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工程测量工作监理指南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监理工作指南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 上海申诚隧道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七月

目 录

一、施工阶段区间隧道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1.区间隧道监理现场测量复核工作内容 2.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3.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二、 地铁车站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1.现场复核工作内容

2.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3.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三、施工阶段区间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1.测量系统交桩及其测量复核工作 2. 洞门中心三维坐标复核测量 3. 盾构发射架姿态测量复核 4. 盾构推进控制测量复核 5. 隧道轴线(盾构姿态)复测

6. 旁通道(泵站)里程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四、施工阶段车站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1. 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2. 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3. 车站地下导墙平面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4. 地下连续墙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5. 开挖面标高测量检查工作 6. 车站监测复核工作 7. 结构轴线测量复核工作 8. 各层模板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9. 站台板边线及面标高施工复核工作 10.洞门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五、竣工验收资料

六、测量监理细则的编制要求 七、 测量工作监理计划的编制 八、测量资料台帐管理办法 九、工程监理测量专业工作安排

十、监理项目进场测量资料的准备工作

十一、特殊隧道贯通测量的设备与技术要求 十二、区间隧道贯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监理工作

测量监理工作是轨道交通工程中监理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之一。是否进行监理测量复核、测量监理复核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能否处于受控和监理控制施工质量的水平高低。以下分别就地铁车站和区间工程测量监理应进行哪些工作及如何进行监理进行探讨。

一、施工阶段区间隧道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一)、现场复核工作内容

1、 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2、 洞门中心三维坐标复核测量工作(进、出洞门);

3、 盾构发射架姿态测量复核工作(坡度、标高、方位角与坐标); 4、 盾构推进测量控制系统测量复核(平面、高程)工作; 5、 隧道轴线(盾构姿态)复测;

6、 旁通道(泵站)里程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7、 隧道沉降监测复核;

8、 进洞前100米左右贯通测量复核工作; 9、 竣工测量复核工作。

(二)、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1、审核施工方贯通测量技术方案(含盾构推进监测技术方案); 2、审查测量仪器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审查测量技术人员的资格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4、编制测量监理细则并进行交底;

5、复查施工方提交的盾构推进每环管片的三维坐标是否满足设计轴线 6、建立监理、施工及分包单位测量、监测仪器目录台帐; 7、建立测量复核资料台帐

(三)、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施工工序

设置节点

目标值

点位误差≤±50mm

控制方法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加固范围

放样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进洞洞门测量报验单现场复核; 通知第三方进行洞门复核;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发射架放样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依据 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

盾构进出洞 加固范围 加固

出洞洞门中心复核

盾构出洞

发射架的方位与高程

方位角误差≤±10″ 高程误差≤±10mm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设计图及地铁测量规范和区间线路长度计算

施工工序

区 间 盾 构 推 进 施 工

设置节点 目标值 控制方法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吊篮及高程基点放样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从隧道壁布设另一条导线与吊篮控制点相互校核; 所有导线点均采用固定观测墩的形式。

结合管片排序设计图综合控制;

定期通知第三方进行轴线复核。

依据 地下铁道测量规范要求。

吊篮控制点及水准工作

基点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盾构姿态与线路轴线 姿态及轴线点位较差≤±50mm 联络通道中心位置的复

高程较差≤±50mm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盾构推进日报表定期现场复核;

高程较差≤±20mm 点位误差≤±50mm 中心里程误差≤±

600mm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地铁工程施工规范

根据区间设计图中钢管片的

中心三维坐标控制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贯通测量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2、通知第三方进行轴线复核及控制点的复核测量;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进洞洞门测量报验单现场复核; 通知第三方进行洞门复核;

地铁工程施工规范

地下铁测量规范贯通要求及设计线路图纸。

进 洞 推 进 施 工

吊篮控制点及水准工作

基点

地下铁测量规范及设计线路图纸。

进洞洞门中心复核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二、 地铁车站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一)、现场复核工作内容

1、 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2、 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3、 车站导墙平面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4、 地下连续墙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5、 开挖面标高测量检查工作;

6、 609钢支撑标高及平整度测量检查工作; 7、 车站监测复核工作; 8、 结构轴线测量复核工作; 9、 各层模板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10、

站台板边线及面标高施工复核工作;

11、 洞门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二)、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1、审核施工方测量技术方案,重点关注施工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引测和定期复测校验,站台层的面标高、站台板边线到行车轴线的距离控制等涉及到结构侵限测量控制的方法;

2、审查测量仪器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审查测量技术人员的资格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4、编制测量监理细则并进行交底;

5、复查车站图纸洞圈三维坐标与区间线路图纸中洞门三维坐标是否相一致; 6、建立监理、施工及分包单位测量、监测仪器目录台帐; 7、建立测量复核资料台帐

(三)、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施工工序 工程前期及施工全过程

测量控制系统设置节点

目标值

角度误差值 ≤±10″

通过对测量控制系统的定期复核检查

边长误差≤±10mm

手段进行监控

高程误差≤±10mm 角度误差≤±10″

施工阶段全过程

施工现场测量

边长误差≤±10mm

控制工作基点

高程误差≤±10mm

导墙施工

导墙外边线

阶段 地墙施工阶段 结构施工阶段 车站站台施工阶段 洞门施工阶段

连续墙轴线及墙顶高程 轴线及各层楼顶面高程 与隧道轴线合一的线路轴线车站端头井洞门中心点

点位误差≤±20mm 高程误差≤±20mm 点位误差≤±10mm 高程误差≤±20mm 点位误差≤±10mm

平面误差≤±20mm 高程误差≤±20mm 边长误差≤±20mm

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地墙放样报验单进

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轴线放样报验单进

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地铁上下行线轴线放样报验单进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上下行线洞门中心放样报验单进行现场复核确认。

范 设计图与地铁规

范 设计图与地铁规

设计图、规范与线

路要求 设计图、线路及规

范要求

3定期检查校核点位数据变化。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导墙放样报验单进

设计图与地铁规

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控制点保护;

规范要求

1.由首级控制点检核现场基点;

控制系统的精度规范要求 控制系统的精度

控制方法

依据

三、施工阶段区间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一)、测量系统交桩及其测量复核工作 1、 测量系统交桩

由业主主持的有业主、施工方、业主委托的测量方和监理参加的测量系统交桩会议,提交的测量控制成果应含有平面、高程点的数据及点之记成果。交桩成果须由四方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设计方提出控制系统测量校核的参

数控制指标,数据调整的条件。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交桩。 2、 测量复核工作

在施工方提交对测量控制系统的首次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督促施工方并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具体要求为: 平面控制复核测量:

角度测量采用左右角各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角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测距采取往返各2测回取中,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的边长之差的相对值小于等于1/5万。 高程控制系统复核测量:

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一只水准点(尽量从深埋点)出发,将其他相邻的高程控制点相连形成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测量结果应进行平差,平差结果与业主提供的高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mm 。

以上测量成果如出现超限情况,应尽快分析,并以工作联系单的方式与业主取得联系,采取适当措施。

(二)、洞门中心三维坐标复核测量

1、 测量方法

洞门中心平面坐标的测量采用导线法从区间平面控制系统出发,按照通视良好、线路合理的原则将平面测量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区域。然后用导线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或用联系三角形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的确定方法:

⑴、 用特制的带刻度的4--5米长的铝合金尺横置于洞门钢圈,尺的两端离洞

门边缘等距,将带有长气泡的木制水平尺放置于铝合金尺中央,确保铝合金尺精密水平,取铝合金尺的中心即为洞门平面中心。

⑵、 用投影法分别取洞门两侧最边缘的位置,将其投影到端头井内,然后测

量它们的坐标。对两点的坐标取中即为洞门平面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高程的测量采用水准法,按二等水准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按附和水准线路的方式将高程控制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边。然后用30(50)米钢尺结合水准仪将高程系统从地面引入到井下固定点。接着用水准仪测量洞门底部标高和洞门竖径,以底部标高加洞门竖径的半数即为洞门中心标高。

2、 差值控制

洞门测量值与设计值之差平面和高程数据均应控制在±5cm 之内,如超限应尽快与设计方联系,确定出洞(进洞)盾构推进方案。

(三)、盾构发射架姿态测量复核 1、 测量方法

发射架轴线平面位置的复核方法利用导线法或联系三角形法将平面控制系统引到端头井(工作井)附近。选择发射架单边导轨上同一侧的两点测量其坐标,并反算成沿盾构设计推进方向的坐标方位角。

