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读书笔记

《论自由》读书笔记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取得政权并已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国内,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封建势力的残余,扩大统治权;在国外,要求保持并不断扩大殖民地。在当时的主要思潮就是在自由主义的口号下破除一切障碍,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便肆无忌惮的追求利润。密尔深受父亲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有选择与吸收性的把早期功利主义学说与许多新思想的重大营养成分结合在一起,为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论证自由主义,使二者成功融为一体。 《论自由》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个人自由的基本原则,密尔深受父亲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把早起的功利思想与许多新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

《论自由》分为五部分,以公民的自由为中心,分别是:一,引论;二,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三,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四: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五:本文教义的应用。

自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无数的人们追求它,并试图为它找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自由的历史。《论自由》中讨论了自由的含义、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干涉等问题,为自由主义的新发展开辟的道路。

密尔在开篇即明确提出它这篇论文的主题是:“要讨论的乃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认为干涉社会成员行动自由的唯一目的应是“自我防卫”──防止对他人的危害。宣布自由是在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公民和政府都在讨论与倡导自由,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本位出发,公民希望政府和社会给予的自由多数是从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出发,而政府希望公民和社会得到的自由是在自己容许的范围内,并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最大的对政府有利,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控制之间做出适当调整就是自由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密尔认为“一个自由的社会要承受并保护这种自由——可被说服而不可被强制的权利”。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和智慧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一种观点或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真理,需要自由讨论和论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如果禁锢人的思想,用某种权威或教条压制各种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的发表,只是妨碍思想和社会进

步的,应该制止。权威可以以各种方式来限制人的言论,却不能左右人的思想,权威可以做到的只是将人的某种思想扼杀使之不能传播,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交流,文化不能传播,思想不能流动,整个社会充斥的只是权威所允许所要求的言论思想,那么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社会的进步就会被扼杀。思想和言论虽应当获得绝对的自由,但并不是说毫无节制。一切意见是应当允许其自由发表的,但条件是方式上需要节制,不要越出公平讨论的界限。人们不能进行漫骂,讽刺,人身攻击等,但这种限制不能动用法律和权威。

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自由、对他人更有价值。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反对社会习俗的专制。每个人所应注重的目标乃是能力和发展的个人性,乃是要使其各种能力得到最高度和最调和的发展而达成一个完整而一贯的整体。

为了个人各种能力的最高度调和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首先就涉及第二章提到的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敢想敢说不为习俗和陈规而左右,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自古以来,各种习俗和专制一直都是压抑人们思想妨碍社会进步的持久障碍。想到中国的帝王专制、文字狱、文化大革命,这些都阻碍了个性的发展,使人们不能不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新去创造去进步,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一片昏暗更不敢说前进了。在这章中,密尔曾说“有天才的人乃是而且大概永是很小的少数;但是为了要有他们,却必须保持能让他们生长的土壤。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但凡伟大的天才,总是以各种稀奇古怪常人不能想的奇特思维开始,很多人认为很多天才古怪不合世俗,在当时的时候天才的思想可能会被扼杀,但是多年后再看,这些天才总是不朽的。因为他们的成就就是自由的发展,不受世俗的规范,勇于去探索去挑战,使得个性和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密尔认为必须提出一些公认的原则来测定社会干预的当与不当,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份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是精神上的好处,那不成为理由。…任何人的行为,只有在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这就是密尔著名的“群己权界”。密尔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益,反对集体意见对个人自由的干预。而个人的自由也有一个限度,即相对的自由,那就是不能妨碍别人的利益,并且要履行自己义务上应该做的事,当有义务而不做时,那就要对社会负责。

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本篇主要讲自由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生活中。密尔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在自由竞争的社会,如果一个人在合法的竞争中取胜,那必然要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是在自由竞争的原则下是合法正当的,社会与他人并不负有责任。密尔认为,对竞争应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不能对其约束。“约束就是罪恶”,对贸易的约束、竞争的约束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还有就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限度,存在三种情况是政府不应干涉的:第一,由个人来办会比由政府来办更还一些;第二,即使未必能比政府办得好也可交由个人办,因为对于他们个人的精神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加强他们主动的才能,锻炼判断能力,获得知识;第三,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力,会有很大的祸患。

