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摘  要: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语文课本《藤野先生》一篇中曾提到。但是随着我们对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发掘,发现原因并非那么简单。本文主要围绕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探讨,我们认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童年经验也促使鲁迅做出选择文学之路的决定,我们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更好的解读鲁迅弃医从文的真正动因。

  关键词:鲁迅;弃医从文;兴趣;童年经验

  作者简介:张淑颖(1987.1-),女,汉族,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专业为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

  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藤野先生》篇早已有过阐述。大致是说在仙台学医的课堂上,教室里放映的幻灯片上显示一群中国人看到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杀的同胞而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强烈地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1]于是,鲁迅那是的意见变了,告别了藤野先生,走上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文学革命道路。

  一

  观察鲁迅,首先很明显地发现了一个事实:鲁迅对医学的兴趣不大。鲁迅1904年在仙台医专时给蒋抑危的信中写道:

  校中功课大忙,日不得息。……所授物理、化学、解剑、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组织、解剑二科,名词皆兼用拉丁,独乙,日必暗记,脑力顿夜。幸教师语言尚能领会,自问苟侥幸卒业,或不至为杀人之医。……

  ……校中功课,只求记忆,不须思索,修习未久,脑力顿锢.四年而后,恐知木偶人类。……

  ……而今而后,只能修死学问,不能旁及类,恨辜!恨事![2]

  可见鲁迅对枯燥的医学课程并没有很大兴趣。由于兴趣不大,他有时在学习中也会固执的投机取巧,“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3]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导致鲁迅的成绩一般。《藤野先生》中记载:“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4]我们试想,以这样的成绩和学习态度,要想成为一代名医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连这样刚及格的成绩也要被日本的同学怀疑是得了教员泄露的题目,鲁迅愤慨地说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5]遭遇了这些被嘲笑被侮辱被否定之后,他打算放弃本来就成绩一般而又没有极大兴趣的医学而转投文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旦这些基本的或生存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人们就会着眼于更宽阔的层面,转而追求与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密切相关的角色的需要。[6]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即是被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鲁迅对医学没有太大兴趣,但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以及赢得尊重,他毅然转投文学,这也是和出于自身发展的本能选择。

  鲁迅在日本期间曾经见过孙中山,他曾经在一些文章或讲演里专门谈论过,如《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战士与苍蝇》、《中山大学开学致语》等。对于孙中山他是敬重的,而孙中山弃医从文的思想观念未必不会影响到鲁迅。有人曾这样的询问孙中山:“你讨厌中国吗?认为生长在中国是不幸的吗?”他却回答说:“‘我认为生在中国比起生在别的任何国家更幸福。’那么,为什么要那样露骨地说中国的坏话呢?我只能说,因为他爱中国,所以不肯说敷衍了事的话,而且,因为他是文学家。”[7]别人这样夸赞孙中山,作为青年学子的鲁迅在迷茫时期自然也对他心向往之,他期待用文学家的使命来表达爱国之意。

  二

  鲁迅东京学医成绩不好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从小就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教育,家族没有医学传统,对医学行业比较陌生。当时中国的西医技术远远没有成熟,主要依靠国外进修。初到异乡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专业知识的陌生,语言的屏障都会影响一个人正常能力的发挥。一面是基础不牢,无所适从的西医,一面是从小就有浓厚兴趣的文学,从接受学角度看,大部分人也都会做出同样选择的。

  我们认为鲁迅弃医从文也跟他的童年教育和经验是密不可分的。童年经验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很多学者、心理专家已经做了充分地探究和论证。学者王晓初在《童年经验与鲁迅思想及文学的发生》一文中写道:“童年经验不仅成为终身守护鲁迅心灵的精神家园和他文学发生的原型与灵感,而且在沟通与越地远古先民的精神传承中奠定了他热爱自由反抗压迫的天性取向。同时在与自然生命农民的亲和中确立了他和底层民众以农民为主体的血脉相通的左翼倾向。”[8]鲁迅少时就在三味书屋这种私塾式的学校学习,家族为他们聘请的老师是一丝不苟,德才兼备的寿镜吾老先生。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少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9]学习累了还可以捉虫子,摘果子,描绣像……成长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对鲁迅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很多年后,他自己也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10]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写道:“鲁迅谈到绍兴每次都使我发生一个相同的感觉,就是他的故乡绍兴似乎常常在引起他的一种很可回味的回忆。而这种回忆似乎不是由于别的就只由于在那里有过他的童年 生活有过他和农民以及下层社会的人民的接近,他于是有着一种深刻的留恋和爱。”[11]的确,童年所受的教育会伴随我们一生,作家余秋雨曾在家乡的小学校墙砖上刻上:“在这里,一个教授完成了他全部的教育。”[12]这也印证了童年教育对人发展的巨大作用。

  概括言之,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是他想要拯救并改变国民的愚弱麻木的心理。他期待用如椽巨笔来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鲁迅是伟大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其深层动机,童年教育及兴趣的支配都有可能使鲁迅做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虽然言为心声,但文能饰伪,文章所表现的可能仅是作者一时一地的想法,一篇《藤野先生》未必就能完全涵盖鲁迅弃医从文的动机。要知其全面,我们必须结合鲁迅的成长经历及鲁迅其它作品进行比较辨析,也就是《史记》中常用的互现法。通过对多篇文章的相互比照,合理推测,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更全面,更客观,更接近事物发展的原貌。

  注释: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2]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书信・041008致蒋抑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4][5]鲁迅.藤野先生,语文[M].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哈米什・普林格尔,玛哲丽・汤普森著, 俞利军译.品牌的精神[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5.

