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文化陕北秧歌

摘 要:陕北秧歌是一种流传陕西高原的一种传统的文化,是具有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人们称之为“闹红火”、“闹社火”、“闹秧歌”、“闹阳歌”等。在陕西榆林、绥德、延安、米脂等地,陕北秧歌具有丰富的内容,五彩的形式,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绥德、米脂的秧歌极为人们所喜爱。

  关键词:秧歌的起源;特色;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何为“秧歌”?秧歌是从哪儿来?”不少人有了自己的答案。秧歌至少有十种写法儿,如阳歌、央哥、��哥、扬高、迎阁、羊高、英歌、因歌、莺歌。有人说秧歌起源于南方稻区插秧之歌;有人说它是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有人说该歌舞兴起于凤阳,该称为“阳歌”;有人说“阳歌”是上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有人说宋人苏东坡创造了秧歌;甚至有人说宋人以“��哥”为西域歌舞的主角,然后与汉族元宵社火融合,最终形成“秧歌”。以上这些说法都有某种的依据和创意。的确。陕北乡间念作“yáng”的本字到底该是哪个呢?只有找到了这个本字,那么答案便知晓了!

  历史悠久的陕北秧歌相传在北宋就盛行,叫作“阳歌”,大概是出于“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在《延安府志》中录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因此,秧歌是从社日祭祀土地爷活动中发展来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清李调元的《粤东笔记》中有:“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由此又有人说,秧歌是陕北从南方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陕北秧歌是一种朴素中带着绚丽的艺术,其形式多彩,表演尽兴,红火热闹。

  (一)陕北秧歌之豪迈

  陕北秧歌主要特点在于“扭”,以腰部为中心,和着锣鼓声大幅度扭动头和双臂,以“十字步”完成了前进、后退、左腾、右跃,人们称之为“扭秧歌”。该简单朴素的舞蹈,整齐的步调,飞舞的彩带,五彩的彩扇,无不洋溢出和谐的气息。

  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是陕北秧歌的三种主要角色。伞头是陕北秧歌的领头人,他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只求吉祥之意。伞,寓义着人们能得到庇护,风调雨顺;据说唐人孙思邈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来观察老虎并给予治疗,于是这个铁圈就叫"虎撑"。接着“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串铃”,也成为民医的标志,最终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在伞头这个角色中,“虎撑”是指挥秧歌队表演的响器,指挥着秧歌队变化队形。领头人“伞头”能即兴编唱新词,当然对传统秧歌唱段也极为熟悉。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高昂地重复唱最后一句。唱段词藻朴素、形式简单,但体现着当地的人文,其情感生动、易懂,观众皆大欢喜,神采飞扬。如今的秧歌舞,跟上了社会前进的步伐,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变成了现代装, 腰系着红绸带,手里撑着花伞。只要舞动起来,是那么的红火,热闹。

  (二)陕北秧歌之风格

  “大秧歌”和“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活动,气氛热烈。舞者的情绪欢快,动作矫健,表达了舞者的豪迈、奔放之情。狮子、竹马、跑驴、龙灯、旱船等社火节目与秧歌相伴,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秧歌队形变化丰富多彩,包括“龙摆尾”、“二龙吐水”、“十字梅花”、“卷白菜”等等。“水船”、“霸王鞭”、“高跷”、“跑驴”等属于小场子表演。至于“文场子”、“踢场子、”“武场子”是根据秧歌的动作内容和风格划分的。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就是人们所喜爱的“踢场子”,参加人总是成双成对的,女舞彩带,男持彩扇。踢场子中具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是需要展示“金钩倒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等高难技巧,其刚健中渗透着柔美,洒脱中涌现着细腻。每当大号节日如春节,城乡都组织排演秧歌,只愿新年好。村邻之间还会组织起各自的秧歌从这个村扭到那个村,相互拜访,比歌赛舞,红红火火。女角叫“包头”,男角叫“挂鼓子”,过去均为男子扮演,如今却不同了。“包头”的动作表现出质朴、活泼的特点,将农村妇女的形象描绘了出来,"挂鼓子"的动作虽然朴拙但爆发着武术的魄力。秧歌表演拥有传统的套路和即兴创造的舞蹈动作,演绎着陕北农村生活的习俗,充满了情趣。技艺精湛的演员李增恒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包头”形象俊俏,表演灵巧、洒脱,配有“溜溜旦”的艺名。

  (三)陕北秧歌之传承

  1940年代初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新秧歌运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秧歌、腰鼓,熟知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陕北秧歌升华为规范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是新农民形象的标志。领头人“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并创造了崭新的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其中“胜利腰鼓”扭遍了全国各个角落。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新秧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喜爱。陕北秧歌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中国必胜的决心。抗日战争胜利后,热闹非凡的秧歌庆祝着祖国的伟大胜利。1950年末民间舞蹈方兴未艾,但是各地的秧歌却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让人精神气爽。

  陕北秧歌把陕北群众的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断推动着历史文化价值的提高。

  我国是极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于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大秧歌资源的调查分析.米脂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米脂大秧歌.米脂县人民政府网站.

