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的成因及类型

  摘 要: 热力环流的成因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原理,本文借众多实例分析了热力环流的成因和类型。

  关键词: 热力环流 成因 类型

  

  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Ⅰ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中,热力环流是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并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并熟练运用,对于解决大气运动、气候形成等问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热力环流的成因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由于纬度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出现冷热不均(冷热相对而言,温度较高的地方较热,温度较低的地方相对较冷)。

  由于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明显,在较热的A地附近,空气由于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在浮力的作用下,空气上升(图1甲);由于A处大气由近地面流向高空,对于同一水平面,在近地面A处的空气比相邻地区的空气质点少,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在高空,由于近地面的空气流向高空,使在A地上空的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多,密度大,形成高压。

  对于地面温度相对较冷的B、C两地,空气遇冷,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在重力的作用下,空气下沉(图1乙)。由于空气在竖直方向上由高空流向近地面,对于同一水平面,在近地面,B、C两地的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多,形成高气压;在高空,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少,形成低压。

  

  地面的冷热不均,使空气产生上升和下沉,使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从而形成水平方向的大气运动。

  大气在竖直方向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与水平方向的水平运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热力环流(如图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过程用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二、热力环流隐含的知识点

  

  1.同一竖直面内,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是由于单位面积上空气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力,如图3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A所在的面海拔低,大气稠密,空气柱长(La),单位面积上空气的压力大,气压高;C所在的面海拔高,大气稀薄,空气柱短(Lc),单位面积上空气的压力小,气压低。故在同一竖立面内,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2中将①②③④四处的气压按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④③②①。

  

  2.同一竖直面内,近地面的气压性质与高空相反。

  由热力环流的成因可知,在同一竖直面内,空气质点的上升和下沉,引起了同一水平面空气质点多少的变化。近地面较热,上升的空气质点使近地面比同一水平面相邻地区的空气质点少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相应的,在高空,空气质点就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质点多,形成高压(如图1中A地)。同理,近地面较冷,下沉的空气质点使近地面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相应的,在高空,空气质点就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质点少,形成低压(如图1中B、C地)。故在同一竖直面内,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

  3.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是由热胀冷缩引起的,不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而形成的。

  成因同热力环流的成因所述。

  4.近地面在热力性质的影响下,温度较高的地方形成低气压(热低压),温度较低的地方形成高气压(冷高压)。

  如在图2中的近地面,A处形成低气压(热低压),B和C处形成高气压(冷高压)。

  

  三、热力环流的常见类型

  

  1.城市热岛。

  (1)表现

  在城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高空的风由市区吹向郊区(如图4)。

  (2)形成原因

  由于城市中的下垫面受到人类大规模的改造,在受到相同太阳辐射下,城市升温比周围郊区快;同时,由于城市中人类活动集中,并且频繁,城市中消耗的能源多,排放的废热也多。因此,在近地面,市区的温度比郊区的高,在市区形成低压,在郊区形成高压,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在高空,风则由高空吹向郊区。

  

  (3)影响

  ①有利影响。在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在高空,风由市区吹向郊区。热力环流将市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净化了市区的空气。

  ②不利影响。如果城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过大,虽然城市热力环流减小了污染物的浓度,但仍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污染的范围扩大。同时,如果在城市热力环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有严重的大气污染企业,在热力环流的作用下,会使城市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需建设在城市热力环流的范围之外;城市规模越大,其热力环流的范围也越广,有严重大气污染的企业距离城市也应该越远。

  2.海陆风

  (1)表现

  在一天之中,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而在夜晚则由陆地吹向海洋的现象(如图5)。

  (2)形成原因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一样,海水的比热比陆地的大。白天,海洋和陆地获得相同的太阳辐射,海水的升温幅度较小,温度较低,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弱,在海洋的近洋面形成高压;在陆地上,陆地的比热小,升温快,温度高,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强,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在近地面,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5左图,白天)。

  

  同理,在夜晚,由于海洋和陆地都散失热量,如果失去相等的热量,陆地的降温幅度比海洋大,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在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5右图,夜晚)

  (3)影响

  风在海洋陆地之间运动,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向陆地,使陆地的降水增加,同时也调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的差异,使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减小,使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具有海洋性的特征。

