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协助政府和企业分流安置下岗职工的经验

作者:中国纺织工会

中国劳动科学 1996年01期

  近几年来,纺织行业由于压缩总量、调整结构和深化企业改革,以及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停产、半停产,造成大约相当职工总数20%左右的职工下岗待业。今年3月至5月,我们到部分省市和企业就下岗职工分流安置情况和工会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各级纺织工会在协助政府和企业安置下岗职工中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碰到矛盾的复杂程度都是以前没有过的。但是,广大工会干部坚决地贯彻实施《劳动法》,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放在维权工作的首位,克服许多困难,尽心尽力安置下岗职工,表现出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使纺织工业的改革和调整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现将主要经验和做法综合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源头”参与。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和本企业改革调整的方案和思路,下岗职工分流安置的渠道和政策措施,在生活、择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向政府、纺织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出政策性建议。如江苏省产业工会去年对全省纺织系统下岗职工的安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安置工作的有关建议,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为省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依据。各级纺织工会在参加改革调整领导小组、党委会、党政工联席会,研究制定改革调整方案时,主动汇报调查研究的情况,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就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生活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充分酝酿讨论,认真审议方案并监督方案实施。

  二、教育职工支持改革调整,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通过组织学习,开展大讨论和细致地思想工作,使职工增强改革意识、调整意识和市场意识,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依赖国家和企业的就业观念。辽阳纺织厂工会对职工中存在的“宁愿拿最低的生活费,也不愿分流转岗”,“一次择业定终身”,“生是厂里人,死是厂里鬼”等陈旧择业观念,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一场“更新观念、进入市场、振兴辽纺”的大讨论。围绕着企业的一系列经营决策,召开职代会,发动工会专兼职干部深入到车间、班组,讲国情、厂情,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载体进行宣传。经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大部分职工不仅转变了观念,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些职工讲:通过大讨论,我们认识到,厂领导制定的企业跟着市场经济转的策略是对的,谁不适应市场经济,谁就会被淘汰,谁就将会没有饭吃,没有市场意识的工人不能算个好工人。

  三、协助企业扭亏增盈,打好安置工作主动仗。企业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是形成职工下岗的主要原因之一。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扭亏增盈是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的根本途径。上海晨光服装厂长期亏损,上海市纺织工会和服装公司工会在党政支持下直接进行帮扶,精主业,兴三产,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不仅使工厂恢复了生产,而且还清了93万元债务,400多名下岗职工全部重新上岗。

  四、实施“技能解困”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在劳动部门和企业党政支持下,采取自办、联办、协办等各种形式,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天津市纺织工会成立了“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心”,很多企业工会开办了技能培训班,如机电一体化、会计取证、经纪人、计算机操作、制冷技术、制鞋工艺、服装剪裁等等,仅去年就培训了约2000人,使下岗职工在免费和基本免费的技能培训中,增强再就业的能力,增加再就业的机会。常州灯芯绒总厂400名职工下岗, 市劳动局拨款9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培训,企业对其中的150名工人,进行了三个月的培训后,安置在与外单位合办的印染一分厂工作,对其余下岗职工还将继续培训。

  五、充分发挥工会企事业功能,吸纳下岗职工。一是直接通过办三产或企业实体吸纳下岗职工。如徐州第二毛纺织厂工会,充分利用本厂地理位置的优势,工会主席挂帅,在企业党政和上级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从蒸馒头、开小店起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发展为全市最大的布匹市场,年成交额达1.4亿元,不但全部安置了本企业下岗职工, 还安置了上千名其他单位的下岗职工;二是充分发挥工会技协的优势,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工会实力。如上海某钢丝针布厂职工技协,开发了人造毛皮道夫针布,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新技术产品开发以后创收近千万元,客户扩大到200多家。职工技协将这一产品主动地、 毫无保留地转让给行政,支持了企业的发展,维持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职工正常工作。

  六、开展“牵线搭桥”活动,为下岗职工搞好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服务。密切与地方劳动部门、总工会、妇联等有关单位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积极开展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免费(或低收费)为下岗职工服务,有的还专门开办了面向纺织女工的劳务市场。上海市纺织工会编印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指南》,发给每个下岗职工“人手一册”。而且在免费提供职业介绍中,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免费服务;坚持大龄优先、女职工优先;坚持劳模优先、先进优先;坚持合法和利益的原则。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帮助应聘职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劳动标准和劳动报酬等方面指导职工签订好合同。