密尔的《论自由》中的思想早就已经影响着我们,其中文本最早由曾经留学英国的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名为《群己权界论》。自由一词就是在后来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慢慢醒悟并追求的。其中的观点,不仅是在他那个年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些观念是永远值得我们去思想和追求的。

《论自由》读书笔记

本文的写作背景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英国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取得政权并已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国内,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扫除封建势力的残余,扩大统治权;在国外,要求保持并不断扩大殖民地。在当时的主要思潮就是在自由主义的口号下破除一切障碍,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便肆无忌惮的追求利润。密尔深受父亲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有选择与吸收性的把早期功利主义学说与许多新思想的重大营养成分结合在一起,为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从功利主义的角度论证自由主义,使二者成功融为一体。 《论自由》这本书主要论述了个人自由的基本原则,密尔深受父亲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把早起的功利思想与许多新思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

《论自由》分为五部分,以公民的自由为中心,分别是:一,引论;二,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三,论个性为人类福祉的因素之一;四:论社会驾于个人的权威的限度;五:本文教义的应用。

自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无数的人们追求它,并试图为它找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取自由的历史。《论自由》中讨论了自由的含义、个性自由、社会权威的限度以及个人自由不受政府干涉等问题,为自由主义的新发展开辟的道路。

密尔在开篇即明确提出它这篇论文的主题是:“要讨论的乃是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认为干涉社会成员行动自由的唯一目的应是“自我防卫”──防止对他人的危害。宣布自由是在不剥夺他人自由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道路去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公民和政府都在讨论与倡导自由,他们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本位出发,公民希望政府和社会给予的自由多数是从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出发,而政府希望公民和社会得到的自由是在自己容许的范围内,并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最大的对政府有利,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在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控制之间做出适当调整就是自由要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二章论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认为人类应当自由形成意见,自由发表意见,否则便是人类理性与德性的毁灭。密尔认为“一个自由的社会要承受并保护这种自由——可被说服而不可被强制的权利”。思想自由与讨论自由的根本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和智慧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一种观点或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真理,需要自由讨论和论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相反,如果禁锢人的思想,用某种权威或教条压制各种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的发表,只是妨碍思想和社会进

步的,应该制止。权威可以以各种方式来限制人的言论,却不能左右人的思想,权威可以做到的只是将人的某种思想扼杀使之不能传播,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交流,文化不能传播,思想不能流动,整个社会充斥的只是权威所允许所要求的言论思想,那么社会就会成为一潭死水,社会的进步就会被扼杀。思想和言论虽应当获得绝对的自由,但并不是说毫无节制。一切意见是应当允许其自由发表的,但条件是方式上需要节制,不要越出公平讨论的界限。人们不能进行漫骂,讽刺,人身攻击等,但这种限制不能动用法律和权威。

第三章阐述个性的自由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幸福的首要因素,会使人对自由、对他人更有价值。主张容许不同的人过不同的生活,反对社会习俗的专制。每个人所应注重的目标乃是能力和发展的个人性,乃是要使其各种能力得到最高度和最调和的发展而达成一个完整而一贯的整体。

