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优质护理排班与绩效激励
沈阳市博仕医院 李冰
一、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岗位管理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岗位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岗位管理包括的岗位有临床护士,特殊科室护士,夜班岗位护士,责任护士岗位的护士,新入职的护士,还有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根据科室的不同分工也不同。
在临床护士的岗位管理中,首先要建立的是岗位护士准入管理,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准入的条件。准入要求包括学历、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个人的专业道德品质、对护士职业的热爱程度,以及是否适合。每个科室都有每个科室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准入管理也有一定的区别。二,岗位责任,任何一个岗位都应该有岗位责任。三,岗位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部主任都分别有自己的工作核心能力。四,质量标准。五,以工作量为依据的绩效体系。六,服务型岗位培训和管理。
一线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一,要让护士感受到温馨和公平。在临床工作时,感觉这个团队是合作的、是和谐的,而且对人是公平的。二,要让护士看到职业前途。三,要使护士和护士长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四, 要学会具有良好的执行力, 特别医疗法律法规、各种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以及行为规范和语言规范。
二、建立将护士留在临床激励机制
建立将护士留在临床的激励机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将95%的护士留在临床,需要医院的管理层积极努力,为将护士留在临床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第一,建立护士的岗位名录,确定哪些岗位是一线岗位,哪些岗位是临床护士岗位以及临床护士岗位在待遇上的区别。第二,建立以临床为中心的护士职称编制。第三,建立以临床为中心的薪酬管理制度。第四,建立鼓励护士留在临床的奖励机制。凡是能够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应该有年终奖励或定期奖励。还有职位工资、岗位工资和护龄工资,这些都倾向于临床一线。
凡是离开临床岗位的护士应该减少应有的待遇。所以临床科室的科学分类、 奖金岗位津贴的分类 、夜班费的分类、奖金系数的公平,这些方面都要考虑如何让护士 在受尊重中努力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卫生部提出的将95%的护士留在临床。
三、合理配置人力、责任到人排班
关于护士的合理配置人力、责任到人排班的问题。一,按照卫生部的《护士条例》和《优质护理评价标准》的要求, 病区实际开放床护比≥ 1:0.4 , 三级医院或急重症比较多的医院,应该高于1:0.4,可以达到1:0.5或1:0.6,根据医院病人的种类和疾病的性质定比例。但至少要达到最低配置1:0.4。二,护士长根据工作量弹性安排人力。三,班次工作量 分配适当,减少交接班次数。 四,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APN排班、两头班、早晚班等)。五,排班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一)责任包干
关于责任包干 以下几点:第一,实行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数量 ≤ 8 人 。第二,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程全面的负责。第三,责任护士对病人提供病情的观察、治疗、沟通、健康指导及基础护理等。第四,掌握病人病情,病人姓名、诊断、治疗、饮食、阳性体征、心理状况、护理要点及主要的病情变化。第五,护士无聊天现象,没有特殊情况治疗室没有多人集聚。《优质护理评价标准》规定:治疗室不应该超过3个人。护士主要的工作地点应该在病房。
建立护士的层级管理体系。第一,建立护士层次管理,养成良好执行力。在一般的情况下,下级护士对上级护士养成有事情及时向上级护士请教和汇报的习惯,不越级汇报,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也不要越级指挥(在特殊情况时,可以越级指挥,如抢救特殊、危重病人时), 可越级检查,是建立层级管理的必要理念。 护理员是协助责任护士为病人做生活护理或基础护理,但职责是责任护士的。
第二,对执行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工作流程,对执行的不合理的流程和制度进行及时修改。
(二) 建立床边工作制、护士人人参与管床
