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人的心理。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 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 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 初创时期(20C20以前)
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
1868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 发展时期(20C20~50末)
3) 成熟时期(20C60~70末) 布鲁纳 罗杰斯 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 完善时期(20C80以后) 布鲁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8. 1924,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 、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 、调查法(问卷访谈) 、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前提条件)、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性差别
12.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 )。
1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5.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 ;
少年期(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抽象思维占主导
青年期
17.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18.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a 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b 注意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c 抓住关键期(劳伦兹):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口头语言;2-3岁计数能力;2.5-3.5岁遵守行为规范;3岁培养独立生活能力;4岁形状知觉形成;4-5岁书面语言
2、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18. 心理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久性
b.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的“自我中心”
特征:思维不可逆性、思维缺乏同一性、思维缺乏互补性。
思维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c.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守恒,去自我中心
d.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A.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
展任务。
B. 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2) 关于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而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他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
其他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5岁)
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岁) 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4~5岁) 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岁) 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
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
19. 学生的智力差异:
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直线上升,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人们的智力水平呈钟形曲线。
主要表现: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
20. 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 :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依:以外部线索为依据;独: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
冲动型与沉思型
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精确性。
具体型与抽象型
发散型与辐合型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1. 学生的性格差异
特征(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类型(向性说:外倾型与内倾型; 独立顺从说:独立型与顺从型)。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 学习理论
24.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5. 学习的分类:1) 按学习主体: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 按学习的结果:(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3) 按学习的意识水平:(阿瑟·雷伯)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4) 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6)按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5. 学生学习的特点:
A 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B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C 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D 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E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6. 一般学习理论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a.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普洛夫 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华生 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泛化(“杯弓蛇影”)、分化、消退、恢复
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b.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c.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根据强化学习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
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实质:观察学习
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B. 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的有关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a.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黑猩猩实验
实质: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顿悟的过程
b.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实质:期望的获得
学习过程: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c.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观、教学观、学习法
将知识的学习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环节。
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d.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1) 按学生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 按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和条件
本质:有意义学习是将新知识与已有观念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条件:客观: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主观: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e.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a.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b.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a 课程目标层面:以学生为中心
B 课程结构层面: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C 课程内容层面:提出适切性原则
D 课程实施层面:强调非指导性原则
E 课程评价层面:主张学生自我评价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a.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 革命" 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b.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
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c. 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
27.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非指导教学模式。
第四章 学习心理
28.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29.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0. 学习动机的分类:1) 按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2) 按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
3) 按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 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主导性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
5) 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自: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 曲线)。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 型曲线。
32.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主观: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志向水平与价值观;焦虑程度。
客观: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33. 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的。
低级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最基本)、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级,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只有满足学生的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4)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稳定的有能力和工作难度。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制的
对实际教学的作用:
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5)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34. 培养学习动机的原则: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2)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3)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
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5)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35. 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36.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用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37.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
40.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41. 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组织策略(归类、纲要)。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42.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43. 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1)注重元认知监控和调节训练;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学习策略训练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44.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5. 学习迁移的类型: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不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具体迁移;5)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6)根据迁移的路径:低路迁移、高路迁移;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47. 学习迁移理论:
1) 早期的迁移理论
a. 形式训练说
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迁移的发生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
b. 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
c. 概括化理论
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 贾德提出,1908 “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d. 关系理论
也称关系转换说或转换理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
2) 现代迁移理论
a.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布鲁纳、奥苏贝尔
b. 产生式理论 安德森
c. 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
48. 学习迁移与教学
1)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智力与
能力6)学习策略的水平 7)教师的指导
促进学生的有效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49. 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
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50. 知识的分类:(安德森)1) 按知识的不同表征(反映活动)形式: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 按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51. 知识学习的类型: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52. 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获得、保持(巩固——复述)、应用
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55.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有效运用记忆术
56.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57. 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随意活动。
