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第二章

1、感觉规律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补偿作用:某种感觉缺失以后,会促使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 连觉效应:由一种感觉引起或同时兼有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

2、情绪的类型及特征(根据强度、持续时间、紧张度)

(1)心境:它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2)激情:它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具有暴发性的情绪状态

(3)应激:它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或重大事件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反应形式(急中生智与惊慌失措)

应激对人的影响(提高适应能力与削弱自身免疫能力)

3、强化、惩罚的概念

导致行为发生概率提高或增强的刺激

正强化:是指开始或提供一个愉快的刺激以提高或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终止或撤消一个不愉快的刺激以提高或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4、知觉的特性(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只能选择客观事物中的一定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客观事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

知觉的理解性:它是指用词标志和解释知觉对象,使其具有一定意义的过程。

过去的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在知觉过程中

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

现象。(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5、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保持知识

遗忘的原因:

衰退理论: 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及时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造成的。 干扰理论: 新旧信息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的。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提取失败理论: 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压抑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 佛洛依德提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而引起的,

压抑被解除,记忆就会恢复。

(1)深度加工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如举例,类比等。

(2)有效运用记忆术:主要是借助联想的方式,如富士山的高度,学习策略中讲

(3)构建知识网络(反射的知识网络)

(4)适当过度学习:多学50%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阅读与重现相结合

6、心境

它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7、动机冲突

个体在同时存在的多种动机之间进行取舍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种类双趋冲突:两所爱只择其一

双避冲突:两所恶必择其一

趋避冲突:同一事物兼有爱恶

多重趋避冲突:两个以上的事物,都兼有爱恶,在多个事物间选择。

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结构(德国)

9、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结构

(1)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

意识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自我现实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自我现实原则

10、皮亚杰认知发展(瑞士心理学家)

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研究方法:临床法任务范式:对偶故事研究领域:动机与结果、谎言、惩罚与公正

1、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从他律道德水平到自律道德水平他律期(6-8岁):规则是外部的、是权威的绝对意志

必须服从外部规则、权威规范自律期(9-11岁):规则是大伙共同创造的,是完全可能改变的。真正的道德水平

2、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以前)基本处于无规则阶段,行为还未受规则的约束,在游戏中没有真正的合作

(2)权威阶段(6—8岁)能承认规则,并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表现为对规则的绝对服从,认为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

(3)可逆阶段(9—10岁)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可以变更的,并开始意识到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单方面要求,而是用来保护共同利益的,是平等的。此阶段的品德出现了自律品德的萌芽。

(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已开始用公正、平等观念来代替服从权威的观念,开始出现利他主义,能从关心和同情出发作出道德判断。

影响因素: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可能性

物理环境——个体必须对物体做出动作

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包括教育与语言

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调节个体(成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

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新建构。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第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虽然四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不可逾越和颠倒的,但适当的刺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发展的进程。

11、马斯洛需要层次

12、最近发展区

概念: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主观因素:(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

(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

客观因素:(1)问题情境(2)无关信息的干扰

第三章

1、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症:

(二)抑郁症:

(三)强迫症:

(四)恐怖症:

(五)网络成瘾:

2、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应试情境下学生在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状态,是一

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排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正确看待考试,减轻心理压力。

(二)做好考试准备,提高自信心。

(三)放松训练,提高应试技能。

3、ABC 理论

ABC 理论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即诱发性事件。 B :个体对A 的信念、观点,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

ABCDE 步骤我们的情绪反应C 是由B 直接决定的。 B 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 必须驳斥(D )非理性信念B

,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

情绪效果(E )。

4、系统脱敏

①内涵: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②系统脱敏法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教学生掌握放松技巧;

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

第三步,让学生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

经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第四章

1、学习概念

(一)广义的学习——人与动物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

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二)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的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

持久的变化。

(三)学生的学习--- 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与技能,促进身心

全面发展的活动。

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儿童是通过模仿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习的

强调认知(信念、期待)的作用

强调认知、行为与环境间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①、实质

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

②、过程

(1)注意:什么样的榜样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呢?