在责任到人的排班模式中,建立层级管理体系的过中,还要建立床边工作制,护士人人参与管床。在病区里的分层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组成。建立和健全临床科室管理, 在完善各级护士授权、分工、制衡、激励、问责等各项制度。明确各层级护士的责任、权力、义务、及工作范围。 在工作中应该结合各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符合该科室的各类管理制度、体系和各种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各种应急预案,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 状态 中。 通过创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过程,建立和培养各层级护理人才和队伍,是护理管理层应承担优质护理服务的经营责任与压力, 也是日常管理中责任和压力最大的一部分。
排班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动态、连续、弹性、忙时段加人、分层、扁平、依据护士意愿。
1 .以病人为心原则
以病人为心原则:充分掌握工作规律及病人的需求,分主次缓急,全面安排,使护理工作既可保证重点,又能照顾一般;且要有利于诊疗、护理、预防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弹性排班
弹性排班:增加护理高峰时段的护理力量,以病人最需要的时间为护士工作时间,并遵循护理工作 24 小时不间断的特性,合理安排人力衔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3. 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依据护士意愿,尽量满足个体需要, 护士可根据自已的家庭 / 学习 / 工作等个人情况,对排班提出要求,护士长根据科室的情况,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每周工作时数,避免超负荷工作,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尽量满足日夜班人力均衡。
4. 合理搭配原则
合理搭配原则: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根据病人人数、病情及工作能力合理塔配。一般资历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分管危重病人;夜班病人多,病情重的情况下,随时呼叫二线值班人员,二值人员 10 分钟内到位;夜班护士不少于 2 人。
(三)排班样例
1. 人力配置到位
( 1 )以排班是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 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合理排班,保证护理安全及护士休息,但条件是护士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A.P.N.D 班模式样例: 60 床 23 护士。
A 班 (5 ~ 6 人 ) : 7 : 30 ~ 15 : 00 计 7 小时工作(半小时吃饭、休息时间)
P 班 (3 人 ) : 14 : 30 ~ 22 : 30 计 7 小时工作( 1 小时吃饭时间) N 班 (2 人 ) : 22 : 00 ~ 8 : 00 计 10 小时工作(夜、早餐时间免计、班后补半天休息 )
D 班 (1 人 ): 8:00 ~ 12:00 14:30 ~ 17:30
药疗班 (1 ~ 2 人 ): 7:30 ~ 12:00 15:00 ~ 18:00
电脑班 (1 人 ) : 8:00 ~ 12:00 15:00 ~ 18: 00
(2) 每小组包管 12 ~ 18 名病人,每个责任护士固定 6 ~ 8 个病人,管床护士仿照医生模式对自己病人进行护理质量监控。
( 3 )组长固定 3 个月,责任护士固定 1 个月轮换,其余的护士参与轮转 P 班及 N 班。
( 4 ) AP 班均有组长质控,组长做到连续管理病人。
( 5 )夜班护士管理病人不连续,按 12 人 6 组倒班计算,一个月至少有 5 次 N 班,加上出夜班休息,也就有 15 天无法管理病人。
( 6 )电脑班、加药班无法参与自己病人的治疗护理。本院排班方法虽不算是最好的,却是目前比较适合的,仅供参考。
2. 排班中注意事项
排班中注意事项: 一,责早即为连班,上午仍分管自己的责任组,中午连班,上班时间为 8 : 00 ~ 16 : 00 。二, 中午时段忙,可让机动护士上连班,责任组长下午顶替缺口的责任组。小夜班忙的情况下,可由一位责任组长连小夜班。三,电脑班相当于办公班,
主要负责过医嘱、领药、发临时药、接待新病人并分配给责任护士等。 四, 责任组长轮流星期天休息,保证星期天护长不在时有高年资护士在。
以下 为 30 张病床 12 护士的每周护士排班表。
上午分 3 组:责 1 : 1 — 10 床,责 2 : 11 — 20 床,责 3 : 21 — 30 床 。 下午分 2 组:责 1 : 1 — 15 床,责 2 : 16 — 30 床。
(分组原则上尽量上午管责 1 组的还是责 1 组,这样下午还是会分管自已的病人,只是多加几张另一组的病人,责 2 组也是一样)。
四、人员不足时如何责任到人排班
遇护士配置不够时,人手不足,应当积极争取加人;同时,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排班, 是护士长的基本能力和工作职责;护士长每天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将病人分配给每位护士,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只要每班有 3 个以上人,就要有明确的分工。
(一) 人少,责任护士不能固定的排班原则
确保每天白班上班护士在 3 人以上,不论床位多少,都可以应用责任到人的排班模式(包括上夜班后倒到白班的护士)。 若人员足够,可以固定责任护士,若护士无法固定人上白班或只有 1 ~ 2 个人上白班,如何固定责任护士?
