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于是“蒙古”
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
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其服饰、婚礼、饮食具有自己本族的特色。
【关键词】历史 服饰 饮食 婚礼 祭祀
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大国,并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开始被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人口581.3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样式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宽大直筒到脚跟的大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套花贴边;锡林郭勒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青海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腐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套发式,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珍宝石珠的链坠。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5套制作和保存有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品。
传统饮品包括奶茶和奶酒。奶茶亦称蒙古茶,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放入开水锅煮沸,然后加入新鲜牛奶,一般为浅咖啡色。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古称马奶酒,常用于待客。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红食、炒米、乳制食品、肉食、粮油。白食包括奶豆腐(也称奶干)、奶皮子。红食主要指全羊席,最出名的是烤全羊。乳制食品有奶茶、乌日莫、黄油、酸奶、奶豆腐、酸奶子、皮子、奶酒。肉食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有手把肉、肉粥、肉汤面、宝日斯等。蒙古族常吃的肉有马肉、驼肉、牛羊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节日,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等。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敬的客人。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踏、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影片、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
人们喜爱的盛会。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为长短调两种,蒙古族舞蹈既能表现出男性的样刚豪迈,也能表现出女性曲线的优美,著名的舞蹈有顶碗和筷子舞。蒙古族的乐器也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莫林胡兀尔(码头胡琴)。常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广泛流行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云南以及东北等蒙古族聚居区。传统马头琴以硬东木做框板,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琴头雕刻精致的马头,先用长马尾合成。
此外蒙古族的乐器还包括笛子、呼日(四胡)、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好必斯)、蒙古四弦琴、恒格勒格(蒙古鼓)、蒙古族大鼓、蒙古族四胡等。
蒙古族因其长年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主要方式。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宅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谐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质,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方便、非常适合于牧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要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结婚这一天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对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的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与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郎要拉着新娘从火堆另一端端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娘手持铜壶,新郎手端放有银杯的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者一定要一次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行高潮,丰富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祭祀:祭“腾格里”,蒙古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天主”;还包含有“命运”的意思。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蒙古族部分部落已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进行了改变,而因地区的不同一些风俗也产生了差异,但总体来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仍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
【内容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于是“蒙古”
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
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其服饰、婚礼、饮食具有自己本族的特色。
【关键词】历史 服饰 饮食 婚礼 祭祀
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大国,并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开始被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人口581.3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样式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宽大直筒到脚跟的大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套花贴边;锡林郭勒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青海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腐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套发式,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珍宝石珠的链坠。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5套制作和保存有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品。
传统饮品包括奶茶和奶酒。奶茶亦称蒙古茶,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放入开水锅煮沸,然后加入新鲜牛奶,一般为浅咖啡色。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古称马奶酒,常用于待客。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红食、炒米、乳制食品、肉食、粮油。白食包括奶豆腐(也称奶干)、奶皮子。红食主要指全羊席,最出名的是烤全羊。乳制食品有奶茶、乌日莫、黄油、酸奶、奶豆腐、酸奶子、皮子、奶酒。肉食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有手把肉、肉粥、肉汤面、宝日斯等。蒙古族常吃的肉有马肉、驼肉、牛羊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节日,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等。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敬的客人。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踏、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影片、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
人们喜爱的盛会。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为长短调两种,蒙古族舞蹈既能表现出男性的样刚豪迈,也能表现出女性曲线的优美,著名的舞蹈有顶碗和筷子舞。蒙古族的乐器也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莫林胡兀尔(码头胡琴)。常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广泛流行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云南以及东北等蒙古族聚居区。传统马头琴以硬东木做框板,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琴头雕刻精致的马头,先用长马尾合成。
此外蒙古族的乐器还包括笛子、呼日(四胡)、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好必斯)、蒙古四弦琴、恒格勒格(蒙古鼓)、蒙古族大鼓、蒙古族四胡等。
蒙古族因其长年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主要方式。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宅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谐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质,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方便、非常适合于牧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要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结婚这一天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对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的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与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郎要拉着新娘从火堆另一端端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娘手持铜壶,新郎手端放有银杯的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者一定要一次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行高潮,丰富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祭祀:祭“腾格里”,蒙古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天主”;还包含有“命运”的意思。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蒙古族部分部落已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进行了改变,而因地区的不同一些风俗也产生了差异,但总体来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仍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