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宣传部纪检组 市直纪工委
市安监局纪检组 惠州报业集团纪检组
“一把手”监督是监督工作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依托,初步建立起了党内外立体监督体系,真正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一把手”监督成效明显,凸显“惠州特色”。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根据网络、新闻舆论和群众举报线索,介入立案调查涉及“一把手”的事项有38件,38人次“一把手”得到了有效查处。现结合我市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构建好党内外监督体系,加强“一把手”刚性监督方面谈点粗浅意见。
一、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有效培植多元化“监督要素”,构建立体监督体系。我市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基础,加强了“一把手”党内外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作用,把监督触角延伸至“一把手”八小时外,实现与“体系内监督”与“体系外监督”的有效对接。在党内监督方面,2003年率先试行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成为“天天代表”,实现了党内民主新突破,在对“一把手”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人大监督方面,严把“一把手”任免关,对群众公认度不高的“一把手”曾坚决地投下了否定票,还有计划地组织了一系列“一把手”述职、质询活动;在舆论监督方面,公开曝光典型违法违纪案件、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及典型案例等,特别是以开放的态度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对“一把手”的八小时内外监督作用明显,等等。
(二)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凸显刚性监督。一是推行“阳光监督”。通过在市主流媒体开辟“新闻面对面”、“一把手访谈”、“行风热线”、“惠民在线”等载体,以及在基层开展“社区论坛”、“‘一把手’大下访”等活动,组织“一把手”宣讲党务政务、工作部署和政策法规、解答处理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接受批评等,形成了正面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二是大力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订了“通用版本”,强制性地推行了党务政务公开公开工作,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督促“一把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三是以开放心态创新网络问政工作。我市以“惠民在线”问政平台、“惠民在线信息摘报”、“惠民在线”论坛等为主要载体的网络问政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成为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重要工作机制,而且更是促进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学习、工作、生活作风转变,强化“一把手”监督、特别是八小时外监督的有效载体。截至2010年2月底,共有26名“一把手”上线“惠民在线”论坛,网友现场留言7000余个,网络问政平台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投诉等3万多份,通过“一把手”亲自解决或协调解决的问题达到98%。因此,“一把手”亲身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大大增强了“一把手”依法行政和自律意识。今年我市荣获“广东网络问政年度城市”的称号。四是启动“一把手”科学发展考核。我市先后开展了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党政正职责任考核工作,一方面引导“一把手”当好科学发展的表率,另一方面更是对“一把手”的方向性、刚性监督。五是采取了“十步工作法”、公推公选、票决制等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六是开展了“万众评公务”、行风评议等监督活动。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拓宽了“一把手”监督渠道,丰富了监督内涵。七是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如公务用车、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改革,从源头上防止了“一把手”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发挥纪检监察主导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近年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抓手,以“一把手”监督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监管,着力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了主导作用,引领了“一把手”监督工作,较好地整合了各种监督力量,形成了监督合力。特别是对重点部门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这些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有效保障了监督职责的履行,提高了对所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监督的实效。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刚性监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管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但纵观这些制度机制,往往带有很强的“部门色彩”、“内卷化”特征明显,一般性要求多,切中要害的刚性规定不多。特别是除网络监督自成体系、实效性较高外,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缺乏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二)监督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在对“一把手”的监督方式方法方面虽然凸显“惠州特色”、形成了众多“品牌”,但如何提高监督实效、把监督“触角”延伸至“一把手”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和八小时内外,研究不深、办法措施不多。
(三)群众滥用监督权情况时有发生。个别群众在参与“一把手”监督过程中,存在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种种问题。特别在网络和匿名举报中,对“一把手”诽谤、诬告、人身攻击等“软暴力”日益猖獗,使网络监督、群众监督备受诟病。
三、建议及对策
如何开展好“一把手”监督,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急于破题的问题。加强“一把手”党内外监督,除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外,建议在突出“四性”上下功夫:
(一)加强“一把手”党内外监督制度机制建设,突出监督刚性。建议尽快总结我市成功做法,参考深圳等地经验,出台对“一把手”监督的全面性制度规定。在制度设计上,应突出“硬约束”,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以下机制:一要完善考核考评机制。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完善配套措施,以此引领“一把手”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二要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方面,要改革“一把手”选拔机制,大力推行票决制,对拟任(推荐)人选一律实现全委会票决;另一方面,以失察失误问责制度机制督促“一把手”把好用人关,防止出现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三要实行财产收入申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议建立财产申报及其核查、责任追究等机制;不断深化“一把手”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重大事项的行为主体由“一把手”本人逐渐向其配偶、子女延伸,由工作为主逐渐向日常生活行为、经济行为拓展。四要建立新闻舆论监督保障机制。要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特别是对“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监督。五要深化网络问政机制建设。要在现有网络问政平台基础上,突出强化“一把手”监督功能,完善评价、建议、监督、交流的互动平台。对涉及“一把手”的网络舆情,要向上级领导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特别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信息严格核查,严肃处理。要督促设置网上信箱,主要职能部门“一把手”,还要开辟博客,接受群众质询和监督。