发射架的导轨坡度和头部标高测量,利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从高程控制点出发,将标高引到工作井边。再用竖井高程测量法将标高从井边引到井下,同时测量同侧单边导轨两点高程。其中一点应选择在导轨紧接洞门的位置,同时测量两测点间的距离。计算两测点的高差和坡度。

2、 差值控制

发射架方位角与区间设计轴线的出洞方位角之差应控制在10″之内,导轨坡度与前部高程与设计轴线的出洞坡度和高程应控制在30mm 之内。并尽量控制导轨的坡度要小于盾构出洞坡度。

(四)、盾构推进控制测量复核

盾构推进控制测量工作是区间盾构施工的重点环节,测量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盾构推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所以本阶段的测量工作也作为测量监理工作的重点。 1、 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从业主提供的空导点出发,利用导线测量法将平面测量系统引入到端头井附近。然后利用导线法或联系三角形法将坐标和坐标方位角引到工作井下。导线法测量与联系三角形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如下: (1)、导线法测量

如图1.2为井深为L 、井径为D 的工作竖井,由近井点A 开始,根据现场条件和竖井结构,沿着地下工程轴线方向布设竖直导线点,由井壁向下的C 、D 、E ……等导线点处埋设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内外架式的金属吊篮,近井点A 和地下洞口B 、B 1处埋设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固定观测墩。各导线边的垂直角小于30º,近井点A 应与两个地面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可靠性事先应进行检测并符合要求)进行联测。

(2)、联系三角形测量

通过竖井悬挂两根钢丝,由井上导线点测定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算得钢丝的坐标以及它们之间的方位角,然后在井下,认为钢丝的坐标和方位角已知,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地下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联系三角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为:

¾ 每次联系三角形定向均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定向

成果;

¾ 两悬吊钢丝间距不小于5m ;定向角小于3º;a /c 及a ′/c ′的比值小于

1.5倍;

¾ 联系三角形边长测量采用检定过的钢尺,并估读到0.1mm ,每次独立

测量三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在地面小于0.5mm ,在地下小于1.0mm 。地上与地下测量同一条边的较差小于2mm ; ¾ 角度观测采用Ⅱ级全站仪或Wild T2经纬仪,用全圆观测法观测四测

回,测角中误差在4″之内。

(五)、隧道轴线(盾构姿态)复测

1、 测量要求

根据地铁测量有关规程要求,隧道轴线测量对于直线段每15环测量一轴线点,曲线段每10环测量一轴线点。隧道轴线应测量其平面与高程值。

2、测量方法

从吊蓝控制点和井下水准控制点出发分别测量轴线的水平坐标和标高。 ⑴、隧道轴线的确定方法:

用特制的5米长的铝合金尺水平放置在同一管片的对称位置,将带有管水平气泡的水平尺放置于铝合金尺上,使其置平。铝合金的中点位置即为该环片隧道的轴线水平中心,该点投影到隧道环片底部测量其标高加隧道半径即为该环片隧道轴线的标高。

⑵、隧道轴线平面测量方法:

从隧道内导线测量控制点(吊蓝点或隧道内地面导线点)出发用II 级精度以上级全站型仪器,将带有棱镜的对中杆放置于由5米铝合金尺确定的轴线中心点位置,以角度1测回、距离1测回的测量要求测定隧道轴线的平面坐标。

⑶、隧道轴线标高测量方法:

从隧道内的水准测量控制点出发,用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测量由5米铝合金尺确定的轴线中心点位置的标高,测量值再加上隧道半径即为该环片隧道轴线的标高。

⑷、隧道轴线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理论计算

隧道轴线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理论计算根据区间线路设计图,结合轴线点里

程分别计算出轴线的平面、高程数据。对于曲线段的轴线,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曲线计算方程、曲线参数等进行计算。

3、差值控制

隧道轴线测量计算结果与设计线路反算值之差按地铁测量规程要求:平面及高程误差均控制在±50mm 之内

(六)、旁通道(泵站)里程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1、 旁通道位置的确定

旁通道中心平面位置的确定,在两块钢管片中间缝用特制的5米铝合金尺确定的隧道轴线

2、 测量方法

旁通道水平位置的测量由吊蓝或隧道内导线控制点出发,用全站仪配合带棱镜的对中杆

四、施工阶段车站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一)、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1、测量系统交桩

由业主主持的有业主、施工方、设计方和监理参加的测量系统交桩会议,提交的测量控制成果应含有平面、高程点的数据及点之记成果。交桩成果须由四方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设计方提出控制系统测量校核的参数控制指标,数据调整的条件。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交桩。

2、 测量复核工作

在施工方提交对测量控制系统的首次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具体要求为:

平面控制复核测量:

角度测量采用左右角各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角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测距采取往返各2测回取中,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的边长之差的相对值小于等于1/5万。

高程控制系统复核测量:

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一只水准点出发,将其他相邻的高程控制点相连形成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测量结果应进行平差,平差结果与业主提供的高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mm 。

以上测量成果如出现超限情况,应尽快分析,并以工作联系单的方式与业主取得联系,采取适当措施。

(二)、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1、 点位要求

施工方将平面、高程系统引到施工现场附近的区域,要求布设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并做好保护装置和明显标志,以确保点位的稳定性。

2、临时控制点的复核

在施工方提交对现场临时测量控制系统的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具体要求为:

(1) 临时平面控制点的复核

用导线法从业主提供的空导点出发测量临时点的坐标。角度测量采用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测距采取往返各2测回取中,测量值与施工方提供的

坐标的点位误差绝对值≤10mm 。

(2)临时高程控制点的复核:

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一只水准点出发,将其他相邻的高程控制点相连形成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测量结果应进行平差,平差结果与施工方提供的高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mm 。

以上测量成果如出现超限情况,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重新测量上报,并对现场控制系统进行定期复测,对有变化的点位进行数据调整。

(三)、车站地下导墙平面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施工方提交地下导墙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进行现场测量复核。具体如下:

1、 测量复核方法

方法1

从业主提供的空导点出发(也可从经过监理复核过的现场临时平面控制点),用导线法对地下导墙放样点进行测量复核。技术要求为:测角2测回,边长往返各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

方法2

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若干特征点,然后根据设计图尺寸换算为现场特征点到导墙相应点的距离,用距离交会的方法对导墙放样点进行复核。

2、 差值控制

现场测量后计算的坐标值与从设计图纸计算出的相同点位的坐标数据差值即为实际偏差值。该差值按工程规范的要求控制在20mm 之内。

(四)、地下连续墙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本项测量复核的内容有地下连续墙的顶标高及墙体内接驳器的标高两项数据。

方法:

从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也可从经过监理复核合格后的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出发,以二、三等水准规范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测量连续墙的标高,连续墙标高的测量应取墙顶两端、或墙顶两端留有注浆孔的管口测量其标高。

差值控制:

测量计算至与设计相同位置的计算值之差控制在±10mm 之内。

(五)、开挖面标高测量检查工作

开挖面标高的测量工作是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在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与支撑施工的程序问题,以控制超挖现象,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方法:

用普通水准仪由现场水准控制点出发引到基坑边沿,再用吊钢尺法尺量开挖面的标高。

开挖面标高值控制:

z 对于支撑开挖面,其标高测量值与该开挖面允许标高差值的控

制按设计或施工组织方案要求执行;

z 对于基坑底部位置其标高测量值与该开挖面允许标高差值控制

在±20mm 内。

(六)、车站监测复核工作

车站的监测项目根据基坑的等级不同,所设立的监测内容有所区别。主要监测项目有沉降、位移、轴力、水位、测斜等内容。根据监理测量检核的

设备条件应对监测项目中的沉降、位移进行检测。

方法:

z 沉降监测的复核工作

⑴、 测点布设的检查

监测点的布设检查

监测点的布设根据监测方案和有关监测规范要求,现场监理对监测方的测点点位、埋设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是否与监测方案相统一以及是否有测点保护标记和测点点号等。

