质在比重和气体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利用风力分离油料中杂志的方法称为风选、可以用于去除油料中的轻杂质和灰尘,也可用于去除金属、石块等重杂,还

可用于油料剥壳后的仁科分离。(3)比重去石:根据油籽与石子的比重不同以及悬浮速度不同,利用具有一定运动特性的倾斜筛面和穿过筛面的气流的联合作用达到分级去石的目的(4)磁选:磁选是利用磁铁清除油料中金属杂质的方法

十一:浸出的基本理论和理论基础(浸出级数):(一)浸出过程中的传质扩散作用1. 油脂在料坯内的分子扩散

2. 油脂在介面层中的扩散3. 油脂向主流体中扩散。(二)浸出过程油脂传质方程(单个料胚的油脂浸出过程)1. 浸出传质方程式:将上述三个过程综合考虑可得浸出传质方程,

////m a =-1/ka (C1-C )……………(5-3) 式m b =-1/kb (C-C ) ……………(5-5) 式

// mC =-1/kC (C-C 2)……………… (5-8) 式

//// 将上三式变更为: ma k a =-(C1-C )……(5-9)式m b k b =-(C-C )………………(5-10)式

// mc k c =-(C-C 2)…………………………(5-11)式

将5-9 5-10 5-11式相加:m a k a +mb k b +mc k c =-(C1- C2) ¡­¡­(5-12)式 因:m a =mb =mc =m,则:

m=-1/ka +kb +kc (C1-C 2) ………(5-13)式设:K= 1/ka +kb +kc 则:m=-K (C1-C 2) …………(5-14)式

2. 总传质系数K :K =1

1

β+δ

D +l

nDb ⋅⋅⋅(9-15) 式

3. 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1)对流扩散系数β(2)滞流层厚度δ(3)油脂在溶剂中的扩散系数D

(4)油脂在料坯中的溶剂扩散系数D b (5)料坯的厚度

(三)在大量料坯中浸出油脂的过程1. 料坯是悬浮状的浸出(1)浸出时油脂传质量大(2)溶剂用量大(3)混合油粉末大2. 移动状态的浸出(1)粒子表面覆盖率高,比悬浮浸出差(2)浓度梯度不明显,出现不稳定的浸出(3)运动时湍流大,减少第二第三阻力(4)粉末度大,浓度小

(四)浸出的级数: 1.浸出的理论级数: n的大小关系到传质率、溶剂用量、粕残油多种因素;n 的多少与油料含油和浸出设备有关。n 值的计算较复杂,为简化计算,作如下假定:

A、浸出过程中固体干物料不变;B 、每次浸出都达到动态平衡C=C; C、固体干物料吸附溶液(混合油)量不变; 这样浸出的理论级数公式为:

n (M 0/Mm ) =OO /Om [1-On /Mo ]…………(5-16)式:n−溶剂(或混合油)喷淋的次数

O0−油料中单位固体含油量(Kg ) Om −浸出粕单位固体含油量(Kg )

On −浸出出来油脂量(Kg )M 0−浸出后混合油量(Kg )M m −湿粕单位固体含混合油量(Kg )

2. 实际浸出级数:由于粉末度、坯厚、含水及温度的影响,造成浸出级数的增加,在实际浸出过程中,浸出次数一般为5~8次不等。 十二:湿粕脱溶(高温、低温)闪蒸和真空:湿粕脱溶的方法1. 高温汽提脱溶方法:主要用于生产饲料等级粕工艺中2. 闪蒸脱溶方法:主要用于食用级粕的生产工艺中3. 真空脱溶方法:主要用于食品用粕的生产工艺中 十三:棉籽制油工艺:液——液——固萃取技术工艺流程:

棉籽→清理→计量→剥壳→仁壳分离→仁→软化→轧胚→烘干→预榨→预榨饼

↓ ↓

6号溶剂油 甲醇 壳 预榨毛油

↓ ↓

→浸出提油→脱酚→脱溶→烘干→冷却→粉碎→成品粕

↓ ↓

浸出毛油 ←混合油处理 分离→回收

棉籽经过风选和磁选,清除杂质,再经剥壳和仁壳分离,达到仁中含壳量不超过10%的要求。棉籽仁经软化后再经轧胚,之后通过榨机冷榨使之成型。冷榨饼先在浸出器中用己烷浸出取油,然后再在另一个浸出器中用甲醇浸出脱酚。经过两次浸出后的湿粕含溶量较大,须进行两次脱溶处理,脱溶后的棉籽粕经冷却和粉碎,成为成品棉籽粕。

