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音乐说课稿:《丰收歌舞》说课稿范文
小学音乐说课稿:《丰收歌舞》
《丰收歌舞》说课设计
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九课《丰收之歌》。它汇集了欣赏《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以及歌曲《桔梗谣》、《圆圆和弯弯》四首音乐作品,表达了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通过分析,我决定用三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学唱、表演歌曲《桔梗谣》,第二课时欣赏《丰收之歌》学唱《圆圆和弯弯》,其余内容放到第三课时。今天,我想就本课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向大家详细地谈一谈。
首先,我想对这教材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采用3/4拍节奏,音乐轻快明朗,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非常符合三年级小朋友的欣赏学习。歌曲共有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从中,可使学生触及到朝鲜族优秀的特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朝鲜族的民族风格。
2、能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鼓励学生自选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在听、唱、奏、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体验感受朝鲜族的民族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确定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 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 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
一) 组织教学:
让学生跟着《朝鲜梦》这富有朝鲜族特色的音乐声,做拉裙子的动作点步进教室,师生共同律动。
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感受朝鲜民族的音乐风格。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朝鲜族音乐来营造课堂氛围,其次又通过引导学生听、律动等形式,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 创设情境
1、先请学生欣赏课件演示朝鲜族人民的服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
2、然后师生展开关于朝鲜族风情的交流讨论。
3、鼓励学生照着课件上的舞蹈动作,和老师一起学一学,动一动。
4、老师小结。使孩子们明确: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优美动听,富
有舞蹈特点。他们的舞蹈舞姿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在这个环节中,借助课件,通过欣赏、交流、学习舞蹈等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许多有关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激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又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三) 、学唱歌曲《桔梗谣》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聆听范唱,教师边唱边舞,激起孩子的兴趣
3、学唱曲调: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然后,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合作练唱、小组比赛唱等形式学会演唱曲调。
4、 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唱几遍,接着跟琴填唱歌词学会演唱歌曲《桔梗谣》。 (这个环节中,对于曲调的学习我采用了制作卡片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易化难点,再通过学生合作练唱、小组比赛唱等形式,使枯燥的练唱活动变成了有意思的学习,即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增强了群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 表现歌曲《桔梗谣》
1、组织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呢? 引出本首歌曲的主题: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我们要热爱劳动。
2、老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伴奏乐器,按课本上提示,为歌曲伴奏。
3、鼓励学生自由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师生一起复习朝鲜族的舞蹈动作,鼓励孩子们为歌曲伴舞。
5、 开个小型的演唱会,请孩子们表演唱、物、奏。
(一堂音乐课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唱、舞、奏等创编活动,他们的兴趣、创造性、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本身的乐趣中,此外也进一步地深化主题: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
五) 、组织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在《桔梗谣》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能成为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永远孜孜不倦的追求!
篇二:小学音乐说课稿
《北京喜讯到边寨》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北京喜讯到边寨》首先:
说教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中的教学内容,这首管弦乐合奏是本章的欣赏
曲目,所展现的是一幅北京喜讯传到边寨后,人们从四面八
方聚集到一起,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景。
说理念:欣赏优秀的管弦乐合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加深同学们
对祖国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
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感受管弦乐合奏的表现特点,能够分
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力目标:能够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并初步了解
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启发学生体会人们听闻喜讯之后载歌载舞、热闹欢腾
的心情。
说教学重点:通过听赏,感受乐曲中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说教学难点: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说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解法;欣赏法;启发式教学;分析对比法 说学法:感知、理解、想象;听辨;综合
说教学过程: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1. 为乐曲命名
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让学生听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展现的场景,并为乐曲命名,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板书课题,并播放多媒体课件《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再次听赏,听赏之后,我对乐曲创作的背景进行介绍:乐曲是由郑路、马洪业于1976年12月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 “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拨乱反正。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组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深受人民喜爱,已经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之一。通过对乐曲背景的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首先,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仔细听辨音乐,在听辨的过程中找出各自不同的风格(重点听辨第三和第四主题)。听辨之后,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很快找到乐曲多以1 3 5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3的音,我告诉学生: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再次听赏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在听到降3的时候举起右手,这样,便能很快分辨出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也达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 分辨乐曲的结构
这是本节的难点所在,因此,我把本环节分为三个小点来进行逐段欣赏、分辨。 a.引子与第一部分
课程大纲要求,欣赏歌曲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因此,这部分,我鼓励学生在听赏的同时,找出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及模仿了什么声音?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场景?在引子部分听赏时,学生们很快找到领奏的乐器是圆号,两只圆号模仿了号角声,给我们展现了号角在深谷里的回音,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进入第一部分以后,我分别弹奏三个乐段,学生逐段进行分辨,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节奏之后,乐队以很强的力度奏出热情奔放的旋律,使我们一下子就置身在万众欢腾的群舞场景之中,这里,我带动学生用拍手、跺脚的形式打出节奏。而第二乐段中,双簧管奏出了轻快活泼的旋律,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学生们在听赏和讨论的过程中,还找到乐段中出现了短笛、长笛、弦乐和铃鼓。这时,我要求学生们拿出道具,分组进行模打节奏,体验情绪,带动了课堂气氛。进入第三乐段的分析,在第三乐段,小号起到了呼应式的模仿效果。我们一起跟琴演唱这段。分析完三段音乐之后,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并分组带有感情地演唱引子与第一部分旋律旋律.