沉降监测数据的检查

沉降监测项目用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以二等水准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测量,并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监测方布设的沉降测点,测量计算值与监测方提交的高程值相差应小于等于±5mm 。

z 位移监测数据的检查

位移测点的检查采用与监测方相同的工作基点和相同的零方向,用视准直线法或小角度法测量位移点到投影线的垂直距离。测量计算值与施工监测方的测量值之差值应小于等于±5mm 。

z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的检查

水位测孔布设的检查

地下水位测孔的布设检查主要针对位置、数量、测孔的深度等进行。 地下水位数据的检测

地下水位数据的检查可以采用带标尺的水位仪由孔口位置探入水位孔中测量水位到孔口位置的距离,测量数据与用水准法测量的孔口高程相减即为地下水位数据。地下水位测量值与监测方的监测数据较差应小于等于±

10mm 。

z 其他监测项目的检查复核

①、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测斜)监测数据的检查复核

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监测数据的检查复核主要是检查测斜孔的位置、深度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监测数据的线形是否与工程的施工工况相符、与其他监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能较好的相互应证等。

②、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的检查复核

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的检查主要针对轴力布设的测点位置、埋设质量、测试的时间段以及监测数据的线形是否与工程的施工工况相符、与其他监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能较好的相互应证等。

(七)、结构轴线测量复核工作

结构轴线的测量放样工作是车站施工测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任何测量工作的差错都会导致工程的质量事故。

测量方法:

在由空导点引出的并经过测量复核无差错的现场平面工作基点架设全站型仪器,用极坐标法,测角2测回、测距2测回。

差值控制:

测量计算值与由设计图纸翻算的设计理论值进行比较,轴线上点位差值控制在10mm 内。

(八)、各层模板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测量方法

在连续墙施工完成后,每隔一定的距离(3-5米)将各层楼板设计高程由控制点出发引到连续墙墙体上,用红色油漆以“▼”的标记进行标注,并

将高程值注明在标记的附近位置。在每层模板施工时由“▼”标记出发用钢卷尺测量模板面的标高。

差值控制

测量值与由图纸计算出的标高数据相差值控制在10mm 内。

(九)、站台板边线及面标高施工复核工作

站台板层的边线及其面标高涉及到车站与区间的线形关系和空间关系,该分部的测量质量好坏将影响工程的衔接工作。

测量控制原则:

对站台板面标高而言应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对站台板边线到隧道轴线的距离(1.62米)而言,应坚持“宁大勿小”。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见轴线测量方法和各层楼板标高的测量方法

差值控制:

站台板面标高的测量复核计算值与有设计图纸计算的相应位置的标高数据之差应控制在10mm 内。站台板边线到隧道轴线的距离测量复核计算值与有设计图纸计算的相应位置到设计隧道轴线的距离应控制在5mm 内。

(十)、洞门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测量方法

洞门中心平面坐标的测量采用导线法从区间平面控制系统出发,按照通视良好、线路合理的原则将平面测量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区域。然后用导线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或用联系三角形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的确定方法:

(1)、用特制的带刻度的5米长铝合金尺横置于洞门门圈,尺的两端离洞门边缘等距,将带有管状水平气泡的木制水平尺放置于铝合金尺中央,确保铝合金尺精密水平,取铝合金尺的中心即为洞门平面中心。

(2)、用投影法分别取洞门两侧最边缘的位置,将其投影到端头井内,然后测量它们的坐标。对两点的坐标取中即为洞门平面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高程的测量采用水准法,按二等水准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按附和水准线路的方式将高程控制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边。然后用30米钢尺结合水准仪将高程系统从地面引入到井下固定点。接着用水准仪测量洞门底部标高和洞门竖径,以底部标高加洞门竖径的半数即为洞门中心标高。

差值控制

洞门测量值与设计值之差平面和高程数据均应控制在±1.5cm 之内。

五、竣工验收资料

1、 测量复核报验资料;

2、 测量监理细则、测量计划;

3、 测量控制系统交桩及复核测量资料;

4、 对隧道、车站结构沉降监测复核的资料(含沉降变化曲线资料);

5、 旁通道(风井)、泵站沉降复核及分析资料;

6、 竣工测量复核资料。

六、测量监理细则的编制要求

1、工程概况部分

工程概况要求对工程有关测量相关及区间推进线路相关的数据,包括区间线路的长度、起始里程、终点里程,平面曲线有几段、曲线的五个要素,竖曲线有几段,区间竖曲线的平均坡度和最大坡度。区间沿线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分布情况,穿越的道路及地下管线情况,区间涉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点的情况均要详细描述。

2、测量监理的工作内容、范围和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要求详细说明项目测量监理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测量监理内容有控制系统的双月复测、施工方平面与高程测量系统的测量复核、进出洞门的测量复核、旁通道(泵站)与风井三维坐标的测量复核,监测工作测量复核,竣工测量复核;施工方仪器设备、人员、单位资质的审核,测量方案与计划的审核,监测方案的审核。

测量监理工作范围为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范围内的所有测量监理内容和与测量、监测相关的内容。

测量监理的组织机构应明确以项目总监领导下的以测量监理工程师为测量技术负责的, 及其他测量人员、资料人员等组成的,具有测量与记录、计算与检查复核等质量保证体系要素的完整的网络构架。

测量复核工作流程应从正常的监理工作程序及测量工作质量保证体系两个层面加以综合考虑设置:

(1)、从监理工作程序上设置为:

(2)、从测量质量保证体系角度考虑 外业工作应遵循的程序为:

测量放样 复核 二次复核 内业工作应遵循的程序为:

计算 校核检查。

3、测量监理细则的交底

测量监理细则的交底应由现场总监召集,有测量监理工程师、资料员和施工方测量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参加的专业细则交底会。 测量监理细则的交底应明确告知测量监理的程序、要求和测量监理的工作

流程、资料归档要求等。结合工程特点采用的测量监理方法,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测量的技术难点提请施工方加以关注,以确保工程的测量质量得以实现。 七、 测量工作监理计划的编制 1、测量工作监理计划编制的原则

(1)、监理应对施工单位的测量计划进行审核,主要考量其是否有针对性,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2)、测量监理计划应在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计划基础上进行编制; (3)、测量监理计划的具体实施应根据工程的变化做适当调整; 2、测量监理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

监理测量复核资料目录清单

上接: 序号 下接:

内容

日期

备注

控制测量系统交桩与复核资料目录清单

上接: 序号 下接:

内容

日期

备注

施工方测量方案、测量计划、监测方案审核

及测量监理细则目录清单

序号

内容

日期

备注

仪器设备台帐目录清单

序号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精度等级

检定日期

有效期

保管人

备注

八、测量资料台帐管理办法

为适应建设监理工程的不断规范要求,进一步促进公司技术管理的规范化,满足技术管理发展变化的方向,按部就班地推进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经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讨论决定,特制定工程监理项目测量资料台帐管理办法:

一、 测量资料台帐的建立

1、 控制系统交桩及双月复测资料台帐; 2、 测量复核报验台帐;

3、 施工方(含分包方)、监测方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计划报审测量监理细

则(测量监理计划)资料台帐;

4、 施工方(含分包方)、监理测量、量测设备台帐; 5、 测量监理业务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资料台帐。

二、 测量监理资料台帐别的设置与归类 1、控制系统交桩及双月复测资料台帐 (1)、目录清单

按控制系统交桩文件资料、控制系统复核的时间顺序设立。控制系统数据有调整时应及时收集附于交桩资料之后,具体内容见副附表1。 (2)、内容要求

交桩资料应有四方签证;控制系统双月复测资料应有日期、复测依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监理意见等内容。 2、测量复核报验台帐

(1) 、目录清单

按测量复核的时间顺序建立,内容包括序号、测量项目内容、日期和备注栏等。具体内容见附表2。

(2)、内容要求

测量复核报验应有施工方的报验表、施工方的测量(放样)、复核单和监理复核单组成。其中,施工方的资料应有相应人员的签名,日期前后对应,测量依据要明确,复核栏应填写完善,工程名称应与设计统一。监理复核单应与施工方测量报验统一内容,应有监理复核意见、复核依据和监理工程师与项目总监的签名。

3、施工方(含分包方)、监测方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计划报审测量监理细则(测量监理计划)资料台帐 (1)、目录清单