我们医生都是固定拿自己病人的,他们也倒夜班的,但只要上白班,他们依旧负责自己的病人,护士也可以这样,只要上白班就负责自己的那组病人,作到责任护士相对固定就可以了。
(二) 责任护士相对固定、检查也要人性化
责任护士的排班应做到相对固定。 对于检查一定要全部固定责任护士的做法,只适合人员配备充分的医院,检查标准也不应将责任护士完全固定,做为绝对要求,做到相对固定,既这位护士只要上白班就负责自己那组病人就可以了。
(三) 人手不足的前提下,首先应确保病人安全
护理管理者都应该灵活、机动,将现有的护士盘活,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好,不应过于僵化的管理,检查标准不应僵化、检查人也不能僵化检查标准,否则也培
养不出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同时,不要因护理管理的僵化影响护士的职业自信,阻碍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
临床优质护理排班与绩效激励
沈阳市博仕医院 李冰
一、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岗位管理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岗位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岗位管理包括的岗位有临床护士,特殊科室护士,夜班岗位护士,责任护士岗位的护士,新入职的护士,还有护士长和护理部主任,根据科室的不同分工也不同。
在临床护士的岗位管理中,首先要建立的是岗位护士准入管理,任何一个岗位都有准入的条件。准入要求包括学历、专业知识水平、技能操作能力、与护患沟通能力、个人的专业道德品质、对护士职业的热爱程度,以及是否适合。每个科室都有每个科室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准入管理也有一定的区别。二,岗位责任,任何一个岗位都应该有岗位责任。三,岗位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长、责任护士、护理部主任都分别有自己的工作核心能力。四,质量标准。五,以工作量为依据的绩效体系。六,服务型岗位培训和管理。
一线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是:一,要让护士感受到温馨和公平。在临床工作时,感觉这个团队是合作的、是和谐的,而且对人是公平的。二,要让护士看到职业前途。三,要使护士和护士长有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四, 要学会具有良好的执行力, 特别医疗法律法规、各种专业技能操作的规范,以及行为规范和语言规范。
二、建立将护士留在临床激励机制
建立将护士留在临床的激励机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将95%的护士留在临床,需要医院的管理层积极努力,为将护士留在临床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第一,建立护士的岗位名录,确定哪些岗位是一线岗位,哪些岗位是临床护士岗位以及临床护士岗位在待遇上的区别。第二,建立以临床为中心的护士职称编制。第三,建立以临床为中心的薪酬管理制度。第四,建立鼓励护士留在临床的奖励机制。凡是能够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应该有年终奖励或定期奖励。还有职位工资、岗位工资和护龄工资,这些都倾向于临床一线。
凡是离开临床岗位的护士应该减少应有的待遇。所以临床科室的科学分类、 奖金岗位津贴的分类 、夜班费的分类、奖金系数的公平,这些方面都要考虑如何让护士 在受尊重中努力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卫生部提出的将95%的护士留在临床。
三、合理配置人力、责任到人排班
关于护士的合理配置人力、责任到人排班的问题。一,按照卫生部的《护士条例》和《优质护理评价标准》的要求, 病区实际开放床护比≥ 1:0.4 , 三级医院或急重症比较多的医院,应该高于1:0.4,可以达到1:0.5或1:0.6,根据医院病人的种类和疾病的性质定比例。但至少要达到最低配置1:0.4。二,护士长根据工作量弹性安排人力。三,班次工作量 分配适当,减少交接班次数。 四,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APN排班、两头班、早晚班等)。五,排班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一)责任包干
关于责任包干 以下几点:第一,实行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数量 ≤ 8 人 。第二,患者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对其全程全面的负责。第三,责任护士对病人提供病情的观察、治疗、沟通、健康指导及基础护理等。第四,掌握病人病情,病人姓名、诊断、治疗、饮食、阳性体征、心理状况、护理要点及主要的病情变化。第五,护士无聊天现象,没有特殊情况治疗室没有多人集聚。《优质护理评价标准》规定:治疗室不应该超过3个人。护士主要的工作地点应该在病房。
建立护士的层级管理体系。第一,建立护士层次管理,养成良好执行力。在一般的情况下,下级护士对上级护士养成有事情及时向上级护士请教和汇报的习惯,不越级汇报,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也不要越级指挥(在特殊情况时,可以越级指挥,如抢救特殊、危重病人时), 可越级检查,是建立层级管理的必要理念。 护理员是协助责任护士为病人做生活护理或基础护理,但职责是责任护士的。
第二,对执行过程中应不断的完善工作流程,对执行的不合理的流程和制度进行及时修改。
(二) 建立床边工作制、护士人人参与管床
在责任到人的排班模式中,建立层级管理体系的过中,还要建立床边工作制,护士人人参与管床。在病区里的分层由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低年资护士组成。建立和健全临床科室管理, 在完善各级护士授权、分工、制衡、激励、问责等各项制度。明确各层级护士的责任、权力、义务、及工作范围。 在工作中应该结合各临床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符合该科室的各类管理制度、体系和各种工作流程;建立健全各种应急预案,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 状态 中。 通过创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过程,建立和培养各层级护理人才和队伍,是护理管理层应承担优质护理服务的经营责任与压力, 也是日常管理中责任和压力最大的一部分。