b.第二部分
c.第三部分与尾声
师生一起听赏,然后,我弹奏乐曲,学生视唱乐段。在视唱过程中划出第三部分结构(由两个乐段和尾声构成)。并一起总结第三部分最明显的特点:再现了旋律a 。并且将两段旋律进行对比:第三部分旋律较旋律a 的情绪要欢快、激昂。我再启发学生说出这一部分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及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场景?由于之前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对部分乐器都比较熟悉了,所以,问题提出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所有出现的乐器:小号奏出了粗犷、热情的旋律,与后面小提琴奏出的轻快、跳跃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一幅小伙子与姑娘对舞的场面。最后,完整地将乐曲听赏一遍,感受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全班再次分男女生进行即兴表演,在合作学习中将音乐
升华。
4.拓展延伸
完整地欣赏乐曲之后,我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 表现音乐,第二部分最好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讨论,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指导学生表演。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情境。在课后,我建议同学们尝试着为乐曲创编舞蹈,为乐曲编写一份管弦乐合奏配器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热情。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三: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森林音乐会》是根据省信息技术小学实验教材第二册《卡通贝贝手拉手》一课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编的一节课。这节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图形翻转、旋转训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画图软件操作有了一定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画图软件的难点也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使用画图软件的基础之一。基于以上原因,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认知,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年龄特点, 同时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 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到将学到、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的操作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角度的变化区别
二、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音乐会学习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即编排座位、整理乐器、制作奖品。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结合画图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性,培养创新精神。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学法指导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时我在创设的三个情境
任务中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引导他们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选择可行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任务获取新知。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
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教学伊始我利用动画短片导入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出示课件)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召开动物音乐会,有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瞧!就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老虎兄弟小虎和小壮也来了。你们看,他们两兄弟长得有什么特点?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画时,马上就会发现问题:这两只小老虎长得一模一样,只是方向正好相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只小老虎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从而引出本课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水平翻转。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一开始就让他们自学本课内容,相对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采用了教师示范演示的教学方法。借助屏幕广播示范讲解图形的水平翻转,学生练习操作并且屏幕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高了自信心,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在学会“水平翻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垂直翻转。看了就会记住,做了就会理解。所以要突破重难点,就应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独立操作。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自学—尝试”的实践中温故知新。本环节分两个任务展开: 任务一:排座位
(出示课件)“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调皮的小猴子和小松鼠却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这可急坏了总导演大象伯伯。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帮帮小猴和小松鼠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去”。学生在操作
时,会发现小猴子利用水平翻转放不到正确的位置。这时我提出:遇到困难怎么办?引导学生回想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或问老师来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学习垂直翻转。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当学习方法,学会新知。
任务二:整理乐器
(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要根据自己的节目选择不同乐器进行表演。可他们到乐器库取乐器时却发现:乐器摆放的一点也不整齐,乱七八糟的。原来是乐器管理员小熊一时贪玩忘了整理。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熊整理一下乐器吗?