58. 按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1)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59.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
60.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1. 高原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1)必要而适当的练习;2)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3)充分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62.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对象脱离了支持物,进程压缩,应用的高效率
63.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教师利用示范和讲解,并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知识影响技能的形成4)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64.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65. 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初始状态;二是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66.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认知性。)
67.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68.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69. 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70.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原型: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71.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72.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73.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74. 创造性的培养: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 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75.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头脑风暴法、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法: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
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77.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78.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79.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成分。
81.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82. 道德认知是品德的核心。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83.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道德是意志社会现象;品德则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2)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性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3)社会道德内容是一定社会或阶段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个体品德内容只是社会道德准则或规范的部分表现。
4)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84. 品德与态度的关系:
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或行为方式选择的心理倾向,而品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结构上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构成的,但也有区别:(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品德涉及的范围小。(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成为品德。
85.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对偶故事法
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他律道德: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自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汉斯买药”的故事。
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前习俗水平 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 小学中年级,一直到青年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86.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从众、服从)、认同、内化。
87.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
88.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技巧: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
89.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1)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 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4) 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 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90. 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91.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92.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93.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相等的”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9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陈述性知识。
95.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在的、稳定性因素的是任务难度。
96.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努力程度。
第五章教学心理
98. 教学目标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99. 教学目标的分类:
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A. 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知识;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评价。
B. 情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C. 动作技能: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2)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00. 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101. 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接受学习;
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个别化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
102. 程序教学由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布卢姆。
103. 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特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经历。
104.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104. 教学媒体的分类:按感官: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性媒体
按表达手段: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
105. 教学评价的类型:按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常模参照评价(选拔,编组)、标准参照评价;
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106. 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常模。常模参照测验:考查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 在教学评价的方法中,档案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
106.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a 量化教学评价的方法:教师自编测验b 质化教学评价: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
107.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等,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功能的主要体现: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108. 课堂管理的目标: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109.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110. 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正相关。
课堂群体管理---群体对个体的作用:
社会助长: 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抑制/干扰: 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效率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 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
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去个性化:费斯廷格。特征:成员的匿名性,责任分散,互相感染
群体的决策行为:群体极化、群体思维
从众: 概念: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类型: 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影响因素: 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服从: 概念: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影响因素: 命令发出者;命令的执行者;情境因素
个体产生服从原因: 合法权利; 责任转移
111.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团体。
Eg. 班级、小组、少先队。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非正式群体: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成为非正式群体
112. 群体动力:所以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
113. 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14.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
1)要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
2)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
115. 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
116. 群体规范形成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117. 课堂气氛: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一般的。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因素、课堂内物环境因素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的方法: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鼓励表扬为主,兼顾其他,有的放矢;注重师生心态调整;教师的自我控制与对偶然事件的控制;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形成恰如其分的高期望;保持中等水平的焦虑,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舒茨: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表现: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18.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119. 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班级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偶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120.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a.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b.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c. 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121.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等;
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等;
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编排。
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预防、非语言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122. 教师在分配座位时最值得关心的是座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23. 我国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接受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合作性教学模式。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124.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a. 无心理疾病;b. 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a. 自我意识正确;b. 人际关系协调;c. 性别角色分化;d. 社会适应良好;e. 情绪积极稳定;f. 人格结构完整。 125. 心理评估: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
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主要方法: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
126.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27.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心理咨询的原则:平等性、发展性、保密性、预防重于治疗。
128.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129. 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130.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松弛训练、系统脱敏疗法、肯定性训练、合理情绪疗法。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ABC 理论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 :个体对A 的信念、观点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131.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心理因素。
132. 学生中常见的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儿童多动综合症
主要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原因:先天体质上的原因;社会因素。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
焦虑症和考试焦虑