排班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动态、连续、弹性、忙时段加人、分层、扁平、依据护士意愿。
1 .以病人为心原则
以病人为心原则:充分掌握工作规律及病人的需求,分主次缓急,全面安排,使护理工作既可保证重点,又能照顾一般;且要有利于诊疗、护理、预防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弹性排班
弹性排班:增加护理高峰时段的护理力量,以病人最需要的时间为护士工作时间,并遵循护理工作 24 小时不间断的特性,合理安排人力衔接,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3. 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原则:依据护士意愿,尽量满足个体需要, 护士可根据自已的家庭 / 学习 / 工作等个人情况,对排班提出要求,护士长根据科室的情况,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每周工作时数,避免超负荷工作,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尽量满足日夜班人力均衡。
4. 合理搭配原则
合理搭配原则: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作用, 根据病人人数、病情及工作能力合理塔配。一般资历高、经验丰富的护士分管危重病人;夜班病人多,病情重的情况下,随时呼叫二线值班人员,二值人员 10 分钟内到位;夜班护士不少于 2 人。
(三)排班样例
1. 人力配置到位
( 1 )以排班是以连续、均衡、层级、责任为原则, 兼顾临床需要和护士意愿合理排班,保证护理安全及护士休息,但条件是护士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
A.P.N.D 班模式样例: 60 床 23 护士。
A 班 (5 ~ 6 人 ) : 7 : 30 ~ 15 : 00 计 7 小时工作(半小时吃饭、休息时间)
P 班 (3 人 ) : 14 : 30 ~ 22 : 30 计 7 小时工作( 1 小时吃饭时间) N 班 (2 人 ) : 22 : 00 ~ 8 : 00 计 10 小时工作(夜、早餐时间免计、班后补半天休息 )
D 班 (1 人 ): 8:00 ~ 12:00 14:30 ~ 17:30
药疗班 (1 ~ 2 人 ): 7:30 ~ 12:00 15:00 ~ 18:00
电脑班 (1 人 ) : 8:00 ~ 12:00 15:00 ~ 18: 00
(2) 每小组包管 12 ~ 18 名病人,每个责任护士固定 6 ~ 8 个病人,管床护士仿照医生模式对自己病人进行护理质量监控。
( 3 )组长固定 3 个月,责任护士固定 1 个月轮换,其余的护士参与轮转 P 班及 N 班。
( 4 ) AP 班均有组长质控,组长做到连续管理病人。
( 5 )夜班护士管理病人不连续,按 12 人 6 组倒班计算,一个月至少有 5 次 N 班,加上出夜班休息,也就有 15 天无法管理病人。
( 6 )电脑班、加药班无法参与自己病人的治疗护理。本院排班方法虽不算是最好的,却是目前比较适合的,仅供参考。
2. 排班中注意事项
排班中注意事项: 一,责早即为连班,上午仍分管自己的责任组,中午连班,上班时间为 8 : 00 ~ 16 : 00 。二, 中午时段忙,可让机动护士上连班,责任组长下午顶替缺口的责任组。小夜班忙的情况下,可由一位责任组长连小夜班。三,电脑班相当于办公班,
主要负责过医嘱、领药、发临时药、接待新病人并分配给责任护士等。 四, 责任组长轮流星期天休息,保证星期天护长不在时有高年资护士在。
以下 为 30 张病床 12 护士的每周护士排班表。
上午分 3 组:责 1 : 1 — 10 床,责 2 : 11 — 20 床,责 3 : 21 — 30 床 。 下午分 2 组:责 1 : 1 — 15 床,责 2 : 16 — 30 床。
(分组原则上尽量上午管责 1 组的还是责 1 组,这样下午还是会分管自已的病人,只是多加几张另一组的病人,责 2 组也是一样)。
四、人员不足时如何责任到人排班
遇护士配置不够时,人手不足,应当积极争取加人;同时,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排班, 是护士长的基本能力和工作职责;护士长每天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将病人分配给每位护士,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只要每班有 3 个以上人,就要有明确的分工。
(一) 人少,责任护士不能固定的排班原则
确保每天白班上班护士在 3 人以上,不论床位多少,都可以应用责任到人的排班模式(包括上夜班后倒到白班的护士)。 若人员足够,可以固定责任护士,若护士无法固定人上白班或只有 1 ~ 2 个人上白班,如何固定责任护士?
我们医生都是固定拿自己病人的,他们也倒夜班的,但只要上白班,他们依旧负责自己的病人,护士也可以这样,只要上白班就负责自己的那组病人,作到责任护士相对固定就可以了。
(二) 责任护士相对固定、检查也要人性化
责任护士的排班应做到相对固定。 对于检查一定要全部固定责任护士的做法,只适合人员配备充分的医院,检查标准也不应将责任护士完全固定,做为绝对要求,做到相对固定,既这位护士只要上白班就负责自己那组病人就可以了。
(三) 人手不足的前提下,首先应确保病人安全
护理管理者都应该灵活、机动,将现有的护士盘活,把有限的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好,不应过于僵化的管理,检查标准不应僵化、检查人也不能僵化检查标准,否则也培
养不出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同时,不要因护理管理的僵化影响护士的职业自信,阻碍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