学生已经掌握了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有了任务一的基础,任务二相对容易操作。在制作课件时把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使用也加入其中,进一步巩固新知。课件中特别设计了“吉它”运用所学知识不能一次翻转过来,从而引出本课的难点。由于学生对角度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我设计了一组课件,(出示课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90°、180°、270°旋转的变化。学生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答案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在这里我们将会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帮助小熊整理乐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抓住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有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的特点,我设计了“综合实践,探索创新”这一环节,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任务三:制作奖品
(音乐会结束了,观众评出了最喜爱歌手,大象伯伯想请同学们帮忙用准备好的树叶拼贴叶画,并从中选出一幅优秀作品奖给获奖者,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吧!
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也精心做了安排。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第三个任务制作奖品主要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通过翻转、旋转树叶拼贴叶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创新展示自我的机会。将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科学等学科巧妙的结合起来,努力体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板书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优势把板书用多媒体软件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展示。整个板书直观形象,步骤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效果预测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数学、品德与生活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篇四:精品音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教学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
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 。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
(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发歌曲学习兴趣。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
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让学生用“lu ”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
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
4、放录音,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
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
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
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四、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篇一:小学音乐说课稿:《丰收歌舞》说课稿范文
小学音乐说课稿:《丰收歌舞》
《丰收歌舞》说课设计
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九课《丰收之歌》。它汇集了欣赏《丰收之歌》、《丰收的喜悦》以及歌曲《桔梗谣》、《圆圆和弯弯》四首音乐作品,表达了人们劳动丰收的喜悦之情。通过分析,我决定用三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学唱、表演歌曲《桔梗谣》,第二课时欣赏《丰收之歌》学唱《圆圆和弯弯》,其余内容放到第三课时。今天,我想就本课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向大家详细地谈一谈。
首先,我想对这教材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采用3/4拍节奏,音乐轻快明朗,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非常符合三年级小朋友的欣赏学习。歌曲共有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从中,可使学生触及到朝鲜族优秀的特色文化,深刻感受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标
综合教材内容及其他教学要素,我认为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听、唱、舞、奏、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朝鲜族的民族风格。
2、能边歌边舞表演《桔梗谣》,表现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3、鼓励学生自选伴奏乐器为歌曲伴奏。
其中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在听、唱、奏、舞等音乐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体验感受朝鲜族的民族音乐风格,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的确定
新课标提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加强音乐实践与创造。同时还强调了课堂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鉴于以上理念,我决定采用参与——体验、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学模式,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气氛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教学过程追求动静结合、张驰有度,让音乐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再有,本课的编创等实践活动穿插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唱中有创,动唱结合; 听中有创,边听边动,自始自终都鼓励学生的创新与实践。
那么到底要怎样使我的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呢? 我决定这样安排教学过程:
四、教学流程及相关考虑:
一) 组织教学:
让学生跟着《朝鲜梦》这富有朝鲜族特色的音乐声,做拉裙子的动作点步进教室,师生共同律动。
待音乐声结束后,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感受朝鲜民族的音乐风格。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朝鲜族音乐来营造课堂氛围,其次又通过引导学生听、律动等形式,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 创设情境
1、先请学生欣赏课件演示朝鲜族人民的服饰,民族特色文化活动。
2、然后师生展开关于朝鲜族风情的交流讨论。
3、鼓励学生照着课件上的舞蹈动作,和老师一起学一学,动一动。
4、老师小结。使孩子们明确: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歌优美动听,富
有舞蹈特点。他们的舞蹈舞姿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在这个环节中,借助课件,通过欣赏、交流、学习舞蹈等方式,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许多有关内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激起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又能促使孩子积极展开想像,引发创作的灵感,有效地培养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三) 、学唱歌曲《桔梗谣》
1、解题:桔梗,是朝鲜族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
2、聆听范唱,教师边唱边舞,激起孩子的兴趣
3、学唱曲调:把曲调做成七张卡片,每张卡片4小节,并编号。 然后,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合作练唱、小组比赛唱等形式学会演唱曲调。
4、 再次聆听范唱,学生跟唱几遍,接着跟琴填唱歌词学会演唱歌曲《桔梗谣》。 (这个环节中,对于曲调的学习我采用了制作卡片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易化难点,再通过学生合作练唱、小组比赛唱等形式,使枯燥的练唱活动变成了有意思的学习,即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又增强了群体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
四) 表现歌曲《桔梗谣》
1、组织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呢? 引出本首歌曲的主题:劳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我们要热爱劳动。
2、老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伴奏乐器,按课本上提示,为歌曲伴奏。
3、鼓励学生自由创编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师生一起复习朝鲜族的舞蹈动作,鼓励孩子们为歌曲伴舞。
5、 开个小型的演唱会,请孩子们表演唱、物、奏。
(一堂音乐课会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愉悦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通过唱、舞、奏等创编活动,他们的兴趣、创造性、个性、社会性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已完全沉醉在音乐本身的乐趣中,此外也进一步地深化主题: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
五) 、组织下课
师生互道再见。在《桔梗谣》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
(音乐教学的功能决不仅仅体现在一堂课上,让孩子们在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声中边舞边离开教室,就是希望能使学生把课堂上所感悟到的,带到教室外,带进自己的生活,使音乐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服务!)