  [3]米脂谒庙阳歌.米脂信息港.

  [4]米脂获“中国千年古县”称号.华商报.

摘 要:陕北秧歌是一种流传陕西高原的一种传统的文化,是具有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人们称之为“闹红火”、“闹社火”、“闹秧歌”、“闹阳歌”等。在陕西榆林、绥德、延安、米脂等地,陕北秧歌具有丰富的内容,五彩的形式,悠久的历史。特别是绥德、米脂的秧歌极为人们所喜爱。

  关键词:秧歌的起源;特色;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何为“秧歌”?秧歌是从哪儿来?”不少人有了自己的答案。秧歌至少有十种写法儿,如阳歌、央哥、��哥、扬高、迎阁、羊高、英歌、因歌、莺歌。有人说秧歌起源于南方稻区插秧之歌;有人说它是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有人说该歌舞兴起于凤阳,该称为“阳歌”;有人说“阳歌”是上古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有人说宋人苏东坡创造了秧歌;甚至有人说宋人以“��哥”为西域歌舞的主角,然后与汉族元宵社火融合,最终形成“秧歌”。以上这些说法都有某种的依据和创意。的确。陕北乡间念作“yáng”的本字到底该是哪个呢?只有找到了这个本字,那么答案便知晓了!

  历史悠久的陕北秧歌相传在北宋就盛行,叫作“阳歌”,大概是出于“言时较阳,春歌以乐。”在《延安府志》中录有“春闹社,俗名秧歌。” 因此,秧歌是从社日祭祀土地爷活动中发展来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清李调元的《粤东笔记》中有:“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中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竞作,弥日不绝,是日秧歌”。由此又有人说,秧歌是陕北从南方传承下来的一种文化。陕北秧歌是一种朴素中带着绚丽的艺术,其形式多彩,表演尽兴,红火热闹。

  (一)陕北秧歌之豪迈

  陕北秧歌主要特点在于“扭”,以腰部为中心,和着锣鼓声大幅度扭动头和双臂,以“十字步”完成了前进、后退、左腾、右跃,人们称之为“扭秧歌”。该简单朴素的舞蹈,整齐的步调,飞舞的彩带,五彩的彩扇,无不洋溢出和谐的气息。

  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是陕北秧歌的三种主要角色。伞头是陕北秧歌的领头人,他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只求吉祥之意。伞,寓义着人们能得到庇护,风调雨顺;据说唐人孙思邈用一铁圈撑开老虎的嘴来观察老虎并给予治疗,于是这个铁圈就叫"虎撑"。接着“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的“串铃”,也成为民医的标志,最终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在伞头这个角色中,“虎撑”是指挥秧歌队表演的响器,指挥着秧歌队变化队形。领头人“伞头”能即兴编唱新词,当然对传统秧歌唱段也极为熟悉。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高昂地重复唱最后一句。唱段词藻朴素、形式简单,但体现着当地的人文,其情感生动、易懂,观众皆大欢喜,神采飞扬。如今的秧歌舞,跟上了社会前进的步伐,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变成了现代装, 腰系着红绸带,手里撑着花伞。只要舞动起来,是那么的红火,热闹。

  (二)陕北秧歌之风格

  “大秧歌”和“踢场子”是陕北秧歌的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活动,气氛热烈。舞者的情绪欢快,动作矫健,表达了舞者的豪迈、奔放之情。狮子、竹马、跑驴、龙灯、旱船等社火节目与秧歌相伴,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秧歌队形变化丰富多彩,包括“龙摆尾”、“二龙吐水”、“十字梅花”、“卷白菜”等等。“水船”、“霸王鞭”、“高跷”、“跑驴”等属于小场子表演。至于“文场子”、“踢场子、”“武场子”是根据秧歌的动作内容和风格划分的。表现男女爱情生活的双人舞就是人们所喜爱的“踢场子”,参加人总是成双成对的,女舞彩带,男持彩扇。踢场子中具有较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是需要展示“金钩倒挂”、“白鹤亮翅”、“金鸡独立”、“软腰”、“二起脚”、“三脚不落地”、“龙爪穿云”等高难技巧,其刚健中渗透着柔美,洒脱中涌现着细腻。每当大号节日如春节,城乡都组织排演秧歌,只愿新年好。村邻之间还会组织起各自的秧歌从这个村扭到那个村,相互拜访,比歌赛舞,红红火火。女角叫“包头”,男角叫“挂鼓子”,过去均为男子扮演,如今却不同了。“包头”的动作表现出质朴、活泼的特点,将农村妇女的形象描绘了出来,"挂鼓子"的动作虽然朴拙但爆发着武术的魄力。秧歌表演拥有传统的套路和即兴创造的舞蹈动作,演绎着陕北农村生活的习俗,充满了情趣。技艺精湛的演员李增恒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其“包头”形象俊俏,表演灵巧、洒脱,配有“溜溜旦”的艺名。