为了个人各种能力的最高度调和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环境,首先就涉及第二章提到的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敢想敢说不为习俗和陈规而左右,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自古以来,各种习俗和专制一直都是压抑人们思想妨碍社会进步的持久障碍。想到中国的帝王专制、文字狱、文化大革命,这些都阻碍了个性的发展,使人们不能不敢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新去创造去进步,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一片昏暗更不敢说前进了。在这章中,密尔曾说“有天才的人乃是而且大概永是很小的少数;但是为了要有他们,却必须保持能让他们生长的土壤。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地呼吸。”但凡伟大的天才,总是以各种稀奇古怪常人不能想的奇特思维开始,很多人认为很多天才古怪不合世俗,在当时的时候天才的思想可能会被扼杀,但是多年后再看,这些天才总是不朽的。因为他们的成就就是自由的发展,不受世俗的规范,勇于去探索去挑战,使得个性和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四章讨论社会对个人自由控制的限度。提出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源于社会对他的保护。社会成员的行为只要互不损害利益和权利,只要为保卫社会或其成员免受损害与妨碍而承担责任,就不受社会强制。密尔认为必须提出一些公认的原则来测定社会干预的当与不当,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份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是精神上的好处,那不成为理由。…任何人的行为,只有在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在仅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他自己的身和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这就是密尔著名的“群己权界”。密尔强调保护个人自由和权益,反对集体意见对个人自由的干预。而个人的自由也有一个限度,即相对的自由,那就是不能妨碍别人的利益,并且要履行自己义务上应该做的事,当有义务而不做时,那就要对社会负责。

第五章重申两条基本原则:个人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个人就不必向社会负责,他人也不得对之干涉;个人行动若有害于他人利益,个人要向社会负责,要承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本篇主要讲自由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经济生活中。密尔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在自由竞争的社会,如果一个人在合法的竞争中取胜,那必然要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这是在自由竞争的原则下是合法正当的,社会与他人并不负有责任。密尔认为,对竞争应实行自由开放的政策,不能对其约束。“约束就是罪恶”,对贸易的约束、竞争的约束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还有就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限度,存在三种情况是政府不应干涉的:第一,由个人来办会比由政府来办更还一些;第二,即使未必能比政府办得好也可交由个人办,因为对于他们个人的精神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加强他们主动的才能,锻炼判断能力,获得知识;第三,不必要地增加政府的权力,会有很大的祸患。

密尔的《论自由》中的思想早就已经影响着我们,其中文本最早由曾经留学英国的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名为《群己权界论》。自由一词就是在后来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下慢慢醒悟并追求的。其中的观点,不仅是在他那个年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这些观念是永远值得我们去思想和追求的。


相关文章

  • 读书手抄报资料:[西游记]读书笔记
  • <西游记>读书笔记 每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 ...查看


  •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 院: 管理学院 课题名称: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 现状分析 专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 级: 学 生: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4月 读书笔记一: <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 ...查看


  • 青年志愿者协会章程 1
  •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读书沙龙 策 划 书 目录 一.活动简介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三.活动开展形式 四.活动内容 五.活动开展 六.活动经费预算 七.各部门工作安排 八.活动预期效果 一.活动简介 1.活动背景 读 ...查看


  • 中学[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 篇一 闲得无聊,一向不喜欢看散文的我,从书柜里拿了一本鲁讯的<朝花夕拾>,准备以此解闷,没想到这一看却使我从此迷上了散文,且按照我的习惯,写下了一篇--朝花夕拾读书笔记,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 ...查看


  • 语文百花园五_教案 1
  •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 课 文:语文百花园五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语文百花园五"共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文大课堂"和"习作& ...查看


  • 美于自由随心,德从谦虚自信[造物有灵且美]读书笔记(三)
  • 美于自由随心,德从谦虚自信 --<造物有灵且美>读书笔记(三) 雨 田 第二篇:理所当然的事 这篇故事介绍的是服装设计师坂田敏子,三 十多年专心经营一家 "monSkata"的服装店,她 做的衣服并不华丽,但 ...查看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200字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200字 <朝花夕拾>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 ...查看


  • 让学生爱上读书,不是梦
  • 有人说:"爱读书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好的,但无疑是最有发展前途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查看


  •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及其命运]读书笔记
  • 社会主义的实现离不开资本主义 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实现"自由的人的社会",并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目的本身,而使全人类获得个人自由的社会主义是要在资本主义社会极度发展之后才能实现. 从马克思社会理想的来源来看,他通过古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