当然,以上所述只是我对本课的一种设想,若是要投入到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去,我想还应该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但不管怎样,我认为,一堂音乐课能成为孩子们享受音乐美的圣殿,就是我们教师永远孜孜不倦的追求!
篇二:小学音乐说课稿
《北京喜讯到边寨》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北京喜讯到边寨》首先:
说教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中的教学内容,这首管弦乐合奏是本章的欣赏
曲目,所展现的是一幅北京喜讯传到边寨后,人们从四面八
方聚集到一起,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景。
说理念:欣赏优秀的管弦乐合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大纲》要求,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合奏,加深同学们
对祖国的热爱,扩大音乐视野。
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初步感受管弦乐合奏的表现特点,能够分
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力目标:能够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并初步了解
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启发学生体会人们听闻喜讯之后载歌载舞、热闹欢腾
的心情。
说教学重点:通过听赏,感受乐曲中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说教学难点: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说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解法;欣赏法;启发式教学;分析对比法 说学法:感知、理解、想象;听辨;综合
说教学过程: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环节。
1. 为乐曲命名
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让学生听赏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以及展现的场景,并为乐曲命名,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板书课题,并播放多媒体课件《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再次听赏,听赏之后,我对乐曲创作的背景进行介绍:乐曲是由郑路、马洪业于1976年12月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 “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拨乱反正。作曲家用苗族、彝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组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乐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深受人民喜爱,已经成为音乐会上经常上演的曲目之一。通过对乐曲背景的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本阶段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首先,我播放音乐,引导学生仔细听辨音乐,在听辨的过程中找出各自不同的风格(重点听辨第三和第四主题)。听辨之后,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很快找到乐曲多以1 3 5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3的音,我告诉学生: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再次听赏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在听到降3的时候举起右手,这样,便能很快分辨出音乐的风格特点。从而也达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 分辨乐曲的结构
这是本节的难点所在,因此,我把本环节分为三个小点来进行逐段欣赏、分辨。 a.引子与第一部分
课程大纲要求,欣赏歌曲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因此,这部分,我鼓励学生在听赏的同时,找出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及模仿了什么声音?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场景?在引子部分听赏时,学生们很快找到领奏的乐器是圆号,两只圆号模仿了号角声,给我们展现了号角在深谷里的回音,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居住的茂密丛林之中。进入第一部分以后,我分别弹奏三个乐段,学生逐段进行分辨,第一乐段在两小节强烈的舞蹈性节奏之后,乐队以很强的力度奏出热情奔放的旋律,使我们一下子就置身在万众欢腾的群舞场景之中,这里,我带动学生用拍手、跺脚的形式打出节奏。而第二乐段中,双簧管奏出了轻快活泼的旋律,与第一乐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学生们在听赏和讨论的过程中,还找到乐段中出现了短笛、长笛、弦乐和铃鼓。这时,我要求学生们拿出道具,分组进行模打节奏,体验情绪,带动了课堂气氛。进入第三乐段的分析,在第三乐段,小号起到了呼应式的模仿效果。我们一起跟琴演唱这段。分析完三段音乐之后,师生一起总结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热烈、欢快的。并分组带有感情地演唱引子与第一部分旋律旋律.