榜样与观察者经常在一起(父母、老师、朋辈)

榜样与观察者的外貌与特点有相似性(胖瘦、高低、黑白等)

观察者的价值观与态度等(努力、机遇、人脉关系)

榜样被看成是正面的、受人尊敬的(社会舆论导向)

(2)保持:形成观念动作

(3)产生(复制):将观念动作转化为实际动作

(4)动机

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强化电影电视中积极美好的内容;

(2)有效的使用各种强化形式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立,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1.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是不断发展

的,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我

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知识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

体个体之外,不同个体对命题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

而建构起来

2. 学习观:(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3)学习的情境性

3. 学生观:(1)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2)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3)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另起炉灶、(4)而是把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5)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知识”

第五章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法则)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置的“U ”型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适中,活动效果最好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降低动机水平,有利于提高效果

较易的问题,提高动机水平,利于提高效果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概念: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

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基本结构:学习需要(静止)和内驱力(动态)、学习期待(静止)和诱因(动态)

3、成就动机

默里(Murry ,1938)提出了成就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 ):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

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1)追求成功的倾向(Ts )

TS =Ms ×Ps ×Is

Ms=追求成功需要 P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Is=成功的诱因值

(自豪感)

(2)回避失败的倾向(Taf )

Taf =Maf ×Pf ×If

Maf=回避失败的需要、Pf=失败的可能性 If=失败诱因值

(3)成就动机

Ta =Ts -Taf

【说明】Ps =0.5时,TS 最大 Pf=0.5时,Taf 最大

Ta 为正值时,表现为趋向成就行为

Ta 为负值时,表现为逃避成就行为这两种力量的组合形成如下四种情况

4、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培养

(1)外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措施

(一)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二)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

(三)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设置合理目标。

(2)内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使学习任务有趣,引起学生注意

2.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原有观念冲突

第一,采用开放式的问题。第二,采用实践活动。

3.给予成功的满足,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积极反馈,训练学生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学习反馈

指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有效的反馈应是即时的、充分的验证实验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心算

(三)注意个别差异

5、自我效能感

概念: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 成败经验:最重要因素 2. 归因方式:成功:外部不可控;内部可控。

对学习行为的影响:1.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2. 影响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2. 影响任务的完成、4. 影响活动情绪

6、维纳的归因理论

(一)概念

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二)归因理论

海德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罗特的“内控型”和“外控型”(人)

1. 维纳认为分析一个人成败的原因是理解成就行为的关键,个体行为成败原因的知

觉影响个体成就行为的坚持性、强度和选择。

2. 维纳根据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运气、努

力、任务难度等原因,并分析不同的归因对行为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1、迁移的分类

概念: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分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性质或效果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或促进。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或干扰。

(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方向顺向迁移:先前的

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英文单词学习对音标学习的影响音标学习对英文单词学习的影响

(三)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内容特殊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学会写“石”写“磊”一般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四)知识迁移、动作技能迁移、习惯迁移、态度迁移——学习类型或领域学习了数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对物理学和化学的一些数量关系和方程式的理解飞行员利用模拟训练时习得的动作技能去学习驾驶真正的飞机,解决实际飞行中的各种问题学习习惯、态度、情感向工作领域的迁移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自上而下的迁移:自下而上的迁移:【判断】归纳与演绎

2、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1、智力水平2、年龄3、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二)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性2、教师的指导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第七章

1、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认知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1.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 灵活利用零碎时间(二)

学习环境的设置(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八章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 ( 表现形式:安德森)

①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节变化发展的原

因,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它

主要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③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的,其输

入与输出的内容基本相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是通过运用规则对符号进行转化和操作,其输入与输出是不同的。 (2)从激活和提取来看,陈述性知识的提取速度相对较慢,通常需要一个有意识的搜索过程;而程序性知识的激活速度较快,能够形成自动化的连锁激活与反应。(3)从知识表征来看,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或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的,而程序性知识则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为表征形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产生式表征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简称C —A 规则 C

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 A 是外显的反应或内在的心理活动。通常以“如果/那么”(if/then)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产生式

2、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

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

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也称总学习。

3、命题概念

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4、动作技能的培养

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教学策略 1、准确地讲解与示范(示)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反)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