  [7] 增田涉著.鲁迅的印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9-70.

  [8]王晓初.童年经验与鲁迅思想及文学的产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M].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冯雪峰. 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2]余秋雨.余秋雨散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摘  要: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语文课本《藤野先生》一篇中曾提到。但是随着我们对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深入发掘,发现原因并非那么简单。本文主要围绕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探讨,我们认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和童年经验也促使鲁迅做出选择文学之路的决定,我们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更好的解读鲁迅弃医从文的真正动因。

  关键词:鲁迅;弃医从文;兴趣;童年经验

  作者简介:张淑颖(1987.1-),女,汉族,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专业为古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

  关于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中《藤野先生》篇早已有过阐述。大致是说在仙台学医的课堂上,教室里放映的幻灯片上显示一群中国人看到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杀的同胞而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幻灯片事件使鲁迅强烈地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1]于是,鲁迅那是的意见变了,告别了藤野先生,走上了他终生为之奋斗的文学革命道路。

  一

  观察鲁迅,首先很明显地发现了一个事实:鲁迅对医学的兴趣不大。鲁迅1904年在仙台医专时给蒋抑危的信中写道:

  校中功课大忙,日不得息。……所授物理、化学、解剑、组织、独乙种种学,皆奔逸至迅,莫暇应接。组织、解剑二科,名词皆兼用拉丁,独乙,日必暗记,脑力顿夜。幸教师语言尚能领会,自问苟侥幸卒业,或不至为杀人之医。……

  ……校中功课,只求记忆,不须思索,修习未久,脑力顿锢.四年而后,恐知木偶人类。……

  ……而今而后,只能修死学问,不能旁及类,恨辜!恨事![2]

  可见鲁迅对枯燥的医学课程并没有很大兴趣。由于兴趣不大,他有时在学习中也会固执的投机取巧,“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3]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导致鲁迅的成绩一般。《藤野先生》中记载:“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4]我们试想,以这样的成绩和学习态度,要想成为一代名医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连这样刚及格的成绩也要被日本的同学怀疑是得了教员泄露的题目,鲁迅愤慨地说出:“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5]遭遇了这些被嘲笑被侮辱被否定之后,他打算放弃本来就成绩一般而又没有极大兴趣的医学而转投文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一旦这些基本的或生存的需要日益得到满足,人们就会着眼于更宽阔的层面,转而追求与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中密切相关的角色的需要。[6]而马斯洛需要层次的最高层即是被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鲁迅对医学没有太大兴趣,但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以及赢得尊重,他毅然转投文学,这也是和出于自身发展的本能选择。

  鲁迅在日本期间曾经见过孙中山,他曾经在一些文章或讲演里专门谈论过,如《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战士与苍蝇》、《中山大学开学致语》等。对于孙中山他是敬重的,而孙中山弃医从文的思想观念未必不会影响到鲁迅。有人曾这样的询问孙中山:“你讨厌中国吗?认为生长在中国是不幸的吗?”他却回答说:“‘我认为生在中国比起生在别的任何国家更幸福。’那么,为什么要那样露骨地说中国的坏话呢?我只能说,因为他爱中国,所以不肯说敷衍了事的话,而且,因为他是文学家。”[7]别人这样夸赞孙中山,作为青年学子的鲁迅在迷茫时期自然也对他心向往之,他期待用文学家的使命来表达爱国之意。

  二

  鲁迅东京学医成绩不好也是有原因的。一是他从小就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教育,家族没有医学传统,对医学行业比较陌生。当时中国的西医技术远远没有成熟,主要依靠国外进修。初到异乡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专业知识的陌生,语言的屏障都会影响一个人正常能力的发挥。一面是基础不牢,无所适从的西医,一面是从小就有浓厚兴趣的文学,从接受学角度看,大部分人也都会做出同样选择的。