表现:情绪方面: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注意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作出决定;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
原因: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质使学生缺乏内在自尊;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学生的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于失败的耐受力等。
治疗方法:肌肉放松、系统脱敏;认知校正程序;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抑郁症——持久性心境低落
治疗方法:首先要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
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愉快;服用抗抑郁药物。
恐怖症
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最常用);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当事人的压力。
强迫症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建立支持性环境;森田疗法。
儿童厌学症
治疗方法: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采用民主式教养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纠正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尽量避免这些风气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人格障碍
治疗方法:观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范例;
奖励当事人的积极行为,惩罚他的消极行为;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133.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现代教师角色观: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班集体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阶段: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角色的信念
教师威信:分类:权力威信;信服威信
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威信的维护: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威信
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134.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主要有:认知、人格、行为。
认知特征:教师认知能力、教师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职业信念、职业性格
135. 教师的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
136. 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37.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138. 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
139. 布鲁巴奇 1994 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40.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a. 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b.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c.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d.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e. 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f.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g.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141.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各人成就感低
142. 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
142. 职业怠倦的干预:a. 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观念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b. 组织有效的干预。c.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43.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社会支持策略2)学校发展策略3)自我维护策略
第三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 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人的心理。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 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1)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 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6.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
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
1) 初创时期(20C20以前)
裴斯泰洛齐 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
赫尔巴特 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之上;
1868 乌申斯基 《人是教育的对象》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 卡普捷列夫 《教育心理学》 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13~1914 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因此,桑也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2) 发展时期(20C20~50末)
3) 成熟时期(20C60~70末) 布鲁纳 罗杰斯 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4) 完善时期(20C80以后) 布鲁纳: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8. 1924,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应用最广、成就最大) 、观察法(最基本最普遍) 、调查法(问卷访谈) 、个案法、测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产品分析法。
10.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前提条件)、教育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系统性原则。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性差别
12. 心理发展就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13. 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
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 )。
14.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5.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 ;
少年期(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抽象思维占主导
青年期
17.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18.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a 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b 注意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 c 抓住关键期(劳伦兹):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口头语言;2-3岁计数能力;2.5-3.5岁遵守行为规范;3岁培养独立生活能力;4岁形状知觉形成;4-5岁书面语言
2、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18. 心理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
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a.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客体永久性
b. 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的“自我中心”
特征:思维不可逆性、思维缺乏同一性、思维缺乏互补性。
思维特征表现: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思维的片面性。
c.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守恒,去自我中心
d.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 。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A. 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各门具体的学科教学都应研究如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适当的发
展任务。
B. 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形象的、有趣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
逻辑思维能力。
2) 关于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而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他认为教师可采用教学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即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
其他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3)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5岁)
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岁) 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4~5岁) 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
d. 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岁) 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
e.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
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
19. 学生的智力差异:
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直线上升,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时达到最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 人们的智力水平呈钟形曲线。
主要表现: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的群体差异。
20. 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 :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依:以外部线索为依据;独:以自己的内部线索为依据。
冲动型与沉思型
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和精确性。
具体型与抽象型
发散型与辐合型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1)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1. 学生的性格差异
特征(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类型(向性说:外倾型与内倾型; 独立顺从说:独立型与顺从型)。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第三章 学习理论
24.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5. 学习的分类:1) 按学习主体:动物学习、人类学习、机器学习;
2) 按学习的结果:(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3) 按学习的意识水平:(阿瑟·雷伯)内隐学习、外显学习;
4) 按学习的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5) 按学习的内容:(我国)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6)按学习水平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5. 学生学习的特点:
A 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的主要形式
B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构建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C 学习内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D 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E 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6. 一般学习理论
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a.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普洛夫 发现经典性条件作用,并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原理;
华生 将经典性条件作用运用于学习,将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发展成为学习理论。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泛化(“杯弓蛇影”)、分化、消退、恢复
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
b.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1)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2)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 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桑代克的联结说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c.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
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
“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根据强化学习理论的观点,提出了程序教学思想。
程序教学的原则: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实质:观察学习
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B. 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的有关理论: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a. 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黑猩猩实验
实质: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顿悟的过程
b.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实质:期望的获得
学习过程: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c.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观、教学观、学习法
将知识的学习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环节。
布鲁纳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d.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学习的分类:1) 按学生学习的方式: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2) 按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和条件