(二)约束“一把手”权力运行,突出科学性。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规定,对“一把手”权力运行全过程、各环节开展有效监督。特别要紧紧抓住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重点,实现“一把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目标。一要进一步剥离“一把手”权力。要进一步明确“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本地区本单位干部人事、具体财务审批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和政府采购等工作,切实剥离和下放“一把手”权力。二要规范“一把手”重大事项决策行为。要明确凡属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变动、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安排使用,除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外,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三要规定刚性决策程序。如要明确领导班子决策事项和程序必须事先设定,并提前将议题通知班子成员,不准临时动议;决定重要事项必须进行表决,决策过程中班子成员要逐一发表意见,“一把手”的表态安排在最后,避免“一言堂”。四要明确“一把手”责权利。特别要参照深圳做法,界定好各部门、尤其是“一把手”职责,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内的事关民生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如政府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性专项资金发放等具体个案,不得提交市(区)政府常务会或市长(区长、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借请示上级之名规避责任。五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民主集中制执行、干部选拔任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要大力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三)整合监督力量,突出实效性。要实行党内党外监督相结合,进一步构造立体监督网络,提高监督的实效性。一要发挥好党委的统领作用,利用好已有的监督联席会议平台,整合好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避免“单打独斗”。二要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的牵头抓总的作用,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三要发挥好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作用。
(四)引导群众正确监督,突出规范性。一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要建立“一把手”“生活圈、社交圈”考察评估制度,通过网络问政、新闻媒体等平台,加强涉及“一把手”生活圈、社交圈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二要满足群众知情权。督促“一把手”将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行政决策程序、办事规则、财务状况以及重要政务活动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要赋予群众监督权。如对在选拔和测评“一把手”过程中,“不称职”票超过应到人数三分之一的,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确属不称职的,不能担任拟任职务或应免去现职。四要规范和引导群众监督行为。要因势利导,加强监管,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络等渠道,对“一把手”诬告、诽谤、打击、陷害、报复。要建立严格的反腐败网络信息、群众举报等审查流程,对相关线索进行专业的收集、分析,按真实性、可查性、影响性分级管理;要严肃查处利用网络等形式诬告陷害“一把手”的违法案件,并适时将查处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和其他大众媒体进行曝光,确保群众监督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
市委宣传部纪检组 市直纪工委
市安监局纪检组 惠州报业集团纪检组
“一把手”监督是监督工作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市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依托,初步建立起了党内外立体监督体系,真正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一把手”监督成效明显,凸显“惠州特色”。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根据网络、新闻舆论和群众举报线索,介入立案调查涉及“一把手”的事项有38件,38人次“一把手”得到了有效查处。现结合我市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就如何构建好党内外监督体系,加强“一把手”刚性监督方面谈点粗浅意见。
一、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有效培植多元化“监督要素”,构建立体监督体系。我市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基础,加强了“一把手”党内外监督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作用,把监督触角延伸至“一把手”八小时外,实现与“体系内监督”与“体系外监督”的有效对接。在党内监督方面,2003年率先试行党代表常任制,党代表成为“天天代表”,实现了党内民主新突破,在对“一把手”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人大监督方面,严把“一把手”任免关,对群众公认度不高的“一把手”曾坚决地投下了否定票,还有计划地组织了一系列“一把手”述职、质询活动;在舆论监督方面,公开曝光典型违法违纪案件、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及典型案例等,特别是以开放的态度善待、善用、善管网络媒体,对“一把手”的八小时内外监督作用明显,等等。
(二)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凸显刚性监督。一是推行“阳光监督”。通过在市主流媒体开辟“新闻面对面”、“一把手访谈”、“行风热线”、“惠民在线”等载体,以及在基层开展“社区论坛”、“‘一把手’大下访”等活动,组织“一把手”宣讲党务政务、工作部署和政策法规、解答处理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接受批评等,形成了正面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强大态势。二是大力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订了“通用版本”,强制性地推行了党务政务公开公开工作,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督促“一把手”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三是以开放心态创新网络问政工作。我市以“惠民在线”问政平台、“惠民在线信息摘报”、“惠民在线”论坛等为主要载体的网络问政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不仅成为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重要工作机制,而且更是促进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学习、工作、生活作风转变,强化“一把手”监督、特别是八小时外监督的有效载体。截至2010年2月底,共有26名“一把手”上线“惠民在线”论坛,网友现场留言7000余个,网络问政平台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投诉等3万多份,通过“一把手”亲自解决或协调解决的问题达到98%。因此,“一把手”亲身感受到了网络的威力,大大增强了“一把手”依法行政和自律意识。今年我市荣获“广东网络问政年度城市”的称号。四是启动“一把手”科学发展考核。我市先后开展了对县(区)和市直部门党政正职责任考核工作,一方面引导“一把手”当好科学发展的表率,另一方面更是对“一把手”的方向性、刚性监督。