按施工方、监理方的次序建立目录清单,内容有序号、内容和备注栏等组成。具体见附表3。 (2)、内容要求

施工方的测量、监测报验单应按规范要求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的编写、审核、审定意见和监理工程师的审核意见与总监的审定意见。监理测量细则和测量监理计划应有编写和审核人员的签字。

4、施工方(含分包方)、监理测量、量测设备台帐 (1)、目录清单

施工方(含分包方)、监理测量、量测设备台帐目录清单含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鉴定日期、有效期、保管人和备注栏组成。具体见附表4。 (2)、内容要求

施工方测量仪器的型号应与其现场使用仪器设备一致,对跨年度工程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年度鉴定。同时提醒公司对自身的测量设备进行及时鉴定。

5、测量监理业务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等资料台帐 该内容归并到项目监理组的同类资料台帐中,并统一编号。

九、工程监理测量专业工作安排

测量在工程施工中的是一项辅助性工作,在地铁隧道工程中测量也是工程施工的配套工作。但测量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作用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如果测量工作出现差错将导致工程的失败。为了将测量监理工作纳入到正规的管理渠道,更好的为工程服务,根据测量专业的特点和合理分工, 测量监理人员应按以下工作职责进行工作:

一、 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

1、 完成工程测量监理专业细则的编写并进行对施工单位的交底工作; 2、 完成工程测量监理计划的编制,告知现场监理部,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交

底;

3、 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计划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的审

查工作;

4、 组织测量人员对施工单位测量系统的测量复核工作(含控制系统的复

测);

5、 对施工单位测量工作存在的问题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和业务联系单; 6、 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测量的监理工作节点、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测量监

理依据;

7、 负责测量监理工作的程序、质量、技术等操作层面的事项;

8、 对现场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方法、测量监理程序的交底、不同部位的精度

指标要求。

二、 现场监理组工作职责:

2、 完成对施工单位测量资质、仪器和人员资质的报审资料和其他资料的收

集工作;

3、 及时了解施工单位的现场测量情况,发现有问题或疑问立即向测量专业

监理工程师反映;

4、 认真查阅施工单位当日上报的有关测量方面的日报表,发现偏移值接近

极限值附近时,及时通知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相关工序进行检查;

5、 对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进行定期(对跨年度工程)检查和飞行检查;

6、 及时收缴施工单位的地面沉降监测、隧道沉降监测资料,并进行分类装

订整理,;

7、 绘制施工测量、变形曲线,发现施工测量值、变形量接近或超报警值或

规范允许值时,及时进行分析;

8、 了解施工单位现场测量工作的进展,在施工方提交的测量复核报验单后

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测量复核,同时提醒施工单位届时提供现场配合事宜。

十、监理项目进场测量资料的准备工作

1、 测量、量测仪器设备年检资料复印件的准备工作,由办公室提交

至现场监理组资料员;

2、 测量手簿(含水准、经纬仪)的准备工作,由总师办交有专职测

量监理工程师保管;

3、 测量监理细则、测量计划的准备工作,由测量专业工程师编写,

测量负责人员审核后,交由现场资料员保管;

4、

量测、检测器具设备的现场配置。

十一、特殊隧道贯通测量的设备与技术要求

所谓特殊隧道是指区间长度超过1.8公里、或区间长度超过1.5公里且线路中包含有曲率半径小于350米的曲线段、或区间长度超过1公里且须折返调头推进的贯通测量的隧道工程。以上几种特殊隧道工程对贯通测量而言,如采用常规的测量仪器设备、常规的测量手段和方法难以保证隧道的精确贯通。从贯通测量的技术规范要求出发对仪器设备及测量方法、手段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对于前两种特殊隧道而言,测量仪器的要求主要是平面控制测量中,仪器标称精度应高于常规隧道贯通测量使用的仪器,标称精度应为: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 ±1ppm*d及以上精度级全站仪。对于区间长度超过1公里且须折返调头推进的贯通测量的特殊隧道工程,除具备以上精度级别的全站仪外,还应配备6″级以上的陀螺经纬仪。

(二)、对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的要求

1、对测量方法的要求

(1)、端头井部位的测量

端头井部位的联系测量是隧道贯通测量的瓶颈,是测量精度损失的节点部位,主要是存在短边放长边及仰附角过大造成方位传递精度递减过大。对该部位的测量方法以单井联系测量(吊钢丝)的方法和导线法。如工作井深度较大(超过18米),采用单井联系测量的方法传递方位,其精度较为可靠,如工作井为常规深度,则采用导线法传递方位,可以较好地保证方位传递的精度。

(2)、隧道内部的测量

隧道内部的测量常规路线部分可采用导线法测量。在进洞前100米左右应采用加测陀螺经纬仪定向边(与导线边重合)修正最弱导线边的方位角,对于闷掉头推进的隧道工程,应在掉头出洞前采用陀螺经纬仪定向确定出洞导向边方位,结合同边导线指导盾构出洞。并在盾构推进到区间中段和进洞前100米时加测陀螺经纬仪定向边(与导线边重合)修正最弱导线边的方位角。

2、测量手段的要求

(1)、对工作井部位的测量

a 、尽量利用有利于测量的气象条件进行观测;

b 、导线点尽量布设在不受旁折光影响的位置,并控制导线仰附角在25°内;

c 、短边水平角观测时应照准棱镜中心,以提高照准精度。

(2)、隧道内部的测量

a 、测量时应保持隧道内部的通视良好;

b 、应尽量拉长导线边,以减少导线边提高导线方位的传递精度。并保证至少两条导线进行相互校核;

c 、对于大转弯曲线段的短边导线,在角度观测时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并进行测站平差,以减小方位传递精度的衰减梯度。

d 、陀螺经纬仪定向时应考虑观测现场的磁偏角改正参数。

十二、区间隧道贯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测量控制系统的采用

1、 平面控制系统应在工作井及接受井附近各取一个控制点,并以

此作为该区间隧道贯通平面测量所有工作的基准边,以消除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误差;

2、 高程控制系统应工作井或接受井附近取一个深层水准控制点周

作为该区间隧道贯通高程测量所有工作的基准点,以消除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误差;

(二)、测量导线点的选择

1、 地面导线点尽量少、路线尽量离开建筑物一定距离;

2、 工作井部位的导线点应控制仰附角在25°内,并尽可能将导线

边拉长,与隧道内的导线边长度比尽量控制在1:3以内;

3、 隧道内除指导盾构推进的吊蓝控制导线,应另外在隧道侧壁布

设一条导线,并与吊蓝控制点进行校核;

4、 所有导线点均应布设为有强制归心的固定观测墩形式。

(三)、数据采集

1、

2、

3、

4、 应尽量利用有利于观测的气象条件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工作井和大转弯曲线部位应进行左右角观测并进行测站平差; 应定期从控制系统引测,复核隧道内部的控制导线点; 对进洞前的贯通测量数据应结合多次定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确

定进洞的盾构姿态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监理工作指南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事业部 上海申诚隧道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七月

目 录

一、施工阶段区间隧道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1.区间隧道监理现场测量复核工作内容 2.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3.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二、 地铁车站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1.现场复核工作内容

2.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3.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三、施工阶段区间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1.测量系统交桩及其测量复核工作 2. 洞门中心三维坐标复核测量 3. 盾构发射架姿态测量复核 4. 盾构推进控制测量复核 5. 隧道轴线(盾构姿态)复测

6. 旁通道(泵站)里程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四、施工阶段车站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1. 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2. 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3. 车站地下导墙平面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4. 地下连续墙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5. 开挖面标高测量检查工作 6. 车站监测复核工作 7. 结构轴线测量复核工作 8. 各层模板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9. 站台板边线及面标高施工复核工作 10.洞门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五、竣工验收资料

六、测量监理细则的编制要求 七、 测量工作监理计划的编制 八、测量资料台帐管理办法 九、工程监理测量专业工作安排

十、监理项目进场测量资料的准备工作

十一、特殊隧道贯通测量的设备与技术要求 十二、区间隧道贯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监理工作

测量监理工作是轨道交通工程中监理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之一。是否进行监理测量复核、测量监理复核质量的高低,决定了轨道交通工程的质量能否处于受控和监理控制施工质量的水平高低。以下分别就地铁车站和区间工程测量监理应进行哪些工作及如何进行监理进行探讨。

