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班级文化建设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你们好!

我是香口乡中心小学三(2)班班主任,我叫刘厚春,快过半百的我,站讲台28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26年。说句心里话,本人工龄虽长,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习很肤浅。在座的当中有许多优秀的班主任,很多人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做法,也有许多班主任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你们应该是我学习的榜样。很荣幸借此机会能与大家一起交流,谈不上什么典型经验,只是我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点滴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这里我汇报的题目是《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从“孟母三迁”的典故,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再到现在的“环境出人才”,无不在证明着文化环境的重要性。班级文化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班级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这一要求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成为隐性的课堂,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身负建设班集体重任的班主任,我认真对待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使班级工作有所创新,迈向新的台阶。我这个三二班是我从一年级跟上来的。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用班级文化建设来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来加强班级管理。说起来容易,当你认真做时还是挺费劲儿的,你得挖空心思用动态和静态的班级文化去管好你的学生,我的具体做

法是:

1.确定班名和口号

班名和班级口号要能体现一种希望、一种积极向上、一种刻苦求知的精神状态,能使班级成员受到激励并砺志成材。我结合班级特点,确定把“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我们班的班级口号,也就是班训。把它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训,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每个人只要有好的态度和注重细节的品质,就能实现自我,同时也能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

2.确立班级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指引、也是奋斗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由学生共同体组成的班级,也应该有其奋斗目标。班级目标应该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应尽量考虑学生的潜能和外界教育影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因家庭环境、文化熏陶、智力差异及性格和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就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成长态势,这就需要班主任加以引导,使每个人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铸就一颗锐意进取之心、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浑身是胆的豪气。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确定各自的奋斗方向和追赶目标。我有效利用能利用的地方--讲台,设置一块“比学赶帮超”板块,这位置特好了,在教室的正前方,这是我对班上42位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我设置三种颜色的旗帜,红色代表优秀,黄色提出警告,紫色表示鼓励。这是大家一周一评的,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学生校内校外相互监督。就拿三年级上学期有一周评比来说吧,当给我班万明锦同学发旗时,有位同学就说,他呀,只能得黄旗,因为他在家悄悄拿了奶奶一张一百元钱上街乱花,第二天上学老师问他,他不诚实,还撒谎,更不孝顺,你看他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由奶奶照顾他上学,他这样对待奶奶对吗。一番话呀说的万明锦都哭了。万明锦站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保证,说下次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请大家监督我。话音一落,教室里传来了一片片掌声。当给孟弘毅同学授旗时,有同学说紫色旗,有同学说红色旗,因为,孟弘毅同学别看他成绩差,身体有残疾,但他能做好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这周每天早上到校都很早,主动打扫清洁区。 这么一说、一表扬,孟弘毅同学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这一块已成为我班的核心文

化,在学习和纪律上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良好竞争氛围,使班级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讲台侧面我提示大家认真做事,注意安全。

3.美化教室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每学期开学我对于班级室内室外文化布置就像各门学科一样有计划。比如13年秋季开学,学生升级了,教室也随之而换,面对新教室要让学生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到新教室后,我绝不留老班一点痕迹,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首先是室外,我设计两块儿,一块儿是单元优秀作文展示,取名-书香文苑。另一块取名--成长足迹。第一期大标题-整装出发。小标题-《新学期打算》。开学第一天,学生领到新书了,上新课之前,我指导学生说说写写新学期计划。收起来我认真批改后,让学生再抄在我事先准备好的的专用小稿纸上,我又给每人先写上班主任寄语,学生将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并让家长写上对学生的心愿。第二天早必须交上来,有些家长写的特好的话我当堂夸赞,并念给大家听。第一张张贴上墙了。张贴时,我故意将一张字写得不工整而纸面又不清洁的贴了上去,结果有一学生在课间问我,老师那一张不好看,乱样子。“是吗?哪一张,给我拿下来,大家评评。”我说。结果大家都知道,拿下这张的原因:同学们懂得做事既然要做就得把它做好的道理。完成好了第一期,紧接着我就布置第二期任务,第二期大标题:成长足迹。小标题-金秋九月我收获。第三期夸夸我的优点。第四期-我心中的小秘密等。这样,学生心中就有数了,他们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了。可是光展示语文学科也不行呀,也得展示其他学科,比如数学百题口算竞赛,满分获得者的试卷展示上墙。我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每一期。截止目前结果很令我满意。

