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教学设计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勐养中学哏学宏
一、 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本框由两目构成:第一目“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第二目“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分析:本框主要说明应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以此来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第一目自然承接上一框关于制度正义性的讨论,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一是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对正义制度的维护。二是对于非正义行为,我们不应采取消极的态度。第二目主要分四个层次阐述了这一命题: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的人,如何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一筐侧重于解决本课教学目标中关于正义的“情”和“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明确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了解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
3、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4、理解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及如何去做有正义感的人?
三、学情分析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部分学生为了个人利益或由于散漫等原因,会违反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获得利益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PPT辅助
五、板书设计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
(二)、做有正义感的人
1、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
2、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导入新课:
PPT展示材料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在一个瓶颈很小的瓶子中放了几个小球,要求几个被试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从瓶子中各自抽出自己的球。实验开始时,几名被试者都想争先抽出自己的球,结果球都卡在瓶颈,谁也抽不出来。后来,一个被试者
对其他被试者耳语了一番,结果很快从瓶子中各自抽出了球。
思考问题: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生:略
师评解:原来,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有序的抽出了自己的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和秩序能够维系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目标呈现
1、明确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了解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
3、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4、理解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及如何去做有正义感的人?
自主学习 P112-115 (小组合作)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
5、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点拨启发 ( 师生合作 )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P112
提示: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PPT展示图片
生:略
师提示: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P112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
生:略
师提示: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4、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P113
生:略
师提示:这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学生阅读教材P112,思考并回答:
(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
(2)小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3)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PPT辅助
(4)如果小孙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生:略
师评解:(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 综合考评作为一项规则,我们必须遵守,以此来维护正义
(2)小敏得到保送名额是一种特权行为,是不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3)面对非正义行为,小赵选择了消极态度。这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4)小孙的行为虽然可能没有结果,但他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了积极态度,他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因为他是在以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来维护正义,这会遏制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保护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PPT展示(相关链接113页)
生活启迪:对待非正义不应采取消极态度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P114第一自然段
生:略
师提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之情,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行为,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5、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为什么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生:略
师提示:(1)、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2)、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因此,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15
生:略
师评解: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当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作为未成年,我们应该: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略
师总结: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
5、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课堂练习
一、分析下列情境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1)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
(2)一个高大的男生正在对一个瘦小的同学拳。
(3)个别同学在考试中作弊。
(4)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决死刑
二、选择(单项)
1、下列行为是非正义行为的是( )。
A.有人被欺负了,有人出来斥责欺人者
B.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有人写检举信
C.某公司老板克扣工人的工资不发
D.一个人在挨打,另一个人制止打人的行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义和正义制度允许特权的存在 B.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
C.维护正义就是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D.每个人都应从小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
3、有位年轻人在外资企业当经理,被炒了“鱿鱼”,因为他试图漏缴个人所得税。公司的外籍老板说:“在我们国家,偷税和偷东西是一样的。如果某人有偷税的记录,他在法庭上都没有资格当证人。”可见( )。
①每个人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②正义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 ③正确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维护正义 ④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第十课 我们维护正义-- 教学设计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勐养中学哏学宏
一、 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本框由两目构成:第一目“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第二目“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分析:本框主要说明应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以此来维护正义,做有正义感的人。第一目自然承接上一框关于制度正义性的讨论,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一是自觉维护正义,就要遵守正义的制度,,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对正义制度的维护。二是对于非正义行为,我们不应采取消极的态度。第二目主要分四个层次阐述了这一命题: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的人,如何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一筐侧重于解决本课教学目标中关于正义的“情”和“行”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明确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了解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
3、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4、理解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及如何去做有正义感的人?
三、学情分析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部分学生为了个人利益或由于散漫等原因,会违反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获得利益的行为。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PPT辅助
五、板书设计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一)、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
(二)、做有正义感的人
1、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
2、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3、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框 自觉维护正义
导入新课:
PPT展示材料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在一个瓶颈很小的瓶子中放了几个小球,要求几个被试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从瓶子中各自抽出自己的球。实验开始时,几名被试者都想争先抽出自己的球,结果球都卡在瓶颈,谁也抽不出来。后来,一个被试者
对其他被试者耳语了一番,结果很快从瓶子中各自抽出了球。
思考问题: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生:略
师评解:原来,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有序的抽出了自己的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和秩序能够维系公共生活,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目标呈现
1、明确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了解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
3、理解正义感的具体内容
4、理解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及如何去做有正义感的人?
自主学习 P112-115 (小组合作)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
5、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点拨启发 ( 师生合作 )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P112
提示: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PPT展示图片
生:略
师提示: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P112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
生:略
师提示: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4、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P113
生:略
师提示:这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学生阅读教材P112,思考并回答:
(1)保送为什么要通过综合考评的方式来确定人选?
(2)小敏得到保送名额会带来什么影响?
(3)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PPT辅助
(4)如果小孙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
生:略
师评解:(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规则和程序反对歧视,不允许特权。 综合考评作为一项规则,我们必须遵守,以此来维护正义
(2)小敏得到保送名额是一种特权行为,是不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权利和机会,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3)面对非正义行为,小赵选择了消极态度。这无疑会助长非正义行为的扩散,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某一个人的利益。
(4)小孙的行为虽然可能没有结果,但他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了积极态度,他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因为他是在以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来维护正义,这会遏制非正义行为的扩散,保护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PPT展示(相关链接113页)
生活启迪:对待非正义不应采取消极态度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P114第一自然段
生:略
师提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之情,乐于把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而面对非正义行为,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5、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为什么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生:略
师提示:(1)、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2)、有正义感、为人正直,这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德。
因此,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15
生:略
师评解:当非正义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时: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当看到非正义行为发生在他人身上时:能够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作为未成年,我们应该:有见义勇为的精神,又要做到见义巧为,要尽量在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略
师总结:
1、为什么要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我们要怎样维护正义?
3、非正义行为的危害及对非正义行为采取消极态度产生的后果?
4、正义感的具体内容?(正义感是怎样的感受?)
5、社会为什么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课堂练习
一、分析下列情境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1)在公交车上,小偷的手伸向一个乘客的钱包,旁边有人高喊“抓小偷”。
(2)一个高大的男生正在对一个瘦小的同学拳。
(3)个别同学在考试中作弊。
(4)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判决死刑
二、选择(单项)
1、下列行为是非正义行为的是( )。
A.有人被欺负了,有人出来斥责欺人者
B.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有人写检举信
C.某公司老板克扣工人的工资不发
D.一个人在挨打,另一个人制止打人的行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义和正义制度允许特权的存在 B.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
C.维护正义就是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D.每个人都应从小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
3、有位年轻人在外资企业当经理,被炒了“鱿鱼”,因为他试图漏缴个人所得税。公司的外籍老板说:“在我们国家,偷税和偷东西是一样的。如果某人有偷税的记录,他在法庭上都没有资格当证人。”可见( )。
①每个人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 ②正义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 ③正确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才能自觉维护正义 ④追求利益是人的天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