  七、为职工分忧解难,“有困难找工会”。积极组织实施“送温暖工程”,在分流、生活和医疗等方面努力为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分忧解难。武汉市纺织工会去年组织工会专兼职干部上千人筹集慰问金13万元,走访慰问特困职工、先模人物、离退休人员、危重病号1.6万人次; 同时层层建立特困职工档案,进行跟踪关怀,定期上门服务。辽阳纺织厂工会在党政支持下提出“有困难找工会”,对部分生活困难职工筹集4 万元资金进行救济;针对部分分流职工胜任不了新工作的问题,找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重新为18名职工安排了较合适的工作;针对职工医疗费报销难的问题,建议工厂拿出20万元予以解决。

作者:中国纺织工会

中国劳动科学 1996年01期

  近几年来,纺织行业由于压缩总量、调整结构和深化企业改革,以及部分企业经营发生困难,停产、半停产,造成大约相当职工总数20%左右的职工下岗待业。今年3月至5月,我们到部分省市和企业就下岗职工分流安置情况和工会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到各级纺织工会在协助政府和企业安置下岗职工中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碰到矛盾的复杂程度都是以前没有过的。但是,广大工会干部坚决地贯彻实施《劳动法》,把依法维护职工的劳动就业权放在维权工作的首位,克服许多困难,尽心尽力安置下岗职工,表现出工会组织对职工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使纺织工业的改革和调整有一个稳定的环境。现将主要经验和做法综合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查研究,坚持“源头”参与。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和本企业改革调整的方案和思路,下岗职工分流安置的渠道和政策措施,在生活、择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向政府、纺织工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出政策性建议。如江苏省产业工会去年对全省纺织系统下岗职工的安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提出了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积极稳妥地做好下岗职工安置工作的有关建议,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为省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依据。各级纺织工会在参加改革调整领导小组、党委会、党政工联席会,研究制定改革调整方案时,主动汇报调查研究的情况,真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就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生活保障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充分发挥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充分酝酿讨论,认真审议方案并监督方案实施。

  二、教育职工支持改革调整,引导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通过组织学习,开展大讨论和细致地思想工作,使职工增强改革意识、调整意识和市场意识,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依赖国家和企业的就业观念。辽阳纺织厂工会对职工中存在的“宁愿拿最低的生活费,也不愿分流转岗”,“一次择业定终身”,“生是厂里人,死是厂里鬼”等陈旧择业观念,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一场“更新观念、进入市场、振兴辽纺”的大讨论。围绕着企业的一系列经营决策,召开职代会,发动工会专兼职干部深入到车间、班组,讲国情、厂情,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载体进行宣传。经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大部分职工不仅转变了观念,而且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一些职工讲:通过大讨论,我们认识到,厂领导制定的企业跟着市场经济转的策略是对的,谁不适应市场经济,谁就会被淘汰,谁就将会没有饭吃,没有市场意识的工人不能算个好工人。

  三、协助企业扭亏增盈,打好安置工作主动仗。企业长期亏损、停产、半停产是形成职工下岗的主要原因之一。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扭亏增盈是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的根本途径。上海晨光服装厂长期亏损,上海市纺织工会和服装公司工会在党政支持下直接进行帮扶,精主业,兴三产,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不仅使工厂恢复了生产,而且还清了93万元债务,400多名下岗职工全部重新上岗。

  四、实施“技能解困”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在劳动部门和企业党政支持下,采取自办、联办、协办等各种形式,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天津市纺织工会成立了“职工再就业培训中心”,很多企业工会开办了技能培训班,如机电一体化、会计取证、经纪人、计算机操作、制冷技术、制鞋工艺、服装剪裁等等,仅去年就培训了约2000人,使下岗职工在免费和基本免费的技能培训中,增强再就业的能力,增加再就业的机会。常州灯芯绒总厂400名职工下岗, 市劳动局拨款9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培训,企业对其中的150名工人,进行了三个月的培训后,安置在与外单位合办的印染一分厂工作,对其余下岗职工还将继续培训。

