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觉悟

  1   人生似乎有两个大忌:一是突遭变故,不得不从零开始,重建生活或事业。二是壮年身死,撇下未完成的生活或事业,含恨撒手人寰。   可是,仔细想想,变故有大小,谁能完全躲避得了?寿命有长短,几人可称寿终正寝?   所以,从零开始与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   所以,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2   从零开始是人生经常可能遇到的境况。大到地震,战争,国破家亡,死里逃生,事业一败涂地。小到丧偶,失恋,经济破产,钱财被窃,身上一文不名。凡此种种,皆会使你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种废墟感。   当此之时,最健康的心态便是忘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损失,就当你是赤条条刚来到这个世界,你对自己说:“那么好吧,让我从头开始吧!”你不是坐在废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朝前走去,来到一块空地,动手重建。你甚至不是重建那失去了的东西,因为那样你还是惦记着你的损失,你仍然把你的心留在了废墟上。不,你是带着你的心一起朝前走,你虽破产却仍是一个创业者,你虽失恋却仍是一个初恋者,真正把你此刻孑然一身所站立的地方当作了你的人生的起点。   3   在人生的某个时期,行动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一心打破现状,改变生活,增加体验,往往并不顾及后果是正是负,只要绝对数字大就行。   4   习惯的定义:人被环境同化,与环境生长在一起,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所谓环境,包括你所熟悉的地方、人、事业。在此状态下,生命之流失去落差,渐趋平缓,终成死水一潭。   那么,为了自救,告别你所熟悉的环境吧,到陌生的地方去,和陌生的人来往,从事陌生的事业。   人一生中应当有意识地变换环境。能否从零开始,重新开创一种生活,这是测量一个人心灵是否年轻的可靠尺度。   5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对任何做惯了的事情都可能入迷,哪怕这事情本身既乏味又没有意义。因此,应该经常有意识地跳出来,审视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想一想它们是否真有某种意义。   6   世上事大抵如此,所谓不了了之,不了就是了之,未完成是生活的常态。而在未完成中,生活便正常地进行着。   7   一个作家在创作旺盛时期就死了。人们叹息:他本来还可以做许多事的……   可是,想做的事情未做完就死,这几乎是必然的。不要企求把事情做完,总是有爱做的事情要做,总是在做着爱做的事情,就应该满意了。   8   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计划,晚上发现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轻时的心愿,年老时发现只实现很小一部分。   今天的计划没完成,还有明天。今生的心愿没实现,却不再有来世了。所以,不妨榨取每一天,但不要苛求绝无增援力量的一生。要记住: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成几件,都是值得满意的。9   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这种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的和解与包容。   10   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而只是被时间的流水卷走罢了。      编辑 张金余   E-mail:[email protected]   (插图:张弘)

  1   人生似乎有两个大忌:一是突遭变故,不得不从零开始,重建生活或事业。二是壮年身死,撇下未完成的生活或事业,含恨撒手人寰。   可是,仔细想想,变故有大小,谁能完全躲避得了?寿命有长短,几人可称寿终正寝?   所以,从零开始与未完成是人生的常态。   所以,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2   从零开始是人生经常可能遇到的境况。大到地震,战争,国破家亡,死里逃生,事业一败涂地。小到丧偶,失恋,经济破产,钱财被窃,身上一文不名。凡此种种,皆会使你不同程度地产生一种废墟感。   当此之时,最健康的心态便是忘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忘掉你所遭受的损失,就当你是赤条条刚来到这个世界,你对自己说:“那么好吧,让我从头开始吧!”你不是坐在废墟上哭泣,而是拍拍屁股,朝前走去,来到一块空地,动手重建。你甚至不是重建那失去了的东西,因为那样你还是惦记着你的损失,你仍然把你的心留在了废墟上。不,你是带着你的心一起朝前走,你虽破产却仍是一个创业者,你虽失恋却仍是一个初恋者,真正把你此刻孑然一身所站立的地方当作了你的人生的起点。   3   在人生的某个时期,行动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一心打破现状,改变生活,增加体验,往往并不顾及后果是正是负,只要绝对数字大就行。   4   习惯的定义:人被环境同化,与环境生长在一起,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所谓环境,包括你所熟悉的地方、人、事业。在此状态下,生命之流失去落差,渐趋平缓,终成死水一潭。   那么,为了自救,告别你所熟悉的环境吧,到陌生的地方去,和陌生的人来往,从事陌生的事业。   人一生中应当有意识地变换环境。能否从零开始,重新开创一种生活,这是测量一个人心灵是否年轻的可靠尺度。   5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对任何做惯了的事情都可能入迷,哪怕这事情本身既乏味又没有意义。因此,应该经常有意识地跳出来,审视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想一想它们是否真有某种意义。   6   世上事大抵如此,所谓不了了之,不了就是了之,未完成是生活的常态。而在未完成中,生活便正常地进行着。   7   一个作家在创作旺盛时期就死了。人们叹息:他本来还可以做许多事的……   可是,想做的事情未做完就死,这几乎是必然的。不要企求把事情做完,总是有爱做的事情要做,总是在做着爱做的事情,就应该满意了。   8   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计划,晚上发现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轻时的心愿,年老时发现只实现很小一部分。   今天的计划没完成,还有明天。今生的心愿没实现,却不再有来世了。所以,不妨榨取每一天,但不要苛求绝无增援力量的一生。要记住:人一生能做的事情不多,无论做成几件,都是值得满意的。9   世上事了犹未了,又何必了。这种心境,完全不是看破红尘式的超脱,而更像是一种对人生悲欢的和解与包容。   10   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而只是被时间的流水卷走罢了。      编辑 张金余   E-mail:[email protected]   (插图:张弘)


