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系列:
今天我在想我们的城市之所以能够容纳如此多的人正是因为有楼房的存在.国外解决停车的办法有也是通过立体的停车场来解决.
发现很多人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在我所在的城市深圳以及广州观察到--后补)观察到:绝大部分的立交桥是用来解决“十字路口”问题的,即两条相交的行车道用高架桥的出入口可以做到无需红绿灯就完成了从一条道路到另一条道路。比如下面的图片
的确我也看到有一些与目前道路在垂直空间平行的立交但也是为了解决十字路口问题的衍生(比如你需要换车道就走立交,不然就走桥下)而如果想要更大的提供车流量,往往是用拆迁,拓阔车道来完成扩容
而题主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在直线车道上,设置完全平行于路面的高架桥,甚至是两层和三层的高架桥如果车子更多可一更多层次。用于解决道路在地面空间不足无法扩容的问题。
补充:为了不至于使问题变成一个晒路题,请大家着重于为什么这种建设方式较少且没有成为主流?
(当然十分感谢那些提出上海及成都二环有许多这样的道路的知友)
7 条评论 分享
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10 个回答
知乎用户 城市规划最后或折叠的答案一般是对的
8 人赞同
题主你还要学习一个,多看看街景。
发布于 2015-05-24 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匿名用户
3 人赞同
看了一下题主是在深圳,很巧啊我也在深圳~~
非道路交通专业,以下仅为猜测。
我揣摩了一下题主的问题,大概是想问如果主干线都是上下两层的道路设置,是不是一方面增加了道路单位时间通过量,一方面又不用拓宽地面道路,真是一举两得呢。
深圳的立交桥确实基本上是解决十字路口的,毕竟“立交”的意思是“立体交叉”。。。?
然后我想了一下,这件事情题主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上海看看,上海确实有蛮多类似方式建设的高架桥,但是有一个问题(并不是是指“解决问题的毛病“,而是指”不尽人意的地方”)。高架桥下面的支撑结构其实蛮占地方的。。。而且这些柱子是应当与允许车辆通行的路面适当隔离的,否则万一哪天半夜一个疲劳驾驶的超载货车司机不小心撞上去,搞不好桥就OTZ了。
然后我个人在上海厮混的时候从这种高架桥下面过马路的时候体验并不太好,因为路面汇车方式太复杂了,过个马路得等三个人行绿灯。
另外高架桥需要匝道与地面连通,匝道受制于车速控制和转弯半径限制,会占很大的地方(题图中那几个大圆),匝道和主路直接的地面也不能用做建设基本上只能绿化,实际上并没有节省很多空间。。。吧?
同时,增加匝道以后就增加了汇车点,汇车点相对容易出事故并且车速一定会降低= =
最后一个,如果题主想问的是深南大道的话,深南大道某种意义上是作为景观样板路建设的,也算是城市名片吧,如果上面有高架桥的话景观破坏太严重的。你看现在网上关于深圳美图,可能一半都是在深南大道中间拍市民中心、景田片区、地王片区,如果上面加一条高架,这些照片都不复存在了。
确实我也觉得“景观样板”啥的感觉好政绩工程什么的,但是天气好的时候在深南大道上开车确实心情不错,尤其在华侨城段。
所以,我想深南大道的景观收益,大概还是大过增加高架桥对车辆通行速度的收益吧。
诚然没钱也确实是个问题。。。
发布于 2015-05-25 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王若枫 这个人是虚拟的
1 人赞同
你认为高架公路不算立体的平行道路吗?
发布于 2015-05-24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shen cm
2 人赞同
题主知道什么是高架快速路吗?还是多旅行,或者多看看街景吧。
这种道路是非常主流的,上海、广州、苏州、杭州、无锡、常州等等城市都大量采用。没有使用的地方一般是景观或者成本考量。
编辑于 2015-05-30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陈坦 三观修复中
2 人赞同
别的地方不知道,题主应该没有去过石家庄。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冶秋 城市规划师
2 人赞同
题主问的问题必须拆解来答。
其一,大城市(百万以上人口)的交通拥堵问题。题主实指机动车(汽车)的拥堵。大城市的机动车拥堵是汽车时代以来的顽疾。以西方发达国家百余年来的实践看,路车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有路就有车,路多车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机动车拥堵,症结不在路,在如何控制机动车使用量。因此,更多更理性的大城市(或超大城市)选择用公共交通(包括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解决市民的日常出行,而不是努力修路,间接鼓励市民驾车出行。
其二,多层高架的设想,实际上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试想从二层以上的上层高架路要下到地面,要处理与其下各层高架及地面的各种交通交织问题,情况极其复杂,只会引起交通的更为混乱。
发布于 2015-05-25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曾经是曾帅 略懂物流供应链的铁路工程师
1 人赞同
成都二环路二楼没有红绿灯,随便开……楼主去旅行吧,外面很大。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我是我的哥 一直在努力路上的青年
1 人赞同
看看北京东四环百子湾桥那段还有京承高速以东新通车的黄楼路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
设置完全平行于路面的高架桥,甚至是两层和三层的高架桥如果车子更多可一更多层次。用于解决道路在地面空间不足无法扩容的问题。
1.你要知道造桥很贵的,养护成本也比地面路高出不少
2.出入口会堵成屎的
3.性价比低
至于北京高架桥还不少呢,比如阜石路,通惠河北路,京新高速,以及三四五环部分高架路段
编辑于 2015-05-25 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匿名用户
上海表示不服…………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写回答…
我要回答
脑洞大开系列:
今天我在想我们的城市之所以能够容纳如此多的人正是因为有楼房的存在.国外解决停车的办法有也是通过立体的停车场来解决.
