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二届中国(武汉)知音文化高层论坛 会议记录。
主持人: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斌。
出席嘉宾:省市老领导谢培栋、袁善腊、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汉林、区委副书记王筱武等区四大家领导出席论坛。
会议议程:
第一项:主持人致开幕词、介绍到场嘉宾。
第二项:武汉电台主持人高梦宣读了湖北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发来的贺电。 第三项: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讲话。
他指出,知音文化是武汉最具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知音文化蕴含“平等、诚信、和谐、真情”的历史文化精髓,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核心文化。本届论坛围绕知音文化与企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子清介绍了近年来蔡甸区弘扬和发展知音文化的成果。他说,昔日汉阳古郡,今朝中法新城,蔡甸是知音故里、知音文化是蔡甸的文化之根,挖掘、传承、弘扬知音文化是蔡甸义不容辞的责任,中法武汉生态城的建设发展必将续写一段新的知音传奇。 第四项: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龚泽生讲话。
知音文化是武汉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为充分发挥知音文化在我市文化建设中的品牌效应,武汉将进一步发掘知音文化的丰富内涵,将知音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之中,由政府主导,市区联合,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做大做强知音文化品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项: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会长姚伟钧作了题为《知音文化的现代价值——以高山流水集团实践为例》的演讲。
“知音”和“高山流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符号,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深远意蕴,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好客户的知音,才能赢得口碑、信誉。只有做好民众的知音,才能换来他们发自内心的忠诚。只有做好国际合作伙伴的知音,才能携手合作,互惠互利,一带一路的战略才能成功。
如何弘扬与传承知音文化,西安高山流水集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一、文化宣传力度大。我们所参观的高山流水集团采取雕塑、刊物、专题片等形式宣传知音文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二、产权保护意识强。树立文化品牌意识,高山流水集团已经将知音、高山流水作为商标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有效地保护了文化知识产权。
三、重视文化内涵挖掘。高山流水集团公司已经将知音文化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拓展到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等的合作伙伴,极大地丰富了知音文化内涵。同时将知音文化与中国践行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让知音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对知音文化的发展、赋予知音文化的时代特性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六项:中柬金边经济特区主席、西安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徐彦平讲话。
知音文化诞生在武汉,是武汉特有的文化资源。武汉有“知音文化遗产属地的唯一性。弘扬知音文化,打造知音品牌,有利于提高武汉这座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武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我们要不断提取知音文化中蕴含的求真、求精、求信的精神特质,要
在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上更加重视知音文化,成为引领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就武汉市而言,我们要把知音文化融入市民素质,融入企业,融入各行各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全市人民的整理素质还有利于树立武汉人及武汉各行各业的良好形象。
第七项: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骆玉明
《知音文化之我见》 。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对这一传说的记载。传说最早来源于《吕氏春秋》,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2007年,伯牙子期传说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伯牙子期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和人在一起是有矛盾的,是有冲突的,人既有协调性,就是相互支持,彼此融洽,人又有斗争的一面,在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中更多的强调解决矛盾的方法,人和人的和谐,用这个和谐去降低人和人的冲突。这种和谐就是知音文化的传承,故事本身当做一个历史事实,我们要有这种知音精神,只要我们认识到,人和人彼此认知,心灵沟通是重要的一种价值,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基础,是生命完美的条件。
第八项:武汉非遗公司总经理、湖北长江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左慈祥
一、打造知音道场,让知音故里更美。
二、构建多个载体,让知音文化更浓。
三、创新升级形态,让知音产业更强
四、牵手世界朋友,让知音品牌更响。
第九项: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德彦
知音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需立足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市区两级政府已聘请国内一流历史文化专家和规划设计专家,正全面研究挖掘和阐释知音文化。
知音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核心文化。围绕知音文化与企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武汉应举全市之力,把知音文化打造的更加靓丽,更加灿烂辉煌。让知音文化为城市增色,让市民因知音文化而润泽,进而将武汉建设成全国一流、亚洲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市民文化资源集约地、诚信示范地和体验首选地。
蔡甸是知音故里,知音文化是蔡甸的文化之根。蔡甸地区知音文化遗传众多,有钟子期墓、集贤村等。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朱进称,武汉市将由政府主导,市区联合,社会力量参与,做大做强知音文化品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第二届中国(武汉)知音文化高层论坛 会议记录。
