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犯罪心理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sychology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6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学 分:2学分

三、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期终综合成绩由这两部分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10%;期末考查成绩占80%。

五、课程概述

《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六、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1、导论(2学时)

(1)理解犯罪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2)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犯罪心理学思想,明确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

2、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8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掌握西方学者个体犯罪原因论。

(2)理解两岸学者的个体犯罪原因论。

(3)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以及犯罪综合动因论的含义和特点。

(4)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各理论的特点,并思考它们对生活的启示。

3、 犯罪的动机(2学时)

(1)使学生理解动机与犯罪动机的区别和联系。

(2)区别理解一般动机与犯罪动机。

(3)掌握不良动机与犯罪区别。

(4)了解潜意识动机与犯罪。

4、犯罪心理发展的变化(6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掌握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和阶段。

(2)理解犯罪过程中的动机变化,了解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条件和因素和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形式。

(3)理解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的概念及其原因。

(4)了解犯罪心理抑制的概念和动因。

(5)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的心理状态。

(6)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讨论犯罪人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犯罪动机及影响

因素。

5、青少年犯罪心理(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少年与少年犯罪的概念和少年犯罪概况。

(2)理解西方学者对少年犯罪的论述。

(3)掌握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之矛盾与犯罪。

(4)掌握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

6、不同经犯罪人心理(2学时)

(1)了解初犯心理,重点讲述包括初犯的类型,使学生掌握初犯心理与行为以及初犯的发展趋向。

(2)了解再犯心理,重点讲述再犯的类型,使学生掌握再犯心理与行为以及再犯的发展趋向。

(3)了解惯犯和职业犯的含义,犯罪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7、过失犯罪心理(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过失犯罪的一般概念,过失犯罪的类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异同,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与心理结构。

(2)理解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内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行为因素。

(3)理解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包括情境因素、舆论因素、工具因素、被害人因素。

(4)掌握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查阅资料与案例,分析被害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并能够从被害人

方面提出预防犯罪的因素。

8、变态心理犯罪(4学时)

(1)了解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

(2)理解变态心理犯罪之类型。

(3)了解变态心理犯罪者之法律责任与矫治

9、犯罪心理的预防、诊断与矫治(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对犯罪者的心理诊断。

(2)了解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和目的。

(3)理解犯罪预测的概念与目的,犯罪预测的类型,犯罪预测的发展概况,以及犯罪预测的方法。

(4)理解什么是犯罪预防,认识犯罪的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的途径。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①提出帮助预防犯罪的方法。

②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罪犯有效改造。

八、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

(1)《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2)《犯罪心理学》,刘邦惠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3)《犯罪心理学》,张保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11.

2、参考资料

(1)《犯罪心理学》, 方波、于义池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2)《中国犯罪心理思想史论》, 艾永明、朱永新主编,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

(3)《犯罪心理学》, 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犯罪心理学》, 高士艺、岩松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犯罪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犯罪心理学

英文名称:Criminal Psychology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6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

学 分:2学分

三、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四、课程考核要求

考核分为两部分,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和期末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期终综合成绩由这两部分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占10%,作业完成情况占10%;期末考查成绩占80%。

五、课程概述

《犯罪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是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鲜明的实践性。它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人形成犯罪心理和发生犯罪行为的原因、过程和规律,为司法机关揭露和惩戒犯罪以及预防、矫治犯罪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和方法。

六、适用专业:应用心理学

七、课程教学要求和学时分配

1、导论(2学时)

(1)理解犯罪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2)了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犯罪心理学思想,明确西方犯罪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的历史。

2、犯罪心理形成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8学时,其中讲授6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掌握西方学者个体犯罪原因论。

(2)理解两岸学者的个体犯罪原因论。

(3)理解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因素以及犯罪综合动因论的含义和特点。

(4)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各理论的特点,并思考它们对生活的启示。

3、 犯罪的动机(2学时)

(1)使学生理解动机与犯罪动机的区别和联系。

(2)区别理解一般动机与犯罪动机。

(3)掌握不良动机与犯罪区别。

(4)了解潜意识动机与犯罪。

4、犯罪心理发展的变化(6学时,其中讲授4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掌握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和阶段。

(2)理解犯罪过程中的动机变化,了解影响犯罪动机变化的条件和因素和犯罪动机发展变化的形式。

(3)理解犯罪心理结构强化的的概念及其原因。

(4)了解犯罪心理抑制的概念和动因。

(5)了解犯罪人在不同情境的心理状态。

(6)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讨论犯罪人犯罪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犯罪动机及影响