第九章

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

研究方法:考察法、任务范式:两难故事法、研究结论:三水平六阶段

3、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

研究方法:临床法、任务范式:对偶故事

研究领域:动机与结果、谎言、惩罚与公正

第十章

教师成长发展阶段

① 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 开展微格教学

③ 进行专门训练

如交给新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

每天进行回顾。

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

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布置家庭作业。

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④反思教学经验

(1)教学反思的含义

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地自我审视、批评、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

(2)教学反思的必要性: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3)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①反思日志、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第十一章

1、 课堂气氛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2、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外文名: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第二章

1、感觉规律

概念: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适应: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补偿作用:某种感觉缺失以后,会促使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 连觉效应:由一种感觉引起或同时兼有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

2、情绪的类型及特征(根据强度、持续时间、紧张度)

(1)心境:它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2)激情:它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具有暴发性的情绪状态

(3)应激:它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或重大事件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反应形式(急中生智与惊慌失措)

应激对人的影响(提高适应能力与削弱自身免疫能力)

3、强化、惩罚的概念

导致行为发生概率提高或增强的刺激

正强化:是指开始或提供一个愉快的刺激以提高或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指终止或撤消一个不愉快的刺激以提高或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4、知觉的特性(规律)

知觉的选择性: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只能选择客观事物中的一定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知觉的整体性:人们总是倾向于把客观事物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知觉。

知觉的理解性:它是指用词标志和解释知觉对象,使其具有一定意义的过程。

过去的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在知觉过程中

思维和语言起着重要的作用。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

现象。(视知觉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状、亮度、颜色恒常性等)

5、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保持知识

遗忘的原因:

衰退理论: 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及时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造成的。 干扰理论: 新旧信息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的。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提取失败理论: 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压抑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 佛洛依德提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而引起的,

压抑被解除,记忆就会恢复。

(1)深度加工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如举例,类比等。

(2)有效运用记忆术:主要是借助联想的方式,如富士山的高度,学习策略中讲

(3)构建知识网络(反射的知识网络)

(4)适当过度学习:多学50%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阅读与重现相结合

6、心境

它是一种持久的、微弱的、具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7、动机冲突

个体在同时存在的多种动机之间进行取舍时的矛盾心理状态

种类双趋冲突:两所爱只择其一

双避冲突:两所恶必择其一

趋避冲突:同一事物兼有爱恶

多重趋避冲突:两个以上的事物,都兼有爱恶,在多个事物间选择。

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结构(德国)

9、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结构

(1)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

意识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自我现实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自我现实原则

10、皮亚杰认知发展(瑞士心理学家)

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研究方法:临床法任务范式:对偶故事研究领域:动机与结果、谎言、惩罚与公正

1、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分为两个时期从他律道德水平到自律道德水平他律期(6-8岁):规则是外部的、是权威的绝对意志

必须服从外部规则、权威规范自律期(9-11岁):规则是大伙共同创造的,是完全可能改变的。真正的道德水平

2、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5—6岁以前)基本处于无规则阶段,行为还未受规则的约束,在游戏中没有真正的合作

(2)权威阶段(6—8岁)能承认规则,并用规则来约束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表现为对规则的绝对服从,认为遵从权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

(3)可逆阶段(9—10岁)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可以变更的,并开始意识到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单方面要求,而是用来保护共同利益的,是平等的。此阶段的品德出现了自律品德的萌芽。

(4)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儿童已开始用公正、平等观念来代替服从权威的观念,开始出现利他主义,能从关心和同情出发作出道德判断。

影响因素:成熟——主要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可能性

物理环境——个体必须对物体做出动作

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包括教育与语言

起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调节个体(成熟)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从

而引起认知图式的一种新建构。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第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虽然四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不可逾越和颠倒的,但适当的刺激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发展的进程。

11、马斯洛需要层次

12、最近发展区

概念: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意义: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所以,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主观因素:(一)问题表征(二)思维定势(三)功能固着(四)酝酿效应

(五)知识经验(六)动机和人格

客观因素:(1)问题情境(2)无关信息的干扰

第三章

1、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症:

(二)抑郁症:

(三)强迫症:

(四)恐怖症:

(五)网络成瘾:

2、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指在应试情境下学生在心理上所表现出来的紧张,担心,恐惧等情绪状态,是一

种复杂的情绪反应。

排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正确看待考试,减轻心理压力。

(二)做好考试准备,提高自信心。

(三)放松训练,提高应试技能。

3、ABC 理论

ABC 理论 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即诱发性事件。 B :个体对A 的信念、观点,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 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