  (三)陕北秧歌之传承

  1940年代初期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场红红火火的新秧歌运动,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秧歌、腰鼓,熟知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陕北秧歌升华为规范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是新农民形象的标志。领头人“伞头”改为工农形象持木制镰刀斧头,并创造了崭新的秧歌剧。例如《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其中“胜利腰鼓”扭遍了全国各个角落。大场秧歌《边区好地方》、扇秧歌《南泥湾》等新秧歌受到了广大人民的欢迎和喜爱。陕北秧歌在解放中国的战争中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中国必胜的决心。抗日战争胜利后,热闹非凡的秧歌庆祝着祖国的伟大胜利。1950年末民间舞蹈方兴未艾,但是各地的秧歌却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让人精神气爽。

  陕北秧歌把陕北群众的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断推动着历史文化价值的提高。

  我国是极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于2006年5月20日,陕北秧歌得到了国务院批准,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大秧歌资源的调查分析.米脂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米脂大秧歌.米脂县人民政府网站.

  [3]米脂谒庙阳歌.米脂信息港.

  [4]米脂获“中国千年古县”称号.华商报.


相关文章

  •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与教学的研究
  • 西安体育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陕北秧歌的风格特征与教学的研究 姓名:常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指导教师:杨建设 2011-04 摘 要 陕北秧歌是以舞蹈.音乐为载体,融音乐.舞蹈.诗歌.戏曲.话剧为一体,在陕北流传的所有 ...查看


  • 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随想
  • 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随想 摘 要:这部作品以陕北民间故事为框架,以民间音乐为链条,以乡俗风情和传统与当代意识为脉搏展开画面.本文通过米脂女子青青和绥德后生虎子.牛娃.石娃三人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从陕北民歌的音乐.地域风情 ...查看


  • 旅游-延安攻略
  • 延安·攻略 --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目录 · CATALOG 概述01 亮点02 有问必答03 线路推荐03 景点04 活动 06 住宿 07餐饮 08 购物 09 交通09 背景 10 跟着它们去旅行 10 地图 11 印象 · IMPR ...查看


  • [春节序曲]赏析
  •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4:17 春节序曲 来自戏剧传媒 <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李焕之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管弦乐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这套作品取材于作者早年在延安 ...查看


  • 陕西省省情知识
  • 陕西事业单位公共基础:陕西省情知识试题三 多项选择 1 关中盆地是陕西省的精华之地,它东起潼关港口,西至宝鸡峡,() A 东西长约360千米 B 是陕西省人口分布最稠密地区 C 被称为"八百里秦川" D 是我国黄土高原的 ...查看


  • 陕西省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陕西省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网讯)5月17日,陕西省政府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4月,陕西省正式启动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经申报.评审.公示等程序,陕西省政府正式批准,将西安鼓乐等145个 ...查看


  • 挥毫闹新春
  • 甲午马年,元宵佳节,"第二届中国书画名家陕北过大年"采风活动在榆林拉开帷幕.此次采风活动由陕西军旅书法家协会牵头,以"闹新春・过大年"为主题.从2月12日起,屈应超.胡明军.曹科.杨志伟.屈钧.吕浩民 ...查看


  • 修身养性的艺术
  • [摘 要]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附近的感觉和艺术享受.陕西从南到北,到处都可以看到红色和绿色的剪纸.生动的造型,粗糙的风格,有趣的含义,多样的形式,精致的工艺,在陕西,剪纸在全国民间艺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陕西剪纸: ...查看


  • 全国各地乡风民俗
  • 一.华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当地大量的文化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群,大型古典园林,大型石窟壁画,著名的古都,构筑出丰厚浓郁的旅游文化氛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辽阔坦荡的草原风光和清新无染的空气,使人眼阔心宽,宁静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