小知识点:1浸出油的残溶指标:100ppm. 2一蒸采用负压的优点:3汽提原理:加水蒸气降低溶剂汽化的必须分压,是混合油容易沸腾,溶剂分子就容易从混合油中脱离出来,低温下降低残溶,高温使油氧化,4开始汽提时的浓度5溶剂选择的依据:一、对浸出用溶剂的要求: 1.溶解油脂性能要好2. 和油、粕、水分离性能好3. 化学性质要稳定4. 生产中的安全性能好5. 价格低,来源广(6)有利于环境保护

6环形平转浸出器的优缺点:. 平转浸出器优缺点:(1)运行可靠, 浸出效果好,(尤其是低含油料) (2)动耗小, P=F²V (KW)(3)混合油浓度高, 粕末少(4)落料不均匀, 易产生搭桥现象(5)制造、运输、安装难度大浸出器结构:(1)转子(rotating basket)(2)假底: 穿孔板加滤网(24目)(3)轨道:轨道有两种形式,一种单轨,二为双轨(4)落料机构;前开门,后开门,圆筒落料器(5)进料机构:防止溶剂气体外逸(6)混合油斗:从低浓度混合油向高浓度逐渐降低(7)喷淋装置:A 、直管式 B、溢流式 C、转动式(8)传动装置:机械链条式、液压传动式、齿条式

环形浸出器1. 结构:(1)拖链: 链条和挡板组成;(2)进料口, 安装手动或电动振动机构;(3)上行段,下行段, 弯曲段等;(4)混合油斗;(5)栅板。2. 工作原理:属多阶段逆流喷淋浸出, 浓度梯较小, 也产生壁效层

3. 特点:(1)浸出效果好, 料层薄, 且翻动(2)设备制造、安装、运输方便(3)设备布置容易4)卸料均匀, 不易产生塔桥(5)易损件多, 链条易断(6)动耗大(7)混合油浓度低;


相关文章

  •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答案
  • 一. 名词解释 1.固体分散技术:是将难溶性药物高度分散在另一载体的技术. 2.包合技术 :系指一种分子被包嵌在另一种物质的分子腔中而形 成的独特形式的络合物的技术. 3.微囊技术 :是指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的高分子材料(素材)作为 囊膜壁壳 ...查看


  • 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复习题
  • 第一章 绪论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植物资源:可以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一切植物的总称.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植物与经济植物 资源植物:是指某一类 ...查看


  • 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 一.名词解释 1. 冲压成形性能: 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 2.冲裁:利用冲裁模在压力机上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分离的 冲压分离工序. 3.冲模的闭合高度H:指行程终了时,上模上表面与下模下表面之间的距 离.冲 ...查看


  • 工艺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叫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艺规程 ? 答案: 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性能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称为工艺过程. 在具体生产 ...查看


  •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填空选择
  •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一 填充题 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 , , .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 , , , 等四个方面.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 , , . 4 在机械制 ...查看


  • 金龙高级食品化学复习题
  • 高级食品化学复习题 1. 以某一食品为例,找出其中常见5种食品添加剂,并简述其主要作用. 以面包为例:(1)牛奶香精:风味调节剂:风味概念:香气+香味 酸度调节剂(有机酸.无机酸) 甜味剂(糖醇.化学与人工合成甜味剂 ) 鲜味剂(谷氨酸.核 ...查看


  • 机械制造基础(专)--学案答案
  • <机械制造基础>(专科)学案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学生根据学案学习完每章节内容后,完成每章节练习题,并在期末考试期间上交完成的学案.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本章内容概述 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 ...查看


  • 2010'下-总复习题答案
  • 1.什么叫加工余量? 答:指在加工过程中,从被加工表面上切除的金属层厚度.(95) 2.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有? 答:极值法和概率法.(270) 3.在夹紧装置设计中,确定夹紧力是指? 答:确定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43) 4. 金 ...查看


  • [走近反式脂肪酸]主题阅读(系列)题
  • <走近反式脂肪酸>主题阅读(系列)题 (一)走近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它是在对植物油进行氢化改性过程中产生的,能防止油脂变质,改变食品风味,一般用于食品添加以增加货架期和产品稳定性.所以一般来说,口感很香.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