  3.季风

  (1)表现

  在一年之中,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的现象(如图6)。

  (2)形成原因

  与海陆风的成因相似(如图6)。

  (3)影响

  同海陆风。

  (4)分布

  ①东亚。东亚是世界上季风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其处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十分明显,季风也最显著。在该地区,冬季吹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吹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其主要影响中国东部与南部沿海,朝鲜半岛和日本。

  

  ②南亚。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冬季吹东北季风,温和(因纬度低,气流南下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少雨;夏季吹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4.山谷风

  (1)表现

  在一天中,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的现象(如图7)。

  (2)形成原因

  由于山谷的植被一般比山坡良好,同时山谷的水分(如溪水、池塘、河流、地面潮湿等)也往往比山坡多,因此,山谷的比热一般比山坡大。在白天,山坡日照时间一般比山谷长,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山谷多,故山坡增温快,形成低压,而山谷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如图7左图);在夜晚,山坡降温快,形成高压,而山谷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如图7右图)。

  

  总之,热力环流的成因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原理,理解并熟练运用,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天气现象,并对许多天气及气候的相关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摘 要: 热力环流的成因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原理,本文借众多实例分析了热力环流的成因和类型。

  关键词: 热力环流 成因 类型

  

  在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必修Ⅰ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中,热力环流是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并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并熟练运用,对于解决大气运动、气候形成等问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热力环流的成因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由于纬度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地区间出现冷热不均(冷热相对而言,温度较高的地方较热,温度较低的地方相对较冷)。

  由于空气热胀冷缩的性质明显,在较热的A地附近,空气由于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在浮力的作用下,空气上升(图1甲);由于A处大气由近地面流向高空,对于同一水平面,在近地面A处的空气比相邻地区的空气质点少,密度小,形成低气压;而在高空,由于近地面的空气流向高空,使在A地上空的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多,密度大,形成高压。

  对于地面温度相对较冷的B、C两地,空气遇冷,体积收缩,密度增大,在重力的作用下,空气下沉(图1乙)。由于空气在竖直方向上由高空流向近地面,对于同一水平面,在近地面,B、C两地的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多,形成高气压;在高空,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少,形成低压。

  

  地面的冷热不均,使空气产生上升和下沉,使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从而形成水平方向的大气运动。

  大气在竖直方向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与水平方向的水平运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热力环流(如图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过程用可以简单地表示为:

  

  

  二、热力环流隐含的知识点

  

  1.同一竖直面内,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是由于单位面积上空气的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压力,如图3所示,在同一竖直面内,A所在的面海拔低,大气稠密,空气柱长(La),单位面积上空气的压力大,气压高;C所在的面海拔高,大气稀薄,空气柱短(Lc),单位面积上空气的压力小,气压低。故在同一竖立面内,海拔越低,气压越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如图2中将①②③④四处的气压按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④③②①。

  

  2.同一竖直面内,近地面的气压性质与高空相反。

  由热力环流的成因可知,在同一竖直面内,空气质点的上升和下沉,引起了同一水平面空气质点多少的变化。近地面较热,上升的空气质点使近地面比同一水平面相邻地区的空气质点少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相应的,在高空,空气质点就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质点多,形成高压(如图1中A地)。同理,近地面较冷,下沉的空气质点使近地面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质点比相邻地区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相应的,在高空,空气质点就比同一水平面的空气质点少,形成低压(如图1中B、C地)。故在同一竖直面内,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性质相反。

  3.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是由热胀冷缩引起的,不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而形成的。

  成因同热力环流的成因所述。

  4.近地面在热力性质的影响下,温度较高的地方形成低气压(热低压),温度较低的地方形成高气压(冷高压)。

  如在图2中的近地面,A处形成低气压(热低压),B和C处形成高气压(冷高压)。

  

  三、热力环流的常见类型

  

  1.城市热岛。

  (1)表现

  在城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近地面的风由郊区吹向市区,高空的风由市区吹向郊区(如图4)。

  (2)形成原因

  由于城市中的下垫面受到人类大规模的改造,在受到相同太阳辐射下,城市升温比周围郊区快;同时,由于城市中人类活动集中,并且频繁,城市中消耗的能源多,排放的废热也多。因此,在近地面,市区的温度比郊区的高,在市区形成低压,在郊区形成高压,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在高空,风则由高空吹向郊区。

  