本质:有意义学习是将新知识与已有观念建立起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条件:客观: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主观: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e.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被公认为是将行为主义学习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相结合的代表。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C.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a.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b.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论对新课改的启示:
a 课程目标层面:以学生为中心
B 课程结构层面: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C 课程内容层面:提出适切性原则
D 课程实施层面:强调非指导性原则
E 课程评价层面:主张学生自我评价
D.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a. 建构主义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 革命" 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b. 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
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c. 建构主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 出新的知识经验。
27.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的威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非指导教学模式。
第四章 学习心理
28.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29.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0. 学习动机的分类:1) 按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内部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动机;
2) 按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高尚的学习动机、低级的学习动机;
3) 按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
4) 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主导性学习动机、辅助性学习动机;
5) 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奥苏贝尔)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自: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 曲线)。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 型曲线。
32.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主观: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志向水平与价值观;焦虑程度。
客观: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33. 学习动机理论
1)强化理论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的。
低级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最基本)、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级,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只有满足学生的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思想工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3)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
4)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稳定的有能力和工作难度。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制的
对实际教学的作用:
归因理论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5)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暗示,情绪唤醒
34. 培养学习动机的原则:1)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习动机;2)先求满足学生的缺失性动机;3)让学生确切了解学习的性质;
4)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5)善于利用反馈激发学生士气。
35. 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36. 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用难度;
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37.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
40.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41. 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组织策略(归类、纲要)。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42.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43. 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1)注重元认知监控和调节训练;2)有效运用教学反馈;3)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
学习策略训练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44.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5. 学习迁移的类型:1)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2)根据迁移发生的方向:顺向迁移、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不同:水平迁移、垂直迁移;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具体迁移;5)根据迁移范围的不同:自迁移、近迁移、远迁移;6)根据迁移的路径:低路迁移、高路迁移;7)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47. 学习迁移理论:
1) 早期的迁移理论
a. 形式训练说
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迁移的发生是无条件的、自发的。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
b. 相同要素说
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
c. 概括化理论
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 贾德提出,1908 “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
d. 关系理论
也称关系转换说或转换理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
2) 现代迁移理论
a.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布鲁纳、奥苏贝尔
b. 产生式理论 安德森
c. 情境性理论 格林诺等人
48. 学习迁移与教学
1)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特点;2)原有的认知结构 3)对学习情境的理解4)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5)智力与
能力6)学习策略的水平 7)教师的指导
促进学生的有效迁移: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49. 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
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50. 知识的分类:(安德森)1) 按知识的不同表征(反映活动)形式: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2) 按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51. 知识学习的类型: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52. 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获得、保持(巩固——复述)、应用
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55.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有效运用记忆术
56. 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57. 技能的特点: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随意活动。
58. 按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1)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生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特点: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59.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
60.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61. 高原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
教学中组织练习应遵循的原则:1)必要而适当的练习;2)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3)充分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62. 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对象脱离了支持物,进程压缩,应用的高效率
63.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教师利用示范和讲解,并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3)知识影响技能的形成4)注重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64.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65. 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一是初始状态;二是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66. 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心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认知性。)
67. 问题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检验假设。
68.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和启发式。
(算法: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69. 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70.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
(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原型: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
原型启发:是指从事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71.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
5)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72.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73.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个性。
74. 创造性的培养:
1)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留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
2)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接触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3) 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4)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75. 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头脑风暴法、直觉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法: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
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77.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78.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79.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是社会道德准则在个人思想与行动中的体现,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成分。
81.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82. 道德认知是品德的核心。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
83.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道德是意志社会现象;品德则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2)道德的发生和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性的影响,还受个体生理、心理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3)社会道德内容是一定社会或阶段伦理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个体品德内容只是社会道德准则或规范的部分表现。
4)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84. 品德与态度的关系:
态度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或行为方式选择的心理倾向,而品德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结构上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构成的,但也有区别:(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大,品德涉及的范围小。(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成为品德。
85.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对偶故事法
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他律道德: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
自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
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 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典型:“汉斯买药”的故事。
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
前习俗水平 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 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 小学中年级,一直到青年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86.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从众、服从)、认同、内化。
87.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外部(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
88.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1)有效的说服。技巧: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另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
89. 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的基本过程:1)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 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3)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4) 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 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90. 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91.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92.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93.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相等的”的学习属于命题学习。