主持人: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斌。
出席嘉宾:省市老领导谢培栋、袁善腊、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汉林、区委副书记王筱武等区四大家领导出席论坛。
会议议程:
第一项:主持人致开幕词、介绍到场嘉宾。
第二项:武汉电台主持人高梦宣读了湖北省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发来的贺电。 第三项: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讲话。
他指出,知音文化是武汉最具地域特色的品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知音文化蕴含“平等、诚信、和谐、真情”的历史文化精髓,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核心文化。本届论坛围绕知音文化与企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子清介绍了近年来蔡甸区弘扬和发展知音文化的成果。他说,昔日汉阳古郡,今朝中法新城,蔡甸是知音故里、知音文化是蔡甸的文化之根,挖掘、传承、弘扬知音文化是蔡甸义不容辞的责任,中法武汉生态城的建设发展必将续写一段新的知音传奇。 第四项: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龚泽生讲话。
知音文化是武汉最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为充分发挥知音文化在我市文化建设中的品牌效应,武汉将进一步发掘知音文化的丰富内涵,将知音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之中,由政府主导,市区联合,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做大做强知音文化品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项: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武汉知音文化研究会会长姚伟钧作了题为《知音文化的现代价值——以高山流水集团实践为例》的演讲。
“知音”和“高山流水”早就成为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符号,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深远意蕴,在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也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管理工作中,我们只有做好客户的知音,才能赢得口碑、信誉。只有做好民众的知音,才能换来他们发自内心的忠诚。只有做好国际合作伙伴的知音,才能携手合作,互惠互利,一带一路的战略才能成功。
如何弘扬与传承知音文化,西安高山流水集团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
一、文化宣传力度大。我们所参观的高山流水集团采取雕塑、刊物、专题片等形式宣传知音文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二、产权保护意识强。树立文化品牌意识,高山流水集团已经将知音、高山流水作为商标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有效地保护了文化知识产权。
三、重视文化内涵挖掘。高山流水集团公司已经将知音文化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拓展到企业与员工、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等的合作伙伴,极大地丰富了知音文化内涵。同时将知音文化与中国践行的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让知音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对知音文化的发展、赋予知音文化的时代特性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六项:中柬金边经济特区主席、西安高山流水集团董事长徐彦平讲话。
知音文化诞生在武汉,是武汉特有的文化资源。武汉有“知音文化遗产属地的唯一性。弘扬知音文化,打造知音品牌,有利于提高武汉这座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提升武汉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我们要不断提取知音文化中蕴含的求真、求精、求信的精神特质,要
在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上更加重视知音文化,成为引领一带一路经济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就武汉市而言,我们要把知音文化融入市民素质,融入企业,融入各行各业,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全市人民的整理素质还有利于树立武汉人及武汉各行各业的良好形象。
第七项: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骆玉明
《知音文化之我见》 。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由来已久,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对这一传说的记载。传说最早来源于《吕氏春秋》,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2007年,伯牙子期传说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伯牙子期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和人在一起是有矛盾的,是有冲突的,人既有协调性,就是相互支持,彼此融洽,人又有斗争的一面,在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中更多的强调解决矛盾的方法,人和人的和谐,用这个和谐去降低人和人的冲突。这种和谐就是知音文化的传承,故事本身当做一个历史事实,我们要有这种知音精神,只要我们认识到,人和人彼此认知,心灵沟通是重要的一种价值,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基础,是生命完美的条件。
第八项:武汉非遗公司总经理、湖北长江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左慈祥
一、打造知音道场,让知音故里更美。
二、构建多个载体,让知音文化更浓。
三、创新升级形态,让知音产业更强
四、牵手世界朋友,让知音品牌更响。
第九项: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刘德彦
知音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需立足现实,紧跟时代步伐。市区两级政府已聘请国内一流历史文化专家和规划设计专家,正全面研究挖掘和阐释知音文化。
知音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也可以作为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核心文化。围绕知音文化与企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武汉应举全市之力,把知音文化打造的更加靓丽,更加灿烂辉煌。让知音文化为城市增色,让市民因知音文化而润泽,进而将武汉建设成全国一流、亚洲知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市民文化资源集约地、诚信示范地和体验首选地。
蔡甸是知音故里,知音文化是蔡甸的文化之根。蔡甸地区知音文化遗传众多,有钟子期墓、集贤村等。武汉市文化局副局长朱进称,武汉市将由政府主导,市区联合,社会力量参与,做大做强知音文化品牌,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