  (3)影响

  ①有利影响。在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在高空,风由市区吹向郊区。热力环流将市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净化了市区的空气。

  ②不利影响。如果城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浓度过大,虽然城市热力环流减小了污染物的浓度,但仍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使污染的范围扩大。同时,如果在城市热力环流的影响范围之内有严重的大气污染企业,在热力环流的作用下,会使城市的大气污染更加严重。因此,有大气污染的企业需建设在城市热力环流的范围之外;城市规模越大,其热力环流的范围也越广,有严重大气污染的企业距离城市也应该越远。

  2.海陆风

  (1)表现

  在一天之中,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而在夜晚则由陆地吹向海洋的现象(如图5)。

  (2)形成原因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不一样,海水的比热比陆地的大。白天,海洋和陆地获得相同的太阳辐射,海水的升温幅度较小,温度较低,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弱,在海洋的近洋面形成高压;在陆地上,陆地的比热小,升温快,温度高,对大气的加热作用强,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在近地面,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5左图,白天)。

  

  同理,在夜晚,由于海洋和陆地都散失热量,如果失去相等的热量,陆地的降温幅度比海洋大,陆地上形成高压,海洋上形成低压,在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5右图,夜晚)

  (3)影响

  风在海洋陆地之间运动,将海洋上空的水汽输向陆地,使陆地的降水增加,同时也调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的差异,使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温差减小,使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具有海洋性的特征。

  3.季风

  (1)表现

  在一年之中,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的现象(如图6)。

  (2)形成原因

  与海陆风的成因相似(如图6)。

  (3)影响

  同海陆风。

  (4)分布

  ①东亚。东亚是世界上季风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其处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十分明显,季风也最显著。在该地区,冬季吹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夏季吹东南季风,高温多雨。其主要影响中国东部与南部沿海,朝鲜半岛和日本。

  

  ②南亚。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中国西南地区,该地区冬季吹东北季风,温和(因纬度低,气流南下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少雨;夏季吹西南季风,高温多雨。

  4.山谷风

  (1)表现

  在一天中,白天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的现象(如图7)。

  (2)形成原因

  由于山谷的植被一般比山坡良好,同时山谷的水分(如溪水、池塘、河流、地面潮湿等)也往往比山坡多,因此,山谷的比热一般比山坡大。在白天,山坡日照时间一般比山谷长,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山谷多,故山坡增温快,形成低压,而山谷形成高压,近地面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如图7左图);在夜晚,山坡降温快,形成高压,而山谷形成低压,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如图7右图)。

  

  总之,热力环流的成因是高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地理原理,理解并熟练运用,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天气现象,并对许多天气及气候的相关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相关文章

  • 高中地理2.2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从容说课 主要内容包括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教学中应强调三个方面:①气压带和风 ...查看


  • 高一地理学案气压带和风带
  • 高一地理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 [目标定位] 1.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2.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掌握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掌握东亚与南亚季风的形成特点及其差别.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查看


  • 高三地理大气运动与全球性大气环流
  • 第二单元 大气 第2讲 大气运动与全球性大气环流 [导学提示] 内容精析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方法指导 (1)复习本课内容要善于抓关键点.第一步:运用教材"冷热不 ...查看


  •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
  •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一.本周主要知识结构 二.重难点讲解 (一)三圈环流的理解 三圈环流的理解要注意:①由简单的热力环流入手,明确赤道地区气流上升,两极地区气流下沉:②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来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③利用下图边 ...查看


  • 2015大气运动专题
  • 专题 5 一.核心考点归纳 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 1.局部大气运动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常见天气系统.不同地区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及其影响: 3.高低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应的天气特点,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 二.方法规律总结 专题网络构 ...查看


  • 全球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表格)
  • 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1.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C 两地夏季大气环流形势有何不同? (2)冬季,D 地的气候深受何大气活动中心的影响? (3)在B 点标上该地冬季盛行风的风向. (4)在E 点上标出该地夏半年盛行风 ...查看


  • "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设计
  • 2.3大气的运动--"热力环流"教学设计 1导入: 2讲解 [课 题]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 ...查看


  • 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说课稿
  • 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气压带和风带>[板书题目],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我的授课理念和思路. 一.说教材 1.1地 ...查看


  • 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一.考试内容分析: 1. 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 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会举例:恒星等:还有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河外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