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的认识
陈倩华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及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为后面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作铺垫。例2是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点子图,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学时,可利用“几个几”的知识来理解“倍”的含义,使学生从“几个几”的旧知顺利迁移到“倍”的认识中。
3、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
(2)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4.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愤怒的小鸟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再适当运用多媒体、启发谈话、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课件中出示愤怒的小鸟图片,问;“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今天愤怒的小鸟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和做游戏。首先,红鸟要考考大家,请看题目:
学生根据题意,口头列出算式,并总结出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情景——愤怒的小鸟引领复习旧知,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唤起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理解“倍”的概念时,我采用了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探索几个几与“倍”的联系。
1. 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我通过创设3只小鸟进行摆小棒比赛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1)学生观察图1
(2)老师提问:①红鸟摆了什么?(1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4根) ②黄鸟摆了什么?(2个正方形)用了几个小棒?(2个4
根。)
(3)老师介绍“倍”:红鸟摆了1个正方形,黄鸟摆了两个正方形,那我们可以说黄鸟摆的正方形是红鸟的2倍,红鸟用了4根小棒,黄鸟用了2个4根,2个4也可以说成4的2倍。
(4)老师创设疑问: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与教师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倍”产生于两个数量的对比中,初步感知“倍”的含义,适时创设疑问,激起学生的思考。
2.尝试模仿,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
图2:
(1)在课件中出示图2
(2)请学生看图2,请学生用“倍”的知识说说蓝鸟与红鸟摆小棒的情况。 在这里,老师会引导学生,模仿之前红鸟和黄鸟摆小棒的情况,说出红鸟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蓝鸟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个4根小棒,( )是( )的几倍,( )个( )可以说成( )的( )倍。
3.两人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为了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在初步感知“倍”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加深巩固。
在这里,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鸟们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打笨猪,可是在面对困难时,必须要求大家能互相合作,只要谁能闯过以下这两关,就可以行动了,请认真听要求:
第一关:
(1)请大家仔细看图3。
(2)模仿图3,两人合作用两种不同的学具摆一摆。
(3)说说,( )是( )的( )倍,( )个( )是( )的( )倍。
第二关:
(1)同桌两人合作摆学具。
(2)举例说明:甲:我摆2个,乙:我摆4个2,我摆的是你的4倍,齐说:4个2也可以说成是2的4倍。甲摆多少个不规定,摆几个也不规定。
在这里老师可以先请两位同学出来作一个示范,让学生明确要求再动手摆。
(3)同桌两人交换摆,交换说。
(4)请其中的两组汇报摆的情况。
4. 评价与小结。
(1)老师问:通过合作学习,你知道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小结:“倍”是产生于两个数量的对比中,如以一个为1份,另一个含有几个1分,,就可以说另一个是第一个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几个这个数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反
复用学具操作,然后说一说,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是描述什么内容,并知道n个a可以说成是a的n倍。
(三)、旧知迁移,建立思路。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倍”的含义,下面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首先,我会创设这样的情景:小鸟要打笨猪,这次,笨猪遇到大麻烦了,正想方设法摆出圆片架起堡垒,但它们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做做好心,帮帮笨猪的忙吗?
图4:
(1)老师在课件中出示图4。
(2)提问:能尝试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是怎样想的?
在这里,我会让学生借助学具帮助思考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摆的4倍,实际就是要摆出几个几,再让二人小组交换想法。
(3)学生汇报想法。
(4)老师追问:求4个2怎样计算?4×2=8或2×4=8,从而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5)算法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一个数,所以,也是用乘法计算。(板书)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大量的操作感知,对“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再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从而建立计算思路。
(四)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游戏,包括有:书本第76页的做一做、第78页练习十七的第一题和拍手游戏。
1. 做书本第76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读题目,再想想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就是摆出几个几,最后独立列出算式。
2.做练习十七第1题。
先要求学生读题目,找出一份是多少,然后再想想要求的是几个几,最后列出算式。
3.拍手游戏: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我说,今天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想把掌声送给你们,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然后,请学生拍出老师的2倍、3倍、4倍……
【设计意图】:我把书本76页的做一做作为第一个练习是因为这道题是根据例3建立的“思维模式”,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而78页的第一题则是通过图文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后的拍手游戏既可以巩固对“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在玩中学习的情景。
(五)总结回顾,体会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我学会了„„、我明白了„„,我还想知道„„”这样的模式中展开总结,谈本节课的新发现、新收获;在交流学习心得的同时,及时地进行知识梳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1个4 2个4 3个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4的1倍 4的2倍 4的3倍
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
倍的认识
陈倩华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
2、教材分析:
“倍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及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也为后面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作铺垫。例2是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点子图,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教学时,可利用“几个几”的知识来理解“倍”的含义,使学生从“几个几”的旧知顺利迁移到“倍”的认识中。
3、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
(2)建立“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3)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4.教学重点: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
5.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等。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创设了愤怒的小鸟的学习情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再适当运用多媒体、启发谈话、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这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课件中出示愤怒的小鸟图片,问;“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今天愤怒的小鸟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和做游戏。首先,红鸟要考考大家,请看题目:
学生根据题意,口头列出算式,并总结出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情景——愤怒的小鸟引领复习旧知,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唤起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理解“倍”的概念时,我采用了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探索几个几与“倍”的联系。
1. 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我通过创设3只小鸟进行摆小棒比赛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1)学生观察图1
(2)老师提问:①红鸟摆了什么?(1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4根) ②黄鸟摆了什么?(2个正方形)用了几个小棒?(2个4
根。)
(3)老师介绍“倍”:红鸟摆了1个正方形,黄鸟摆了两个正方形,那我们可以说黄鸟摆的正方形是红鸟的2倍,红鸟用了4根小棒,黄鸟用了2个4根,2个4也可以说成4的2倍。
(4)老师创设疑问:知道“倍”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演示与教师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倍”产生于两个数量的对比中,初步感知“倍”的含义,适时创设疑问,激起学生的思考。
2.尝试模仿,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
图2:
(1)在课件中出示图2
(2)请学生看图2,请学生用“倍”的知识说说蓝鸟与红鸟摆小棒的情况。 在这里,老师会引导学生,模仿之前红鸟和黄鸟摆小棒的情况,说出红鸟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根小棒,蓝鸟摆了几个正方形,用了几个4根小棒,( )是( )的几倍,( )个( )可以说成( )的( )倍。
3.两人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为了巩固学生对“倍”的认识,在初步感知“倍”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动手操作,加深巩固。
在这里,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小鸟们想邀请大家一起去打笨猪,可是在面对困难时,必须要求大家能互相合作,只要谁能闯过以下这两关,就可以行动了,请认真听要求:
第一关:
(1)请大家仔细看图3。
(2)模仿图3,两人合作用两种不同的学具摆一摆。
(3)说说,( )是( )的( )倍,( )个( )是( )的( )倍。
第二关:
(1)同桌两人合作摆学具。
(2)举例说明:甲:我摆2个,乙:我摆4个2,我摆的是你的4倍,齐说:4个2也可以说成是2的4倍。甲摆多少个不规定,摆几个也不规定。
在这里老师可以先请两位同学出来作一个示范,让学生明确要求再动手摆。
(3)同桌两人交换摆,交换说。
(4)请其中的两组汇报摆的情况。
4. 评价与小结。
(1)老师问:通过合作学习,你知道倍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2)老师小结:“倍”是产生于两个数量的对比中,如以一个为1份,另一个含有几个1分,,就可以说另一个是第一个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几个这个数的意思。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反
复用学具操作,然后说一说,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是描述什么内容,并知道n个a可以说成是a的n倍。
(三)、旧知迁移,建立思路。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倍”的含义,下面要解决的是让学生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首先,我会创设这样的情景:小鸟要打笨猪,这次,笨猪遇到大麻烦了,正想方设法摆出圆片架起堡垒,但它们遇到困难了,你们能做做好心,帮帮笨猪的忙吗?
图4:
(1)老师在课件中出示图4。
(2)提问:能尝试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你是怎样想的?
在这里,我会让学生借助学具帮助思考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摆的4倍,实际就是要摆出几个几,再让二人小组交换想法。
(3)学生汇报想法。
(4)老师追问:求4个2怎样计算?4×2=8或2×4=8,从而引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用乘法计算。
(5)算法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一个数,所以,也是用乘法计算。(板书)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大量的操作感知,对“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了正确的理解,再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几个几,从而建立计算思路。
(四)加深理解、拓展延伸
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游戏,包括有:书本第76页的做一做、第78页练习十七的第一题和拍手游戏。
1. 做书本第76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读题目,再想想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5倍,就是摆出几个几,最后独立列出算式。
2.做练习十七第1题。
先要求学生读题目,找出一份是多少,然后再想想要求的是几个几,最后列出算式。
3.拍手游戏: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我说,今天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想把掌声送给你们,你们仔细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然后,请学生拍出老师的2倍、3倍、4倍……
【设计意图】:我把书本76页的做一做作为第一个练习是因为这道题是根据例3建立的“思维模式”,加深理解,形成“认知结构。而78页的第一题则是通过图文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引导学生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道理,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最后的拍手游戏既可以巩固对“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在玩中学习的情景。
(五)总结回顾,体会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我学会了„„、我明白了„„,我还想知道„„”这样的模式中展开总结,谈本节课的新发现、新收获;在交流学习心得的同时,及时地进行知识梳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1个4 2个4 3个4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4的1倍 4的2倍 4的3倍
求几个几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