9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属于陈述性知识。
95. 在归因理论中,属于外在的、稳定性因素的是任务难度。
96. 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努力程度。
第五章教学心理
98. 教学目标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
99. 教学目标的分类:
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A. 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知识;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评价。
B. 情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
C. 动作技能: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
2)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100. 教学目标设计的前提是教学目标的明确化。
101. 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接受学习;
学生中心取向的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
个别化学习: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
102. 程序教学由斯金纳首创,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掌握学习的“创始人”是布卢姆。
103. 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特征: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经历。
104. 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环节:(1)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2)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3)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4)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104. 教学媒体的分类:按感官:听觉媒体、视觉媒体、视听媒体和交互性媒体
按表达手段: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
105. 教学评价的类型:按对教学评价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常模参照评价(选拔,编组)、标准参照评价;
按教学评价中使用测验的来源: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教师自编测验。
106. 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常模。常模参照测验:考查被试个体差异,用于衡量被试相对水平,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测验。 在教学评价的方法中,档案评价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
106.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a 量化教学评价的方法:教师自编测验b 质化教学评价:观察评价、档案袋评价
107.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等,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课堂的三大要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课堂管理功能的主要体现: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108. 课堂管理的目标: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109.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110. 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正相关。
课堂群体管理---群体对个体的作用:
社会助长: 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抑制/干扰: 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效率下降的现象
社会惰化: 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
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去个性化:费斯廷格。特征:成员的匿名性,责任分散,互相感染
群体的决策行为:群体极化、群体思维
从众: 概念: 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类型: 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影响因素: 个体的特点;群体因素;刺激物因素
服从: 概念: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影响因素: 命令发出者;命令的执行者;情境因素
个体产生服从原因: 合法权利; 责任转移
111.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团体。
Eg. 班级、小组、少先队。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非正式群体: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成为非正式群体
112. 群体动力:所以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
113. 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14.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如何提高课堂里的群体凝聚力:
1)要了解群体凝聚力的情况。
2)帮助课堂里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3)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
4)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给予赞许和鼓励,形成力量感。
115. 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
116. 群体规范形成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117. 课堂气氛: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一般的。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教师的移情、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因素、课堂内物环境因素
创设积极的课堂氛围的方法: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教师要讲究教学艺术;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鼓励表扬为主,兼顾其他,有的放矢;注重师生心态调整;教师的自我控制与对偶然事件的控制;采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教师应该对每个学生形成恰如其分的高期望;保持中等水平的焦虑,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舒茨:包容需要、控制需要、感情需要
中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
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表现: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18.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自我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119. 课堂结构: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班级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偶的分配;
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120.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a.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b.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c. 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121.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等;
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等;
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编排。
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2)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预防、非语言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122. 教师在分配座位时最值得关心的是座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123. 我国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模式有:接受性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合作性教学模式。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124.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a. 无心理疾病;b. 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a. 自我意识正确;b. 人际关系协调;c. 性别角色分化;d. 社会适应良好;e. 情绪积极稳定;f. 人格结构完整。 125. 心理评估: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
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主要方法:心理测验、评估性会谈。
126.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127.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心理咨询的原则:平等性、发展性、保密性、预防重于治疗。
128.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
129. 改变行为的基本方法: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130. 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与技术:松弛训练、系统脱敏疗法、肯定性训练、合理情绪疗法。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ABC 理论A :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 :个体对A 的信念、观点C 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131. 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心理因素。
132. 学生中常见的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儿童多动综合症
主要特征: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原因:先天体质上的原因;社会因素。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自我指导训练的方法。
焦虑症和考试焦虑
表现:情绪方面:紧张不安,忧心忡忡;注意和行为方面:注意力集中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过度反应、难以作出决定;躯体症状方面:心跳加快,过度出汗等。
原因:学校的统考和应试教育体质使学生缺乏内在自尊;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
学生的个性过于争强好胜,缺乏对于失败的耐受力等。
治疗方法:肌肉放松、系统脱敏;认知校正程序;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抑郁症——持久性心境低落
治疗方法:首先要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与鼓励;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当事人消极的认知状态;
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成功与愉快;服用抗抑郁药物。
恐怖症
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最常用);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适当减轻当事人的压力。
强迫症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建立支持性环境;森田疗法。
儿童厌学症
治疗方法: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家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养态度,采用民主式教养方式,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纠正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尽量避免这些风气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人格障碍
治疗方法:观察学习的方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行为范例;
奖励当事人的积极行为,惩罚他的消极行为;
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133. 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现代教师角色观: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班集体的管理者;心理健康的管理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阶段:教师角色认知,教师角色的认同,教师角色的信念
教师威信:分类:权力威信;信服威信
结构:人格威信,学识威信和情感威信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教师威信的维护: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威信
3)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134.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主要有:认知、人格、行为。
认知特征:教师认知能力、教师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职业信念、职业性格
135. 教师的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
136. 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送给学生,会使学生按照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137. 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成长的途径: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138. 微格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
139. 布鲁巴奇 1994 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40.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a. 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b.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c.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d.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e. 能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f.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g.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141.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各人成就感低
142. 职业压力:主要是由工作引起的,是教师对来自教学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情绪反应
142. 职业怠倦的干预:a. 个体积极的自我调适:观念改变、积极的应对策略和归因方式、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b. 组织有效的干预。c.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143.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1)社会支持策略2)学校发展策略3)自我维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