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怎么办?
答: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外能维护权益,那么,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勇敢地到人民法院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如何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答:①求助有路
②敢打官司
4.如何通过非诉讼手段来维权?(或维权途径)
答: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已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节、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诉讼的作用? 答:诉讼时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6.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答;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7.为什么要对未成年进行特殊保护?(制定未成年保护法的目的)
答: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史重任。
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③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8.如何防患于未然?
(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如何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答: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 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9.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
答: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10.犯罪的危害?
答: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11.什么是犯罪?
答:所谓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 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13.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答:通犯罪相比,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多社会的危害较小,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15.法律的作用
答:规范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 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保护作用
①日常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④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16.我们在法律面前怎么做?
答: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17.法律最为显著的三个特征?
答: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8.为什么社会离不开规则?
答:如果没有行为的规则,人们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19.怎样磨砺坚强意志?
答: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
③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20.坚强意志的作用?(为什么)
答: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21.坚强意志的表现?
答: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的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 疑的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意志坚强的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的消极情绪,控制自 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④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努力战胜困难和挫 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2.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激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
23.挫折的作用?
答: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收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 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4.我国刑法的作用?
答: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5.什么是社会中的规则?
答: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6.调节我们行为规则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②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使用的准则。
③是社会行为规范。
27.自强的表现
答: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③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28.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和结果?
答: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 无成。
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能拼搏一 阵,但是要么满足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底。 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种是有坚定信念、意志坚强的人。他们勇敢的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 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
29.如何自强?
答:①理想,自强的航标
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30.为什么要自强?
答:①自强,进取的动力
②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31.自强的作用?
答:①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②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成长、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而成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 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2.怎样培养自理能力?
答:最基本的就是立足自己当前的生活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培养自理能力,也要大胆的投身于社会实践。
33.依赖思想的危害。
答:①这种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②因为它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 造成人格的缺陷。
③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4.自立的必要性
答: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开始,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35.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重要性)
答:①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的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 道德品质的过程。
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③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 ④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对社会负责的自立自强的人。
36.什么是自立?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7.自信的表现
答:①思想上相信“我能行”
②行为上表现“我能行”
③ 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8.造成挫折的原因
答:①如不能及时防范和预测的天灾
②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
③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
39.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答:一个有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40.如何唱响自信之歌
答:①看到进步与成长
②增强信心与实力
③做自信的中国人
41.自负,自信,自卑的区别
答:①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的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
②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轻 易尝试。
③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 己的缺点
42.如何善于尊重他人?
答:①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
③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④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43.什么是虚荣心?
答:虚荣心是一种表面追求光彩荣耀的心理。
44.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
答:虚荣心重的人,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往往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心而受不了。
4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②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③为了自尊,我们也要把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的认识自己。 46.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像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47.自信者的那些品质有助于成功?
答:①乐观
②进取
③专注
48.什么叫刑罚?
答: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49.我国刑罚的种类?
答: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四种
50.什么是挫折?
答:所谓钉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挫折,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1.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答: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国家、集体、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当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怎么办?
答: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果采取别的方式仍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外能维护权益,那么,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勇敢地到人民法院法院状告侵权者,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3.如何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
答:①求助有路
②敢打官司
4.如何通过非诉讼手段来维权?(或维权途径)
答: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已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节、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诉讼的作用? 答:诉讼时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6.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哪些?
答;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7.为什么要对未成年进行特殊保护?(制定未成年保护法的目的)
答:①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 史重任。
②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够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③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无限关怀,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8.如何防患于未然?
(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如何理解“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答:①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 ②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 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9.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
答: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10.犯罪的危害?
答: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严重危害。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11.什么是犯罪?
答:所谓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1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答: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 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 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13.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14.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
答:通犯罪相比,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多社会的危害较小,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15.法律的作用
答:规范作用
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 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 保护作用
①日常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②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④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
16.我们在法律面前怎么做?
答: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17.法律最为显著的三个特征?
答:一是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二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8.为什么社会离不开规则?
答:如果没有行为的规则,人们各行其是,社会就会混乱不堪,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
19.怎样磨砺坚强意志?
答:①磨砺坚强意志,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 ②磨砺坚强意志,应善于管理自己。
③磨砺坚强意志,要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20.坚强意志的作用?(为什么)
答:①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②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③形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④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21.坚强意志的表现?
答:①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动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②意志坚强的人,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的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 疑的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③意志坚强的人,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的消极情绪,控制自 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④意志坚强的人,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努力战胜困难和挫 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22.战胜挫折的方法有哪些?
答:①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②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③激发探索创新的激情
④学会自我疏导
23.挫折的作用?
答:挫折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收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 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24.我国刑法的作用?
答: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25.什么是社会中的规则?
答: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6.调节我们行为规则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依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 ②按本单位本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使用的准则。
③是社会行为规范。
27.自强的表现
答: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③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28.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态度和结果?
答:第一种是胆怯、懦弱的人。他们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放弃目标,结果一事 无成。
第二种是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能拼搏一 阵,但是要么满足与已有的成绩,要么屈服于新的困难和挫折,不能坚持底。 这样的人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种是有坚定信念、意志坚强的人。他们勇敢的面对挫折,向困难发出挑 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从而获得成功,实现生命的价值。
29.如何自强?
答:①理想,自强的航标
②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③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30.为什么要自强?
答:①自强,进取的动力
②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
31.自强的作用?
答:①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②是我们健康成长、努力成长、将来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而成的民族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不断 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2.怎样培养自理能力?
答:最基本的就是立足自己当前的生活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培养自理能力,也要大胆的投身于社会实践。
33.依赖思想的危害。
答:①这种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②因为它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 造成人格的缺陷。
③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 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4.自立的必要性
答:如果我们不能从现在开始,在父母和老师的帮助下。自觉地储备自立的知识,锻炼自立的能力,培养自立精神,就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35.为什么要自立?(自立的重要性)
答:①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的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养成良好 道德品质的过程。
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 ③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 ④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对社会负责的自立自强的人。
36.什么是自立?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7.自信的表现
答:①思想上相信“我能行”
②行为上表现“我能行”
③ 情感上体验“我能行”
38.造成挫折的原因
答:①如不能及时防范和预测的天灾
②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
③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的缺陷
39.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答:一个有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情。 40.如何唱响自信之歌
答:①看到进步与成长
②增强信心与实力
③做自信的中国人
41.自负,自信,自卑的区别
答:①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往的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
②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即使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轻 易尝试。
③只有自信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 己的缺点
42.如何善于尊重他人?
答:①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
③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④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43.什么是虚荣心?
答:虚荣心是一种表面追求光彩荣耀的心理。
44.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
答:虚荣心重的人,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往往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一旦他人有一点否定自己的意思,便认为自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心而受不了。
4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①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②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③为了自尊,我们也要把他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更好的认识自己。 46.什么是自尊?
答: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像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47.自信者的那些品质有助于成功?
答:①乐观
②进取
③专注
48.什么叫刑罚?
答: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49.我国刑罚的种类?
答: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四种
50.什么是挫折?
答:所谓钉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即人们所遇到的挫折,失利、失败和阻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