  五、充分发挥工会企事业功能,吸纳下岗职工。一是直接通过办三产或企业实体吸纳下岗职工。如徐州第二毛纺织厂工会,充分利用本厂地理位置的优势,工会主席挂帅,在企业党政和上级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从蒸馒头、开小店起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发展为全市最大的布匹市场,年成交额达1.4亿元,不但全部安置了本企业下岗职工, 还安置了上千名其他单位的下岗职工;二是充分发挥工会技协的优势,提高企业活力,增强工会实力。如上海某钢丝针布厂职工技协,开发了人造毛皮道夫针布,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新技术产品开发以后创收近千万元,客户扩大到200多家。职工技协将这一产品主动地、 毫无保留地转让给行政,支持了企业的发展,维持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和职工正常工作。

  六、开展“牵线搭桥”活动,为下岗职工搞好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服务。密切与地方劳动部门、总工会、妇联等有关单位联系,广泛收集用工信息,积极开展就业咨询和职业介绍,免费(或低收费)为下岗职工服务,有的还专门开办了面向纺织女工的劳务市场。上海市纺织工会编印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指南》,发给每个下岗职工“人手一册”。而且在免费提供职业介绍中,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免费服务;坚持大龄优先、女职工优先;坚持劳模优先、先进优先;坚持合法和利益的原则。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帮助应聘职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劳动标准和劳动报酬等方面指导职工签订好合同。

  七、为职工分忧解难,“有困难找工会”。积极组织实施“送温暖工程”,在分流、生活和医疗等方面努力为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分忧解难。武汉市纺织工会去年组织工会专兼职干部上千人筹集慰问金13万元,走访慰问特困职工、先模人物、离退休人员、危重病号1.6万人次; 同时层层建立特困职工档案,进行跟踪关怀,定期上门服务。辽阳纺织厂工会在党政支持下提出“有困难找工会”,对部分生活困难职工筹集4 万元资金进行救济;针对部分分流职工胜任不了新工作的问题,找有关部门沟通、协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重新为18名职工安排了较合适的工作;针对职工医疗费报销难的问题,建议工厂拿出20万元予以解决。


相关文章

  • [法律法规]关于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关政策的通知
  • [阅读全文]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1998]10号)精神,确保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的实现,切实做好国有企业 ...查看


  •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工会
  • 作者:成海 中华英才 2000年04期 沿着宽阔亮丽的长安大街西行,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落中,有一座建于50年代的办公大楼,毛泽东主席亲笔提写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金字匾额,铭刻着老一辈革命家对全国工人组织的关爱.至 ...查看


  • 湖北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
  • 湖北公务员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3) 2010-02-24 湖北公务员网 [字体: ]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查看


  • 关于我市林业体制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 关于我市林业体制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林业体制改革工作,确保我市林业体制改革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刘法奎同志的带领下,于3月17日至20日, ...查看


  •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改组职工劳动关系处理工作的通知
  • 省人民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改组职工安置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鄂政发[2000]66号)下发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省政府通知精神,在国有企业改革中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安置分流职工,依法处理职工劳动关系,有力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 ...查看


  • 企业单位离岗退养有什么法律规定?
  • <劳动部关于严格掌握企业职工退休条件的通知>劳险字[1988]3号 据了解,目前有些地区对接近退休年龄的老职工,给予晋升工资安排提前退休.我们认为,这种采取提前退休,把退侨费用提前转给社会保险机构负担的办法是不妥当的.为此,特作 ...查看


  • 去产能安置180万职工,光发1000亿资金还不够
  • 第3534期 2016-05-23 李敏 哆啦A敏 1659 导语煤炭.钢铁行业早已打响了去产能之战,各地纷纷表决心下了"军令状",但是,一面给企业"做减法",一面还得稳就业,后者极其重要,也让地方政 ...查看


  •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 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文件即将出台!
  • 引言  8日下午,围绕"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工作,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题,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办理协商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三楼会议厅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与提出提案的有关民主党派中央.全国政协 ...查看


  • 北回归线上绽新花
  • 一.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蒿 枝 普洱市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最大的茶产区之一:这里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森林密布,群山起伏,大江横流,气候炎热,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 1949年末,普洱市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