因素。

5、青少年犯罪心理(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少年与少年犯罪的概念和少年犯罪概况。

(2)理解西方学者对少年犯罪的论述。

(3)掌握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之矛盾与犯罪。

(4)掌握犯罪少年之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讨论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

6、不同经犯罪人心理(2学时)

(1)了解初犯心理,重点讲述包括初犯的类型,使学生掌握初犯心理与行为以及初犯的发展趋向。

(2)了解再犯心理,重点讲述再犯的类型,使学生掌握再犯心理与行为以及再犯的发展趋向。

(3)了解惯犯和职业犯的含义,犯罪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7、过失犯罪心理(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过失犯罪的一般概念,过失犯罪的类型,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异同,过失犯罪的心理原因与心理结构。

(2)理解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内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行为因素。

(3)理解影响过失犯罪的主体外因素,包括情境因素、舆论因素、工具因素、被害人因素。

(4)掌握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和过于自信过失犯罪的心理机制。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查阅资料与案例,分析被害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并能够从被害人

方面提出预防犯罪的因素。

8、变态心理犯罪(4学时)

(1)了解变态心理与常态心理。

(2)理解变态心理犯罪之类型。

(3)了解变态心理犯罪者之法律责任与矫治

9、犯罪心理的预防、诊断与矫治(4学时,其中讲授2学时、实践教学2学时)

(1)了解对犯罪者的心理诊断。

(2)了解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和目的。

(3)理解犯罪预测的概念与目的,犯罪预测的类型,犯罪预测的发展概况,以及犯罪预测的方法。

(4)理解什么是犯罪预防,认识犯罪的社会预防和心理预防的途径。

(5)实践教学:以下列内容为主题进行课堂讨论。

①提出帮助预防犯罪的方法。

②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帮助罪犯有效改造。

八、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推荐教材

(1)《犯罪心理学》,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2)《犯罪心理学》,刘邦惠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

(3)《犯罪心理学》,张保平等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2011.

2、参考资料

(1)《犯罪心理学》, 方波、于义池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2)《中国犯罪心理思想史论》, 艾永明、朱永新主编,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

(3)《犯罪心理学》, 罗大华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犯罪心理学》, 高士艺、岩松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文章

  • 学习总结:进修学习总结
  • 我是黑龙江省林业公安干校的一名老师.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将教育工作看作是我的第二生命,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教书育人当中.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与完善自我,培养为人师表的能力;不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为了开拓自己的 ...查看


  • 法学院课程介绍
  • 法学教学部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70301 课程名称:<逻辑学> 课程类型:限选课 课程学时:64学时 适用专业:法学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逻辑学概念.原理.原则等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获得探求真理. ...查看


  • 导致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 各级各类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光荣任务.当今社会,作为一个劳动者,法律素质高低越来越被重视.但是,现在的中学生年龄还小,心理压力大,心理发展很不稳定,因此很容易养成不良习惯,发生违法行为.因此当前为充实和完善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 ...查看


  • [德育]教学大纲
  • 临沂市高级技工学校 <德育>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德育课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 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应用的基础知识,养成正确 ...查看


  • 9刑法总论
  • <刑法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1431005 课程英文名称:General Introduction of Criminal Law 课程总学时:64 讲课:6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 大纲编写(修订)时 ...查看


  •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doc
  • 附件1: 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 ...查看


  • [狱政管理学]课程标准-李静[1]
  • <狱政管理学>课程标准 一.<狱政管理学>课程性质 <狱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我国监狱在执行刑罚.改造罪犯过程中的有关刑务处理.罪犯处遇管理.监管改造活动等一系列执法活动.管理活动.改造活动的一般及特殊规律 ...查看


  • 北美大学(留学预科班A)
  • 北美大学预备人才培养计划 1+4+2本硕连读 项目简介 目前中国留学生在进入美国后滞留于美国语言培训学校,不能融入当地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文化生活,不能进入高校专业课程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学员甚至因为语言能力和不能适应当地的教学和生 ...查看


  • 专业介绍及在不同大学的特色
  • 专业介绍及在不同大学的特色 轻化工程 专业概述 培养目标:培养在染整工程.皮革工程.制浆造纸等轻纺化工领域从事工业生产.工艺设计.科学研究.技术管理和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