室内墙壁我更要精心设计了,就说教室后墙黑板,我们不定期设计不同的专栏,让学生自己动手又动脑。黑板下面的一面墙是我班的亮点,这可是

学生人人展示的好舞台呀,这里我们取名“展示台”。在这里展示了学生的才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了班级的风貌,对学生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孩子们在二年级时利用下午的兴趣活动课做读书手抄报,现在上三级了,他们做的更好,版面设计优美,图案色彩鲜艳,书写工整,内容多样。书法、美术、读书摘抄、手抄报等等作品,展示了学生风采和特长,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班级小主人意识。至于这些作品的展示,我也同样有指导--检查--验收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好习惯 早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室内另一面墙上的一处榜样栏里,这是一月一评的,评比依据是五星:学习星、进步星、安全纪律卫生星、勤劳星、敬孝星。为什么有学习星还设了进步星,也就是让那些学困生、德困生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激励他们进步。

教室里无论哪一面墙壁,都会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激励;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学会做人,从小立志。

4.制定班规班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根据校纪校规,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由班干部牵头,经过全体同学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并依照标准量化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并且,我们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制度,赋予班级制度以文化色彩,重点突出了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的共同发挥。教室里、校园里我班打狂的学生少,做好事的人多。就说我班的卫生吧,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从未排过值日生,但教室和走廊道都一尘不染。教室里没有垃圾桶,只有学校发给的一把拖把,学生每人一条抹布。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乱买零食,不乱扔垃圾。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学生上学有少部分带零花钱的,班上有一个储钱袋,谁想买零食了,谁就把钱省下来放在这个袋子里,积少成多,捐给我们班的特困生买校服用,

班长登记,班上公布。正因为孩子们人人有爱心,半年来一盘点,光买零食节省下来五十多元钱, 一套校服钱差多少我就凑多少,我也捐。就因如此,上三年级了,学校给我班划有一块清洁区,早上谁先来谁自觉去打扫,我也没安排过值日生。大家争做去做好事儿。每周评比,这些做好事的学生也榜上有名,一个个都乐呵呵的。

5.传递班级情感

班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氛围,是学生对集体认同后产生的一种鱼水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一个班级应该满足班级成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使其感到班级的温暖如同家的温馨、找到一种归宿感,从而升华对班级的热爱。为此,教室里我设置了两个版块“家访·交流·感恩”、“幸福·快乐·成长”。说起家访我是随时的,我利用课外活动去走读生或留守儿童家,周日下午去住宿生家。每次家访,每次活动我都会带上相机留下感动的一幕。快三年了,我都一如既往。这些照片看起来单调,但对学生健康成长很有利。记载的这些精彩瞬间能时刻提醒他们不仅要在校做个优秀的好学生,而且要在家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6.升华学校活动

在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我注重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将活动内容升华。无论是学校或是班级里开展的大小活动,我都鼓励他们参加,特别是学困生,我不用成绩来衡量他们,通过一些活动来展示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活动中我都会做个有心人,将感动的镜头再现并张贴上墙,以此来激励他们从小励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办好班级文化,虽然有的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不管怎样,孩子们都有着一颗为班级着想的心,这足以看出孩子们已经把班级看成是自己的家了。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赏识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赏识中不断进步。总之,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

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我们的教室文化布置不仅有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前来指导,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家长也来欣赏。当孩子们的作品被人欣赏和夸赞,他们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