ABCDE 步骤我们的情绪反应C 是由B 直接决定的。 B 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 必须驳斥(D )非理性信念B

,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

情绪效果(E )。

4、系统脱敏

①内涵: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②系统脱敏法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教学生掌握放松技巧;

第二步,把引起焦虑的情境划分等级;

第三步,让学生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

经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对过去引起焦虑的情境逐渐脱敏。

第四章

1、学习概念

(一)广义的学习——人与动物的学习

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

对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二)狭义的学习——人类的学习

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是个体适应环境的手段,通过学习个体的行为或能力发生相对

持久的变化。

(三)学生的学习--- 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与技能,促进身心

全面发展的活动。

2、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儿童是通过模仿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习的

强调认知(信念、期待)的作用

强调认知、行为与环境间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①、实质

观察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将人类的学习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经验的学习,二是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的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

②、过程

(1)注意:什么样的榜样容易引起观察者的注意呢?

榜样与观察者经常在一起(父母、老师、朋辈)

榜样与观察者的外貌与特点有相似性(胖瘦、高低、黑白等)

观察者的价值观与态度等(努力、机遇、人脉关系)

榜样被看成是正面的、受人尊敬的(社会舆论导向)

(2)保持:形成观念动作

(3)产生(复制):将观念动作转化为实际动作

(4)动机

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强化电影电视中积极美好的内容;

(2)有效的使用各种强化形式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与客观主义相对立,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社会互动的过程。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的,从而也导致了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差异。

1. 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是不断发展

的,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知识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我

们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知识不能以实体形式存在于具

体个体之外,不同个体对命题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

而建构起来

2. 学习观:(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3)学习的情境性

3. 学生观:(1)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2)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3)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另起炉灶、(4)而是把现有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5)引导学生生长出“新知识”

第五章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法则)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置的“U ”型

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适中,活动效果最好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降低动机水平,有利于提高效果

较易的问题,提高动机水平,利于提高效果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概念: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

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基本结构:学习需要(静止)和内驱力(动态)、学习期待(静止)和诱因(动态)

3、成就动机

默里(Murry ,1938)提出了成就需要

阿特金森(Atkinson ):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

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1)追求成功的倾向(Ts )

TS =Ms ×Ps ×Is

Ms=追求成功需要 P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Is=成功的诱因值

(自豪感)

(2)回避失败的倾向(Taf )

Taf =Maf ×Pf ×If

Maf=回避失败的需要、Pf=失败的可能性 If=失败诱因值

(3)成就动机

Ta =Ts -Taf

【说明】Ps =0.5时,TS 最大 Pf=0.5时,Taf 最大

Ta 为正值时,表现为趋向成就行为

Ta 为负值时,表现为逃避成就行为这两种力量的组合形成如下四种情况

4、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的培养

(1)外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措施

(一)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二)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

(三)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设置合理目标。

(2)内在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使学习任务有趣,引起学生注意

2. 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原有观念冲突

第一,采用开放式的问题。第二,采用实践活动。

3.给予成功的满足,增强自我效能感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积极反馈,训练学生做出积极的、现实的归因学习反馈

指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有效的反馈应是即时的、充分的验证实验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心算

(三)注意个别差异

5、自我效能感

概念: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 成败经验:最重要因素 2. 归因方式:成功:外部不可控;内部可控。

对学习行为的影响:1. 影响人们对活动的选择、2. 影响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

2. 影响任务的完成、4. 影响活动情绪

6、维纳的归因理论

(一)概念

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二)归因理论

海德的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

罗特的“内控型”和“外控型”(人)

1. 维纳认为分析一个人成败的原因是理解成就行为的关键,个体行为成败原因的知

觉影响个体成就行为的坚持性、强度和选择。

2. 维纳根据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运气、努

力、任务难度等原因,并分析不同的归因对行为产生的影响。

第六章

1、迁移的分类

概念: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分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性质或效果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或促进。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或干扰。

(二)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方向顺向迁移:先前的

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英文单词学习对音标学习的影响音标学习对英文单词学习的影响