相关文章

  • 孩子是一棵好大的树--成人80%靠父母.成才80%靠老师
  • 如果我们把孩子比作一棵幼小树苗-- 一个孩子成人80%的责任在家庭父母,其余20%的责任,也可能是由家庭以外的若干好朋友的指点帮助完成,也可能是若干好老师细心指教完成,也可能是本人读好书.看好戏自我感悟完成.但这毕竟是极少数,所以,我们还是 ...查看


  • 党课读书报告
  • 党课读书报告我利用业余时间再一次学习了<党章>,对党员标准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我谈谈对"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方面的认识.十四大党章第一条至第四条,明确了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 ...查看


  • 培养重义轻利的君子人格
  • 培养重义轻利的君子人格--正确对待义与利 2017年05月09日08:21 来源:解放军报 正确处理义利矛盾,道理并不深奥,关键在于落到实践中,在利益诱惑面前守住名节,在现实考验面前拿出觉悟 义与利,是人生道路上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义者,&q ...查看


  • 听讲座有感
  • 听<师德情怀>讲座简要笔记 ---------主讲:四川外语学院副校长.教授(陈 志彪) 这是本周三上午在筠连县第二中学听的一个讲座,本人感觉不错,特此将笔记与大家分享!这是我听过的唯一没有提纲,信息量大.条理清晰.语言丰富.幽 ...查看


  • 做人要有仁爱之心.有觉悟
  • 前言: 正在校编<黄鉴说易>之四人生卦1.2.3集,对历年讲学回顾情景,历历在目,面对绵绵讲述,无限感慨.易学为世人推崇,顶礼膜拜,无不叹难登堂入室,然<易经>名易,实为容易学习之学问.就如时下之高科技产品手机,不可 ...查看


  • 六思品试题一及答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人无信不立"的意思是( ). 2.诚信是一种( ),是一种可贵的( ),不诚信是一种( ).小与大没有不可逾越的( ). 3.做人做事要( ),( )会为我们 ...查看


  • 一千个人看你,就是一千个你
  • 一千个人看你,就是一千个你 1.说话没有定性,做事全无条理,心里想的都是自己,从不体谅别人的难处,这样的人不可委以重任,不能托付大事.怎么说话是品德问题,做事有无头绪是能力问题,怎么待己待人是格局问题.德之不修,不学无术,格局狭小都是做人处 ...查看


  • 廉政教育名言警句
  • 廉政教育名言警句 1.只有警钟长鸣,才能警笛不响. 2.以财为草,以身为宝.--刘向 3.勤能补拙,俭以养廉.--金缨 4.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周恩来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做人 ...查看


  •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
  • 开心是一种觉悟的境界 人们看惯了日升月落,春秋代序:习惯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冷暖现象.世间万物的改变,却很难看淡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仇恩怨,更难将伤心难过看得风清云淡.经过了很多年的改变以后,我们要将开心自在当成一种习惯. 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