多年来,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教室的课桌、门窗明净,地面洁净了。物品摆放有序了,课余时间学生追逐打闹,吵吵嚷嚷消失了。看到的是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一个健康向上,而又充满个性的班级风气已经形成,一个舒适,充满爱心,能激发出人学习兴趣的“软文化”环境悄然筑起,学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抓班级文化建设来加强班级管理,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三年来我班综合评估成绩在全县同级班没下第三名,我所带的语文成绩人平分都在99分左右。现在我的班级,无论是充满书香气息的图书角,催人奋进的班级目标,漂亮美观的黑板报,整洁干净的教室,还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文明有礼的学生言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切使学生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各位班主任,学生如果被你赏识了,他们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就会学有所成。赏识你的学生吧,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一定会发生。

谢谢大家!

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们:

你们好!

我是香口乡中心小学三(2)班班主任,我叫刘厚春,快过半百的我,站讲台28年了,担任班主任工作26年。说句心里话,本人工龄虽长,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习很肤浅。在座的当中有许多优秀的班主任,很多人在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方面都有创造性的做法,也有许多班主任有独特的个人魅力,你们应该是我学习的榜样。很荣幸借此机会能与大家一起交流,谈不上什么典型经验,只是我在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点滴做法。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教。这里我汇报的题目是《抓班级文化建设 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从“孟母三迁”的典故,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再到现在的“环境出人才”,无不在证明着文化环境的重要性。班级文化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班级的文化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感受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发展水平,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还能为形成一个勤奋向上布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施这一要求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素养的过程。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我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作用。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成为隐性的课堂,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身负建设班集体重任的班主任,我认真对待班级文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使班级工作有所创新,迈向新的台阶。我这个三二班是我从一年级跟上来的。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注重班级文化建设,用班级文化建设来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来加强班级管理。说起来容易,当你认真做时还是挺费劲儿的,你得挖空心思用动态和静态的班级文化去管好你的学生,我的具体做

法是:

1.确定班名和口号

班名和班级口号要能体现一种希望、一种积极向上、一种刻苦求知的精神状态,能使班级成员受到激励并砺志成材。我结合班级特点,确定把“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我们班的班级口号,也就是班训。把它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训,这几个字提示同学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每个人只要有好的态度和注重细节的品质,就能实现自我,同时也能为班级荣誉贡献力量。

2.确立班级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指引、也是奋斗的不竭动力。作为一个由学生共同体组成的班级,也应该有其奋斗目标。班级目标应该从学生和学校实际出发,应尽量考虑学生的潜能和外界教育影响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因家庭环境、文化熏陶、智力差异及性格和习惯等因素的不同,就呈现出参差不齐的成长态势,这就需要班主任加以引导,使每个人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让学生铸就一颗锐意进取之心、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和浑身是胆的豪气。同时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确定各自的奋斗方向和追赶目标。我有效利用能利用的地方--讲台,设置一块“比学赶帮超”板块,这位置特好了,在教室的正前方,这是我对班上42位学生进行动态管理,我设置三种颜色的旗帜,红色代表优秀,黄色提出警告,紫色表示鼓励。这是大家一周一评的,根据学生综合表现,学生校内校外相互监督。就拿三年级上学期有一周评比来说吧,当给我班万明锦同学发旗时,有位同学就说,他呀,只能得黄旗,因为他在家悄悄拿了奶奶一张一百元钱上街乱花,第二天上学老师问他,他不诚实,还撒谎,更不孝顺,你看他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由奶奶照顾他上学,他这样对待奶奶对吗。一番话呀说的万明锦都哭了。万明锦站了起来当着大家的面保证,说下次再也不干这种事了,请大家监督我。话音一落,教室里传来了一片片掌声。当给孟弘毅同学授旗时,有同学说紫色旗,有同学说红色旗,因为,孟弘毅同学别看他成绩差,身体有残疾,但他能做好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这周每天早上到校都很早,主动打扫清洁区。 这么一说、一表扬,孟弘毅同学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这一块已成为我班的核心文

