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电缆的接地方式

论电力电缆的接地方式

卜福寿 王治平

宁夏天净(集团)天源电力有限公司 邮编(755000)

[摘要] 中卫供电局的电网大用户均采用电力电缆进、出线,近几年电缆头击穿或爆炸事故突出,我们经过分析论证,这些事故由电缆头的接地方式引起的,本文通过几起事故介绍电力电缆正确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 电力电缆头 事故 接地方式

一:事故简介

2005年4月30日,中卫供电局李园变110KV 变电所35KV 合发冶炼厂出线电缆头B 相发生爆炸,绝缘击穿位置在第三节伞裙之间,距离金属屏蔽层10cm 左右,经抢修试验合格后按原接地方式——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恢复运行。2005年6月18日,李园变35KV 合发冶炼厂出线电缆头A 相又发生爆炸,绝缘击穿位置在金属屏蔽层接地位置上,经分析,事故原因出在金属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上,经抢修试验合格后,改变接地方式为互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电力电缆投入运行。

二:原因分析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通常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 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

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

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

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没有金属护套的挤包绝缘电缆,除半导电屏蔽层外,还要增加用铜带或铜丝绕包的金属屏蔽层,这个金属屏蔽层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可见,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发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非常大。

制作电缆终端或接头时剥除一小段屏蔽层主要目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的,这个屏蔽断口处应力十分集中,是薄弱环节!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力处理。(用应力锥或应力管等)

剥除屏蔽层的长度以保证爬电距离;增强绝缘表面抗爬电能力为依据。屏蔽层剥切过长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增加电缆附件的成本完全没有必要。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 ,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

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贵单位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

三:结论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 ;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 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由此可见,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有下列几种:

1.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可采用方式;

2.护层中点直接接地,两端屏蔽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常用方式;

3.护层交叉互联----常用方式;

4.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效果最好的接地方式;

5.护套两端接地---不常用,仅适用于极短电缆和小负载电缆线路。

在制作终端头时,可以不削铅笔头。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金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以保证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的粘合。

在制作中间接头时,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绝缘端部必须削成

锥体,即制成反应力锥,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所以电力电缆正确的接地方式和正确的制作方式,是保证电网运行的必要手段。

作者简介: 卜福寿 1969年出生 大专文化 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及送变电安装工作。 联系电话 :[1**********]

王治平:1968年出生 大学文化 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

送变电安装工作。 联系电话 :[1**********]

参考文献: 《电力电缆的安装与验收标准》 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高电压技术专业常用标准汇编》 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电缆施工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

论电力电缆的接地方式

卜福寿 王治平

宁夏天净(集团)天源电力有限公司 邮编(755000)

[摘要] 中卫供电局的电网大用户均采用电力电缆进、出线,近几年电缆头击穿或爆炸事故突出,我们经过分析论证,这些事故由电缆头的接地方式引起的,本文通过几起事故介绍电力电缆正确的接地方式。

关键词 电力电缆头 事故 接地方式

一:事故简介

2005年4月30日,中卫供电局李园变110KV 变电所35KV 合发冶炼厂出线电缆头B 相发生爆炸,绝缘击穿位置在第三节伞裙之间,距离金属屏蔽层10cm 左右,经抢修试验合格后按原接地方式——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恢复运行。2005年6月18日,李园变35KV 合发冶炼厂出线电缆头A 相又发生爆炸,绝缘击穿位置在金属屏蔽层接地位置上,经分析,事故原因出在金属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上,经抢修试验合格后,改变接地方式为互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电力电缆投入运行。

二:原因分析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通常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 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

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

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

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没有金属护套的挤包绝缘电缆,除半导电屏蔽层外,还要增加用铜带或铜丝绕包的金属屏蔽层,这个金属屏蔽层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可见,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发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非常大。

制作电缆终端或接头时剥除一小段屏蔽层主要目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的,这个屏蔽断口处应力十分集中,是薄弱环节!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力处理。(用应力锥或应力管等)

剥除屏蔽层的长度以保证爬电距离;增强绝缘表面抗爬电能力为依据。屏蔽层剥切过长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增加电缆附件的成本完全没有必要。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 ,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

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贵单位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

三:结论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 ;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 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由此可见,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有下列几种:

1.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可采用方式;

2.护层中点直接接地,两端屏蔽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常用方式;

3.护层交叉互联----常用方式;

4.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效果最好的接地方式;

5.护套两端接地---不常用,仅适用于极短电缆和小负载电缆线路。

在制作终端头时,可以不削铅笔头。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金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以保证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的粘合。

在制作中间接头时,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绝缘端部必须削成

锥体,即制成反应力锥,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所以电力电缆正确的接地方式和正确的制作方式,是保证电网运行的必要手段。

作者简介: 卜福寿 1969年出生 大专文化 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及送变电安装工作。 联系电话 :[1**********]

王治平:1968年出生 大学文化 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及

送变电安装工作。 联系电话 :[1**********]

参考文献: 《电力电缆的安装与验收标准》 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高电压技术专业常用标准汇编》 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电缆施工手册》 中国电力出版社


相关文章

  • 电力专业主要施工项目安装工艺标准图片
  • 3.1槽道内电缆敷设-----------------------------16 3.2直埋电缆敷设------------------------------21 3.3电缆附件制作及安装------------------------ ...查看


  • 关于单芯电缆接地的研究
  • 工 程 技 术 2011 NO.14 科技创新导报 关于单芯电缆接地的研究 王鸿伟 (开滦集团唐山矿业分公司机电科 河北唐山 063000) 摘 要:电力电缆在运行中金属屏蔽和铠装层两端直接接地, 会在金属屏蔽和铠装层中形成环流, 引起电缆 ...查看


  •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 www.whhdgk.com :1.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稳定和振荡? 答: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原动机供给发电机的功率总是等于发电机送给系统供负荷消耗的功率,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使上述功率平衡关系受到破坏时,电力系统应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 ...查看


  • 变压器接地
  • 变压器接地 三相交流电指的是三条在空间角度上布置的互差120度电角度的...用户负载短路是不会影响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所谓短路就是相线与零线未经用电 本厂变电站进线采用35KV单股三根电缆线作进线,电缆采用冷缩电缆接头 从变压器性能来看高压为 ...查看


  •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2
  • 第一章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第一章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 一. 概念 1) 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建于1882年,在美国纽约市,机组容量只有30万千瓦,随着科技的发展,到1976年为止,全世界的发电厂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6亿4千万千瓦,从世界各国经济发 ...查看


  • 中性点接地是指变压器或发电机的
  • 中性点接地是指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导线与地线相连接,目前有用很广泛: 中性点接零,没听讲过,你的意思可能是中性点直接相互连接,而不接地. 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 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 ...查看


  •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 电力系统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可分为两大类:(1)中性点 直接接地 系统:(2)中性点 非直接接地 系统,其中又分为中性点 不接地 系统和中性点经 消弧线圈 接地或高阻抗接地系 统. 2. 为了保证可靠 ...查看


  •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9-4 14:08:24 [收 藏] [评 论 ]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电力装置接地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与设备安全 ...查看


  • 通信局接地规范
  •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YDJ26-89 第一章总则 第 1.0.1 条本规定适用于新建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的设计. 对于扩建. 改建的综合通信大楼 亦可参照执行. 第 1.0.2 条综合通信大楼的接地系统设计, 应做到确保人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