一、施工阶段区间隧道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一)、现场复核工作内容

1、 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2、 洞门中心三维坐标复核测量工作(进、出洞门);

3、 盾构发射架姿态测量复核工作(坡度、标高、方位角与坐标); 4、 盾构推进测量控制系统测量复核(平面、高程)工作; 5、 隧道轴线(盾构姿态)复测;

6、 旁通道(泵站)里程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7、 隧道沉降监测复核;

8、 进洞前100米左右贯通测量复核工作; 9、 竣工测量复核工作。

(二)、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1、审核施工方贯通测量技术方案(含盾构推进监测技术方案); 2、审查测量仪器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审查测量技术人员的资格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4、编制测量监理细则并进行交底;

5、复查施工方提交的盾构推进每环管片的三维坐标是否满足设计轴线 6、建立监理、施工及分包单位测量、监测仪器目录台帐; 7、建立测量复核资料台帐

(三)、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施工工序

设置节点

目标值

点位误差≤±50mm

控制方法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加固范围

放样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进洞洞门测量报验单现场复核; 通知第三方进行洞门复核;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发射架放样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依据 设计图纸及相应规范

盾构进出洞 加固范围 加固

出洞洞门中心复核

盾构出洞

发射架的方位与高程

方位角误差≤±10″ 高程误差≤±10mm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设计图及地铁测量规范和区间线路长度计算

施工工序

区 间 盾 构 推 进 施 工

设置节点 目标值 控制方法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吊篮及高程基点放样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从隧道壁布设另一条导线与吊篮控制点相互校核; 所有导线点均采用固定观测墩的形式。

结合管片排序设计图综合控制;

定期通知第三方进行轴线复核。

依据 地下铁道测量规范要求。

吊篮控制点及水准工作

基点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盾构姿态与线路轴线 姿态及轴线点位较差≤±50mm 联络通道中心位置的复

高程较差≤±50mm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盾构推进日报表定期现场复核;

高程较差≤±20mm 点位误差≤±50mm 中心里程误差≤±

600mm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地铁工程施工规范

根据区间设计图中钢管片的

中心三维坐标控制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贯通测量报验单现场复核确认; 2、通知第三方进行轴线复核及控制点的复核测量;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进洞洞门测量报验单现场复核; 通知第三方进行洞门复核;

地铁工程施工规范

地下铁测量规范贯通要求及设计线路图纸。

进 洞 推 进 施 工

吊篮控制点及水准工作

基点

地下铁测量规范及设计线路图纸。

进洞洞门中心复核 最弱点较差≤±20mm 高程较差≤±10mm

二、 地铁车站工程监理测量节点复核工作内容 (一)、现场复核工作内容

1、 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2、 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3、 车站导墙平面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4、 地下连续墙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5、 开挖面标高测量检查工作;

6、 609钢支撑标高及平整度测量检查工作; 7、 车站监测复核工作; 8、 结构轴线测量复核工作; 9、 各层模板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10、

站台板边线及面标高施工复核工作;

11、 洞门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二)、测量监理程序性工作内容

1、审核施工方测量技术方案,重点关注施工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引测和定期复测校验,站台层的面标高、站台板边线到行车轴线的距离控制等涉及到结构侵限测量控制的方法;

2、审查测量仪器是否满足工程需要,是否在有效使用期限内; 3、审查测量技术人员的资格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 4、编制测量监理细则并进行交底;

5、复查车站图纸洞圈三维坐标与区间线路图纸中洞门三维坐标是否相一致; 6、建立监理、施工及分包单位测量、监测仪器目录台帐; 7、建立测量复核资料台帐

(三)、区间测量监理工作节点及目标值控制、方法表

施工工序 工程前期及施工全过程

测量控制系统设置节点

目标值

角度误差值 ≤±10″

通过对测量控制系统的定期复核检查

边长误差≤±10mm

手段进行监控

高程误差≤±10mm 角度误差≤±10″

施工阶段全过程

施工现场测量

边长误差≤±10mm

控制工作基点

高程误差≤±10mm

导墙施工

导墙外边线

阶段 地墙施工阶段 结构施工阶段 车站站台施工阶段 洞门施工阶段

连续墙轴线及墙顶高程 轴线及各层楼顶面高程 与隧道轴线合一的线路轴线车站端头井洞门中心点

点位误差≤±20mm 高程误差≤±20mm 点位误差≤±10mm 高程误差≤±20mm 点位误差≤±10mm

平面误差≤±20mm 高程误差≤±20mm 边长误差≤±20mm

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地墙放样报验单进

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轴线放样报验单进

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地铁上下行线轴线放样报验单进行现场复核确认。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上下行线洞门中心放样报验单进行现场复核确认。

范 设计图与地铁规

范 设计图与地铁规

设计图、规范与线

路要求 设计图、线路及规

范要求

3定期检查校核点位数据变化。 根据施工方提交的导墙放样报验单进

设计图与地铁规

2.督促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控制点保护;

规范要求

1.由首级控制点检核现场基点;

控制系统的精度规范要求 控制系统的精度

控制方法

依据

三、施工阶段区间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一)、测量系统交桩及其测量复核工作 1、 测量系统交桩

由业主主持的有业主、施工方、业主委托的测量方和监理参加的测量系统交桩会议,提交的测量控制成果应含有平面、高程点的数据及点之记成果。交桩成果须由四方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设计方提出控制系统测量校核的参

数控制指标,数据调整的条件。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交桩。 2、 测量复核工作

在施工方提交对测量控制系统的首次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督促施工方并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具体要求为: 平面控制复核测量:

角度测量采用左右角各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角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测距采取往返各2测回取中,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的边长之差的相对值小于等于1/5万。 高程控制系统复核测量:

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一只水准点(尽量从深埋点)出发,将其他相邻的高程控制点相连形成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测量结果应进行平差,平差结果与业主提供的高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mm 。

以上测量成果如出现超限情况,应尽快分析,并以工作联系单的方式与业主取得联系,采取适当措施。

(二)、洞门中心三维坐标复核测量

1、 测量方法

洞门中心平面坐标的测量采用导线法从区间平面控制系统出发,按照通视良好、线路合理的原则将平面测量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区域。然后用导线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或用联系三角形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的确定方法:

⑴、 用特制的带刻度的4--5米长的铝合金尺横置于洞门钢圈,尺的两端离洞

门边缘等距,将带有长气泡的木制水平尺放置于铝合金尺中央,确保铝合金尺精密水平,取铝合金尺的中心即为洞门平面中心。

⑵、 用投影法分别取洞门两侧最边缘的位置,将其投影到端头井内,然后测

量它们的坐标。对两点的坐标取中即为洞门平面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高程的测量采用水准法,按二等水准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按附和水准线路的方式将高程控制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边。然后用30(50)米钢尺结合水准仪将高程系统从地面引入到井下固定点。接着用水准仪测量洞门底部标高和洞门竖径,以底部标高加洞门竖径的半数即为洞门中心标高。

2、 差值控制

洞门测量值与设计值之差平面和高程数据均应控制在±5cm 之内,如超限应尽快与设计方联系,确定出洞(进洞)盾构推进方案。

(三)、盾构发射架姿态测量复核 1、 测量方法

发射架轴线平面位置的复核方法利用导线法或联系三角形法将平面控制系统引到端头井(工作井)附近。选择发射架单边导轨上同一侧的两点测量其坐标,并反算成沿盾构设计推进方向的坐标方位角。

发射架的导轨坡度和头部标高测量,利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从高程控制点出发,将标高引到工作井边。再用竖井高程测量法将标高从井边引到井下,同时测量同侧单边导轨两点高程。其中一点应选择在导轨紧接洞门的位置,同时测量两测点间的距离。计算两测点的高差和坡度。

2、 差值控制

发射架方位角与区间设计轴线的出洞方位角之差应控制在10″之内,导轨坡度与前部高程与设计轴线的出洞坡度和高程应控制在30mm 之内。并尽量控制导轨的坡度要小于盾构出洞坡度。

(四)、盾构推进控制测量复核

盾构推进控制测量工作是区间盾构施工的重点环节,测量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盾构推进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所以本阶段的测量工作也作为测量监理工作的重点。 1、 测量方法 平面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从业主提供的空导点出发,利用导线测量法将平面测量系统引入到端头井附近。然后利用导线法或联系三角形法将坐标和坐标方位角引到工作井下。导线法测量与联系三角形测量方法与技术要求如下: (1)、导线法测量