化,在学习和纪律上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良好竞争氛围,使班级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升华。讲台侧面我提示大家认真做事,注意安全。

3.美化教室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每学期开学我对于班级室内室外文化布置就像各门学科一样有计划。比如13年秋季开学,学生升级了,教室也随之而换,面对新教室要让学生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到新教室后,我绝不留老班一点痕迹,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首先是室外,我设计两块儿,一块儿是单元优秀作文展示,取名-书香文苑。另一块取名--成长足迹。第一期大标题-整装出发。小标题-《新学期打算》。开学第一天,学生领到新书了,上新课之前,我指导学生说说写写新学期计划。收起来我认真批改后,让学生再抄在我事先准备好的的专用小稿纸上,我又给每人先写上班主任寄语,学生将作品拿回家给家长看,并让家长写上对学生的心愿。第二天早必须交上来,有些家长写的特好的话我当堂夸赞,并念给大家听。第一张张贴上墙了。张贴时,我故意将一张字写得不工整而纸面又不清洁的贴了上去,结果有一学生在课间问我,老师那一张不好看,乱样子。“是吗?哪一张,给我拿下来,大家评评。”我说。结果大家都知道,拿下这张的原因:同学们懂得做事既然要做就得把它做好的道理。完成好了第一期,紧接着我就布置第二期任务,第二期大标题:成长足迹。小标题-金秋九月我收获。第三期夸夸我的优点。第四期-我心中的小秘密等。这样,学生心中就有数了,他们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了。可是光展示语文学科也不行呀,也得展示其他学科,比如数学百题口算竞赛,满分获得者的试卷展示上墙。我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每一期。截止目前结果很令我满意。

室内墙壁我更要精心设计了,就说教室后墙黑板,我们不定期设计不同的专栏,让学生自己动手又动脑。黑板下面的一面墙是我班的亮点,这可是

学生人人展示的好舞台呀,这里我们取名“展示台”。在这里展示了学生的才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现了班级的风貌,对学生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孩子们在二年级时利用下午的兴趣活动课做读书手抄报,现在上三级了,他们做的更好,版面设计优美,图案色彩鲜艳,书写工整,内容多样。书法、美术、读书摘抄、手抄报等等作品,展示了学生风采和特长,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班级小主人意识。至于这些作品的展示,我也同样有指导--检查--验收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学生的好习惯 早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室内另一面墙上的一处榜样栏里,这是一月一评的,评比依据是五星:学习星、进步星、安全纪律卫生星、勤劳星、敬孝星。为什么有学习星还设了进步星,也就是让那些学困生、德困生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激励他们进步。

教室里无论哪一面墙壁,都会让学生学会反思,自我激励;学会珍惜,懂得感恩;学会做人,从小立志。

4.制定班规班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根据校纪校规,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由班干部牵头,经过全体同学的讨论之后制定和实施了学习、纪律、卫生、班风四大标准,并依照标准量化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并且,我们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制度,赋予班级制度以文化色彩,重点突出了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真正实现具体规定与培养目标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有助于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与激励作用的共同发挥。教室里、校园里我班打狂的学生少,做好事的人多。就说我班的卫生吧,从一年级到现在,我班从未排过值日生,但教室和走廊道都一尘不染。教室里没有垃圾桶,只有学校发给的一把拖把,学生每人一条抹布。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乱买零食,不乱扔垃圾。解决这个问题,我的办法是:学生上学有少部分带零花钱的,班上有一个储钱袋,谁想买零食了,谁就把钱省下来放在这个袋子里,积少成多,捐给我们班的特困生买校服用,

班长登记,班上公布。正因为孩子们人人有爱心,半年来一盘点,光买零食节省下来五十多元钱, 一套校服钱差多少我就凑多少,我也捐。就因如此,上三年级了,学校给我班划有一块清洁区,早上谁先来谁自觉去打扫,我也没安排过值日生。大家争做去做好事儿。每周评比,这些做好事的学生也榜上有名,一个个都乐呵呵的。