五是采取了“十步工作法”、公推公选、票决制等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六是开展了“万众评公务”、行风评议等监督活动。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拓宽了“一把手”监督渠道,丰富了监督内涵。七是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如公务用车、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等改革,从源头上防止了“一把手”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发挥纪检监察主导作用,形成监督合力。近年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抓手,以“一把手”监督为重点,切实加强教育监管,着力推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发挥了主导作用,引领了“一把手”监督工作,较好地整合了各种监督力量,形成了监督合力。特别是对重点部门派驻(出)纪检监察机构,这些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有效保障了监督职责的履行,提高了对所驻在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监督的实效。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刚性监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我市已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管用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但纵观这些制度机制,往往带有很强的“部门色彩”、“内卷化”特征明显,一般性要求多,切中要害的刚性规定不多。特别是除网络监督自成体系、实效性较高外,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缺乏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二)监督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在对“一把手”的监督方式方法方面虽然凸显“惠州特色”、形成了众多“品牌”,但如何提高监督实效、把监督“触角”延伸至“一把手”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和八小时内外,研究不深、办法措施不多。
(三)群众滥用监督权情况时有发生。个别群众在参与“一把手”监督过程中,存在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种种问题。特别在网络和匿名举报中,对“一把手”诽谤、诬告、人身攻击等“软暴力”日益猖獗,使网络监督、群众监督备受诟病。
三、建议及对策
如何开展好“一把手”监督,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最急于破题的问题。加强“一把手”党内外监督,除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外,建议在突出“四性”上下功夫:
(一)加强“一把手”党内外监督制度机制建设,突出监督刚性。建议尽快总结我市成功做法,参考深圳等地经验,出台对“一把手”监督的全面性制度规定。在制度设计上,应突出“硬约束”,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以下机制:一要完善考核考评机制。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完善配套措施,以此引领“一把手”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二要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方面,要改革“一把手”选拔机制,大力推行票决制,对拟任(推荐)人选一律实现全委会票决;另一方面,以失察失误问责制度机制督促“一把手”把好用人关,防止出现选人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三要实行财产收入申报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建议建立财产申报及其核查、责任追究等机制;不断深化“一把手”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重大事项的行为主体由“一把手”本人逐渐向其配偶、子女延伸,由工作为主逐渐向日常生活行为、经济行为拓展。四要建立新闻舆论监督保障机制。要善待、善用、善管媒体,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特别是对“一把手”八小时以外监督。五要深化网络问政机制建设。要在现有网络问政平台基础上,突出强化“一把手”监督功能,完善评价、建议、监督、交流的互动平台。对涉及“一把手”的网络舆情,要向上级领导和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汇报,特别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信息严格核查,严肃处理。要督促设置网上信箱,主要职能部门“一把手”,还要开辟博客,接受群众质询和监督。
(二)约束“一把手”权力运行,突出科学性。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规定,对“一把手”权力运行全过程、各环节开展有效监督。特别要紧紧抓住问题易发多发的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重点,实现“一把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的目标。一要进一步剥离“一把手”权力。要进一步明确“一把手”不得直接分管本地区本单位干部人事、具体财务审批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和政府采购等工作,切实剥离和下放“一把手”权力。二要规范“一把手”重大事项决策行为。要明确凡属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人事变动、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安排使用,除紧急处置突发事件外,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三要规定刚性决策程序。如要明确领导班子决策事项和程序必须事先设定,并提前将议题通知班子成员,不准临时动议;决定重要事项必须进行表决,决策过程中班子成员要逐一发表意见,“一把手”的表态安排在最后,避免“一言堂”。四要明确“一把手”责权利。特别要参照深圳做法,界定好各部门、尤其是“一把手”职责,进一步明确职责范围内的事关民生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如政府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性专项资金发放等具体个案,不得提交市(区)政府常务会或市长(区长、主任)办公会讨论决定,借请示上级之名规避责任。五要强化监督检查。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民主集中制执行、干部选拔任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要大力推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
(三)整合监督力量,突出实效性。要实行党内党外监督相结合,进一步构造立体监督网络,提高监督的实效性。一要发挥好党委的统领作用,利用好已有的监督联席会议平台,整合好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避免“单打独斗”。二要发挥好纪检监察机关的牵头抓总的作用,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三要发挥好群众监督、网络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的监督作用。
(四)引导群众正确监督,突出规范性。一要拓宽群众监督的渠道。要建立“一把手”“生活圈、社交圈”考察评估制度,通过网络问政、新闻媒体等平台,加强涉及“一把手”生活圈、社交圈信息的收集、分析、研判和处置。二要满足群众知情权。督促“一把手”将本单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行政决策程序、办事规则、财务状况以及重要政务活动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要赋予群众监督权。如对在选拔和测评“一把手”过程中,“不称职”票超过应到人数三分之一的,经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确属不称职的,不能担任拟任职务或应免去现职。四要规范和引导群众监督行为。要因势利导,加强监管,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络等渠道,对“一把手”诬告、诽谤、打击、陷害、报复。要建立严格的反腐败网络信息、群众举报等审查流程,对相关线索进行专业的收集、分析,按真实性、可查性、影响性分级管理;要严肃查处利用网络等形式诬告陷害“一把手”的违法案件,并适时将查处的典型案例通过网络和其他大众媒体进行曝光,确保群众监督沿着健康的轨道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