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册科学第一章课堂笔记整理填空形式

(2007-10-13 11:43:34)

转载▼

分类:初一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           ,并寻找           的学科。科学离我

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         、多        、多         。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着世界,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使人类利用和

保护       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使之更

好地为人类服务,协调人和        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实验和观察

1.       和       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

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       规程。

2.实验室常用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

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     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

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       。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          。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       。

电流表:A 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 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       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    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       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     。

玻璃棒:主要用于       、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滴管:主要用于

弹簧秤:主要用于测量       单位是牛

3.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       的观察,目的明确;

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

注意:操作要         ,记录要       。

4.由于人体感官具有      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

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扩大观察

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        。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           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

要求和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      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

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l千米(km)=         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      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      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

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         。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

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       )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        ,视线偏右读数        。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           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

一位,即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         (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         值决定的。卷尺、皮尺的用途。指距、步长可以        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       、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      等。

*滚轮法:测较长       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       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

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          ,在棉线上做出

终点记号。用           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         。

2、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        大小。固体体积国际的单位是        (m3)。

2.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米3 =        分米3 =           厘米3 = 109 毫米3

1升 = l分米3 =         毫升=          厘米3

3.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       体、       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        或       直接测量。

4.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        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               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     ;仰视时,读数偏     。

**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             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人为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在O℃和

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   ℃。

2.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    。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

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          来测量。

3.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

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        。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        ,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        后再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        。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         。

4.体温计。测量范围从      ℃~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

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

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      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

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       到玻璃泡中。

5.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     温度计、金属温度计、

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

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

本身决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        。

2.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        、        、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kg。

1吨=        千克,    I千克=        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

4.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

用              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托盘、横梁、横梁标尺、        、砝码、底座、       螺母。

6.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

(2)调平:将      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刻度线,

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      (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     (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        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

大小质量        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5)整理器材:用         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移回“0”刻度线处。

[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1.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        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     、     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2.时间的主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I天=      小时    l小时=       分钟=         秒。

3.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是指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4.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

的工具是        ,有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

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

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

1.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

3.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2007-10-13 11:43:34)

转载▼

分类:初一上册

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           ,并寻找           的学科。科学离我

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         、多        、多         。

3.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着世界,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使人类利用和

保护       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使之更

好地为人类服务,协调人和        的关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实验和观察

1.       和       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

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       规程。

2.实验室常用仪器: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

柄),试管内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

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     度。,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

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       。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          。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       。

电流表:A 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V 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       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    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使用时用它的       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     。

玻璃棒:主要用于       、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滴管:主要用于

弹簧秤:主要用于测量       单位是牛

3.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态度:认真       的观察,目的明确;

方法:操作和观察要全面、细致、深刻,并用文字适当地描述;

注意:操作要         ,记录要       。

4.由于人体感官具有      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

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      ,扩大观察

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        。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           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

要求和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      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

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1.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      。

l千米(km)=         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      毫米(mm)=106微米(μm)=109纳米(nm)

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      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为

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         。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

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       )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

思考:视线偏左读数        ,视线偏右读数        。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           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

一位,即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         (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         值决定的。卷尺、皮尺的用途。指距、步长可以        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       、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      等。

*滚轮法:测较长       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圈数。

如:测量操场的       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

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          ,在棉线上做出

终点记号。用           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         。

2、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        大小。固体体积国际的单位是        (m3)。

2.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米3 =        分米3 =           厘米3 = 109 毫米3

1升 = l分米3 =         毫升=          厘米3

3.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       体、       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        或       直接测量。

4.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        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               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     ;仰视时,读数偏     。

**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四、温度的测量

1.物体的             用温度来表示。温度的常用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人为

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在O℃和

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   ℃。

2.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     ,热的物体温度    。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

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          来测量。

3.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

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等。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切勿超过它的        。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        ,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        后再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        。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         。

4.体温计。测量范围从      ℃~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

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

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      的温度。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

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       到玻璃泡中。

5.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如     温度计、金属温度计、

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

光谱分析等。

五、质量的测量

1.一切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

本身决定的。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        。

2.质量具有以下属性:不随物体的        、        、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kg。

1吨=        千克,    I千克=        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    1斤=500克    1两=50克   ]

4.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

用              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       、托盘、横梁、横梁标尺、        、砝码、底座、       螺母。

6.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         桌面上。

(2)调平:将      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刻度线,

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      (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     (里)调。

(3)称量: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4)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        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

大小质量        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5)整理器材:用         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移回“0”刻度线处。

[ 思考: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六、时间的测量

1.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        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现在人们常用     、     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2.时间的主单位是       ,单位符号是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I天=      小时    l小时=       分钟=         秒。

3.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是指时间的一个点,如10:00;时间间隔,是指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4.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

的工具是        ,有

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

达到0.01秒。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转一

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它的准确值为0.1秒。

七、科学探究

1.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

合作与交流

3.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相关文章

  • 英语学科分析
  • 中考及高考考什么 中考考察内容 一. 学会使用1500-1600单词和200-300短语和固定搭配. 二. 语法:(总共14个项目:九大词类+构词法+句子).具体如下: (一) 名词 1. 可数名词及其单复数: 2. 不可数名词 3. 专有 ...查看


  • 初一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 初一地理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凤州初级中学 古文 经过一学期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 ...查看


  • 初一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初一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这次考试是对于初一新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考试,是全面衡量学生这段时间学习情况的一次考试.下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期末试卷题目对考点的把握程度很好,重点突出,试卷难易程度适中 ...查看


  • 初一练习册崔丽娟
  • §1.4.1 有理数的乘法(一 )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能根据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进行有理的简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 [教学难点] ...查看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 初三语文教学的困惑 根据11月24日教研活动时问卷调查整理,也许能引发大家一些深思,也许我们能够共同寻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基础部分 1.学生在词语运用方面的能力普遍薄弱,丢失严重.教师不可能将所有词语逐词分析,这一类型题该怎样去抓 ...查看


  • 人教版初一数学期末小结及模拟试题
  • 人教版初一数学期末小结及模拟试题一. 教学内容:期末复习1.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运算:2. 整式的加减: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4. 图形认识初步. 二. 知识要点:1.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有理数的概念①形如(m.n都是整数)的数叫做有理 ...查看


  • 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 连云港市2008年七年级新生学业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卷总体印象 本次初一英语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题目比较灵活,突出考查了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思维的能力,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知识与技能并重,较好地体现了 ...查看


  • 七下英语试卷分析
  • 初一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试卷评析: 本学期期末考试为园区统考,试卷题型和分值为:听力15分,单选15分,完型10分,阅读20分.词汇分两项,单词拼写10分(汉语4,音标3,对话3),词形转换5分,其中基数词转序数词,形容词转副词 ...查看


  • [青春期]教案设计
  • 初一生物下册第四单元<青春期>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设计及教师活动设计 第一章 第 3 节 青春期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 心理变化.3.知道青春期的卫常识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青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