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中国整体债务占GDP比重升至280% 国企负债占4成|界面新闻

5月10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发布有关中国负债情况的报告称,中国整体债务已增至大约GDP的280%,与此同时,国企负债占GDP的115%左右。

根据社科院的统计,2000-2014年,中国国有企业债务累积增长55.2万亿元,年均增长高达3.9万亿元。

穆迪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如果某些国企在偿债时遇到困难,政府可能需要承担其部分负债。根据穆迪计算,中国国企负债占整体债务约41%。

穆迪认为,对于中国,需要重组的国企负债可能占到GDP的20-25%。该机构表示,虽然中国国企负债中仅有一部分存在潜在或有负债风险,但负债金额依然庞大。

穆迪称,中国国企负债重组的成本可能会由不同部门来分担,重组方案可能包括国企合并、延缓还债与涉及银行的其他措施、缩减部分国企规模、注资和其他形式的政府支持。

从中国决策层日前的表态来看,国企庞大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其关注的焦点,而为缓解当下国企面临的困境,政府方面再度从工具箱中拿出“债转股”这一工具,试图“对冲”国企庞大的债务危机。

1999年,中国也曾采用这一模式。公开信息显示,当时有580家企业实施债转股,涉及金额达4050亿元,约占不良资产处置总规模的30%,这被视为国企解困三大政策之一。

今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大会议闭幕后表示,不管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

财新网在此前的报道中指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将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而未来,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

不过,穆迪在报告中表示,虽然分担成本可能会降低国企债务,但银行业或有风险将会持续。

穆迪称,虽然债转股等措施将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来减少国企的或有负债,但债转股不会解决资产回报率下降的问题。因此,债转股同时会造成银行风险上升,政府面临的银行业相关或有负债风险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穆迪认为,若不进行国企改革,或有负债可能会继续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承担的成本可能变得高昂。

5月10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发布有关中国负债情况的报告称,中国整体债务已增至大约GDP的280%,与此同时,国企负债占GDP的115%左右。

根据社科院的统计,2000-2014年,中国国有企业债务累积增长55.2万亿元,年均增长高达3.9万亿元。

穆迪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如果某些国企在偿债时遇到困难,政府可能需要承担其部分负债。根据穆迪计算,中国国企负债占整体债务约41%。

穆迪认为,对于中国,需要重组的国企负债可能占到GDP的20-25%。该机构表示,虽然中国国企负债中仅有一部分存在潜在或有负债风险,但负债金额依然庞大。

穆迪称,中国国企负债重组的成本可能会由不同部门来分担,重组方案可能包括国企合并、延缓还债与涉及银行的其他措施、缩减部分国企规模、注资和其他形式的政府支持。

从中国决策层日前的表态来看,国企庞大的债务问题已经成为其关注的焦点,而为缓解当下国企面临的困境,政府方面再度从工具箱中拿出“债转股”这一工具,试图“对冲”国企庞大的债务危机。

1999年,中国也曾采用这一模式。公开信息显示,当时有580家企业实施债转股,涉及金额达4050亿元,约占不良资产处置总规模的30%,这被视为国企解困三大政策之一。

今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大会议闭幕后表示,不管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

财新网在此前的报道中指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将入选第一批债转股试点。而未来,债转股对象聚焦为有潜在价值、出现暂时困难的企业,以国企为主。

不过,穆迪在报告中表示,虽然分担成本可能会降低国企债务,但银行业或有风险将会持续。

穆迪称,虽然债转股等措施将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来减少国企的或有负债,但债转股不会解决资产回报率下降的问题。因此,债转股同时会造成银行风险上升,政府面临的银行业相关或有负债风险也会进一步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穆迪认为,若不进行国企改革,或有负债可能会继续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承担的成本可能变得高昂。


相关文章

  • 有一种垄断叫评级:三大评级机构绑架世界
  • 新闻背景: 国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1月13日宣布下调法国.意大利等9个欧元区成员国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标普刻意选择在周五晚些时候宣布消息是想减小这一决定对市场产生的直接影响,然而,市场对标普的降级决定还是作出了迅速反应.消息传出后,欧 ...查看


  • 迪拜危机与中国无关?
  • 值得警惕的是,在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房地产投资无形中扮演了主导角色.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房地产已经出现了不祥之兆. 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将重组其最大的企业实体"迪拜世界",这是一家业务横跨房地产 ...查看


  • 安倍经济学对日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分析
  • [摘要]日本作为现在国际上的第三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的方向值得世界的关注,该文旨在对"安倍经济学"进行研究,由此揭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日本经济中的作用. [关键词]安倍经济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一.引言 为 ...查看


  • 穆迪下调日本主权信用评级
  • 2011-08-24 08:37:54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389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转发到微博(12) 核心提示:评级机构穆迪投资周三下调了对日本的主权债务评级,将其从Aa2下调至Aa3,理由是日本政府面临巨额预算赤字,同时日本政府 ...查看


  • 中国经济结构内部将发生巨变 各地区大国雁阵梯次跃迁
  • 2015年10月09日 08:20 来源:凤凰财经 3人参与 0评论 导语: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经济都将处在L型的底部调整期,但经济结构内部将发生巨变.债牛史无前例,股市一波三折,改革驱动的风险偏好大起大落.无论对于经济还是市场,均将经 ...查看


  • 为了救经济,中国必须实行更积极的财政扩张政策
  • 一.中国供给侧改革:基本没有新意的无奈之举 中国2015年的经济不景气是有目共睹的,而且这种经济下滑趋势仍在延续,何日到底,没有人心里有答案. 问题到底出在哪?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两个字,需求. 新老经济交接的转型期经济,如同池塘的一个巨 ...查看


  • 新一轮债转股政策研究
  • 新一轮债转股政策研究 摘 要 债转股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我国当前推出"债转股"方案,符合经济发展现状和宏观政策意图: 1.企业部门杠杆率高企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债转股可以为企业一次性"空中加油&qu ...查看


  • 如何看待金融危机下的西方制度弊端
  • 新年伊始,英国<金融时报>征集了一系列以"危机中的资本主义"为主题的文章,邀请一批著名专家撰写相关文章,探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寻找未来新的发展模式.无独有偶,一年一度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将" ...查看


  • 三大评级机构与大公国际主权信用评级模式比较
  • 摘 要:本文研究包括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三大机构和大公国际评级基本思想.影响因素.争议及动因.研究发现:分歧源于两个体系指导思想的不同,从而带来核心指标的差异,三大机构评级体系以一国经济形态.开放度和人均GDP为主要参考标准,而大公国际则回归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