5.传递班级情感

班级文化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氛围,是学生对集体认同后产生的一种鱼水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类在人际交往中有被关注、被爱、被理解的欲望和需求。一个班级应该满足班级成员在这方面的需求,使其感到班级的温暖如同家的温馨、找到一种归宿感,从而升华对班级的热爱。为此,教室里我设置了两个版块“家访·交流·感恩”、“幸福·快乐·成长”。说起家访我是随时的,我利用课外活动去走读生或留守儿童家,周日下午去住宿生家。每次家访,每次活动我都会带上相机留下感动的一幕。快三年了,我都一如既往。这些照片看起来单调,但对学生健康成长很有利。记载的这些精彩瞬间能时刻提醒他们不仅要在校做个优秀的好学生,而且要在家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6.升华学校活动

在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我注重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将活动内容升华。无论是学校或是班级里开展的大小活动,我都鼓励他们参加,特别是学困生,我不用成绩来衡量他们,通过一些活动来展示他们的特长。让他们树立自信心,更让他们知道,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办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活动中我都会做个有心人,将感动的镜头再现并张贴上墙,以此来激励他们从小励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办好班级文化,虽然有的实施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不管怎样,孩子们都有着一颗为班级着想的心,这足以看出孩子们已经把班级看成是自己的家了。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赏识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赏识中不断进步。总之,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

彩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我们的教室文化布置不仅有上级领导,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前来指导,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家长也来欣赏。当孩子们的作品被人欣赏和夸赞,他们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

多年来,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学生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教室的课桌、门窗明净,地面洁净了。物品摆放有序了,课余时间学生追逐打闹,吵吵嚷嚷消失了。看到的是学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形成了良好师生、班级人际关系,关心集体的人越来越多,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充实。一个健康向上,而又充满个性的班级风气已经形成,一个舒适,充满爱心,能激发出人学习兴趣的“软文化”环境悄然筑起,学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抓班级文化建设来加强班级管理,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三年来我班综合评估成绩在全县同级班没下第三名,我所带的语文成绩人平分都在99分左右。现在我的班级,无论是充满书香气息的图书角,催人奋进的班级目标,漂亮美观的黑板报,整洁干净的教室,还是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文明有礼的学生言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切使学生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

各位班主任,学生如果被你赏识了,他们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就会学有所成。赏识你的学生吧,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一定会发生。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习惯教育--我们学会养成
  • 习惯教育--我们学会养成 石柱县六塘乡三汇小学校 幸坤珍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教师队伍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品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经过全校师生的精心论证,确定"习惯教育"为我校的创建特 ...查看


  • 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1
  • 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基础工程,事实证明深入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下面YJBYS小编整理了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查看


  •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精心构建中小学生.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正常开展考评活动,充分发挥考评的规范.导向和激励功能,通 ...查看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汇报材料3000字
  • 培养良好习惯 成就精彩人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文明素质的养成,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这告诉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鉴于以 ...查看


  • 小学班级工作计划
  • 小学班级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如下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 ...查看


  • 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1
  • 班级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龙莹 中国自古就以文明礼仪之邦流溢世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使中华民族历尽沧桑而不衰.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 ...查看


  • 文明礼仪在养成
  •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单位:涟水县成集学校小学部 一.教育背景 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 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 国 ...查看


  • 一年级辅导员工作计划
  • 篇一:一年级辅导员工作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75人,不少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基础也不好,两极分化明显,成绩不好的学生相对来说,家庭教育很不理想,来自父母的心灵,学习上的关心不够,在新学期中希望同学不断努力,作为队辅导员,我会给予他们 ...查看


  • 遵[守则].学[规范]主题教育方案
  • 遵<守则>.学<规范>主题教育方案 一. 活动目的 我们中华民族素来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文化,而且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更应具备礼仪修 ...查看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孙高利小学 孙高利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计划 我国著名教育家楚图南曾经说过,"成功人生就是一系列成功习惯的累积."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