b.第二部分
c.第三部分与尾声
师生一起听赏,然后,我弹奏乐曲,学生视唱乐段。在视唱过程中划出第三部分结构(由两个乐段和尾声构成)。并一起总结第三部分最明显的特点:再现了旋律a 。并且将两段旋律进行对比:第三部分旋律较旋律a 的情绪要欢快、激昂。我再启发学生说出这一部分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及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场景?由于之前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们对部分乐器都比较熟悉了,所以,问题提出之后,他们很快就找到了所有出现的乐器:小号奏出了粗犷、热情的旋律,与后面小提琴奏出的轻快、跳跃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一幅小伙子与姑娘对舞的场面。最后,完整地将乐曲听赏一遍,感受不同部分的不同情绪,全班再次分男女生进行即兴表演,在合作学习中将音乐
升华。
4.拓展延伸
完整地欣赏乐曲之后,我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 表现音乐,第二部分最好用舞蹈来表现。其他部分可以用打击乐器或动作来表现。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讨论,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指导学生表演。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情境。在课后,我建议同学们尝试着为乐曲创编舞蹈,为乐曲编写一份管弦乐合奏配器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创造音乐的热情。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篇三: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
小学音乐说课稿范文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森林音乐会》是根据省信息技术小学实验教材第二册《卡通贝贝手拉手》一课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编的一节课。这节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图形翻转、旋转训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画图软件操作有了一定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画图软件的难点也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使用画图软件的基础之一。基于以上原因,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认知,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年龄特点, 同时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 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到将学到、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的操作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角度的变化区别
二、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音乐会学习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即编排座位、整理乐器、制作奖品。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结合画图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性,培养创新精神。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学法指导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时我在创设的三个情境
任务中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引导他们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选择可行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任务获取新知。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
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教学伊始我利用动画短片导入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出示课件)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召开动物音乐会,有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瞧!就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老虎兄弟小虎和小壮也来了。你们看,他们两兄弟长得有什么特点?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画时,马上就会发现问题:这两只小老虎长得一模一样,只是方向正好相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只小老虎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从而引出本课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水平翻转。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一开始就让他们自学本课内容,相对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采用了教师示范演示的教学方法。借助屏幕广播示范讲解图形的水平翻转,学生练习操作并且屏幕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高了自信心,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在学会“水平翻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垂直翻转。看了就会记住,做了就会理解。所以要突破重难点,就应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独立操作。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自学—尝试”的实践中温故知新。本环节分两个任务展开: 任务一:排座位
(出示课件)“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调皮的小猴子和小松鼠却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这可急坏了总导演大象伯伯。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帮帮小猴和小松鼠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去”。学生在操作
时,会发现小猴子利用水平翻转放不到正确的位置。这时我提出:遇到困难怎么办?引导学生回想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或问老师来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学习垂直翻转。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当学习方法,学会新知。
任务二:整理乐器
(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要根据自己的节目选择不同乐器进行表演。可他们到乐器库取乐器时却发现:乐器摆放的一点也不整齐,乱七八糟的。原来是乐器管理员小熊一时贪玩忘了整理。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熊整理一下乐器吗?
学生已经掌握了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有了任务一的基础,任务二相对容易操作。在制作课件时把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使用也加入其中,进一步巩固新知。课件中特别设计了“吉它”运用所学知识不能一次翻转过来,从而引出本课的难点。由于学生对角度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我设计了一组课件,(出示课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90°、180°、270°旋转的变化。学生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答案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在这里我们将会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帮助小熊整理乐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抓住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有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的特点,我设计了“综合实践,探索创新”这一环节,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任务三:制作奖品
(音乐会结束了,观众评出了最喜爱歌手,大象伯伯想请同学们帮忙用准备好的树叶拼贴叶画,并从中选出一幅优秀作品奖给获奖者,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吧!
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也精心做了安排。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第三个任务制作奖品主要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通过翻转、旋转树叶拼贴叶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创新展示自我的机会。将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科学等学科巧妙的结合起来,努力体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板书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优势把板书用多媒体软件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展示。整个板书直观形象,步骤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效果预测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数学、品德与生活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篇四:精品音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教学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
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 。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
(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发歌曲学习兴趣。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
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让学生用“lu ”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
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
4、放录音,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
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
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
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四、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