如图1.2为井深为L 、井径为D 的工作竖井,由近井点A 开始,根据现场条件和竖井结构,沿着地下工程轴线方向布设竖直导线点,由井壁向下的C 、D 、E ……等导线点处埋设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内外架式的金属吊篮,近井点A 和地下洞口B 、B 1处埋设具有强制对中装置的固定观测墩。各导线边的垂直角小于30º,近井点A 应与两个地面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可靠性事先应进行检测并符合要求)进行联测。

(2)、联系三角形测量

通过竖井悬挂两根钢丝,由井上导线点测定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算得钢丝的坐标以及它们之间的方位角,然后在井下,认为钢丝的坐标和方位角已知,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出地下导线点的坐标和方位角。

联系三角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为:

¾ 每次联系三角形定向均独立进行三次,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定向

成果;

¾ 两悬吊钢丝间距不小于5m ;定向角小于3º;a /c 及a ′/c ′的比值小于

1.5倍;

¾ 联系三角形边长测量采用检定过的钢尺,并估读到0.1mm ,每次独立

测量三测回,每测回往返三次读数,各测回较差在地面小于0.5mm ,在地下小于1.0mm 。地上与地下测量同一条边的较差小于2mm ; ¾ 角度观测采用Ⅱ级全站仪或Wild T2经纬仪,用全圆观测法观测四测

回,测角中误差在4″之内。

(五)、隧道轴线(盾构姿态)复测

1、 测量要求

根据地铁测量有关规程要求,隧道轴线测量对于直线段每15环测量一轴线点,曲线段每10环测量一轴线点。隧道轴线应测量其平面与高程值。

2、测量方法

从吊蓝控制点和井下水准控制点出发分别测量轴线的水平坐标和标高。 ⑴、隧道轴线的确定方法:

用特制的5米长的铝合金尺水平放置在同一管片的对称位置,将带有管水平气泡的水平尺放置于铝合金尺上,使其置平。铝合金的中点位置即为该环片隧道的轴线水平中心,该点投影到隧道环片底部测量其标高加隧道半径即为该环片隧道轴线的标高。

⑵、隧道轴线平面测量方法:

从隧道内导线测量控制点(吊蓝点或隧道内地面导线点)出发用II 级精度以上级全站型仪器,将带有棱镜的对中杆放置于由5米铝合金尺确定的轴线中心点位置,以角度1测回、距离1测回的测量要求测定隧道轴线的平面坐标。

⑶、隧道轴线标高测量方法:

从隧道内的水准测量控制点出发,用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测量由5米铝合金尺确定的轴线中心点位置的标高,测量值再加上隧道半径即为该环片隧道轴线的标高。

⑷、隧道轴线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理论计算

隧道轴线平面坐标及高程的理论计算根据区间线路设计图,结合轴线点里

程分别计算出轴线的平面、高程数据。对于曲线段的轴线,应根据设计提供的曲线计算方程、曲线参数等进行计算。

3、差值控制

隧道轴线测量计算结果与设计线路反算值之差按地铁测量规程要求:平面及高程误差均控制在±50mm 之内

(六)、旁通道(泵站)里程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1、 旁通道位置的确定

旁通道中心平面位置的确定,在两块钢管片中间缝用特制的5米铝合金尺确定的隧道轴线

2、 测量方法

旁通道水平位置的测量由吊蓝或隧道内导线控制点出发,用全站仪配合带棱镜的对中杆

四、施工阶段车站工程测量节点复核工作方法与精度控制

(一)、测量控制系统的交桩与复核测量工作

1、测量系统交桩

由业主主持的有业主、施工方、设计方和监理参加的测量系统交桩会议,提交的测量控制成果应含有平面、高程点的数据及点之记成果。交桩成果须由四方签字盖章后方为有效。设计方提出控制系统测量校核的参数控制指标,数据调整的条件。并带领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交桩。

2、 测量复核工作

在施工方提交对测量控制系统的首次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具体要求为:

平面控制复核测量:

角度测量采用左右角各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角度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测距采取往返各2测回取中,测量值与业主提供的坐标反算的边长之差的相对值小于等于1/5万。

高程控制系统复核测量:

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一只水准点出发,将其他相邻的高程控制点相连形成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测量结果应进行平差,平差结果与业主提供的高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mm 。

以上测量成果如出现超限情况,应尽快分析,并以工作联系单的方式与业主取得联系,采取适当措施。

(二)、现场临时控制点的复核测量工作

1、 点位要求

施工方将平面、高程系统引到施工现场附近的区域,要求布设在相对稳定的位置,并做好保护装置和明显标志,以确保点位的稳定性。

2、临时控制点的复核

在施工方提交对现场临时测量控制系统的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对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进行复核测量,具体要求为:

(1) 临时平面控制点的复核

用导线法从业主提供的空导点出发测量临时点的坐标。角度测量采用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测距采取往返各2测回取中,测量值与施工方提供的

坐标的点位误差绝对值≤10mm 。

(2)临时高程控制点的复核:

用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一只水准点出发,将其他相邻的高程控制点相连形成附和或闭合水准线路。测量结果应进行平差,平差结果与施工方提供的高程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0mm 。

以上测量成果如出现超限情况,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重新测量上报,并对现场控制系统进行定期复测,对有变化的点位进行数据调整。

(三)、车站地下导墙平面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施工方提交地下导墙测量复核报验单后,监理进行现场测量复核。具体如下:

1、 测量复核方法

方法1

从业主提供的空导点出发(也可从经过监理复核过的现场临时平面控制点),用导线法对地下导墙放样点进行测量复核。技术要求为:测角2测回,边长往返各2测回,并进行测站平差。

方法2

在现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先确定若干特征点,然后根据设计图尺寸换算为现场特征点到导墙相应点的距离,用距离交会的方法对导墙放样点进行复核。

2、 差值控制

现场测量后计算的坐标值与从设计图纸计算出的相同点位的坐标数据差值即为实际偏差值。该差值按工程规范的要求控制在20mm 之内。

(四)、地下连续墙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本项测量复核的内容有地下连续墙的顶标高及墙体内接驳器的标高两项数据。

方法:

从业主提供的水准控制点(也可从经过监理复核合格后的现场临时水准控制点)出发,以二、三等水准规范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测量连续墙的标高,连续墙标高的测量应取墙顶两端、或墙顶两端留有注浆孔的管口测量其标高。

差值控制:

测量计算至与设计相同位置的计算值之差控制在±10mm 之内。

(五)、开挖面标高测量检查工作

开挖面标高的测量工作是检查检查施工单位在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与支撑施工的程序问题,以控制超挖现象,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方法:

用普通水准仪由现场水准控制点出发引到基坑边沿,再用吊钢尺法尺量开挖面的标高。

开挖面标高值控制:

z 对于支撑开挖面,其标高测量值与该开挖面允许标高差值的控

制按设计或施工组织方案要求执行;

z 对于基坑底部位置其标高测量值与该开挖面允许标高差值控制

在±20mm 内。

(六)、车站监测复核工作

车站的监测项目根据基坑的等级不同,所设立的监测内容有所区别。主要监测项目有沉降、位移、轴力、水位、测斜等内容。根据监理测量检核的

设备条件应对监测项目中的沉降、位移进行检测。

方法:

z 沉降监测的复核工作

⑴、 测点布设的检查

监测点的布设检查

监测点的布设根据监测方案和有关监测规范要求,现场监理对监测方的测点点位、埋设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查,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是否与监测方案相统一以及是否有测点保护标记和测点点号等。

沉降监测数据的检查

沉降监测项目用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以二等水准规范的技术要求进行测量,并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测量监测方布设的沉降测点,测量计算值与监测方提交的高程值相差应小于等于±5mm 。

z 位移监测数据的检查

位移测点的检查采用与监测方相同的工作基点和相同的零方向,用视准直线法或小角度法测量位移点到投影线的垂直距离。测量计算值与施工监测方的测量值之差值应小于等于±5mm 。

z 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的检查

水位测孔布设的检查

地下水位测孔的布设检查主要针对位置、数量、测孔的深度等进行。 地下水位数据的检测

地下水位数据的检查可以采用带标尺的水位仪由孔口位置探入水位孔中测量水位到孔口位置的距离,测量数据与用水准法测量的孔口高程相减即为地下水位数据。地下水位测量值与监测方的监测数据较差应小于等于±

