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标点符号复习
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__
一、复习目标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
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二、复习重难点:学会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病修改
三、导练
1、下列标点没有错误的是( )
A .“你快一点儿!”他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B .学校领导讨论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C .你在问我想什么?其实我也没想别的,我只是在想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
D .安徒生1805—1875年,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作用之一。
2、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民族英雄。
B .我不知道这条路能否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尽管我的家庭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
D .我最喜欢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这句诗写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
3、选出标点符号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B .北京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C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三、导疑
四、导研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
2、问号(?)
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2点。
(a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 )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 十之七、八
2: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a )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b )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c )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d )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e )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f )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三、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间隔号(. )、书名号(《》)
1、引号 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a )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
(b )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表示突出、强调)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使用引号,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a )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b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例:那天晚上,我刚走到胡洞口,就听到“啊呀!”一声。
(c )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例: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说的,你们走了,就像是吃饭时缺少了盐;有的说,要是背得动,妈妈要把你们背着送过鸭绿江。
2、破折号用法: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1)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2)表示 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3)表示说话中断。
例:“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
(4)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5)副标题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6)表示事项的列举。这种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献。
(7)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8)注释后,说明注释者。
例:„„如格林(英国新康德学派和新里格尔的创始者——译者)给他的影响更大了。 此外,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3、括号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 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
批评、订正错误等。
4、省略号用法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2)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
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余声未尽,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5、书名号
五、方法点拨 口诀复习法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六、示例精析
例1、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
B .哪里有困难,学雷锋小组就出现在哪里。
C .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还是它们写的是“天书”?
D .白天,战士们坚守自己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进行无情的攻击。
例2:对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她每天吃的是“包子饭”——用席草编成的草包蒸的饭。(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引号表示否定的含义)
C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D .用盐民自己的话说,是“早出门框碰头顶,晚最头顶矮三寸”。(引号表强调突出)
七、导练:
中考标点符号复习
班别: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__
一、复习目标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性质和作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考查方式有:
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 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
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 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
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二、复习重难点:学会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病修改
三、导练
1、下列标点没有错误的是( )
A .“你快一点儿!”他急切地说,“我还有事呢。”
B .学校领导讨论要不要采取措施保护学生的视力?
C .你在问我想什么?其实我也没想别的,我只是在想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来?
D .安徒生1805—1875年,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是他的作用之一。
2、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岳飞、文天祥、邓世昌„„等无数民族英雄。
B .我不知道这条路能否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 .“尽管我的家庭很富有,但我们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比尔·盖茨说。
D .我最喜欢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因为这句诗写出了人们的共同心愿。
3、选出标点符号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B .北京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C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D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三、导疑
四、导研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用的点号有七种,标号有九种,共十六种。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的语气。按照使用的不同位置,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两种。
一、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
1、句号(。)
2、问号(?)
选择问句只在句末用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要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例: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不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 不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
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请你们说话小声一点好不好?
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了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谁都不知道他是谁。
3、叹号(!)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1、顿号 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2点。
(a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b )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三„„九)连用,表示概数时不用顿号。如果是数字省略语,就要用顿号。
例:三、四米 十之七、八
2:分号 分号和逗号都可以用于复句内部的分句之间,不同之处在于分号常常用在并列分句之间。它表示的停顿大于逗号。
例: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例: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例: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冒号 冒号的基本用处是提示下文和总括上文。它表示较大的停顿。
提示下文:
(a )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下边,有引起收信人、听众注意的意思。
(b )有在“某某说”后面,表示后面是引用的话。
(c )用在提示性的话的末尾,表示后边有话要说。
例: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
例: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d )用在总提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者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e )表示后面是补充说明或解释性的话。
例: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f )用在强调动词后面的宾语,提起读者注意。冒号前的动词常用的有:“想”“说”“问”“是”“记住”“认为”“证明”“宣布”“指出”等,宾语往往较长或复杂。例: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例:事实证明:你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
总括上文:
在分项或从几个方面说了以后,用冒号表示后面还有一句总括的话。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三、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 )、连接号(-)、间隔号(. )、书名号(《》)
1、引号 引号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a )表示话在引号里的话是实际那样说的(或者想说的),或者是引用来的。
例: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
(b )表示放在引号里的话是有特殊意味的,如意义突出的,不照字面理解而别有含义的,作者不同意或者怀疑这种说法的,以及讽刺、反语等。
例:母亲是个“平凡”的人。(表示突出、强调)
例:白日的亮光把犯罪者的“成绩”完全暴露出来了。(反语)
此外需要指出的词语以及专名、术语、成语之类有时候也用引号。
例: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例:好就好在它点出了南郭先生的要害,在于一个“充”字。
使用引号,有三点需要特别注意:
(a )用引号的话里还有需要引用的话,外边一层用双引号,里边一层用单引号。
(b )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点标点。但是,引用的话末了的标点如果是问号或叹号,那么,即使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一般也要予以保留。
例:贾岛诗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例:他把“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个回?”两句反复吟诵了好几遍。
例:那天晚上,我刚走到胡洞口,就听到“啊呀!”一声。
(c )只说出别人的话的意思,不照原样引用,叫做转述。转述的话不用引号。例:有的说,你们走了,就像我掉了一扇膀子;有说的,你们走了,就像是吃饭时缺少了盐;有的说,要是背得动,妈妈要把你们背着送过鸭绿江。
2、破折号用法:破折号是标号中的重点。它有多种用途,主要有下边两种。
(1)表示它后边是解释或补充说明的话。
例: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
例: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2)表示 后面是跳跃或转折的话。
例:“好香的菜,——听到了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子的对面说。(3)表示说话中断。
例:“你——”老张看了看我,亲切地说,“未来属于你们,你们青年人一定要刻苦学习,力争成为本行的专家。”
(4)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
(5)副标题的前后,或只用在前面。
例: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6)表示事项的列举。这种用法多用于文件和科技文献。
(7)引文后面注明出处。
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8)注释后,说明注释者。
例:„„如格林(英国新康德学派和新里格尔的创始者——译者)给他的影响更大了。 此外,破折号有时也可用于总括前文。
例:革命和革命战争是进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这种说法才是完全正确的。
3、括号 括号主要表示括起来的话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前边的词语或句子。这种注释或补充说明面比较宽,可以 解释语义,注明时间,也可以交代引出处,列举具体内容,还可以讽刺、
批评、订正错误等。
4、省略号用法
(1)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所省略,表示重复的或者类似的语气的省略,还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
(2)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说话空隙,或者说话断续、沉默不语等。
例;原来如此!„„
省略号相当于“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省略号和破折号都可表示语言的中断,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省略号表示余声未尽,破折号表示戛然而止。
5、书名号
五、方法点拨 口诀复习法
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六、示例精析
例1、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先生看了我的诗,并没有批语诗的好坏,只是淡淡地笑道:“标榜”!
B .哪里有困难,学雷锋小组就出现在哪里。
C .是我已老得成了“文盲”?还是它们写的是“天书”?
D .白天,战士们坚守自己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进行无情的攻击。
例2:对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 .她每天吃的是“包子饭”——用席草编成的草包蒸的饭。(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B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引号表示否定的含义)
C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肉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D .用盐民自己的话说,是“早出门框碰头顶,晚最头顶矮三寸”。(引号表强调突出)
七、导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