(三)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内容特殊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学会写“石”写“磊”一般迁移: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四)知识迁移、动作技能迁移、习惯迁移、态度迁移——学习类型或领域学习了数学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对物理学和化学的一些数量关系和方程式的理解飞行员利用模拟训练时习得的动作技能去学习驾驶真正的飞机,解决实际飞行中的各种问题学习习惯、态度、情感向工作领域的迁移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纵向迁移(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自上而下的迁移:自下而上的迁移:【判断】归纳与演绎

2、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

(一)主观因素:1、智力水平2、年龄3、学生对学习和学校的态度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二)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性2、教师的指导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第七章

1、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3、资源认知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1. 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 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 灵活利用零碎时间(二)

学习环境的设置(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四)学习工具的利用(五)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八章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 ( 表现形式:安德森)

①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形态、内容节变化发展的原

因,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它

主要是关于“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

③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区别:(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的,其输

入与输出的内容基本相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是通过运用规则对符号进行转化和操作,其输入与输出是不同的。 (2)从激活和提取来看,陈述性知识的提取速度相对较慢,通常需要一个有意识的搜索过程;而程序性知识的激活速度较快,能够形成自动化的连锁激活与反应。(3)从知识表征来看,陈述性知识是以命题或命题网络的形式来储存的,而程序性知识则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为表征形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产生式表征

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所谓的条件—行动规则,简称C —A 规则 C

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 A 是外显的反应或内在的心理活动。通常以“如果/那么”(if/then)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产生式

2、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

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

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上位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这几个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

一个包容程度更高的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也称总学习。

3、命题概念

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4、动作技能的培养

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教学策略 1、准确地讲解与示范(示)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练) 3、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反)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动)

第九章

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2、科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

研究方法:考察法、任务范式:两难故事法、研究结论:三水平六阶段

3、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

研究方法:临床法、任务范式:对偶故事

研究领域:动机与结果、谎言、惩罚与公正

第十章

教师成长发展阶段

① 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② 开展微格教学

③ 进行专门训练

如交给新教师“有效的教学策略”、

每天进行回顾。

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

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

布置家庭作业。

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

④反思教学经验

(1)教学反思的含义

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地自我审视、批评、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

(2)教学反思的必要性: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3)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①反思日志、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第十一章

1、 课堂气氛类型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

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

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2、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外文名:Pygmalion 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指人们基于对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


相关文章

  • 医学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 医学院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考研 2009-05-29 12:36 阅读88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协和 3个 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血液学.分子肿瘤学 川大 2个 生物治疗.口腔医学 上交 2个 医学基因组学 癌基因与相关基因 北大 2 ...查看


  • 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 附件1 参加2013年度工程领域评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序号[***********]4 实验室名称 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 ...查看


  • 教育学 教学大纲
  •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开课单位: 课程类型: 总学时数: 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参考教材: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编写时间: 无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第二版), ...查看


  • 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利弊?
  • 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利弊? 中学阶段的孩子的智力,性格,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与孩子的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小学阶段的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优劣对孩子以后的求学之路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随着年龄 ...查看


  • 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 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简介--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简单说"211"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两个100,即百个重点学校百个重 ...查看


  •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
  • 心理咨询师培训大纲 (二级)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一.教学目标: 基础心理学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心理学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既是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入门课" ...查看


  • "小升初"择校热经济学分析论文
  • "小升初"择校热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如今,"小升初"已与中考.高考并列为"人生三大考".近日来,随着小学升初中的进行,小升初择校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生家长们在这场" ...查看


  • 对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 关于对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朱洪波 个别教育是针对罪犯的思想波动.心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帮助罪犯解决改造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家庭变故.疾病治疗.财产纠纷等实际问题为主,有针对性.灵活性渗透性的个别教育谈话,是贯彻<监狱法>中提 ...查看


  • 我来告诉你如何学习心理学
  • 我来告诉你如何学习心理学 本人在新旧网站的几个关于心理学学习的帖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心理学学习的重点和非重点? 心理学知识点零碎,体系不一,重点难点不好抓.对于许多初涉心理学的人学习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但也并非没有规律和窍门.个 ...查看


  • 2017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 权威师资优质教学博仁考研www.borenedu.cn 2017心理学专业大学排名 现如今我们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层面,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所以近几年心理学得到更多关注与快速发展.无论是在各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