10mm 。

z 其他监测项目的检查复核

①、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测斜)监测数据的检查复核

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移监测数据的检查复核主要是检查测斜孔的位置、深度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监测数据的线形是否与工程的施工工况相符、与其他监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能较好的相互应证等。

②、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的检查复核

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的检查主要针对轴力布设的测点位置、埋设质量、测试的时间段以及监测数据的线形是否与工程的施工工况相符、与其他监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否能较好的相互应证等。

(七)、结构轴线测量复核工作

结构轴线的测量放样工作是车站施工测量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任何测量工作的差错都会导致工程的质量事故。

测量方法:

在由空导点引出的并经过测量复核无差错的现场平面工作基点架设全站型仪器,用极坐标法,测角2测回、测距2测回。

差值控制:

测量计算值与由设计图纸翻算的设计理论值进行比较,轴线上点位差值控制在10mm 内。

(八)、各层模板标高测量复核工作

测量方法

在连续墙施工完成后,每隔一定的距离(3-5米)将各层楼板设计高程由控制点出发引到连续墙墙体上,用红色油漆以“▼”的标记进行标注,并

将高程值注明在标记的附近位置。在每层模板施工时由“▼”标记出发用钢卷尺测量模板面的标高。

差值控制

测量值与由图纸计算出的标高数据相差值控制在10mm 内。

(九)、站台板边线及面标高施工复核工作

站台板层的边线及其面标高涉及到车站与区间的线形关系和空间关系,该分部的测量质量好坏将影响工程的衔接工作。

测量控制原则:

对站台板面标高而言应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对站台板边线到隧道轴线的距离(1.62米)而言,应坚持“宁大勿小”。

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见轴线测量方法和各层楼板标高的测量方法

差值控制:

站台板面标高的测量复核计算值与有设计图纸计算的相应位置的标高数据之差应控制在10mm 内。站台板边线到隧道轴线的距离测量复核计算值与有设计图纸计算的相应位置到设计隧道轴线的距离应控制在5mm 内。

(十)、洞门位置测量复核工作

测量方法

洞门中心平面坐标的测量采用导线法从区间平面控制系统出发,按照通视良好、线路合理的原则将平面测量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区域。然后用导线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或用联系三角形法将平面坐标引入到端头井内直接测量洞门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的确定方法:

(1)、用特制的带刻度的5米长铝合金尺横置于洞门门圈,尺的两端离洞门边缘等距,将带有管状水平气泡的木制水平尺放置于铝合金尺中央,确保铝合金尺精密水平,取铝合金尺的中心即为洞门平面中心。

(2)、用投影法分别取洞门两侧最边缘的位置,将其投影到端头井内,然后测量它们的坐标。对两点的坐标取中即为洞门平面中心坐标。

洞门中心高程的测量采用水准法,按二等水准规范的要求从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出发,按附和水准线路的方式将高程控制系统引入到工作井(接受井)边。然后用30米钢尺结合水准仪将高程系统从地面引入到井下固定点。接着用水准仪测量洞门底部标高和洞门竖径,以底部标高加洞门竖径的半数即为洞门中心标高。

差值控制

洞门测量值与设计值之差平面和高程数据均应控制在±1.5cm 之内。

五、竣工验收资料

1、 测量复核报验资料;

2、 测量监理细则、测量计划;

3、 测量控制系统交桩及复核测量资料;

4、 对隧道、车站结构沉降监测复核的资料(含沉降变化曲线资料);

5、 旁通道(风井)、泵站沉降复核及分析资料;

6、 竣工测量复核资料。

六、测量监理细则的编制要求

1、工程概况部分

工程概况要求对工程有关测量相关及区间推进线路相关的数据,包括区间线路的长度、起始里程、终点里程,平面曲线有几段、曲线的五个要素,竖曲线有几段,区间竖曲线的平均坡度和最大坡度。区间沿线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分布情况,穿越的道路及地下管线情况,区间涉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点的情况均要详细描述。

2、测量监理的工作内容、范围和组织机构与工作流程

要求详细说明项目测量监理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测量监理内容有控制系统的双月复测、施工方平面与高程测量系统的测量复核、进出洞门的测量复核、旁通道(泵站)与风井三维坐标的测量复核,监测工作测量复核,竣工测量复核;施工方仪器设备、人员、单位资质的审核,测量方案与计划的审核,监测方案的审核。

测量监理工作范围为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范围内的所有测量监理内容和与测量、监测相关的内容。

测量监理的组织机构应明确以项目总监领导下的以测量监理工程师为测量技术负责的, 及其他测量人员、资料人员等组成的,具有测量与记录、计算与检查复核等质量保证体系要素的完整的网络构架。

测量复核工作流程应从正常的监理工作程序及测量工作质量保证体系两个层面加以综合考虑设置:

(1)、从监理工作程序上设置为:

(2)、从测量质量保证体系角度考虑 外业工作应遵循的程序为:

测量放样 复核 二次复核 内业工作应遵循的程序为:

计算 校核检查。

3、测量监理细则的交底

测量监理细则的交底应由现场总监召集,有测量监理工程师、资料员和施工方测量技术人员、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参加的专业细则交底会。 测量监理细则的交底应明确告知测量监理的程序、要求和测量监理的工作

流程、资料归档要求等。结合工程特点采用的测量监理方法,对工程实施过程中测量的技术难点提请施工方加以关注,以确保工程的测量质量得以实现。 七、 测量工作监理计划的编制 1、测量工作监理计划编制的原则

(1)、监理应对施工单位的测量计划进行审核,主要考量其是否有针对性,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

(2)、测量监理计划应在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计划基础上进行编制; (3)、测量监理计划的具体实施应根据工程的变化做适当调整; 2、测量监理工作计划的具体实施

监理测量复核资料目录清单

上接: 序号 下接:

内容

日期

备注

控制测量系统交桩与复核资料目录清单

上接: 序号 下接:

内容

日期

备注

施工方测量方案、测量计划、监测方案审核

及测量监理细则目录清单

序号

内容

日期

备注

仪器设备台帐目录清单

序号

仪器名称

仪器型号

精度等级

检定日期

有效期

保管人

备注

八、测量资料台帐管理办法

为适应建设监理工程的不断规范要求,进一步促进公司技术管理的规范化,满足技术管理发展变化的方向,按部就班地推进公司技术管理工作。经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讨论决定,特制定工程监理项目测量资料台帐管理办法:

一、 测量资料台帐的建立

1、 控制系统交桩及双月复测资料台帐; 2、 测量复核报验台帐;

3、 施工方(含分包方)、监测方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计划报审测量监理细

则(测量监理计划)资料台帐;

4、 施工方(含分包方)、监理测量、量测设备台帐; 5、 测量监理业务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资料台帐。

二、 测量监理资料台帐别的设置与归类 1、控制系统交桩及双月复测资料台帐 (1)、目录清单

按控制系统交桩文件资料、控制系统复核的时间顺序设立。控制系统数据有调整时应及时收集附于交桩资料之后,具体内容见副附表1。 (2)、内容要求

交桩资料应有四方签证;控制系统双月复测资料应有日期、复测依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监理意见等内容。 2、测量复核报验台帐

(1) 、目录清单

按测量复核的时间顺序建立,内容包括序号、测量项目内容、日期和备注栏等。具体内容见附表2。

(2)、内容要求

测量复核报验应有施工方的报验表、施工方的测量(放样)、复核单和监理复核单组成。其中,施工方的资料应有相应人员的签名,日期前后对应,测量依据要明确,复核栏应填写完善,工程名称应与设计统一。监理复核单应与施工方测量报验统一内容,应有监理复核意见、复核依据和监理工程师与项目总监的签名。

3、施工方(含分包方)、监测方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计划报审测量监理细则(测量监理计划)资料台帐 (1)、目录清单

按施工方、监理方的次序建立目录清单,内容有序号、内容和备注栏等组成。具体见附表3。 (2)、内容要求

施工方的测量、监测报验单应按规范要求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的编写、审核、审定意见和监理工程师的审核意见与总监的审定意见。监理测量细则和测量监理计划应有编写和审核人员的签字。