  我们认为鲁迅弃医从文也跟他的童年教育和经验是密不可分的。童年经验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很多学者、心理专家已经做了充分地探究和论证。学者王晓初在《童年经验与鲁迅思想及文学的发生》一文中写道:“童年经验不仅成为终身守护鲁迅心灵的精神家园和他文学发生的原型与灵感,而且在沟通与越地远古先民的精神传承中奠定了他热爱自由反抗压迫的天性取向。同时在与自然生命农民的亲和中确立了他和底层民众以农民为主体的血脉相通的左翼倾向。”[8]鲁迅少时就在三味书屋这种私塾式的学校学习,家族为他们聘请的老师是一丝不苟,德才兼备的寿镜吾老先生。老师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少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9]学习累了还可以捉虫子,摘果子,描绣像……成长在这样充满诗意的环境中,对鲁迅的熏陶是不言而喻的。以至在很多年后,他自己也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10]冯雪峰在《回忆鲁迅》中写道:“鲁迅谈到绍兴每次都使我发生一个相同的感觉,就是他的故乡绍兴似乎常常在引起他的一种很可回味的回忆。而这种回忆似乎不是由于别的就只由于在那里有过他的童年 生活有过他和农民以及下层社会的人民的接近,他于是有着一种深刻的留恋和爱。”[11]的确,童年所受的教育会伴随我们一生,作家余秋雨曾在家乡的小学校墙砖上刻上:“在这里,一个教授完成了他全部的教育。”[12]这也印证了童年教育对人发展的巨大作用。

  概括言之,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是他想要拯救并改变国民的愚弱麻木的心理。他期待用如椽巨笔来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鲁迅是伟大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其深层动机,童年教育及兴趣的支配都有可能使鲁迅做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定。虽然言为心声,但文能饰伪,文章所表现的可能仅是作者一时一地的想法,一篇《藤野先生》未必就能完全涵盖鲁迅弃医从文的动机。要知其全面,我们必须结合鲁迅的成长经历及鲁迅其它作品进行比较辨析,也就是《史记》中常用的互现法。通过对多篇文章的相互比照,合理推测,得出的结论才可能更全面,更客观,更接近事物发展的原貌。

  注释: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2]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书信・041008致蒋抑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4][5]鲁迅.藤野先生,语文[M].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哈米什・普林格尔,玛哲丽・汤普森著, 俞利军译.品牌的精神[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5.

  [7] 增田涉著.鲁迅的印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69-70.

  [8]王晓初.童年经验与鲁迅思想及文学的产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语文[M].北京: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冯雪峰. 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中册[M].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2]余秋雨.余秋雨散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 张爱玲与鲁迅的女性观之比较-毕业论文
  • www.wenwendata.com 目 录 导言„„„„„„„„„„„„„„„„„„„„„„„„„„„„„„„„„„„2 一.对女性观的解读--从鲁迅.张爱玲的作品出发„„„„„„„„„„„„„„2 (一)鲁迅笔下的女性观„„„„„„„„ ...查看


  • 贴近鲁迅的原因
  • <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快要问世之际,心里一面很高兴,一面有点儿害怕. 经过韩国鲁迅学者们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结实,在中国得以出版.通过这本书能和中国学界进行对话,所以很高兴:但是身为外国学者,著述内容虽有不少的韩国特色,但 ...查看


  • 鲁迅与诺贝尔奖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鲁迅与诺贝尔奖 罗广林 曾经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推到了鲁迅面前,但是鲁迅认为这于他是极不合适的.有人把他的辞避看作伟大的谦虚,这只是中国式的迂腐之见.好在鲁迅自己是公正而且清醒的. 现代化已经成了 ...查看


  • 郭沫若与鲁迅屡屡失之交臂的原因
  • 最初的印象 1920年10月,郭沫若在<学灯>增刊上第一次读到鲁迅的小说,那就是<头发的故事>.他认为鲁迅的观察很深刻,笔调很简练,又"觉得他的感触太枯燥,色调暗淡,总有点和自己的趣味相反驳."郭 ...查看


  • 中小学教材中的鲁迅文章该删吗 - 副本
  • 中小学教材中的鲁迅文章该删吗 一直以来,"鲁迅文章退出语文教材"的呼声此起彼伏,对于入选教材的鲁迅文章更是删了又删改了又改,如今我们所见中小学教材中的鲁迅文章,早已不复当时投枪匕首之锋芒毕露.那么语文教材中为什么会出现这 ...查看


  • [藤野先生]教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
  • 教学目的 :  一.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查看


  • [我的偶像作文]我崇拜的偶像--鲁迅
  • 我爱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敬佩的他的为人.鲁迅先生是我崇拜的偶像,是我学习的榜样.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以笔为匕首.为投枪,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特别是写了许多富有战斗力的杂文,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文人 ...查看


  • 一人分饰两角
  • 摘 要: 在各国漫长的翻译史上,似乎均有一个共同的现象:译者同时也是作家.中国也不例外.本文考察同时作为作家和译者的鲁迅和张爱玲两个个案,从社会学的角色冲突理论出发,结合特定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分析为何在翻译实践中,鲁迅译者身份较之作家身份 ...查看


  •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 发布时间:2007-01-19 03:40   浏览次数:2152 鲁迅.梁实秋翻译论战追述 刘全福 (上海电视大学外语系,上海 200092) 摘 要:20 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和梁实秋之间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翻译论战.论战持续了八年之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