发现很多人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在我所在的城市深圳以及广州观察到--后补)观察到:绝大部分的立交桥是用来解决“十字路口”问题的,即两条相交的行车道用高架桥的出入口可以做到无需红绿灯就完成了从一条道路到另一条道路。比如下面的图片
的确我也看到有一些与目前道路在垂直空间平行的立交但也是为了解决十字路口问题的衍生(比如你需要换车道就走立交,不然就走桥下)而如果想要更大的提供车流量,往往是用拆迁,拓阔车道来完成扩容
而题主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在直线车道上,设置完全平行于路面的高架桥,甚至是两层和三层的高架桥如果车子更多可一更多层次。用于解决道路在地面空间不足无法扩容的问题。
补充:为了不至于使问题变成一个晒路题,请大家着重于为什么这种建设方式较少且没有成为主流?
(当然十分感谢那些提出上海及成都二环有许多这样的道路的知友)
7 条评论 分享
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10 个回答
知乎用户 城市规划最后或折叠的答案一般是对的
8 人赞同
题主你还要学习一个,多看看街景。
发布于 2015-05-24 8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匿名用户
3 人赞同
看了一下题主是在深圳,很巧啊我也在深圳~~
非道路交通专业,以下仅为猜测。
我揣摩了一下题主的问题,大概是想问如果主干线都是上下两层的道路设置,是不是一方面增加了道路单位时间通过量,一方面又不用拓宽地面道路,真是一举两得呢。
深圳的立交桥确实基本上是解决十字路口的,毕竟“立交”的意思是“立体交叉”。。。?
然后我想了一下,这件事情题主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去上海看看,上海确实有蛮多类似方式建设的高架桥,但是有一个问题(并不是是指“解决问题的毛病“,而是指”不尽人意的地方”)。高架桥下面的支撑结构其实蛮占地方的。。。而且这些柱子是应当与允许车辆通行的路面适当隔离的,否则万一哪天半夜一个疲劳驾驶的超载货车司机不小心撞上去,搞不好桥就OTZ了。
然后我个人在上海厮混的时候从这种高架桥下面过马路的时候体验并不太好,因为路面汇车方式太复杂了,过个马路得等三个人行绿灯。
另外高架桥需要匝道与地面连通,匝道受制于车速控制和转弯半径限制,会占很大的地方(题图中那几个大圆),匝道和主路直接的地面也不能用做建设基本上只能绿化,实际上并没有节省很多空间。。。吧?
同时,增加匝道以后就增加了汇车点,汇车点相对容易出事故并且车速一定会降低= =
最后一个,如果题主想问的是深南大道的话,深南大道某种意义上是作为景观样板路建设的,也算是城市名片吧,如果上面有高架桥的话景观破坏太严重的。你看现在网上关于深圳美图,可能一半都是在深南大道中间拍市民中心、景田片区、地王片区,如果上面加一条高架,这些照片都不复存在了。
确实我也觉得“景观样板”啥的感觉好政绩工程什么的,但是天气好的时候在深南大道上开车确实心情不错,尤其在华侨城段。
所以,我想深南大道的景观收益,大概还是大过增加高架桥对车辆通行速度的收益吧。
诚然没钱也确实是个问题。。。
发布于 2015-05-25 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王若枫 这个人是虚拟的
1 人赞同
你认为高架公路不算立体的平行道路吗?
发布于 2015-05-24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shen cm
2 人赞同
题主知道什么是高架快速路吗?还是多旅行,或者多看看街景吧。
这种道路是非常主流的,上海、广州、苏州、杭州、无锡、常州等等城市都大量采用。没有使用的地方一般是景观或者成本考量。
编辑于 2015-05-30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陈坦 三观修复中
2 人赞同
别的地方不知道,题主应该没有去过石家庄。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冶秋 城市规划师
2 人赞同
题主问的问题必须拆解来答。
其一,大城市(百万以上人口)的交通拥堵问题。题主实指机动车(汽车)的拥堵。大城市的机动车拥堵是汽车时代以来的顽疾。以西方发达国家百余年来的实践看,路车矛盾是难以避免的。有路就有车,路多车更多。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机动车拥堵,症结不在路,在如何控制机动车使用量。因此,更多更理性的大城市(或超大城市)选择用公共交通(包括大运量公共交通工具)解决市民的日常出行,而不是努力修路,间接鼓励市民驾车出行。
其二,多层高架的设想,实际上存在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试想从二层以上的上层高架路要下到地面,要处理与其下各层高架及地面的各种交通交织问题,情况极其复杂,只会引起交通的更为混乱。
发布于 2015-05-25 4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曾经是曾帅 略懂物流供应链的铁路工程师
1 人赞同
成都二环路二楼没有红绿灯,随便开……楼主去旅行吧,外面很大。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我是我的哥 一直在努力路上的青年
1 人赞同
看看北京东四环百子湾桥那段还有京承高速以东新通车的黄楼路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知乎用户
设置完全平行于路面的高架桥,甚至是两层和三层的高架桥如果车子更多可一更多层次。用于解决道路在地面空间不足无法扩容的问题。
1.你要知道造桥很贵的,养护成本也比地面路高出不少
2.出入口会堵成屎的
3.性价比低
至于北京高架桥还不少呢,比如阜石路,通惠河北路,京新高速,以及三四五环部分高架路段
编辑于 2015-05-25 1 条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匿名用户
上海表示不服…………
发布于 2015-05-24 添加评论 感谢 分享
收藏 · 没有帮助 · 举报 · 作者保留权利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写回答…
我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