4、施工方(含分包方)、监理测量、量测设备台帐 (1)、目录清单

施工方(含分包方)、监理测量、量测设备台帐目录清单含序号、仪器名称、型号、精度、鉴定日期、有效期、保管人和备注栏组成。具体见附表4。 (2)、内容要求

施工方测量仪器的型号应与其现场使用仪器设备一致,对跨年度工程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年度鉴定。同时提醒公司对自身的测量设备进行及时鉴定。

5、测量监理业务联系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等资料台帐 该内容归并到项目监理组的同类资料台帐中,并统一编号。

九、工程监理测量专业工作安排

测量在工程施工中的是一项辅助性工作,在地铁隧道工程中测量也是工程施工的配套工作。但测量在地铁隧道工程中的作用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如果测量工作出现差错将导致工程的失败。为了将测量监理工作纳入到正规的管理渠道,更好的为工程服务,根据测量专业的特点和合理分工, 测量监理人员应按以下工作职责进行工作:

一、 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

1、 完成工程测量监理专业细则的编写并进行对施工单位的交底工作; 2、 完成工程测量监理计划的编制,告知现场监理部,并对施工单位进行交

底;

3、 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测量技术方案、测量计划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的审

查工作;

4、 组织测量人员对施工单位测量系统的测量复核工作(含控制系统的复

测);

5、 对施工单位测量工作存在的问题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和业务联系单; 6、 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测量的监理工作节点、测量方法、精度指标和测量监

理依据;

7、 负责测量监理工作的程序、质量、技术等操作层面的事项;

8、 对现场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方法、测量监理程序的交底、不同部位的精度

指标要求。

二、 现场监理组工作职责:

2、 完成对施工单位测量资质、仪器和人员资质的报审资料和其他资料的收

集工作;

3、 及时了解施工单位的现场测量情况,发现有问题或疑问立即向测量专业

监理工程师反映;

4、 认真查阅施工单位当日上报的有关测量方面的日报表,发现偏移值接近

极限值附近时,及时通知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的相关工序进行检查;

5、 对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进行定期(对跨年度工程)检查和飞行检查;

6、 及时收缴施工单位的地面沉降监测、隧道沉降监测资料,并进行分类装

订整理,;

7、 绘制施工测量、变形曲线,发现施工测量值、变形量接近或超报警值或

规范允许值时,及时进行分析;

8、 了解施工单位现场测量工作的进展,在施工方提交的测量复核报验单后

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测量复核,同时提醒施工单位届时提供现场配合事宜。

十、监理项目进场测量资料的准备工作

1、 测量、量测仪器设备年检资料复印件的准备工作,由办公室提交

至现场监理组资料员;

2、 测量手簿(含水准、经纬仪)的准备工作,由总师办交有专职测

量监理工程师保管;

3、 测量监理细则、测量计划的准备工作,由测量专业工程师编写,

测量负责人员审核后,交由现场资料员保管;

4、

量测、检测器具设备的现场配置。

十一、特殊隧道贯通测量的设备与技术要求

所谓特殊隧道是指区间长度超过1.8公里、或区间长度超过1.5公里且线路中包含有曲率半径小于350米的曲线段、或区间长度超过1公里且须折返调头推进的贯通测量的隧道工程。以上几种特殊隧道工程对贯通测量而言,如采用常规的测量仪器设备、常规的测量手段和方法难以保证隧道的精确贯通。从贯通测量的技术规范要求出发对仪器设备及测量方法、手段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对仪器设备的要求

对于前两种特殊隧道而言,测量仪器的要求主要是平面控制测量中,仪器标称精度应高于常规隧道贯通测量使用的仪器,标称精度应为: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 ±1ppm*d及以上精度级全站仪。对于区间长度超过1公里且须折返调头推进的贯通测量的特殊隧道工程,除具备以上精度级别的全站仪外,还应配备6″级以上的陀螺经纬仪。

(二)、对测量方法和测量手段的要求

1、对测量方法的要求

(1)、端头井部位的测量

端头井部位的联系测量是隧道贯通测量的瓶颈,是测量精度损失的节点部位,主要是存在短边放长边及仰附角过大造成方位传递精度递减过大。对该部位的测量方法以单井联系测量(吊钢丝)的方法和导线法。如工作井深度较大(超过18米),采用单井联系测量的方法传递方位,其精度较为可靠,如工作井为常规深度,则采用导线法传递方位,可以较好地保证方位传递的精度。

(2)、隧道内部的测量

隧道内部的测量常规路线部分可采用导线法测量。在进洞前100米左右应采用加测陀螺经纬仪定向边(与导线边重合)修正最弱导线边的方位角,对于闷掉头推进的隧道工程,应在掉头出洞前采用陀螺经纬仪定向确定出洞导向边方位,结合同边导线指导盾构出洞。并在盾构推进到区间中段和进洞前100米时加测陀螺经纬仪定向边(与导线边重合)修正最弱导线边的方位角。

2、测量手段的要求

(1)、对工作井部位的测量

a 、尽量利用有利于测量的气象条件进行观测;

b 、导线点尽量布设在不受旁折光影响的位置,并控制导线仰附角在25°内;

c 、短边水平角观测时应照准棱镜中心,以提高照准精度。

(2)、隧道内部的测量

a 、测量时应保持隧道内部的通视良好;

b 、应尽量拉长导线边,以减少导线边提高导线方位的传递精度。并保证至少两条导线进行相互校核;

c 、对于大转弯曲线段的短边导线,在角度观测时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并进行测站平差,以减小方位传递精度的衰减梯度。

d 、陀螺经纬仪定向时应考虑观测现场的磁偏角改正参数。

十二、区间隧道贯通测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测量控制系统的采用

1、 平面控制系统应在工作井及接受井附近各取一个控制点,并以

此作为该区间隧道贯通平面测量所有工作的基准边,以消除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误差;

2、 高程控制系统应工作井或接受井附近取一个深层水准控制点周

作为该区间隧道贯通高程测量所有工作的基准点,以消除控制系统带来的系统误差;

(二)、测量导线点的选择

1、 地面导线点尽量少、路线尽量离开建筑物一定距离;

2、 工作井部位的导线点应控制仰附角在25°内,并尽可能将导线

边拉长,与隧道内的导线边长度比尽量控制在1:3以内;

3、 隧道内除指导盾构推进的吊蓝控制导线,应另外在隧道侧壁布

设一条导线,并与吊蓝控制点进行校核;

4、 所有导线点均应布设为有强制归心的固定观测墩形式。

(三)、数据采集

1、

2、

3、

4、 应尽量利用有利于观测的气象条件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工作井和大转弯曲线部位应进行左右角观测并进行测站平差; 应定期从控制系统引测,复核隧道内部的控制导线点; 对进洞前的贯通测量数据应结合多次定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确

定进洞的盾构姿态


相关文章

  • 高铁沉降观测方案
  • 目 录 总则 ................................................................ 3 一.适用范围 ....................................... ...查看


  • 测量作业现场指导书
  • 测量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测量仪器保管制度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测量人员与仪器设备情况 ..... ...查看


  •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1
  • 客运专线测量控制网概述 1.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是相对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而言,为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非常高的平顺性,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其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完全不同.我们把适合于客运专 ...查看


  •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2
  •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一.客运专线测量控制网概述 1.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是相对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而言,为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非常高的平顺性,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其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铁 ...查看


  •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 武广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总结 一.客运专线测量控制网概述 1.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 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是相对于传统的铁路工程测量而言,为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非常高的平顺性,轨道测量精度要达到毫米级.其测量方法.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铁 ...查看


  • 时速160km铁路(预留提速条件)-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
  • 新建兰渝铁路 LYS-XX 标段 (DKXXX+XXX-DKXXX+XXX)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兰渝铁路LYS-XX标段项目经理部X分部 2012年3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 ...查看


  • 向莆铁路轨道工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排架法)
  • 向莆铁路轨道工程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 (排架法) 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 2.<高速铁路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 ...查看


  • 铁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 目录 1.概述 ........................................................ 1 2.编制依据 .............................................. ...查看


  • 盾构施工管理制度最终
  • 苏州轨道交通 4号线及支线.2号线延伸线 盾构施工管理办法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 录 一.术语 .....................................................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